浅谈山水画的继承与创新——金士焯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7482455 上传时间:2018-04-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山水画的继承与创新——金士焯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山水画的继承与创新——金士焯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山水画的继承与创新——金士焯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山水画的继承与创新——金士焯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山水画的继承与创新——金士焯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山水画的继承与创新——金士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山水画的继承与创新——金士焯(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山水画的继承与创新浅谈山水画的继承与创新金士焯 关键词:章法.造境.透视.三远法.画论.美术史 内容摘要:首先,继承与创新,这是中国画创作规律中一个不老的课题,也是中国绘画 发展史上经常碰到而且又反复争论的一个课题,是当今画坛每个人都无法逃避必须直面的 问题。历朝历代的画家、风格、师承、流派、画论、画评,都脱离不开继承和创新这个范 畴。其次,继承与创新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有继承才谈的上创新,论创新必然涉及继 承传统。李可染先生说:“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功力打出来”。说的就是继承与 创新。一千多年前,范宽说过:“前人之法,未尝不近取诸物,吾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 物也;吾与其师于物

2、者,未若师诸心。 ”更是对继承与创新做的最绝妙的注解、阐释。 再次, 继承与创新,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课题,妄图把它完完全全的解释清楚是不可想像的。本文 通过从自己在多年的临摹,写生,创作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入手,试图阐明在山水画学 习过程中,继承与创新的重要性及其独特性。中国画,尤其是中国山水画的创新,有从西方进行置换借鉴的可能吗?表面上看是有的! 比如说:“打轮廓,打形”。也的确能让初学者简单明了的掌握西画的基本艺术规律,比如 说:“透视”。像我们这麽大年龄的很多人在学习绘画的时候,一上手学的就是:怎样画几 何形体?什么是“透视”?之后的瓶瓶罐罐,石膏头像,一直到人体组合,也总离不了“透视”

3、,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不肯罢休之势。表面上看是行的通的,那么表面之下行吗? 我认为:严格说来,西方的艺术规律在中国画里面是行不通的!就拿“透视”来说,那 是有它独特的社会、历史、文化、哲学之背景的。它所依托的并非单纯的绘画美学,而是 在西方的建筑、秩序、数学、哲学的大树上面开出的奇葩。古希腊欧几里得所著之几何 原本 ,被尊为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座宏伟的演绎推理大厦,是世上最美丽的逻辑剧本。 号称是一部事物秩序之书,一部空间理性的黑夜之书,一部想探索上帝存在的形式之书。我 想:这可能是我们学素描几何形体、透视,画那些苦躁的瓶瓶罐罐时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 怎就一句透视了得?同样,中国的文化传统,那些

4、渗透到中国人骨头里的东西,也不是西 方人简简单单就能弄明白的。比如说妇孺皆知的梅、兰、竹、菊;比如说“林泉之心”。既 然谈到继承传统,那麽传统在哪里?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园素养,所常 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霞鹤飞鸣,所常适也;尘嚣僵锁,此 人情所常厌也;烟霞仙圣,此人情所常愿而不得见然则,林泉之志,烟霞之侣,梦寐 在焉,耳目断绝,今得妙手,蔚然出之此岂不快人意,实获我心哉,此世之所以贵夫 画山水本意也。在这样的从“适我性情”出发而欣赏山水画的意识下,不简简单单的一个“透 视”!没了那种统照寰宇的心胸,散淡逍遥的心态,山水画也就不能成为山水画。从这样的 心态

5、需求下所产生出来的对山水画要求“盖身即山川而取之”。这与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 是分不开的。讲和谐、物我两忘,不是对立的,这样才是“卧游”“神游”的心态,也是经营 位置、布局的审美心理规定。这样山水才不再是险阻,不再是简单的物象。 “五岳寻山辞远, 归来常做五陵游”,地不论远近,趣存乎心境,美感的追求可以高过任何体力上的辛劳,亲 情的呼唤,或是国家责任的压力,让人摆开一切,尽情尽兴地投入其中,欣赏观览一番。 这样与现实生活就松离开来了。去的并不是一般日常、居住工作的地方,做的也不是平时 在社会网络中该做的事,人的社会性身份、角色、功能、责任统统放下来,恣性恣意的欣 赏美景,品味生命,这时的人生

