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惠安馆 解读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7451874 上传时间:2018-04-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南旧事》惠安馆  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城南旧事》惠安馆  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城南旧事》惠安馆  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城南旧事》惠安馆  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城南旧事》惠安馆  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南旧事》惠安馆 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南旧事》惠安馆 解读(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秀贞是城南旧事第一部分惠安馆中的女主人公,与一个在故事中并未直接露面 的“思康”相恋并未婚生子,最终却遭遇恋人抛弃、私生女死去的双重打击,导致有些痴癫。这 样一个女性形象是可怜的、可悲的,而在文本内提供的语境中,她的存在,又是为人不齿、受 人厌恶的。人们见了她唯恐避之不及,没有人愿意理她,她本是一个受害者,却无辜地忍受世 人的唾弃。城南旧事的构思可用四个字来概括:“离我而去”。集子中的五个系 列短篇,都采用“别恨”的情节,秀贞、妞儿、偷儿、兰姨娘、宋妈等一个个 人物和“我”相遇相识,而后又一个个的“离我而去”。最后,连爸爸也离我 而去。“别恨”的情节配以反复出现的“骊歌”:“长亭外,古道旁,芳

2、草碧 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 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把感伤哀婉的离情别恨渲染得淋漓尽致。秀贞和 妞儿惨死于火车轮下,为她们悲惨的短暂人生划了句号,秀贞死了,还被人误 解。这个世界上只有“我知道她们的秘密”,而这一切连同“秘密”也永远成 为过去,搬了家,一切都离我而去了。孩子们喜欢的宋妈走了,曾与我推心置 腹的偷儿也被抓走了,再也没有了那草丛里的好朋友,最亲近的爸爸也消逝 了。在这应该充满了欢乐的金色童年里,留下的却只有别离。“这些人都 随着我的长大而没有了影子了”。作家用淡雅的笔墨将这一个个的别离故事娓 娓道来,表面上看似不见情感的波翻浪涌,实则更

3、显哀婉含蓄,更具深沉的感 伤。这种感伤之情还不仅仅在于英子和周围人的相识而后别离,不仅仅在于周 围人的离我而去,它还在于:童年离我而去!“我”不仅告别了秀贞、妞儿、 宋妈、爸爸、兰姨娘等人,“我”还告别了“我”童年的我。这五个系列 短篇是以英子的年龄增长为总的发展线索的。首篇惠安馆传奇英子六岁, 末篇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英子十二岁,从英子入学前到 小学毕业,也就是从一个人蒙昧初开,进入童年,到告别童年这一宝贵时光。英子这一人物,不仅仅是一个“穿线人物”,不仅仅是结构的需要才出现 的,且不说这一人物有极鲜明的个性,整部小说感伤哀婉的艺术氛围在很大程 度上是由英子“童年离我而去”造成

4、的。她喜欢长大成人,又多么害怕多么不 愿意告别童年,然而她终于告别了童年,过早地担起了不是小孩子所该负的责 任。拿到小学毕业证书,爸爸去世了,“这里就数你大了,就数你大了!”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对那“愚呆而神圣”的童年的回忆,品尝那一份告别童年的感伤,是这部 小说的主要内容。“我”的童年永远离“我”而去了,童年的亲友也永远离 “我”而去了,可那一份感伤之情却永驻心底,梦索魂牵,这才拿起笔来写小 说。对此,作者有过明确的说明,她说:“为了回忆童年,使之永恒,我何不 写些故事,以我的童年为背景呢!于是这几年来,我陆续地完成了本书的这几 篇。”“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

5、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 下来。”我们没有理由认为城南旧事是一部毫无虚构完全纪实的作品,作者说 她写的是以“童年为背景的故事”,免不了虚构;即使纯属纪实,也是一个四 十开外的中年人回头审视三十多年前的那一段生活,必然地注入了作者对那一段生活的思考。作者是如何思考的呢?这样我们就进入了城南旧事的第三 层意蕴:宿命。城南旧事叙述的是小英子所看到的成年人的悲剧故事,这些悲剧具有 “古典悲剧”的特色:强调不可违抗的命运。显然,作者无意从社会角度去思 考和解释这些悲剧的原因,作者的构思不在于写“社会”,社会作为作品的背 景是淡淡的。这与作者的其它小说很不相同。应该说,末篇写爸爸早逝,英子 告别童年,是

6、最具有“社会性”的:爸爸因为“叔叔给日本人害死,急得吐血 了”。但全篇仅此一句,无心的读者甚至不会注意到它。这么重要的内容,可 以表现爱国主义、民族矛盾、正义感等等,却被轻轻带过了,它只是极淡的一 点背景。推到作品中心位置的是父女的亲情,告别爸爸,告别童年,苍凉而忧 伤。朝夕相处的爸爸,转眼间不见了,六年前答应出席毕业典礼的诺言已不能 实现,命运的不可违!评论者不该把作家偶尔提到的只言片语、局部形象、个 别细节提出来大加阐释,强调间接反映的内容,使之符合既定的观念、先验的 结论,而对作家在作品中处于中心位置的内容采取谈化虚化的研究方法,更不 能把我们的结论强加于作者。城南旧事强调不可违抗的命运

