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简明原理》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第7章 市场失

上传人:nt****6 文档编号:37466386 上传时间:2018-04-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简明原理》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第7章 市场失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原理》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第7章 市场失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原理》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第7章 市场失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原理》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第7章 市场失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简明原理》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第7章 市场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简明原理》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第7章 市场失(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选择题1.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出现无效率资源配置,原因在于产品价格(D)A.高于边际成本 B.低于边际成本 C.等于边际成本 D.都正确2.由于垄断导致无效率,因此任何垄断都必须被消除,这一说法(B)A.肯定正确 B.肯定不正确 C.可能正确 D.基本正确3.某种经济活动有负的外部影响时,该活动的(B)A.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 B.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C.私人利益大于社会收益 D.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4.在正的外部影响存在的情况下,(D)A.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 B.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C.私人利益大于社会收益 D.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5.如果一个人只在自己家里抽烟且不再外人面前抽烟,那么,他

2、抽烟(D)A.负的外部影响 B.有正的外部影响 C.属于消费中的正的外部影响 D.没有外部影响6.科斯定理的基本意思是(B)A.人们的贪心可能阻止市场发挥作用;B.交易成本的存在有可能阻止市场发挥;C.只要产权明晰,市场就能够保证效率;D.只有负的外部影响有可能导致市场失灵。7.当正的外部影响存在时,市场决定的产量将会(B)A.大于社会理想产量 B.小于社会理想产量 C.等于社会理想产量 D.都可能8.下列物品最有可能是公共物品的是(A)A.公海上的一个灯塔 B.国家森林公园内树上的果 C.故宫博物院内的国宝 D.大熊猫9.一般来说,公共物品的生产低于社会理想的水平,可能的原因在于(D)A.人

3、们不愿意说真话 B.“搭便车”的倾向 C.人们的觉悟不高 D.上面的说法都说得过去10.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失灵是因为(D)A.消费者无法识别好的产品或服务;B.劣质产品对优质产品有负的外部影响;C.一块臭肉坏了一锅汤;D.上述说法都说得过去。11.洛伦兹曲线越是向横轴凸出(A)A、基尼系数就越大,收入就越不平等 B、基尼系数就越大,收入就越平等 C、基尼系数就越小,收入就越不平等 D、基尼系数就越小,收入就越平等12. 如果上游工厂污染了下游居民的饮水,按照科斯定理( B ) ,问题即可妥善解决。A. 不管财产权是否明确,只要交易成本为零 B. 只要财产权明确,且交易成本为零C. 只要财产权明

4、确,不管交易成本有多大 D. 不论财产权是否明确,交易成本是否为零13. 市场不能提供纯粹的公共物品是因为( D ) 。A. 公共物品不具有排他性 B. 公共物品不具有竞争性 C. 消费者都想“免费乘车”D. 以上三种情况都是二、判断题1.市场总能够保证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 )2.市场失灵指市场不能保证资源有效利用。 ( )3.垄断导致市场失灵是因为垄断者定价太高。 ( )4.在垄断者的均衡状态,垄断者私人利益最大化与社会福利最大化不一致。 ( )5.垄断者的最优产量低于社会最优产量。 ( )6.反托拉斯法的目的是促进合理竞争。 ( )7.外部影响就是对他人的影响。 ( )8.正的外部影响是

5、给他造成的有利外部影响。 ( )9.负的外部影响是给他人造成的不利的外部影响。 ( )10.正的外部影响时,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 ( )11.有负外部影响时,生产者的最优产量大于社会理想产量。 ( )12.科斯定理扩大了市场发挥作用的范围。 ( )13.公共物品就是共有物品。 ( )14.公共物品是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 ( )15.灯塔是公共物品。 ( )16.一种物品的排他性就是有办法阻止某个人使用这种物品。 ( )17.一种物品的竞争性指一个人使用了这种物品会减少其他人使用它的效用。 ( )18.一般来说,私人不愿意生产公共物品。 ( )19.一般来说,关于产品的质量,卖者比买