6、是超越性的, “扬帆去采华,挂席拾海月,溟涨无端倪,虚舟有超越。 ”超越!就是超越!红尘之外的青山绿水,俗世之上的神仙仙境,才是精神的归 宿,这样的人是隐者、逸者,这样的人画出来的画,当是逸品。 前人对自然山水的审美观照,决定于审美主体也就是胸襟,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 “以林泉之心临之则价高,以骄侈之心临之则价低”,是有深刻含义的。在宋理学的统治下, 循规蹈矩的禁锢导致了人们心灵上的反叛,导致了逃避现实社会和复杂纷纭的人生向浪迹 山森寄情林泉,这种“林泉之心”并不是完全的消极的出世,而是在对山川林泉的审美观照 中寄托了对人生的追求与理解, “身即山川而取之”,正是以“林泉之心向临之”的结果,相

7、类 似的观照方法在先秦时已有。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仰观俯察”,五代两宋时期, 荆浩提出了“远取其势,近取其质”的观照方法,强调出了质势,可以这么说,在以后的很 长时期内,很多画家、评论家评论的山水画论,在山水画注重对“质、势”这两个方面,做 了无数的解释、演绎,但是总觉得不如荆浩“远近、质势”来得地道、纯粹。每每翻开画论: 皴法、水法、树法、石法、烟云法、点景法、道路法、亭榭法、人物渔樵法触目皆是。山 川景物就没有一样东西漏过去的。我真佩服得五体投地啊!但仔细究其法,绝不外乎荆浩 提出的“远取其势,近取其质”这才体会到荆浩的高度如此。不能想象用西方的透视来注解 荆浩会是什麽样子

8、? 真正对山水画的观察方法提出划时代意义的当属郭熙的“三远法”。这是我们要继承, 并要将其发扬光大的纯正的中国文化精髓。当郭熙以一个画家的身份将王微的画山水序 中的“树画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远。 ”且夫昆仑山之大,瞳子之小,迫目 以寸,则其形莫睹!回以数里,则可围于寸眸。诚由去之稍阔,则其见弥小,今张绡素以 远映,则昆、阆之形,可转于方寸之内。升华具体落实为“三远法”的时候,那真的让中国 山水画理论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清淡玄远,山水画终于在“三远法”这里落实了下来。 郭熙以前历代山水画家对山水不懈的追求终于尘埃落定。 “三远法”是构图法,是观察方法, 观照方法,是创作方法,是

9、山水画创作论,关乎笔墨关乎境界。原文是这么说的:“山有三 远,自山下而仰山颠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 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不明有晦;其人物之在三远也,高远者明了,深远者细 碎,平远者冲淡;明了者不短,细碎者不长,冲淡者不大。此三远也。 ”很多人,只是看到 这高远、深远、平远,对于其后的色,清明、重晦、有晦、有势、突兀、意境、重迭、人 物等整个全局于不顾,这是完全不可原谅的,我认为, “三远法”高妙之处在于其整体性,主 动性,高度的概括性,是最接近于境界的一种法度。 唐末五代的荆浩、关仝、董源、巨然,北宋的李成、范宽等人都对山水画的艺术创作 实践做出

10、了巨大的贡献。郭熙在此基础上对山水画的创作进行了理论总结。 林泉高致的 产生,标志着中国山水画绘画结构语言的成熟。郭熙提出的“三远法”,精辟的阐述了中国 绘画表现画面时空绘声绘色的独特理论,空间表现是中西传统绘画里非常大的差别。其体 现着二者巨大的文化差异。人们常说西洋画遵循焦点透视规律,中国画遵循的是散点透视。 这种提法是极其不负责任的。中国画根本就是没有透视的。 “散点透视”只是为了有别西方绘 画的焦点透视而提出的一种说法。 “三远”包含着较复杂而丰富的内涵,从上面林泉高致 这段话的字面上看, “仰”、 “窥”、 “望”都是看的动作,其包含有“仰视”、 “俯视”、 “平视”的意思。 但就此

11、而把“三远”与其混淆,那就万万不对了。在山底下仰视的时候,人的渺小在山的壮 大里显现出来,在山顶俯视时,更多的是“山高人为峰”的自豪与爽气,人的伟大更多的体 现出来,在构图上用巡游式的,书上说傅抱石上华山,只上到青柯坪就停住了,遥望西峰, 回去后创作了不少佳作。 首先,按西方传统绘画透视之法仰视事物,其外形必然会产生上小下大向天顶收缩消 失的透视变形,以显示透视的深度感。而自然中的基本上是上尖下宽,用这样的方法来画 山峰有很大的局限性。真的是一叶障目了。所以西方风景画中表现山景多用平视、远视、或局部取景,用周围事物的比例显示其大小强调的是“度物象而取其真”的“真”。而中国画 的高远法又是怎样表

