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昆明市经开区教师招聘考试测试卷 (3)

上传人:tian****ren 文档编号:37465659 上传时间:2018-04-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昆明市经开区教师招聘考试测试卷 (3)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8年昆明市经开区教师招聘考试测试卷 (3)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8年昆明市经开区教师招聘考试测试卷 (3)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8年昆明市经开区教师招聘考试测试卷 (3)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8年昆明市经开区教师招聘考试测试卷 (3)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昆明市经开区教师招聘考试测试卷 (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昆明市经开区教师招聘考试测试卷 (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8 年昆明市经开区教师招聘考试测试卷年昆明市经开区教师招聘考试测试卷 ( (3 3) )一、单选题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 )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A.德育与智育 B.知识与技能 C.动机与迁移 D.学习与教学2、学生对自己认知能力的意识属于下列哪类自我意识( )A.心理自我 B.生理自我 C.社会自我 D.理想自我3、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特点具有( )A.主观性 B.客观性 C.普遍适应性 D.永恒性4、一个学生这样来管理自己的学习, “如果我能在 40 分钟内完成好学习任务,那 么就出去和朋友玩。 ”这里他所运用的是( )A.外部强化 B.替代强化 C.自我强化 D.

2、负强化5、学生通过学习直角、锐角,很快掌握钝角的概念,这是( ) 。A.顺向迁移 B.逆向迁移 C.水平迁移 D.垂直迁移6、学习单词 basket(篮子)后,再学习 basketball(篮球) ,所产生的迁移是( ) 。A.一般迁移 B.普遍迁移 C.非特殊迁移 D.具体迁移7、通过对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如 补充细节、举出例子,或使之与其他观念形成联想等,这种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是 ( )A.过度学习 B.深度加工 C.组块化编码 D.及时复习8、学习某个材料 30 分钟刚好成诵,如果要达到牢固熟记的程度,最佳的过度学习 应再增加( )A.15 分钟

3、B.20 分钟 C.25 分钟 D.30 分钟9、 “见者易,学者难”这句话强调的是下列哪项对操作技能学习的重要性( )A.言语指导 B.示范 C.练习 D.反馈10、学生在几何课上学会用圆规画圆,这种学习属于( )A.操作技能学习 B.概念学习 C.言语信息 D.辨别学习11、小红在阅读课文时,对其中重要内容作划线标记,运用的是学习的( )A.组织策略 B.复述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精加工策略12、关于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的正确陈述是( )A.高智力者创造性也高 B.高创造性者必有高智商C.创造性与智力是一种相对独立,在一定条件下又有相关的线性关系D.低创造性者其智商可能高也可能低13、在

4、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 人相接近,这是( )A.从众 B.服从 C.认同 D.内化14、当学生表现出期待中的良好行为时,教师发给他们小红星、盖字的卡片或特制 的塑料卡,让其累积到一定数量后再兑换具有实际价值的物品或活动。这种行为改变的方法就是( )A. 行为塑造法 B.系统脱敏法 C.代币奖励法 D.自我控制法15、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的方法叫( )A.强化法 B.行为塑造法 C.代币奖励法 D.示范法16、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三大领域的心理学家是( )A.弗洛伊德 B.布卢姆 C.皮亚杰

5、D.杜威17、在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中, ( )是最高水平的认知领域学习目标。A.知识 B.应用 C.评价 D.综合18、班主任采取通过全班同学讨论协商建立行为准则并约束行为的方式来实现课堂 管理。这种管理利用的是( )A.群体凝聚力 B.群体规范 C.课堂气氛 D.从众19、在初中新生入学后,学校想了解学生的外语程度,以便安排教学,需要什么测 验?(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配置性评价 D.标准参照评价20、下列不属于专家教师与新教师的区别的是( )A.专家教师课时计划以学生为中心,细节考虑周到B.专家教师有一套完善的维持学生注意的方法C . 专家教师注重回顾先前知识 D.专家

6、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策略二、填空题1、从迁移的角度看,合理编排教学内容的标准就是使教材达到 _ 、_ 和网络化。2、操作技能具有对象的_,执行的_和结构的展开性的特点,与之 相对,心智技能具有对象的_,执行的_和结构的_的特 点3、学生在加法运算学习时,常将“数”和“单位”结合起来变成“数量” 。这种心 智活动方式,加里培林称之为 _ 活动。4、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_、_和_三个成分。其中_是核心成分。 5、课堂问题行为表现为两类,即扰乱性行为和_ 。三、简答题1、儿童认知差异有何教育意义? 2、简述桑代克的理论及教育意义。3、简述斯金纳操作条件理论及教育意义。4、简答或论述: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

