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 严千皓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7450867 上传时间:2018-04-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全球化 严千皓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经济全球化 严千皓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经济全球化 严千皓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经济全球化 严千皓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经济全球化 严千皓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经济全球化 严千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全球化 严千皓(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论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080304225080304225 严千皓严千皓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 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 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经营活动实际上就开始在 全球范围内进行组织,这意味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经萌芽。正如马克思恩格 斯所说:“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 世界性的了。 ”到 20 世纪 80 年代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则大大加快了。 经济全球化的

2、表现是多样性的:一、生产全球化一、生产全球化 生产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生产过程日益形成环环相扣的不可分割 的链条。生产全球化是基于以下方面: (一)国际分工的细化和深化 从 19 世纪资本主义市场诞生和统一的经济体系出现之后,资本主义世界内 部就形成了凭借实力大小主宰国际分工的惯例。现在是美国、欧盟、日本三分 天下商品的全球化正在逐步转变为资本的全球化。二战之后各国垄断资本和跨 国公司的兴起,进一步扩大了国际交往,深化了国际分工,广大发展中国亦参 与到全球化生产过程之中。在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全球 联系愈发频繁,协作的程度愈发提高。 国际分工由同一产业部门不同行业内部不

3、同产品之间的国际分与国际交换 ,再到同一行业内部不同产品之间的国际分工与国际交换,再到同一生产过程 内部各种零部件之间的国际分工与国际交换,呈现出分工领域拓宽和深化,层 次性十分突出。处于不同分工层次的国家被有机地组成国际生产体系中不可或 缺的部分。 (二)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成为推动生产活动全球化的主体力量。 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得到了迅猛发展。跨国公司成为“巨无 霸”的原因在于获取规模经济,即企业资产扩张到引起销售收入和利润更大规模 的扩张。目前,近 7 万家跨国公司,其产值已经达到世界总产值的 40%,贸易 额约占世界贸易总额 60%,对外投资约占全球直接投资 90

4、%,由于跨国公司 通过市场内部化进行全球性生产经营活动,因而使“经济无国界”,从而将全球 的生产连为一体,并且形成生产研发销售全球一体化。 (三)覆盖全球的计算机网络 现代的通讯工具以及现代化的运输工具为生产活动的全球化提供了先进的 技术支持,从而使跨国公司可以控制遍布世界的生产经营活动。 二、金融全球化二、金融全球化 金融全球化,是指全示范围内的金融自由化。其实质是要求各国放松金融 管制,形成全球统一的金融市场和运行机制,保证金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自由 流动和合理配置。其核心是取消利率限制,使利率完全自由化;取消外汇管制 ,使汇率浮动完全自由化;放松对各类金融机构业务经营范围的限制,使金融 业

5、务经营自由化;放松对资本流动的限制,允许外国资本和金融机构更方便、 更自由的进入当地市场;同时也放宽本国资本和金融机构进入外国市场的限制 ,实行资本流动自由化;放松和改善金融市场的管理,实现市场动作自由化。 进入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世界上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都先后实行金融改 革与深化,采取放松金融管制的措施。一方面,放松对金融机构的业务限制, 取消银行与证券业分业经营的限制,另一方面,实行金融开放政策,放松或取 消外汇管制,实施利率、汇率市场化等,使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日益 融合。 三、科技全球化三、科技全球化 科学技术本身就是无国界之分的。科技的飞速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源动 力

6、。其表现在: (1)科技知识迅猛增长。 (2)科学技术发展面向未来。 (3)科技发展综合化。 (4)科学技术与人文科学相结合。 四、投资自由化 国际投资自由化,是指消除对资本流出入国境的限制和歧视,实现对外国投资 和投资者的公平待遇和消除扭曲。国际投资自由化是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的 。进入 90 年代以来,资本项目自由化速度加快。目前已经有 140 多个国家实 现经常项目可兑换。在 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80 多具成员国中,经常项目自 由兑换与资本项目自由兑换合计数占成员国总数的比例已达 78%,为适应国际 投资自由化发展,各主权国家及国家间纷纷制定法规,统一投资规则,规范投资

7、行为。仅 1997 年就有 76 个国家对外资法规进行了 151 项修改,其中 135 项 (占 89%)是有利于对外直接投资的,这些法规可以细分为: (一)国家间的双边投资协议。 截止到 1998 年底,世界各国签订的双边投资协定已达 1726 个。 (二)区域性投资协议 有关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为了促进区域内部投资自由化,保护投资者的合 法权益,协调区域外国家的政策在成员国之间签订的协议。 (三)诸边投资协议。 诸边投资协议,是指由若干国家就与投资有关总是达成的协议。 (四)多边投资协议。 多边投资协议,是指世界有关各国达成的在全球范围内使用的投资协议或 在世界性国际组织内通过的投资协议。

8、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三大协议的签署,不仅标志着一个规范化、法制化 的世界市场的形成,也标志着世界贸易投资自由化进程的加快,贸易投资自由 化达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五、贸易全球化。五、贸易全球化。 贸易全球化是通过贸易总量和贸易金额增长,贸易种类增加和贸易范围扩 大以及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表现出来的。1950 到 1990 年,世界货物出口额 增长了 311 倍,1989 至 1996 年,商品、服务越过边境的贸易额以每年平均 6. 2%的速度增长,几乎是同一时期全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 2 倍。到 1997 年,世 界商品与服务贸易总额持续增长,达 6.7 万亿美元。预计到 2010 年间达到

