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质量检测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7474937 上传时间:2018-04-1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质量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质量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质量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质量检测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质量检测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质量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质量检测(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A 卷卷 单元质量检测单元质量检测(第第 5 章章)(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45 分钟 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物质按只含离子键、只含共价键、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顺序排列的是( )A氯气 二氧化碳 氢氧化钠B氯化钠 过氧化氢 氯化铵C氯化钠 过氧化钠 氯化铵D氯化钠 氦气 氢氧化钠解析: A 项,Cl2中含的是共价键;C 项,Na2O2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D 项,氦气中不含任何化学键。答案: B2下列分子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解析: 对共价分子电子式的书写应注意:原

2、子最外层上未成键的电子也应全部标出;弄清成键原子间的共用电子对数目。A 项忽略了 N 原子最外层还有一对孤对电子,B 项忽略了 Cl 原子最外层还有 3 对孤对电子,D 项中 C、O 原子共用电子对标错。(错认为碳氧之间为单键,实际上为 CO 双键)答案: C3下列说法中,不违背科学规律的是( )改变核外电子数可使原子与离子相互转化 改变核内中子数可使不同的同位素相互转化 改变核内质子数可使不同的元素相互转化,是化学变化 改变离子的电荷数可使一种元素的阳离子转化为另一种元素的阴离子A BC D解析: 改变核内质子数使元素发生核反应,不属于化学变化;改变离子的电荷数可使阳离子变为该元素的原子或该

3、元素的另一种阳离子,但一定不会变为另一元素。答案: A4下列各数值表示有关元素的原子序数,各原子组能以离子键相互结合形成稳定化合物的是( )A10 与 19 B6 与 162C11 与 17 D14 与 8解析: 离子键的形成一般是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之间才能形成。A 项是 Ne 和K,Ne 一般不参与形成化合物;B 项是 C 和 S,只能形成共价化合物;C 项是 Na 和 Cl,形成的 NaCl 是典型的离子化合物;D 项是 Si 和 O,形成的 SiO2是共价化合物。答案: C5根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23He,每百吨23He 核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多所

4、消耗的能量。这给科学家提供了解决能源危机的新途径,在地球上,氦元素主要以24He 的形式存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4He 原子核内含有 4 个质子B23He 和24He 互为同位素C23He 原子核内含有 3 个中子D24He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2,所以24He 具有较强金属性解析: ZAX 型原子,A 为质量数,Z 为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氦的最外层有 2 个电子(K 层最多 2 个),达到饱和状态;He 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答案: B6砷为第 4 周期 VA 族元素,根据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测,砷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A砷在通常状况下是固体B可以有3、3、5 等多种化合价CA

5、s2O5对应水化物酸性比 H3PO4弱D砷的还原性比磷弱解析: 砷为第 4 周期A 族元素,第A 族元素最外层有 5 个电子,可以失去 5 个电子而呈5 价,也可以得到 3 个电子而呈3 价,而A 族的 N、P 除有3、5 价外,还有3 价;砷在周期表中位于磷的下一周期,磷为固体,可推知砷也为固体;同主族从上到下,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减弱。故 A、B、C 项性质可能具有。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单质的还原性增强,砷的还原性比磷强。答案: D7(2011温州质检)下列微粒中,一定能促进水电离的是( )A所有离子中,半径最小的离子B含有的电子数与质子数均与 Na相同,共含有 5 个原子核的微

6、粒C含 1 个原子核,18 个电子的阴离子D含 2 个原子核,10 个电子的阴离子解析: 选项 A 中所表示的微粒为 H,H使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不能促进水的电离,所以选项 A 错误。选项 B 所表示的微粒是 NH4,NH4可与水中的 OH结合形成弱电解质 NH3H2O,从而促进水的电离,B 正确。选项 C 所表示的微粒是 Cl或 S2等,S2能促3进水的电离,但 Cl对水的电离没有影响,选项 C 错误。选项 D 所表示的微粒是 OH,OH使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从而减弱了水的电离,所以选项 D 错误。答案: B8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H、D、T 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是氢元素的三种同位素

7、BOH与 H3O组成元素相同,所含质子数相同C结构示意图为和两种粒子为同一种元素D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是判断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解析: B 项中质子数分别为 9 和 11,该项错;C 项中两微粒分别是 Ne 和 F,该项错;判断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时与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多少无关,D 项错。答案: A9已知 118 号元素的离子aW3、bX、cY2、d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质子数 cdB离子的还原性 Y2Z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H2YHZD原子半径 X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应为 HZH2Y,原子半径应为 XW。答案: B10要验证 Mg、Fe、Cu 三

