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机能替代复习2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7453069 上传时间:2018-04-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机能替代复习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体机能替代复习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体机能替代复习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体机能替代复习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体机能替代复习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机能替代复习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血液透析机 1 肾的基本单元:肾单位的组成。其中肾小球和肾小管的功能。肾小球的主要作用是滤过作用。人体每分钟流经肾脏的血液约有 1200 毫升,血液中的一些体内代谢废物及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晶体物质虑入肾小球囊腔,这部分滤液就是原尿。肾小管具有非常强的吸收能力。原来是原尿的 99%都被肾小管回吸收了。除此之外,它还能重吸收对人体有营养的物质,如葡萄糖等,而对人体无用的废物或进入对人体的有害物质,如毒物、细菌素等,肾小管将毫不留情地将他们排出体外。 ”。2 尿液的形成过程,其中区别原尿和终尿。此题考查了尿液形成的两个过程,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原尿是血浆经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后形成的,

2、由于肾小球和肾小囊的内壁不能将血浆中的大分子蛋白质滤过到肾小囊腔中,因此原尿、终尿中没有大分子蛋白质,原尿流经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不重吸收尿素,因此终尿中尿素的浓度比原尿高,原尿中有葡萄糖,而终尿不含有葡萄糖,等量的原尿和终尿含有无机盐的量不同。3 肾脏的功能。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的基本功能是生成尿液,借以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及某些废物、毒物,同时经重吸收功能保留水份及其他有用物质,如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钠离子、钾离子、碳酸氢钠等,以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及维护酸碱平衡。肾脏同时还有内分泌功能,生成肾素、促红细胞生成素、活性维生素 D3、前列腺

3、素、激肽等,又为机体部分内分泌激素的降解场所和肾外激素的靶器官。肾脏的这些功能,保证了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使新陈代谢得以正常进行4 人工肾的原理。人工肾的核心部分是一种用高分子材料(称为膜材料)制成的透析器,这种膜材料具有半通透特性,可代替肾小球实现其毛细血管壁的滤过功能,达到血液净化的目的5 区别弥散、渗透、超滤。 (先写出各自的定义,再加以区别)其中的膜性管道相当于肾小球,透析箱相当于肾小囊,加热的温度是 37.5。人工肾是应用的膜分离技术原理,用半透膜将引出人体外的血液与专门配制的透析液隔开,由于血液和透析液所含溶质浓度的不同及其所形成的渗透浓度差,使包含代谢产物的溶质(如尿素、肌肝、尿酸

4、、以及废物硫酸盐、酚和过剩离子 Na、K、Cl)在浓度梯度的驱动下,从浓度高的血液一侧,通过半透膜向浓度低的透析液一侧移动(称为弥散作用);而水分子则从渗透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转移(称为渗透作用),最终实现动态平衡,达到清除人体代谢废物和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治疗目6 血液透析的动力学基础。1.透析是指半透膜两侧的溶液通过弥散、渗透及超滤作用,即溶质由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流动,而水分子由渗透压低的一侧向渗透压高的一侧流动的过程,最终达到动态平衡。血液透析通过血液与透析液之间的溶液弥散和超滤来达到治疗目的。因此透析过程也就是溶质进行弥散和滤过过程。血液透析包括溶质的移动和水的移动

5、,即血液和透析液在透析器(人工肾)内借半透膜接触和浓度梯度进行物质换使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电解质向透析液移动,透析液中的钙离子、碱基等向血液中移动。从而清除患者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毒物;调整水和电解质平衡;调整酸碱平衡。具有人体肾脏的部分功能血液透析机。7 超滤取决于透析膜两侧的跨膜压和超滤系数。 8 透析器血液的流速;透析液的流速常规血液透析,透析液的流速 500ml/min 一般最大可以达到患者体重的 4 倍,如体重 70kg 的患者,血流量可达 280ml/min。所以一般欧美人得血流量可打到 350-400ml/min9 肝素的作用;鱼精蛋白的作用生物学作用:可用于哺乳动物精子获能1

