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5.1交通运输方式的布局同步练习_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qiuji****ngye 文档编号:37465731 上传时间:2018-04-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5.1交通运输方式的布局同步练习_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5.1交通运输方式的布局同步练习_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5.1交通运输方式的布局同步练习_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5.1交通运输方式的布局同步练习_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5.1交通运输方式的布局同步练习_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5.1交通运输方式的布局同步练习_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5.1交通运输方式的布局同步练习_新人教版必修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微信公众号:地理 520第一节第一节 交通运输方式的布局交通运输方式的布局一、选择题 读四种运输方式的距离与运价关系图,回答 12 题。1图中的 A、B、C、D 四条曲线分别代表( ) A铁路、管道、公路、空运 B公路、铁路、空运、管道 C空运、海运、公路、管道 D水运、铁路、公路、空运解析: 由图可知 A 运价较低且随距离增加运价变化最小,应是水运;C 短途运输价格最低,而随着运输距离加大,运价快速上升,应为公路运输;D 运价最高是航空运输,B 项为铁路运输。 答案: D 2从大庆运输 5 万吨原油到上海,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是( ) A管道、海运 B铁路、海运 C管道、铁路 D铁路、公路解析:

2、 从大庆到大连用管道运输,从大连到上海用油轮运输。答案: A 下图为欧洲货物四种运输方式运费和运距相关曲线示意图,读图回答 34 题。3从运费最省角度考虑,下列各区间运输方式的选择最合理的是( ) A80 千米区间内采用水路运输 B80 千米至 550 千米应采用铁路运输 C260 千米以内宜采用水路运输 D550 千米以内都应采用航空运输 4在各种交通运输中,承担其他运输方式之间的周转和联系的运输方式是( ) A铁路运输 B水路运输 C公路运输 D管道运输解析: 第 3 题,由图可知,80 千米以内公路运输运费最低;80 千米550 千米铁路运输运费最低,550 千米以上水运运费最低。第 4

3、 题,公路运输具有机动灵活的特点,被微信公众号:地理 520称为“门到门”的运输方式。 答案: 3.B 4.C 下图为某地交通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 57 题。5关于图中交通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乡村公路,是高速公路 B甲、乙两地相对高度大 C公路单位距离造价低 D可能是城市干道 6图中公路可能位于( ) A东北平原 B云贵高原 C成都平原 D内蒙古高原 7丁地最可能是( ) A山顶 B陡崖 C山谷 D鞍部解析: 本组题利用线路形态示意图,考查影响交通线路选择的因素。图中公路弯曲度大,大部分线路呈“之”字形,说明该线路所在地地势起伏大,应该是山地地形,公路标 准较低;该地区可能位于云贵高

4、原地区;丁地处于两山峰之间,最可能的地形是鞍部。 公路呈直线形态,以直达为主,说明公路标准较高,可能是高速公路。 答案: 5.A 6.B 7.D 读图,完成 89 题。8某地区有 a、b、c、d、e、f 规模不等的城市(镇),现需在其中两座城市设立百货中转 站,最合理的是( ) Aa 和 b Bb 和 d Ca 和 d Dc 和 d微信公众号:地理 520解析: 百货中转站应布局在交通便利、集散能力强、来货便利的地区。从图中可以看出 b 城市来货方便,d 城市与周围联系密切,集散能力强。 答案: B 9图中 f 地位于山区,林产品丰富,新近发现了一大型煤矿,需修建一条交通线,有关这 一交通线说

5、法正确的是( ) A修建交通线主要考虑的是经济、社会因素 B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修建交通线只需要考虑 f 与 a 的距离最短这一原则 C山区的自然条件决定了不适宜修建铁路 Df 城镇的发展规模今后不会超过其它五个城市解析: 交通线的修建主要从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综合考虑。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自然因素的地位逐渐下降,但也有影响。 答案: A 10下图为 a 城到 d 地之间的高速公路建设规划示意图。规划设计走向有甲、乙两个方案, 经过比较分析,最终选择乙方案建设,线路总长 58.8 千米,建设费用 31 亿元,比甲方案 的概算费用多 5 亿元,长度多 7 千米。根据图及相关信息,回答下题。

6、图中高速公路建设选择乙方案,其原因可能是( ) 单位距离建设成本低 沿河谷走向自然障碍小 促进沿线地区城镇发展 保护重 点风景名胜区 A B C D解析: 从图中可见,乙方案经过小城市、小城镇,避开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易选出正确答案 D。 答案: D 2009 年 12 月 26 日 通车的武广客运专线(武汉到广州)设计时速 350 千米,投入营运时列 车时速可达 200 千米以上。该专线建成后,从长沙到广州将由目前的 9 小时缩短至 3 小时。 依据所学的知识回答 1113 题。微信公众号:地理 52011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反映了交通运输方式朝着什么方向发展( ) A现代化和自动化 B高速