8、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选用下列哪组物质进行实验( )ACu、FeCl2溶液、MgCl2溶液BFe、Cu、MgCl2溶液CMg、CuO、FeSO4溶液DFe、CuSO4溶液、MgCl2溶液解析: 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依据之一是金属间的置换反应,利用 D 所给的试剂,Fe能够从 CuSO4溶液中置换出铜,但不能从 MgCl2溶液中置换出 Mg。答案: D11短周期元素 A、B、C、D 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它们的核电荷数之和为 32,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0。A 与 C 同主族,B 与 D 同主族,A、C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 B 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D 元素处于

9、元素周期表中第 3 周期第A 族B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AXmRD元素 W、R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都是强酸解析: X 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即为 H 元素,Y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 3 倍,则为 O 元素,R、Y 同族,则 R 为 S 元素;Z、W 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与 Y、R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结合 Z、W、R 处于同一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则推出 Z 为 Na元素,W 为 Al 元素。A 项,离子半径依次减小;B 项,X 可与 Y 形成 H2O2;C 项正确;D 项,元素 W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两性物质。答案: 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4 小题,共 52

10、 分)13(8 分)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并指出其中化学键的类型。(1)H2O2_;(2)Na2O2_;(3)CO2_;(4)HClO_。514(15 分)下表列出了 AR 九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主族周期 AAAAAAA02EF3ACDGR4BH(1)D、E、R 的元素符号分别为_、_、_,其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_。(2)G、H 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较强的是_。(3)A、B、C 三种元素按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_。(4)F 元素氢化物的化学式是_,该氢化物在常温下跟 B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5)A、G 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

11、程式是_。(6)G 元素和 H 元素、A 元素和 B 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之差分别是_。答案: (1)Al B Ar Ar(2)HClO4 (3)K、Na、Mg (4)H2O2K2H2O=2KOHH2(5)NaOHHClO4=NaClO4H2O(6)18、815(12 分)(2009福建高考)短周期元素 Q、R、T、W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所示,其中,T 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请回答下列问题:(1)T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2)元素的非金属性(原子的得电子能力):Q_W(填“强于”或“弱于”)。(3)W 的单质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浓溶液共热能发生反应,生成两种物质,其中一种是

12、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原子序数比 R 多 1 的元素的一种氢化物能分解为它的另一种氢化物,此分解反应的6化学方程式是_。解析: 由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 T 在第 3 周期,由于 T 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则 T 在A 族为 Al,则可推 Q 是 C,R 是 N,W 是 S。(1)Al 原子结构示意图为:。(2)由硫酸的酸性强于碳酸可知 S 元素非金属性强于 C 元素,即 Q弱于 W。(3)S 单质与浓硫酸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 SO2气体,因为产物只有两种,产物中一定含 H2O,则另一种为 SO2,则反应化学方程式为:S2H2SO4(浓)3SO22H2O。(4

13、)比 N 原子序数多 1 的元素是氧元素,其一种氢化物 H2O2可= = = = =分解生成它的另一种氢化物 H2O,方程式为:2H2O22H2OO2。= = = = =MnO2答案: (1) (2)弱于(3)S2H2SO4(浓)3SO22H2O= = = = =加热(4)2H2O22H2OO2= = = = =MnO216(17 分)某同学设计如图装置,研究非金属元素性质变化规律。(1)已知硅酸(H2SiO3)是一种难溶于水的弱酸,呈白色。在化学反应中,一般地,强酸能制弱酸,如 NaHCO3HCl=NaClCO2H2O,得出:HCl 酸性强于 H2CO3的酸性。现有硝酸溶液、碳酸钙、澄清石灰水、硅酸钠溶液,选择试剂用如图装置证明:酸性:HNO3H2CO3H2SiO3。A 中装试剂_,B 中装试剂_,C 中装试剂_。C 中实验现象为_;写出 C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2)已知高锰酸钾在常温下与浓盐酸反应产生氯气,利用如图装置证明氯气氧化性强于碘单质的氧化性。则 A 中装浓盐酸,B 中装入高锰酸钾粉末,C 中装试剂_,C 中现象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