6、者知道得更多。 ( )20.在买者较少知道产品质量的情况下,会出现劣质品把优质品逐出市场的现象。 ( )21.城市的土地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是私人物品。 ( )22.有线电视节目是自然垄断物品。 ( )23.垄断的存在会引起市场失灵。 ( )24. 1.垄断对社会造成的损害只在于企业获得了超额利润。 ( )三、名词解释1. 市场失灵:指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2.信息不对称:是指在相互对应的经济个体之间的信息呈不均匀、不对称的分布状态。原因:获取信息需花费成本,而且行为主体获取充分信息的成本太大。3.逆向选择:市场交易的一方如果能够利用多于另一方的信息使自己受益而使对方受损时,信

7、息劣势的一 方便难以顺利地做出买卖决策,于是价格便随之扭曲,并失去了平衡供求、促成交易的作用,进而导致市 场效率的降低。 4.道德风险:交易双方在签订交易契约后,信息优势方在使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损害了信息劣势方的利 益,而自己并不承担由此造成的全部后果的行为。5.外在经济与外在不经济外在经济是指某项个体活动使得社会受益高于个体受益的情形,也可理解为个体活动使其他社会成员无需付出代价而从中得到好处的现象。如:基础设施的修建、教育和培训。私人边际成本社会边际成本私人边际利益社会边际利益外在不经济是指个体活动使其他社会成员蒙受损失而未得到补偿的现象。 6. 公共产品: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包括纯公共

8、产品、准公共产品、公共资源。7. 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交易成本为零或很小,则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8免费搭车:不用付费就可以消费的行为。9.洛伦茨曲线:用来反映社会收入平均或不平均程度的曲线。四、简答题1.物品是怎么分类的?答案:物品分为四类:纯私人物品:具有竞争性与排他性(私家车) ; 纯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国防) ; 共有资源:具有竞争性与非排他性(深海中的鱼) ; 自然垄断物品:具有非竞争性与排他性(有线电视) 。2.中国的城市土地的所有权归政府所有,请问:土地是不是公共物品?答案:中国的城市土地具有竞争性,一个人使用了这块土地,

9、其他人就不能使用,如果要使用,只能再生产一块,所以,城市的土地具有竞争性。同时,要取得城市土地的使用权,是要付出代价的,也就是说,可以通过收费的方式排除不交费的人使用,所以,城市的土地具有排他性。即具有竞争性,又具有排他性,所以,城市的土地属于纯私人物品。3.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城镇人口的基尼系数为 0.18 左右,现在基尼系数已接近 0.4,这说明我国的收入分配发生了说明变化?如何认识这种变化?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城镇人口的基尼系数为 0.18 左右,现在基尼系数已接近 0.4,这说明我国的收入分配发生了说明变化?如何认识这种变化?答案:(1)基尼系数衡量一个社会的收入分配状况,基尼系数越小,收

10、入分配越平等;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 (2)我国的基尼系数提高,说明收入分配的差距拉大。 (3)收入分配差距拉大打破了平均主义,有利于经济发展。 (4)要适当注意公平,尤其是壮大中等收入阶层,并实现社会保障。五、论述题1.南宁市的公共厕所是免费的,公共厕所由政府修建并负责维护。请问,公共厕所是不是公共物品?答案:南宁市的公共厕所是免费的,从而可以认为:公共厕所有了非排他性。从竞争性的角度来考虑,如果厕所是满员的,则具有竞争性;反之,具有非竞争性。所以,不能简单认为公共厕所是公共物品。2.某河流经常遭受排污者排放的污水的影响,水质越来越差,当地政府监管失效。后来,政府把河流的捕鱼权出售

