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张衡传》说课稿复习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7470371 上传时间:2018-04-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张衡传》说课稿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张衡传》说课稿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张衡传》说课稿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张衡传》说课稿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张衡传》说课稿复习(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4444张衡传张衡传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张衡传教学设计。海德格尔有句名言:“语言 是存在的寓所。”文言语体以其不同于白话语体的存在寓含着古代中国人的精神和思想涵 养,对于加强学生的人文修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张衡传是鲁教版中等职业教育规划 教材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探索科学的奥秘”中的一篇文言文,作者范晔以质朴通俗 的语言粗线条地勾勒了东汉文学家、科学家张衡的一生,展现了他的高尚品德和杰出才能, 并着重强调了他在科学上的重大贡献。本文不仅是学生进行文言文学习、传记文体学习的 重要载体,还可激发学生的爱国

2、热情,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情感。据此,我将文章的教 学定位于理解文意、感知人物、学习写法、知识归纳四个方面,用四课时完成。 文言文教学必须树立一个观念: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是文言词句的任意堆砌。 按照认知规律,阅读大体都要经历一个由表(文字)及里(内容)、由里及表、表里多次 反复、理解逐步深化的过程,学生对对文章的理解必然要经过一个由“模糊性阅读”向 “精确性阅读”的深入。要重视学生自得、自悟和语感培养的经验。在第一课时中,我要 求学生借助工具书,通过自主阅读、合作学习通读全文,基本弄通文意,此为“表”。今 天,我所说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主要定位于“里”,也就是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模

3、糊性阅读”。制定三维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阅读体验,理解文意,了解张衡一生的杰出贡献,学习人物传记的写法,感受 张衡的人格魅力,激发爱国情感,培养科学精神。 2、通过生生对话、生师对话,学会分析、归纳和概括等思维方法,同时锻炼学生口头 表达能力。 其中,学习人物传记的写法并会运用是重点;文章中涉及大量的古代专有名词、文化 常识,会对学生的理解文章造成一定难度,不仅是本课时的难点,更是文章学习的难点。 难点的解决打算通过借助工具书,进行自读预习课上贯穿于内容讲解课后归纳整 理资料卡片的方式进行。 根据职教语文教学的特点,在这节课中,我将本着“学生发展为本” 的理念,注重学 生实用语文能力的培养

4、,以体验教学为主,中心问题发散教学为辅,适当利用多媒体营造 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更好地进入文章的情境。 学习是一个发现的过程,也是体验的过程。不论是语文素养的提高,还是人文情操的 熏陶,都离不开学生个体的参与,离不开学生自主的体验。它使语文学习不仅属于知识理 性范畴,更扩展到情感、心理和人格的领域。在这节课中,我将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知识 积累和生活经验,在个性独特的阅读中,在积极主动的思考中,获得独特的感悟和体验。 中心问题发散教学强调在一节课中通过围绕提出的中心问题进行发散式研究和讨论, 找出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的思维在最大程度上获得锻炼。该教学法的操作原则是 “提出问题诱发兴致;解

5、决问题激发探点;发散问题开发智能”。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归纳为两个字 “对话”。即生、文对话、生、生对话和生、师对话。用对话来完成教学目标,以对话贯 穿整个教学过程。 根据中心问题发散教学的模式,将教学过程分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散问题三个 阶段,并设计中心问题:张衡为什么能够成为世界闻名的伟人? 首先,提出问题。多媒体出示张衡图片,教师语言导入:在中国古代,有一位智者的 名字与西方的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齐名并提,他就是东汉时期的文学家、科学家张衡。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1970 年国际

6、天文学会命名月球上的环形山为张衡山;1977 年又将太阳系中一颗编号为 1802 的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这是当今世界对建造世界文明的科学巨匠表达出的一种最崇 高的敬意,是什么原因使张衡成为了世界闻名的伟人?南朝历史学家范晔在他的后汉书 张衡传中给了我们最好的解释。今天,我们要一起来阅读这篇文章,从而走近张衡,了 解张衡。 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诵读课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反复诵读,才能领会文 章的要旨。大声朗读、口熟能诵也是文言文教学的特殊要求。预习中已经要求学生读过课 文,现在要求学生齐声诵读,旨在规范读音、句读,体会文章韵律,熟悉课文内容。 接下来,分两步解决问题。 第一步,通读文章,