7、化和专业化 C大型化和专业化 D高速化和大型化 12影响武广高速铁路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为( ) A地形条件 B国家政策 C社会经济因素 D河流水文状况 13对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建成后产生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减轻京广铁路的运输压力 B促进湘、赣、粤三省经济发展 C实现武广铁路通道客货分线运输 D推动“泛珠三角”战略实施解析: 第 11 题,从题干材料中可体现出现代交通运输的高速化和专业化发展方向。第 12 题,现代交通运输线建设的决定性因素主要表现为社会经济因素。第 13 题,武广高 铁不经过江西省,因此对江西的经济发展促进作用较弱。 答案: 11.B 12.C 13.B 二、综合题

8、14读四种运输方式的运费比较图,请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回答以下问题。(G 为管 道)(1)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字母代表的运输方式:E_,F_;假如现 在有 20 吨活鱼需要从青岛运往济南,你会选择_运输方式,并解释你做出这种选 择的理由。 (2)“在图中展示的 4 种运输方式当中,公路运输的费用最高。 ”以上说法是否正确?请阐明你 判断的理由。 (3)请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判读在 OA、BC 这两段距离上,费用最高和最低的微信公众号:地理 520分别是哪一种运输方式? 答案: (1)铁路 水路 公路 活鱼较容易死亡变质,需要较快地运达目的地;公路 运输不仅速度较快,短距离运输成本

9、低(参见题中图),而且机动灵活;济南与青岛的距 离较近;现代冷藏技术的提高和冷藏设备的广泛应用。 (2)这种说法不够具体和确切。由图可知,随着距离的变化,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成本并不 是一成不变的。其中,短距离运输,公路运输的运费最低;长距离运输,水路运输的运费 最低;铁路运输特别适合中长距离的运输;管道因为其建设费用巨大和其运营方式的特殊 性,所以其运费随距离的变化并不大。 (3)在 OA 距离段上管道运输的运费最高,公路运输的运费最低;在 BC 距离段上公路 运输的运费最高,水路运输的运费最低。 15铁路是城市之间的纽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京沪铁路长度仅为全国铁路营运线的 2

10、%,却承担着全国 10.2%的铁路客运量和 7.2%的货物周转量,其运输密度是全国铁路平均水平的 4 倍,但目前运能缺口仍高达 50%以 上,严重制约了沿线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 2008 年 4 月 18 日,京沪高速铁路正式开工建设。京沪高速铁路预算为 2 200 亿 元,仅次于三峡工程的投费规模,并于 2011 年 6 月 30 日正式通车。 材料三 见下图。(1)分析说明京沪线的铁路运输密度 4 倍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原因。 (2)烟大轮渡已开通,沿海铁路正在修建。分析东部沿海铁路贯通后,对缓解京沪铁路压力 所起的作用。 (3)京沪高速铁路将尽可能采用以桥代路方式,这样有何好处? (4)京沪

11、高速铁路在山东省境内长 500 余千米,将设立德州、济南、泰山、曲阜、枣庄五站。 试分析京沪高速铁路对山东沿线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解析: 京沪铁路连接了京津唐和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地区,因此客货流量大。沿海铁路贯通后,可以分担一部分南北向的客货运输,从而减轻京沪铁路的压 力。京沪高速铁路经过的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人均耕地面积极其有限,故为了少占 耕地,节省宝贵的土地资源,采取了以桥代路的方式;此外,以桥代路可与其他运输方式 形成全立交的格局,不会影响到其他运输方式的正常运转。京沪高速铁路经过山东,可加 强山东与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的联系,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可以带动山 东旅游业的发展等。 答案: (1)南北连接两大城市群,沿线地区经济发达,客货流量大(或沿线经过东部经济 发达地带,客货流量大)。 (2)东北地区与上海、山东、江苏之间的客货可走沿海铁路,起到分流京沪铁路客货运输的微信公众号:地理 520作用。 (3)节省宝贵的土地资源;减少对其他交通线路的影响。 (4)铁路建设大量投资,将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铁路建成后,将大大 缩短沿线城市间的出行时间,密切山东沿线五城市与京津唐、沪宁杭两大城市群的联系; 增大客流量,促进沿线城市旅游业的发展 地理 520 学习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