6、药理作用:低分子量肝素的活性/抗凝血活性的比值为 1.54.0,而普通的肝素为 1,保持了肝素的抗血栓作用而降低了出血的危险。抗凝血:增强抗凝血酶 3 与凝血酶的亲和力,加速凝血酶的失活;抑制血小板的粘附聚集硫酸鱼精蛋白是一种强碱,能与强酸性肝素钠或肝素钙形成稳定的盐而使肝素失去抗凝作用。本品作用迅速,静脉给药5 分钟内即发生中和肝素的作用。但部分肝素可从复合物中再次解离。中和 1 单位不同来源的肝素所需鱼精蛋白量略有不同,1mg 本品可中和 90 单位自牛肺制备的肝素钠或 115 单位自猪肠黏膜制备的肝素钠,或 100 单位自猪肠制备的肝素钙。鱼精蛋白肝素复合物在体内代谢转化过程尚未被阐明。

7、鱼精蛋白也是一种弱抗凝剂,过量可引起凝血时间指标短暂轻度延长10 气泡的危害,透析机中进行空气探测的原理(光电管和超声两种) 11 透析器的透析液通路中是如何对透析液进行脱气的? 12 透析器中是如何检测透析液配比后总浓度的? 13 双光漏血检测原理。 14 什么是 RO 水,RO 水系统的组成。2.RO 水(Reverses Osmosis)即反渗透的水-亦即市售纯净水.其原理为在原水一端施加大于渗透压力,而产生反渗透作用,此时溶解与非溶解无机盐、重金属、有机物菌体颗粒等无法透过半透膜,使水分子及较小分子之盐类渗过半透膜,流向净水的一边,而污染成分浓缩于原水.原水逐渐浓缩,施加的压力必须逐渐

8、提高,直到无限大.而实际操作时是将浓缩水(废水)排掉,继续供入原水,以保持恒定之压力.简单来说反渗透的功能原理,就像是一支筛子,水被逼迫过一张像是玻璃纸的薄膜,其中只有极小的有机颗粒(粒子)才能通过,而污染不洁的水则由废水口排出.第二章 人工心肺机 1、人工心肺机中的核心部件是什么,分别代替人 体中哪两个脏器?血泵肺和心脏2、人体心脏自身循环过程(肺循环和体循环)上腔静脉及下腔静脉中的静脉血进入右心房,流进右心室,之后开始肺循环。经肺动脉-肺毛细血管网-肺静脉,由静脉血变成富含氧气的动脉血,流入左心房,肺循环完成。血液由左心房进入左心室,再由主动脉输送到全身动脉,经毛细血管网,进行物质交换,由

9、动脉血变成静脉血,再进入全身静脉,回流至上腔静脉及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体循环完成。3、人工心肺机的组成人工心肺机得主要部件有血泵、氧合器、变温器、滤器4、人工心肺机共有几个血泵,分别作用是什么? (动脉泵;吸引泵;引流泵;停搏液灌注泵;备用泵)2 个5、人工心肺机上的血泵的流量范围? 6、离心泵在性能上与滚柱泵相比,在哪几方面有优势。 7、鼓泡式氧合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8、模式氧合器与鼓泡式氧合器的不同。9、人工心肺机进行监测的内容有及意义?第三章 呼吸机 1、呼吸系统包括什么?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肺 ,它位于胸腔内,功能是气体交换的

10、场所 。 2、肺功能的调节方式?(三种) 3、呼吸过程包括哪三个环节?(外呼吸,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血液运输内呼吸,也叫组 织换气)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从环境中摄取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呼吸由 3 个环节组成:(1)外呼吸。指外界环境与血液在肺部实现的气体交换。它包括肺通气(肺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和肺换气(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2)通过血液进行的气体运输;(3)内呼吸。指组织细胞与组织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机体所需的能量主要来源于食物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糖类的分解在供氧充分时释放能量多,生成的有害物质少。脂肪需要通过氧化供能,蛋白质的氧化也离不开氧。人体主要代

11、谢产物之一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如果不能通过呼吸排出体外,就会使体内 H+迅速增加,造成血 PH 值下降,即发生酸中毒。酸中毒是相当危险的,可致人于死地。 呼吸的实质可以理解为气体的交换。一处交换的部位在肺泡与血液之间的呼吸膜,它由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其基底膜、肺泡上皮细胞及其基底膜组成。另一处交换的部位在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肺换气与组织换气都通过扩散方式来实现。生命的维持依赖于肺循环毛细血管的血液不断从肺泡获得氧气,放出二氧化碳;而体循环毛细血管的血液则不断从组织获得二氧化碳,放出氧气4、成人呼吸频率;每次吸入空气量;吸呼比是多少?正常成人安静时呼吸次数为 1620 次分,每次吸入和呼出的气体量