12、现景物的呢?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法极具典型性: “大者山水之法,盖以大观小,如人观假山耳。 ”即,将自然界真实山峦的上下前后形象集于 内心,组成像假山一样的综合景观, “以大观小”,实现对造化景致的整体把握。用巡游式的 观察法展现山川的形貌,以及山头、山下、山后、沟壑、漳溪等处的丰富变化,以此构成 山水既高又远的形象和气势。如范宽的溪山行旅 、 雪景寒林等,所以, “高远”与其说 是低点仰视,还不如说是鸟瞰俯视。 “高”形容的是山的形象气势, “远”则体现的是山水空间 状态的心理体验。观画时让人感觉似乎步入仙境,融入其中, “如观假山”地体味巍峨山川中 宇宙玄机。就如嵇康所言:“俯

13、仰自得,游心太玄。 ” 其次, “深远”也不得简单地由上而下的俯视。 “自山前而窥山后”,它也是对山峦形态的 一种把握。其精妙之处在于“窥”字,前山半遮着远山,远山只露出一角,尽显重迭曲折之 妙,它的视线是流动的、曲折的。历代经典的山水作品,往往都是高远与深远相结合,岩 峦错步,溪涧曲折,沟壑纵横,既有重迭错落的气势,又显“曲径通幽处”的意境。如郭熙 的早春图等。 再次, “平远”也不是平视,这也是一河两岸式构图的灵活运用。李成描绘的青州一带的 景色,那里没有特别高的高山,丘陵居多,他的画也是以平远为多,再以倪瓒作品为例, 如六君子图 ,画中前景是数棵杂树,中间大块空白,远景是一片山丘。若以西

14、画平视法 来看,远山应比近景的树更低,但倪瓒的平远作品视点很高,画中景物上远下近,很自由 又很和谐地构成前后关系。它也应该是一种鸟瞰。因此,中国绘画的“三远”相比较于西方 传统绘画的焦点透视造型法,应把它形象地理解为“以大观小”(鸟瞰)和“如人观假山” (游动观)的画面空间结构图式。宋代韩拙在综合前人山水画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掺合自 己的经验而加以发挥。如在肯定郭熙之“三远”的前提下另提一种“三远”,即“有山根边岸, 水波亘望而遥,谓之阔远;有野霞螟漠,野水相隔而不见者,谓之迷远;景物至绝而微茫 缥缈者,谓之幽远。 ”不过郭熙“三远”是对山水画取景构图的高度概括,韩拙在综合前人山 水画理论成果的

15、基础上,掺合自己的经验而加以发挥。如在肯定郭熙之“三远”的前提下另 提一种“三远”,即“有山根边岸,水波亘望而遥,谓之阔远;有野霞螟漠,野水相隔而不见 者,谓之迷远;景物至绝而微茫缥缈者,谓之幽远。 ”不过郭熙“三远”是对山水画取景构图 的高度概括,韩拙“三远”只是对三种具体情景的规定,不具普遍性。 “三远法”不是真实的在 山川中观察景物的灵丹妙药,而是对艺术空间把握的真实法宝。是对“身即山川而取之”的 绝妙演绎。山下、山巅、山前山后,近山、远山,统统转了个遍,当眼中丘壑成为胸中丘 壑的时候,白纸对青天也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了,还以范宽的溪山行旅为例, 溪山行 旅突出其高,这是由范宽居住的终南、

16、太华往来于雍、洛之间的秦岭山脉特征所决定的。宋代成熟完备的“三远法”,是以全景式构图作为终结,后来,到了元代,山水画的构 图形制更多地是以手卷的形式出现。这些都是中国画的构图不断发展成熟的标志,是其强 大生命力的见证。无论是挂在皇宫殿堂里面纵向的高堂大屋式的、全景式的雪景寒林 、 早春图 ,还是文人们在手中把玩的横向的黄公望的长达十几米的富春山居图 ,抑或 是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 ,都是山水画构图自由的表现。明代雄武的社会背景对文化的影 响,在山水画的审美样式上表现出来,是大幅的中堂。山水画的构图是随着时代不断变化 发展的。在当代,由于文化上、视觉心理上等诸种因素的影响,山水画的形式更多地体现 为明了直接的方形。用油画框来装国画也早就不是什麽新鲜事了。回顾起来,其实二十年代那场“科玄之争”也是这样,当时那些学者也是各自从西方 思想家那里征引了许多资源,但论战到最后却也都不了了之。实际上,一方面:是大家发 现这背后其实就是一个古老中国如何进入现代的问题!科学成了现代西方的象征,玄学成了传统中国的象征,大家借着这些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