7、,是始终贯穿 于整个作品的。驴打滚中的宋妈,也是一个难逃厄运的形象。她因为进城、 帮佣,儿子不明不白死了,女儿被丈夫悄悄卖了。作家显然是把这一悲剧归于 宋妈的命运:“宋妈为什么嫁给黄板牙,这蠢驴!”作家没有也不可能从社会、 阶级压迫等角度去思考宋妈的悲剧。作品中表达了对宋妈丈夫极度的厌恶,纯 朴的宋妈因为嫁给了这样一个赌徒丈夫才落得如此结果,这是命运的不公。五 个短篇中,最具悲剧特色的是惠安馆传奇秀贞与思康的婚姻悲剧也是一个 “命运悲剧”。把它看成是由封建道德、封建制度造成的悲剧比较勉强,封建 伦理道德、封建制度是这一悲剧的远因,处于背景的地位,处于中心位置的还 是“命运”。他们俩一个是北平人

8、,一个是惠安人,各有老母,一个是孝子, 一个是孝女。思康虽然是北大学生,但极贫苦,住会馆还住的是“跨院堆煤的 屋”,长班都常常忘了送水,两人的感情正是在贫苦的交往中产生的。小说一 再借秀贞之口说出思康的深情、纯朴。思康被母亲扣下不准北上,不是因为封 建等级、伦理观念,成年的儿子侍奉贫苦中的老母无法谴责。那里极穷,尽吃 白薯,“能叫外头去的人吃出眼泪来。所以,他就舍不得让我这个北边人去吃 那个苦头儿。”秀贞也没有把怀孕的事告诉思康,“千山万水,去一趟也不容 易,我要是告诉他我有了,不也让他惦记着!你不知道他那情意有多深!”两 个相怜相爱的有情人,彼此为对方着想,阴错阳差,使他们终未能结合,进而

9、一步步衍化为毁灭性的悲剧,美好的性格反而成为悲剧的动因,只能归为“命 运”!如果他们中有一个是自私的薄情的,也许结局又另当别论。小说将这一 悲剧原因指向命运,内在逻辑是非常清楚而严密的。叙事主人公无意识地参与了悲剧情节的进程,促成悲剧高潮的到来,因而 具有深沉的忏海意识,这是城南旧事悲剧故事的一个特色。上文已经说到, 叙事主人公小英子不仅仅是一个穿线人物,不仅仅是结构上的需要才出现的。 小英子是一个聪慧过人的小精灵,她拥有自己的秘密,又能窥视大人们的秘密, 大人们却不知道她已窥视了秘密。八岁的年纪她已懂得了爸爸和兰姨娘的调情 是对妈妈的伤害,不能明说,反受妈妈的斥责,委屈得伤心大哭,谁也不理解

10、 她哭的真正原因。为了拯救妈妈,她竟然促成了德先叔叔与兰姨娘的“好事”。 虽然这一“好事”也许仅仅对英子妈妈是好事,他们也离“我”而去了,谁又能预料他们的命运呢?集子中有三个故事的发展是由英子推进,英子参与了故 事的进程。她在似懂非懂的年龄,纯洁真诚的童稚行为却造成了别人的悲剧, 伤害甚至毁灭了她所喜爱的人,也伤害了自己童年的心。英子善良地为疯女秀 贞寻来了她的小桂子妞儿,资助她们,让她们一起去寻找亲人,而这一对 苦命人却因此惨死于火车轮下;英子真诚地喜爱草丛中善良纯朴的偷儿,真诚 地说出小铜佛的来历,却为便衣逮捕偷儿指点了路。真诚和善良促成了悲剧高 潮的到来,这就是 “命运”!想摆脱厄运,反

11、而掉进陷讲,纯真善良的品行, 反而推进了悲剧的进程,正是在这一点上城南旧事和古典命运悲剧相通。五个短篇中,叙事主人公参与了故事进程的三篇都写得浓墨重彩。尤其是 惠安馆传奇、我们看海去这两篇,叙事主人公英子参与了悲剧进程的 故事篇幅最长,感伤意味最浓。为什么?作家写这些故事时,真实与虚构已融 为一体,作家和“英子”已合二而一。这样,故事中的英子受伤害的童年经验 已融化作家的经验,英子的忏梅已注入作家的心底。成年的林海音已完全沉溺 于小英子的情感。秀贞、妞儿惨死,英子大病一场;小偷被抓走,英子“慢慢 躲进大门里,依在妈妈的身边很想哭”。内疚、忏悔和委屈在童年英子的心底 上烙下了伤痕。小说虽然是童年