9、16. 6 万亿美元。各国进出口关税大幅度削减,90 年代末,发达国家平均关税下隆 到 3.5%,同期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平均关税也下降到 10%左右。并且大部分国 家和地区已经确立了进一步削减关税的时间表。 此外,非关税壁垒逐步受到削弱。建立了被世界各国广泛接受的国际惯例 和国际准则,实行自由化的贸易领域不断扩大。1995 年 1 月 1 日,世界贸易组 织正式生效运转,并取代了 1947 年的关税贸易部协定。这是世界贸易自由化 进程中的重要一步,是世界贸易一体化的雏形,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形成的 重要标志。 六、产业结构调整与变动。六、产业结构调整与变动。 产业结构调整与变动是经济全球化的经济

10、结构基础。经济全球化是建立在 产业结构发展进入重化工业为主并开始转向服务产业的过程之中。产业结构的 升级发是新的国际分工的体现,同时又是经济全球化深化发展的基础。 七、世界经济增长七、世界经济增长 世界经济增长既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又是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世界经济增长的变动趋势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总体水平。经济增长方式的变 动是世界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标志。经济全球化在给各国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付出了相当的代价。 代价之一:全球经济的不稳定将成为一种常态。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经 济的相互依赖性空前加强。不少国家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已超过 30,个别国家 达到了 5060。在这种环境下

11、,经济波动和危机的国际传染便成为经常性的 而且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任何一个国家的内部失衡都会反映为外部失衡,进而 很快影响到与其具有紧密贸易和投资关系的国家,最后极有可能将所有国家都 不同程度地引入失衡与危机的境地。1997 年泰国的汇率危机,很快传染到整个 东南亚地区以及韩国和日本,从而形成严重的地区性金融危机。随后又波及俄 罗斯和拉美地区(一度包括美国),形成了事实上的全球性金融动荡,便是危 机传染效应的最新例证。 国际游资的存在是全球经济不稳定的重要根源之一。作为一种超越国界的巨大 的金融力量,国际游资一次又一次地扮演了全球性金融动荡的制造者或推动者, 扮演了危机传染的主要媒介物。在经济全

12、球化持续发展的今天,尽管仍然可以 继续探索各种有效监管措施,但对国际游资的完全控制则是不可能的。 代价之二:各国经济主权的独立性正面临日益严峻的考验。欧盟经济体发展的 历程表明,随着一体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各成员国经济主权独立性则不断下降。 从早期的关税同盟、统一农产品价格、汇率联合浮动,到单一货币欧元出现以 后的统一金融政策(1999 年 1 月欧元利率区启动),无不说明各成员国的财税 和货币主权已逐渐让渡给超国界的欧盟协调机制。而这种经济主权的让渡曾经 使许多成员国付出不小的代价,甚至多次危及欧盟经济体的存亡。 对于欧盟以外的世界其他国家来说,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其经济主权(特 别是在财税

13、和货币政策方面)的独立性,同样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考验。这种考 验大致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经济主权的主动让渡。从关贸总协定的历次 减税和贸易自由化谈判,到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为了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的援助,被迫进行的经济调整,都是一定程度上的主权主动让渡。另一种是跨 国私人经济力量对经济主权的侵蚀。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跨国公司。由于跨国 公司的战略目标很少会同东道国的经济发展目标完全一致,因而,它们对于东 道国为了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采取的许多政策措施,经常表现出一种本能的抵抗和规避。跨国公司在国际间进行了大规模资金转移,对东道国货币金融政策 的消极作用同样是不可低估的。显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

14、,大量利用外国直 接投资的国家,在这方面付出的代价,是应当引起人们高度重视的。 代价之三:全球范围内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如前所述,经济全球化,本质 上是一个全球范围内的市场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竞争创造了效率,同时, 也使财富越来越向少数国家或少数利益集团集中,导致贫富差距的扩大。据世 界银行统计,1983 年,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高收入发达国 家的 2.4,即后者等于前者的 43 倍;到了 1994 年,这一比例降低到 1.6, 即后者为前者的 62 倍。造成这种差距扩大的具体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两个因 素不容忽视。其一,经济全球化的利益分配不均衡。虽然几乎所有参与全球化

15、过程的国家在不同程度上从中受益,但并不意味着利益均沾。因为事实上,作 为资本和先进技术的主要拥有者,发达国家总是处于全球化的中心地位。这种 相对优势,使它们在价格制定方面具有主动权,在与发展中国家进行交换时获 得更多的利益。其二,名义汇率下降,导致国民生产总值名义值减少。由名义 贬值引起的实际贬值,又将导致贸易条件的恶化,进而在国际交换中付出更大 的代价。因此,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看待经济全球化,在追求利益的同时也要考 虑到它所带来的后果,防止自己被同化,这样我们的国家才会繁荣富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马克思主义原理基本概论马克思主义原理基本概论 , 经济全球化与中经济全球化与中国金融开放国金融开放关键字:经济全球化,国际合作,产业结构,跨国公司关键字:经济全球化,国际合作,产业结构,跨国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