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疾病学学实验指导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7476807 上传时间:2018-04-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疾病学学实验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动物疾病学学实验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动物疾病学学实验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动物疾病学学实验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动物疾病学学实验指导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物疾病学学实验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疾病学学实验指导(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产动物疾病学实验指导武汉工业学院饲料科学系2008.2实验一 水产动物疾病防治中常用药物的识别基本要求:识别常用药物,了解其特性和用途。主要内容:通过观察各种防治水产动物疾病的常用药物,要求学生掌握药物的理化性状、药理性质及其使用方法和常规剂量。主要仪器设备:水产常用药物和部分中草药标本一、抗病毒药聚维酮碘聚维酮碘 性状性状:棕红色液体 药理作用药理作用:卤化蛋白质产生沉淀,杀死微生物。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参照商品中样品的含量及用法。 二、抗菌药:1、抗菌素类四环素:四环素: 性状:性状:本品为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在空气中较稳定,暴露在阳光下颜色变深,在氢氧 化钠溶液中很快破坏;微溶于水

2、,易溶于稀硫酸溶液,略溶于乙醇,不溶于氯仿及乙醚。 药理作用:药理作用:其抗菌作用机理是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用法及用量:用法及用量:1. 口服。鱼类每日 50100mg/kg 体重,虾、蟹、鳖等每日 120150mg/kg 体 重,2 次连喂,连用 510d。2. 浸浴。使水体中四环素浓度达 50100mg /L,每次 12h, 每日 1 次,连用 23 次。3. 肌肉注射。每次 3050mg/kg 体重,每日 1 次,连用 23 次。土霉素土霉素(地霉素,氧四环素地霉素,氧四环素) 性状:性状:本品为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在空气中稳定,在强阳光下颜色变浓,在 pH2 以下 的溶液中变质,

3、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很快破坏。其饱和水溶液接近中性,难溶于水,微溶于 乙醇,易溶于稀盐酸溶液。 药理作用:药理作用:作用机理主要是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同四环素。 用法及用量:用法及用量:1、口服。鱼类每日 5080mg/kg 体重,虾、蟹、鳖等每日 80100mg/kg 体重, 2 次投喂,连用 510d。2、浸浴,体水体中土霉素浓度达 50100mg/L,每次 12d,每日 1 次连用 23 次。 甲砜霉素甲砜霉素(硫霉素硫霉素) 性状性状: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性微苦,对光、热稳定。水中溶解度为 10%,溶于甲醇, 微溶于丙酮、乙醇,几乎不溶于乙醚、氯仿及苯。 药理作用:药理作用:与 70s

4、 核蛋白体中的 50s 亚基上的 A 位紧密结合,阻碍了酞酰基转移酶的转肽 反应,使肽链不能延伸,而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用法与用量:用法与用量:1、口服,鱼类每日 3050mg/kg 体重,虾蟹类甲壳动物为 4060mg/kg,分 2 次投喂,连用 35d。2、浸浴,使水体中甲砜霉素浓度达 1530mg/L,每次 12h,每日 1 次,连用 23 次。3、肌肉注射,每次 1020mg/kg 体重,每日 1 次,连用 23 次。2、磺胺类磺胺甲噁唑磺胺甲噁唑(新诺明新诺明) 性状:性状: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在水中几乎不溶。在稀盐酸、氢氧化钠溶 液和氨溶液中易溶。 药理作用:药

5、理作用: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抗菌原理为磺胺药与对氨苯甲酸竞争细菌的二氢叶酸合 成酶所致。对氨苯甲酸为细菌生长繁殖所必需的。 用法与用量:用法与用量:1、口服。鱼类每日 150200mg/kg 体重,虾蟹每日 150200mg/kg 体重,龟 鳖每日 200300mg/kg 体重。分 2 次投喂,连用 57d。3、喹诺酮类氟哌酸氟哌酸(诺氟沙星诺氟沙星) 性状:性状:白色至淡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在空气中能吸收水分,遇光则色渐变深。 在水或乙醛中极微溶解;在醋酸、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中易溶。 药理作用:药理作用: 作用机制为抑制细菌 DNA 回旋酶活性,干扰 DNA 合成。对细胞壁渗透性强

6、,且不易产生 耐药性。 用法与用量:用法与用量:1、口服。淡水鱼类每日 2050mg/kg,连用 35d;海水鱼类虾蟹等每日 3050mg/kg 体重,连用 35d。2、浸浴。使水体中氟哌酸浓度为 24mg/L,每次 12h,每 日 1 次,连用 23 次。3、肌肉注射,每次 510mg/kg 体重,每日 1 次,连用 23 次。利菌净利菌净(乙酰甲喹乙酰甲喹) 性性 状状 本品为淡黄色粉末,无臭,味微苦,遇日光或高温则色渐变深。溶于乙醚、氯 仿、苯、丙酮和水。 药理药理 作用作用 广谱抗菌药。能抑制细菌 DNA 合成,对阴性菌的作用较强。 用法与用量用法与用量 1、口服。鱼类每日 1020m