12、英子的视点,毕竟又是成年对童年的回忆,那 种“是我促成了悲剧发生”的忏悔之情不可避免,因而伤感之情尤为浓烈。读 这部小说时,你已经很难以区分“哪是真的,哪是假的”,作家在小说“序言” 中也希望“读者们别问我哪是真是假,我只要读者分享我一点缅怀童年的心情。 ”所缅怀的有那金色的纯真童年,也有愚呆的忏悔。小说城南旧事的乡思、别恨、宿命三层意蕴共同构成了深沉含蓄、感 伤哀婉的艺术氛围,产生了引人人胜的艺术魅力。乡思,摇荡着海外游子的心, 也震撼了大陆同胞的骨肉之情;别恨,引发着人们普遍的离愁别恨、亲情、友 情,以及对每一个人不可再现的金色、愚呆、神圣的童年的回味;宿命,则启 示你对人的生存的思考,虽

13、然你未必赞同“不可抗拒的宿命”,你也许能“扼 住命运的咽喉”,但你对种种偶然性造成的命运不也会感到深深的心灵颤动吗? 小说在三个层面上都倾泻着如诉如泣的感伤之情,而这人生的三个生存内容, 也最容易引发人们的感伤之情。作如此观,也许我们更能接近小说城南旧事的奥秘。当然,城南旧事的艺术价值绝不仅仅如此,它还能读出别的意蕴。 惠安馆传奇阅读指导本篇以叙事主人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为写了两个苦命人的悲剧,一个是 疯女秀贞,一个孤女妞儿。叙事主人公“我”,也就是英子,蒙昧初开,又聪明伶俐,她目睹了这一 对苦命人的悲剧。她拥有大人们不懂得的秘密,她以自己善良的愿望,想帮助 这一对苦命人,却反而推动了悲剧的进

14、程。秀贞因情而疯,因爱而疯。她痴情地等待恋人的归来,痴情地寻找自己的 女儿,她沉迷在自己的世界里。她与恋人思康都是深情、纯朴之人,两个相爱 的人都为对方着想,却使有情人未成眷属。他们之间若有一个是薄情之人,命 运当另是一番结局。秀贞在悲壮地反抗着命运,却难逃厄运。妞儿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小小年纪就在被打骂之中成为养父挣钱 的工具。与英子在一起是她苦难童年唯一的欢乐,寻找到亲生父母是她埋在心 中的梦想。秀贞与妞儿,这一对“母女”,似真似幻,她们却悲惨地丧生于火 车轮下,结束了苦难的人生。惠安馆传奇是城南旧事五个故事中悲剧意味最为浓厚的一篇。(P9,2 行起)描写得多么细致!早晨斜射的阳光中

15、飞舞的尘埃。(P10,9 行起)很自然地交待了这是冬天。(P10,16 行起)方言与京腔差异中的趣味。(P10,22 行起)引出故事中的主人公。(P11,4 行起)父女对话中自然地交待出故事的背景。(P11,13 行起)孩子与大人眼中不同的主人公。(P11,23 行起)第一次正面描写故事的主人公秀贞。(P12,5 行起)纯真的孩子与被认为疯子的秀贞目光相遇了。(P12,11 行起)天真与恐惧相伴,多么准确的心理描写!(P12,21 行起)大人以为她被吓着了,而她心里却是在惦念秀贞。(P13,8 行起)又一次写到惠安馆,却不展开和深入。(P13,18 行起)转而写井窝子,引入另一个小主人公妞儿。

16、使上文的惠 安馆更增添了一种神秘的色彩。(P14,2 行起)英子的仗义,保护弱小的妞儿。(P14,7 行起)妞儿也是贫家女。(P14,21 行起)孩子与大人的评价眼光总是不一样。(P14,24 行起)用“我”来与妞儿作性格的比较。英子胆大,妞儿温和。(P15,10 行起)不经意地突然出现的疯子。出奇不意,才能引人入胜。(P15,14 行起)“两个泪坑儿”的描写,为后来的悲剧埋一个伏笔。(P15,22 行起)引出悲剧故事的一个原因。(P16,6 行起)秀贞妈妈的内心多么希望自己的女儿不被别人害怕而被别 人喜欢。(P16,16 行起)大人总以为孩子什么都不知道,其实孩子心里藏着许多 秘密。(P17,1 行起)秀贞陶醉在对她的孩子小桂子的爱之中。(P17,10 行起)作家只白描了几个人的语言、细节,却活画出了各自的 心理。(P17,19 行起)秀贞沉醉在自己的“胡说”中,英子却不知胡说中的悲 剧。(P18,6 行起)聪明的英子也还不能明白悲剧的真相,可是她已经越来越 接近它了。(P18,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