12、大约为 500 毫升,称为潮气量5、肺容积划分(潮气量;肺活量;残气量) 6、机械通气的方式(负压、正压、腹部移动) 7、呼吸机的驱动力产生方式,其中会描述高压气源驱动式(即减压阀的减压稳压原理) 、 喷射式的原理。 (图 3-18,3-20) 8、理解增压驱动(图 3-30) 9、理解非恒压驱动 10、由吸气向呼气转换的方式:压力、流速、容量、时间切换。 11、认识三种流体逻辑单元(图 3-36) 1200、会描述流体逻辑控制压力切换原。 理(图 3-37) 13、会描述气流体逻辑容量切换机理(图 3-42) 14、张力量计控制和热丝风速计控制的原理。 15、什么是 PEEP、CPAP 等。

13、 16、区别定容 IPPV 和定压 IPPV 的波形。 (图 3-77) 第四章 麻醉机 1、麻醉机原理。吸入麻醉是通过机械回路将麻醉药(剂)送入患者的肺泡,形成麻醉药气体分压,弥散到血液后,对中枢神经系统直接发生抑制作用,从而产生全身麻醉的效果。2、吸入式麻醉与注射麻醉相比优、缺点是什么?吸入麻醉 优点:1/起效快,通过调节浓度和氧气流量可以快速达到需要的麻醉浓度;2/排出快,调节浓度和氧气流量,其可以通过肺部迅速排出,病人恢复清醒迅速;3/对循环和呼吸影响较小,尤其最新的吸入麻醉药物如异氟烷、七氟烷、地氟烷,麻醉作用强,恢复迅速,无明显呼吸循环抑制;4/副作用少:除了氟烷有轻度的肝功能损坏

14、以外,最新的麻醉药对肝肾功能没有明显的影;5/可以不通过有创方式(肌注,静脉注射)给药缺点:1/污染工作环境,医务人员长期吸入可能会导致不孕,流产,畸胎的风险;2/必须与氧气合用;3/必须要有挥发罐和麻醉呼吸机,投资较大;4/药物均比较昂贵;5/对于部分镇痛要求较高的手术,显得镇痛不足,对应激反应的抑制不足;6/部分药物可能会导致肝功能损害、颅内压增高,有肺部疾病的病人需要慎用,术后病人出现谵妄,烦躁等静脉麻醉优点:1/无环境污染;2/给药剂量准确,效果确切,目前静脉麻醉药物的靶控输注技术,能够模拟人体血药浓度变化精确给予药物,而能够实现预期的麻醉深度,病人术后快速苏醒恢复,我们科室能做到很多

15、病人手术一结束马上睁眼应答,而不是像楼上所说“麻醉深度不易控制,人或动物兴奋期长短不好控制或不明显”,这是他不了解麻醉药物的代谢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没有能够合理使用麻醉药物。3/副作用较少,无肝肾功能损害。4/相对吸入麻醉药物,有价格低廉(芬太尼) ,也有价格昂贵(如瑞芬太尼) ,可以搭配使用,降低病人费用。5/对循环影响相对较小,镇痛镇静效果明确,能够很好的降低病人的应激反应。6/静药物和镇痛药物合理搭配使用,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如烦躁,兴奋,高血压等。7/可用于术后镇静镇痛的治疗缺点:1/多数要通过有创方式给药,当然也可以通过口服,直肠,喷鼻等方式给药。2/对呼吸影响要比吸入麻醉药物强,易

16、导致呼吸抑制。3/某些药物,如氯胺酮,可导致术后谵妄,但是合理使用镇静药物(咪达唑仑)可以抑制。4/目前多数静脉药物血药浓度无法检测,某些作用时间长的药物在使用不合理(如经验不足时)可以导致苏醒延迟。总的来说,在作用范围、强度、安全范围方面,静脉麻醉药物优点是大于吸入麻醉药物的,但是在国际上提倡的是平衡麻醉,也就是多种药物(当然也不能太多,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可能会出现协同作用,导致病人麻醉过深)联合应用,不但可以比较好的控制麻醉深度,达到手术的需要,还可以减少单种药物的用量,减少药物蓄积,减轻药物浓度过大导致的副作用3、麻醉机的组成。4、麻醉气体有哪些? 5、麻醉蒸发罐原理?影响麻醉蒸发罐的因素。 6、麻醉清除系统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