11、给了渔民张三,结果,河流的水质逐渐变好。试推测其中的因果关系。答案:政府把河流的捕鱼权出售给了渔民张三,这是一种“产权制度安排” 。共有资源的所有者通过确定产权,把共有资源划分到私人手中,用这种方法,共有资源将成为私人物品,可以防止“公地悲剧”的发生。渔民张三一旦拥有了河流的捕鱼权,会自发的对受污染的河流进行治理,另一方面,当发现排污者排放污水时,可以向排污者提出赔偿要求,增大排污者排污的成本,使其减少污水的排放量。3. 简述洛伦茨曲线的运用。答案:洛伦茨曲线的运用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各国收入分配比较。第二,同一国家不同时期收入分配比较。第三,分析收入分配政策的效应。因为洛伦茨曲线反映的收

12、入分配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这种分配同实际财产分配是不同的。实际财产分配还要受到历史和制度的原因影响,根据美国、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统计资料表明,这些国家的实际财产分配要比实际收入分配有较大的不平均程度。4垄断是如何造成市场失灵的?答案:垄断可以造成生产效率不能最大限度发挥,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社会福利遭受损失。以上问题可由图 12-2 解释说明。图中,曲线 D 表示厂商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曲线 MR 表示厂商的边际收益曲线,假定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相等且固定不变,用直线 AC=MC 表示。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厂商将产量确定在 Q2,价格确定在 P2,垄断厂

13、商获得超额经济利润,此时确定的价格大于边际成本,消费者愿意为增加额外一单位产量而支付的货币超过生产该单位产量所耗费的成本,资源配置偏离帕累托最优状态,整个经济均衡于低效率之中。要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产量应增加到Q1,价格应降到 P1,这时。然而,垄断决定的产量和价格只能是 Q2和 P2。如果产量和价格是完全竞争条件下的 Q1和 P1,消费者剩余是FP1H 的面积,当垄断者把价格提高到 P2时,消费者剩余只有FP2G 的面积,所减少的消费者剩余的一部分(图中 P1 P2GI 所代表的面积)为垄断者占有,另一部分(GIH 所代表的面积)就是由于垄断所引起的社会福利的纯损失,它表示由于垄断所造成的低

14、效率而带来的经济损失。P F P2 P1 O Q G I H D MR AC=MC Q2 Q1 图 12-2不仅如此,垄断还可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为了获得和维持垄断地位从而获取超额经济利润,厂商常常付出一定代价,例如,向政府官员行贿,或雇佣律师向政府官员游说,等等。这种行为是一种纯粹的浪费,它不是用于生产,没有创造出任何有益的产出,完全是一种非生产性的寻利活动,一般称其为“寻租”活动。现实的经济生活证明,寻租活动造成的经济损失要远远超过传统垄断理论中的“纯损”三角形。5.公共物品为什么不能靠市场来提供?答:通常将不具备消费的竞争性的商品叫做公共物品,任何人增加对这些商品的消费都不会减少其他人的

15、消费水平,任何人增加对这些商品的消费不会引起产品成本的任何增加。某公共物品同时不具备排他性,即无法排除一些人“不支付便消费” ,则称之为纯公共物品。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一公共物品可以同时为许多人所消费,增加一名消费者的消费的边际成本为零。消费者从公共物品中都得到一定的效用,而其消费的边际成本为零。从效率的角度(价格等于边际成本)来看,应该让所有的人都免费享用公共物品。如果公共物品由私人来生产,那么他将会破产。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很容易产生免费搭车问题,即不能避免一些人不付费也可以同样消费公共物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每个人都不支付费用或支付很低的费用来消费公共物品,那么市场上就没有私人愿意提供公共物品。即使有些消费者不做“搭便车者” ,愿意自己付费购买,也只是根据公共物品带给他的私人利益来决定他愿意支付的价格,而不是根据社会利益决定他支付的价格。公共物品如果由竞争市场上私人进行生产,其结果只能是低于社会所要求最优数量的产出,甚至是零产出。既然市场机制对公共物品的有效率配置无能为力,那么只能由政府或公共部门安排生产并根据社会福利原则来分配公共物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