7、g/kg 体重。4、其他抗菌药大蒜素大蒜素 性状:性状:具大蒜臭,对碱不稳定,对酸稳定。 药理作用:药理作用:大蒜素活性基团硫醚基中的氧原子与细菌生长繁殖所必需的半胱氨酸分子中的 硫基相结合,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口服,鱼类每日 20mg/kg 体重,连用 46d。三、抗真菌药制毒菌素:制毒菌素: 性状:性状:黄色或淡棕色结晶性粉末,微溶于水水溶液呈中性。 药理作用:药理作用:改变真菌细胞膜透性,抑制真菌生长。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1、口服,鱼:(510)104IU/kg 体重拌饲。2、浸浴,使水体中制霉菌素浓度 达 1020mg/L,每日一次。二甲硝米唑:二甲硝米唑

8、: 性状:性状:本品为类白色或微黄色粉末,无臭,味苦,遇光逐渐变黑,熔点为 138-141,易 溶于氯仿及乙醇,微溶于水或乙醚。 药理作用:药理作用:操作真菌细胞膜并改变其通透性,致使细胞内重要物质渗漏。另还可抑制氧化 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使氧化物在细胞内过度积聚,致使真菌亚细胞结构变性和坏死。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1、口服。鱼类每日 1530mg/kg 体重,虾蟹等每日 2040mg/kg 体重。2、浸浴。 8mg/L 浓度浸浴 10min 左右。四、抗寄生虫类药伊维菌素:伊维菌素: 性状性状:白色结晶性粉末,无味。易溶于甲醇、乙醇、丙酮。在水中几乎不溶。 药理作用药理作用:阻碍寄生虫神经信

9、号的传递,使肌肉细胞失去收缩能力,导致虫体死亡。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口服 0.3mg/kg 体重,全池泼洒 2%的溶液,水体的浓度为 0.08ml/m3。氯氰菊酯氯氰菊酯 性状:性状:黄棕色至深红褐色黏稠液体,在中性酸性条件下稳定,在强碱条件下水解。 药理作用药理作用:触杀,胃毒。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全池泼洒:4.5%的氯氰菊酯乳油,水体的浓度为 0.0150.02ml/m3。辛硫磷辛硫磷 性状:性状:浅黄色油状液体,室温下工业品为浅红色油状物,在中性酸性介质中稳定,在碱性 介质中易分解。高温下易分解,光解速度快。 药理作用:药理作用:丝氨酸蛋白酶不可逆的抑制剂,另可抑制胆碱酯酶,使神经兴

10、奋失常,使虫体 死亡。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全池泼洒:50%的辛硫磷乳油,使水体中浓度达 0.0330.4ml/m3。五、中草药类黄芩黄芩(山茶根,黄芩茶,元芩,经芩山茶根,黄芩茶,元芩,经芩) 性状:性状:多年生草本, 主根粗状,略呈圆锥形,外皮棕褐色,折断由鲜黄色变黄绿色。 药性:药性:苦寒 药理及作用:药理及作用:抗菌,抗炎抗变态反应。同时具有解热、利胆、镇定作用。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煎汁,口服:510g/100kg 体重;浸浴:510mg/L 水体。黄柏黄柏(黄檗,檗木,元柏黄檗,檗木,元柏) 性状:性状:落叶乔木,树皮外层灰色并带有较厚的木栓层。有深沟裂。川黄柏树皮无加厚的木 栓层

11、。 药性药性:苦寒 药理作用:药理作用:具广谱抗菌作用和调节体功能作用。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煎汁,口服:510g/100kg 体重;浸浴:510mg/L 水体。五倍子五倍子(苄子,百药煎,百虫仓苄子,百药煎,百虫仓) 性状:性状:角倍呈不规则囊状,表面黄棕色至灰棕色,并具灰白软滑的绒毛,碎后可见中心为 空洞。肚倍呈纺缍形状,无突起或分枝,外面毛茸枝少,折断面角质样,较角倍光亮 药性:药性:酸、咸、平。 药理作用:药理作用:具抗菌作用,对皮肤、粘膜、溃疡等呈良好的收敛作用。对表皮真菌有一定的 抑制作用。能加速血液凝固,而呈止血作用。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浸浴:煮沸 1015min,取汁,35m

