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沪教版高二下第五课《政治参与公民责任》word同步测试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7469276 上传时间:2018-04-1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沪教版高二下第五课《政治参与公民责任》word同步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3沪教版高二下第五课《政治参与公民责任》word同步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3沪教版高二下第五课《政治参与公民责任》word同步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沪教版高二下第五课《政治参与公民责任》word同步测试(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第五课第五课 政治参与政治参与 公民责任公民责任(一)(一) 识记识记 1、 公民参与的内涵和形式 公民参与是指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方式参加政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对政府政策的制定和执 行表达政治意愿的行为。 公民参与的主要形式有政治选举、政治结社、政治表达。 (二)(二) 理解理解 2、 如何理解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是有序的政治参与? 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应当是合法的政治参与。 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应当是自主、理性的政治参与。 3、 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具有哪些良好的环境条件?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稳步推进,

2、不断完善,为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提供了基本 的制度保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为公民政治参与提供动力机制。 民主政治建设为公民政治参与开辟广阔途径。 依法治国为公民政治参与提供法律制度保障。 4、 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受哪些法律保护? 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受宪法和法律保护。 5、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原则有哪些? 坚持党的领导的政治参与原则。 坚持法治化的政治参与原则。 坚持渐进式的政治参与原则。 6、 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意义是什么? 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客观需要。 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 是密切党和群众的 血肉联系,维护社会

3、安定和谐的要求。 是增强公民的政治责任感,保证国家机关的决策顺利实施的要求。 (三)(三) 运用运用 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7、我国选举制度的特点有哪些? 平等性、广泛性、真实性、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特点。我国实行直接选举和间接 选举相结合的制度。 8、我国公民认真参加选举的重要性是什么? 公民参加选举是公民政治参与的最重要、最直接、最广泛的权利,是人民当家作主行使管 理国家权力的主要途径主要途径,也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基础和标志。 9、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含义和方式有哪些? (1)间接参与民主决策 含义:这是指公民通过选出的人大代表,参与国家各项事务的

4、决策,履行参与决策的重要 责任。 途径和形式: 通过向人大代表提意见和建议。 依法以意见和建议的方式表达出来影响决策。 国家权力机关举行听证会。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人大代表走近选民,关注选民的心声。 (2)直接参与民主决策 含义:这是指公民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的决策。 途径和形式: 通过居委、村委会组织,直接参与基层民主决策 通过职工代表大会组织,直接参与民主决策 通过工会、妇联、共青团、学生会等组织,直接参与基层民主决策 10、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重要性(意义)? 无论采取什么方式,保证公民对决策的

5、参与权利,都是实现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必然 要求。 有助于决策者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和切实珍惜民力。 有利于促进公众对决策的理解和认同,从而推动决策的实施。 在参与民主决策的实践中,公众也锻炼了参与决策的能力,增强了政治责任感。 11、公民依法参与民主管理的形式是什么? 依法参与民主管理有间接和直接参与民主管理两种形式。 12、公民监督的必要性是什么? 宪法对公民行使监督权的全面确认,是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根本法律保障。 在我国,公民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实行监督,以保证 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正确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3、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方式是什么? 公众的直接监督是最重要的。 舆论监督是公众直接监督的一个有效组成部分。 公民可以通过检举、控告、上访等形式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和失职、渎职行为实 施监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