7、了解张衡。教师设计问题进行导读。 问题 1:张衡最重要的成就是什么? 张衡最重要的成就在天文历算方面,也就是“善机巧”。作者在介绍这一方面成就时, 又特别详细介绍了候风地动仪。引导学生研读课文第四段,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 候风地动仪。要求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学习后,师生对话,归纳为作者从名称、材料、外形、 构造、作用、效果、评价、验证、使用方面介绍了张衡在科学上最重要的成就候风地 动仪。 夯实知识点:(还未总结完整,主要是重点文言词句和文化常识) 问题 2:除了在天文历算方面的成就,张衡还在哪些方面有所成就?作者举了什么例 子来介绍张衡的成就? 要求学生速读课文,找出答案。因为文章在上一课已

8、经预习过,所以学生通过阅读, 可以很容易地得出答案“善属文”作二京赋思玄赋;“善理政”具有敏 锐的政治眼光,清醒的政治头脑,高明的政治手段。 夯实知识点: 问题 3:为什么张衡在各个方面都有如此高的成就? 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个性化解读,自由回答。学生经过阅读,可以发现文理兼通、基 础宽厚、质朴谦逊、不慕名利、潜心治学、态度严谨等优秀品质是他取得重大科学成就, 名垂青史的根本原因。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夯实知识点: 至此,“张衡为什么能成为世界闻名的伟人?”这个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但学生对人 物的感知、对文章的理解还不条理。文章以时间为经,以事迹为纬介绍了张衡的一生,是 传记文体的一大特点,也

9、是本文学习的一个重点。因此,教师有必要与学生一起对前面阅 读内容进行梳理。教师适时提出出问题:作者按照什么顺序将这些材料组织在一起的?由 此进入第二步,总结全文,了解写法。 要求学生速读课文,进行回答。提醒学生注意文中表示时间的短语。(幻灯片出示文 化常识“永元中、安帝、顺帝、阳嘉元年、永和初”等词语)学生通过阅读,即可发现文 章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写作的。 教师再提出问题:作者对哪些材料进行了详写?为什么要这样写? 经过前面的阅读体验,学生已能较容易地得出答案:作者对张衡天文历算方面的成就 进行了详写,而在这一方面中,又特别介绍了候风地动仪。因为天文历算是张衡成就最高 的一个方面,而这个方面尤

10、以候风地动仪为其科学成就的最高点。 这样,学生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探究发现,不仅了解了本文在写作上的特点:以时间 顺序介绍人物,剪裁详略得当。同时,也明确了人物传记写作的一般方法:一是以时间为 序组材来概括人物一生,二是突出人物重点活动,详略得当。第一步是第二步探究发现的 基础,第二步是第一步感知内容的深化。学生的阅读体验经经历了一个从音乐美人物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美情感美形式美的层层提高的过程。 我适时引导学生发散问题,进行知识迁移。 前面,我们学习了杨振宁的文章,请同学们根据大屏幕上杨振宁的资料,模仿张衡 传的写法,为杨振宁

11、写一则传记。布置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讨论在传记中选择哪些材料, 哪些进行详写,哪些进行概括略写,按什么顺序组材,写出提纲,进行口头作文。这既能 考察已学知识的运用,又可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鼓励性评 价,在课上充分口头表达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在课下形成文字,以强化知识的掌握,锻炼 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在这节课上,我用一个中心问题张衡成为世界史上罕见的才华横溢的伟人的原因是什 么?将分散、孤立的文言词语教学,统一在文章思想内容下,如珠在线,多而不乱,使整个 教学带有明显的综合性,避免了串讲法肢解课文之弊。在作业中,我要求学生将本节课所 学的重点文言词句和古代文化常识进行识记

12、,并归类整理,为下节课的“精确性阅读”做 好准备。至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已全部达成,为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更加条理和清晰, 小结环节由学生对照板书自己完成。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我再次强调本节课的中心问题: 张衡为什么能够成为世界闻名的伟人?张衡既是巧夺天工的发明创造的天才,又是才华横 溢的一代文坛奇人,他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成功,但我想他的成功,决不仅仅是由于他的 天才,如果说这地动仪是金字塔尖发出的耀眼光芒,那张衡的这些优秀品质,便是支撑着 塔身的坚固塔基。古今中外有很多像张衡这样的科学家,如今,他们已经化成了科学史上 的坐标。今天,我们来读他们的传记,不仅仅是为了知道他们的生平,更重要的是在了解 这些伟人的过程中去汲取智慧和力量。面对伟人的成就和他成功的因素,我们仅仅停留在 佩服与震憾上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更有必要对照自己,检讨自己。我们不可能复制伟人们 的人生道路,但是他们身上所蕴含的一些做人做事的品质,是人所共通的,也是我们能够 且应该汲取、养成并坚守的。最后,我想用张衡的一句励志名言来结束这堂课,“人生在 勤,不索何获!”让我们共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