12、g/L 水体。大黄大黄(黄良,火参,肤如,将军,锦纹大黄,川军黄良,火参,肤如,将军,锦纹大黄,川军 性状:性状:多年生草本,高达 2m,本品为圆柱形,圆锥形不规则块状。表面黄棕色至棕红色, 断面淡棕红色或黄棕色,气清香,味苦而微涩。 药理作用药理作用,抗菌抗病毒,并有止血促凝作用 药性药性:苦,寒。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碾细拌饵,混饲,35g/100kg 体重,用水煮沸分钟,全池泼洒 35mg/L 水体。六、环境改良与消毒类药 漂白粉漂白粉 性状:性状:本品灰灰白色颗粒性粉末,有氯臭;在水中或乙醇中部分溶解。 药理作用:药理作用:在水中生成次氯酸,释放活性氯和初生氧呈现杀菌作用。 用法用量:

13、用法用量:1、消毒池塘 2、养殖水体消毒 3、鱼虾体素消毒 具体用量需参照药品有效氯 的含量。注意事项:1、用药时需注意用药对象,如果对象对该药敏感则不能使用 2、注意药物的用量,以防耐药性出现。 3、注意药物使用时的配伍。 4、用药时要注意药物的物理性状,特别是溶解性。小结:一定要对症下药,不要滥用药 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用药规定,不使用禁用药物。 注意有些药物的残留限量不要超出国际规定。 贯彻防大于治的原则,尽量少用药。实验二 菌苗的制作及其使用实验目的和要求: 深入理解免疫的原理,掌握菌苗的制作及其使用方法。知识准备:制备相应细菌的固体培养基,富集培养分离纯化的细菌,用福尔马林灭活细菌,平

14、板涂布法验证灭活效果,并用浸浴法,腹腔注射法,拌饲法三种方法免疫相应的敏感鱼类。实验材料和主要试剂:培养皿,高压灭菌锅,锥形瓶,棉塞,无菌操作台,接种针,注射器,斑点叉尾鮰,涂布棒,酒精灯,比色杯,721 分光光度计,离心管,试管,荧光假单胞菌,生理盐水,营养琼脂,1%BaCl 溶液,1%硫酸溶液,10%福尔马林母液。步骤:1、制备培养基,121灭菌 15min。2、倾注平板。3、划线法将细菌接种于培养基上,倒置,于 28培养 18 到 24h。4、在操作台内将细菌用无菌生理盐水洗脱于试管中,用麦氏比浊法将细菌定量至 1108CFU/ml。5、将细菌转移至离心管中,并加入福尔马林母液,使终浓度

15、至 0.4-1.0%,放于 4冰箱中 24h。6、3000rpm15min 用生理盐水离心洗涤三次,并用同体积的生理盐水重悬。7、吸取 30l 灭活好的细菌涂布于平板上,28培养 18-24h。8、验证没有活菌的细菌用浸浴法,腹腔注射法,拌饲法免疫相应的敏感鱼类,验证保护力。注意事项:1、 灭菌的温度要注意,如果培养基中含有糖类,则要适当降低温度比如用 115来灭菌,从而防止糖类的焦化。2、 划线注意在酒精灯旁边做,以防止其他细菌的污染。3、 福尔马林不要使用原液,以防止局部浓度过高,而使蛋白活性受到影响。4、 注意操作应在 4下进行,防止条件剧烈使蛋白活性受到影响。实验三 疾病检查和病原体结

16、构观察实验目的和要求: 掌握鱼病的检查和诊断方法。知识准备: 革兰氏染色法是 1884 年由丹麦病理学家 Gram 所创立的。革兰氏染色法可将所有的细 菌区分为革兰氏阳性菌(G+)和革兰氏阴性菌(G)两大类,是细菌学上最常用的鉴别染 色法。 该染色法所以能将细菌分为 G+菌和 G菌,是由这两类菌的细胞壁结构和成分的不同所 决定的。G菌的细胞壁中含有较多易被乙醇溶解的类脂质,而且肽聚糖层较薄、交联度低, 故用乙醇或丙酮脱色时溶解了类脂质,增加了细胞壁的通透性,使初染的结晶紫和碘的复 合物易于渗出,结果细菌就被脱色,再经蕃红复染后就成红色。G+菌细胞壁中肽聚糖层厚 且交联度高,类脂质含量少,经脱色剂处理后反而使肽聚糖层的孔径缩小,通透性降低, 因此细菌仍保留初染时的颜色。 通过检查活体标本和观察浸泡标本,要求学生掌握水产动物疾病检查和诊断的一般方 法和步骤,掌握细菌的革兰氏染色方法,掌握常见病原体的形态特点 实验材料和主要试剂: 培养皿,高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