7、进知识保持。 5、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四、论述题1、联系实际谈谈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参考解答一、单选题1、 【育萃专家解析】D。学习与教学,即学与教。2、 【育萃专家解析】A。了解自己的能力即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3、 【育萃专家解析】A。4、 【育萃专家解析】C。5、 【育萃专家解析】 (A顺向迁移;)C水平迁移。6、 【育萃专家解析】D。7、 【育萃专家解析】B。8、 【育萃专家解析】A。15 分钟。过度学习的量达到 150%效果最好。9、 【育萃专家解析】C。10、 【育萃专家解析】A。11、 【育萃专家解析】B。12、 【育萃专家解析】D。高智商者不一定有高创造性;高创造性者有高于

8、一般的智 商,但不是越高越好;低智商者不可能有创造性;低创造性者智商可能高也可能低。 智力与创造性是有一定相关的非线性关系。13、 【育萃专家解析】C。14、 【育萃专家解析】C。15、 【育萃专家解析】B。16、 【育萃专家解析】B。17、 【育萃专家解析】C。超越原定内容,并需要基于明确标准的判断。18、 【育萃专家解析】B。 19、 【育萃专家解析】C。配置性评价,即准备性评价,摸清学生现有水平以便安排 教学。20、 【育萃专家解析】A。专家教师的课时计划不考虑细节。二、填空题1、 【育萃专家解析】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2、 【育萃专家解析】客观性、外显性;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3、

9、 【育萃专家解析】 (物质与)物质化。4、 【育萃专家解析】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道德认识。5、 【育萃专家解析】心理问题行为。三、简答题1、 【育萃专家解析】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采用适应认知差 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2、 【育萃专家解析】桑代克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在刺激与反应间形成了一定的联 结,而联结形成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盲目尝试、不断地淘汰错误反应、保留正确反 应的渐进过程。在尝试-错误学习过程中,应遵循三条重要的学习原则:准备律; 练习律;效果律。 这个理论对于人类学习来说,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中小学生的学习很多都是

10、 通过尝试错误实现的,它特别强调“做中学” 。(1)教师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误,并鼓励学生从错误中进行学习,这样获得的知识 才会是终生不忘的。(2)教师应努力使学生的学习能得到自我满意的积极结果。(3)加强合理的练习。(4)任何学习有准备的状态下进行。3、 【育萃专家解析】斯金纳任何学习和行为的发生、变化都是强化的结果,因而可 以通过控制强化物来控制行为。强化有正强化(实施奖励)与负强化(撤销惩罚, 包括回避条件作用和逃避条件作用)之分。另外,还提出了消退和惩罚等规律。 意义:总之,学习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在实际的教学和教育工作中应用非常广泛, 为教师分析、认识学生的行为,矫正学生的某些行为提供了

11、一定的方法。根据操作 性条件作用学说,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多用正强化的手段来塑造学生的良性行为, 用不予强化的方法来消除消极行为,而应慎重地运用惩罚,因为惩罚只能让学生明 白什么不能做,但并不能让学生知道什么能做和应该怎么做。4、 【育萃专家解析】(1)深度加工材料; (2)有效运用记忆术; (3)进行组块化编码; (4)适当过度学习; (5)合理进行复习;A.及时复习, B.分散复习,C.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5、 【育萃专家解析】(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2)正确运用变式;(3)科学地进行比较;(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四、论述题1、 【育萃专家解析】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1)认知

12、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各门具体学科的教学都应研究如伺对不同发 展阶段的学生提出既不超出当时的认知结构的同化能力,又能促使他们向更高阶段 发展的富有启迪作用的适当内容。 (2)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大量的研究表明,通过适当的教育训练来加快各个 认知发展阶段转化的速度是可能的。只要教学内容和方法得当。系统的学校教学肯 定可以起到一定的促进认知发展的作用。 (3)关于最近发展区。前苏联的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 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如儿童已经完全掌握了某些概念和规则。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 的差异,就是最近发

13、展区。也就是说,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 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最近发展区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其意义在于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 天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该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维果斯基 认为,教育不仅仅是改善已出现的结构,而应该指向“最近发展区” 。他强调教学 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走在发展的后面,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从而走在发 展的前面,并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根据维果斯基的认知观, 在教学实践上已出现三项改革活动:交互式教学、合作型教学和建设学习者班级社 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