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蛋白的提取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7450767 上传时间:2018-04-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胞蛋白的提取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细胞蛋白的提取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细胞蛋白的提取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细胞蛋白的提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胞蛋白的提取(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单层贴壁细胞总蛋白的提取: 1、倒掉培养液,并将瓶倒扣在吸水纸上使吸水纸吸干培养液(或将瓶直立放置一会儿使残余培养液流到瓶底然后再用移液器将其吸走) 。 2、每瓶细胞加 3ml 4预冷的 PBS(0.01M pH7.27.3) 。平放轻轻摇动 1min 洗涤细胞,然后弃去洗液。重复以上操作两次,共洗细胞三次以洗去培养液。将 PBS 弃净后把培养瓶置于冰上。 3、按 1ml 裂解液加 10 l PMSF(100mM) ,摇匀置于冰上。 (PMSF 要摇匀至无结晶时才可与裂解液混合。 ) 4 T- V8 t6 U/ w9 x; q( Y4、每瓶细胞加 400 含 PMSF 的裂解液,于冰上

2、裂解 30min,为使细胞充分裂解培养瓶要经常来回摇动。 5、裂解完后,用干净的刮棒将细胞刮于培养瓶的一侧(动作要快) ,然后用枪将细胞碎片和裂解液移至 1.5ml 离心管中。 (整个操作尽量在冰上进行。 ) 6、于 4下 12000rpm 离心 5min。 (提前开离心机预冷) 7、将离心后的上清分装转移倒 0.5min 的离心管中放于20保存。 9 t( L2 C D. m v# g; q7 M/ h(2) 组织中总蛋白的提取: 1、将少量组织块置于 12ml 匀浆器中球状部位,用干净的剪刀将组织块尽量剪碎。 7 , F2 w0 ) c% l2、加 400 l 单去污剂裂解液裂(含 PMS

3、F)于匀浆器中,进行匀浆。然后置于冰上。 k. x d0 3 X Q“ 6 X3 h( q3、几分钟后再碾一会儿再置于冰上,要重复碾几次使组织尽量碾碎。 % m: y% r- _3 Y- S0 B8 Z4、裂解 30 min 后,即可用移液器将裂解液移至 1.5ml 离心管中,然后在 4下 12000rpm 离心 5min,取上清分装于 0.5ml 离心管中并置于20保存。 (3) 加药物处理的贴壁细胞总蛋白的提取: 2 B2 D% B9 * y由于受药物的影响,一些细胞脱落下来,所以除按(一)操作外还应收集培养液中的细胞。以下是培养液中细胞总蛋白的提取: 1、将培养液倒至 15ml 离心管中

4、,于 2500rpm 离心 5min。 + V, N2 B1 q t j2、弃上清,加入 4ml PBS 并用枪轻轻吹打洗涤,然后 2500rpm 离心 5min。弃上清后用 PBS 重复洗涤一次。 3、用枪洗干上清后,加 100 l 裂解液(含 PMSF)冰上裂解 30min,裂解过程中要经常弹一弹以使细胞充分裂解。 4、将裂解液与培养瓶中裂解液混在一起 4、12000rpm 离心 5min,取上清分装于 0.5ml 离心管中并置于20保存。 ( u; z2 D7 . m, y8 f(二)蛋白含量的测定 (1) 制作标准曲线 1 v/ o4 |, d“ r9 U: U1 ?1、从20取出 1

5、mg/ml BSA,室温融化后,备用。 8 p9 e) B 1 N“ G 3、按下表在各管中加入各种试剂。 * x7 d d+ - / H0g 2.5g 5.0g 10.0g 20.0g 40.0g 1mg/ml BSA 2.5l 5.0l 10.0l 20.0l 40.0l 6 3 L“ X6 7 M+ U! L% N! y- w0.15mol/L NaCl 100l 97.5l 95.0l 90.0l 80.0l 60.0l G250 考马斯亮蓝溶液 1ml 1ml 1ml 1ml 1ml 1ml 4、混匀后,室温放置 2min。在生物分光光度计(BioPhotometer,Eppento

6、ff)上比色分析。 5、 n- S, j2、取一管考马斯亮蓝加 0.15mol/L NaCl 溶液 100 l,混匀放置 2 分钟可做为空白样品,将空白倒入比色杯中在做好标准曲线的程序下按 blank 测空白样品。 “ r4 K6 C/ S% n6 S8 L9 M3、弃空白样品,用无水乙醇清洗比色杯 2 次(每次 0.5ml) ,再用无菌水洗一次。 ( O5 B3 i8 a3 f* F$ Y/ Y9 t! W Z3 P8 J- q注意:每测一个样品都要将比色杯用无水乙醇洗 2 次,无菌水洗一次。可同时混合好多个样品再一起测,这样对测定大量的蛋白样品可节省很多时间。测得的结果是 5 l 样品含的

7、蛋白量。 2 C9 g8 I# A# i: M1 E n0 m(三) SDSPAGE 电泳 (1) 清洗玻璃板: 一只手扣紧玻璃板,另一只手蘸点洗衣粉轻轻擦洗。两面都擦洗过后用自来水冲,再 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后立在筐里晾干。 ( + c# P. h9 m n(2) 灌胶与上样 / A( e U* f. , - T% h; $ 1、玻璃板对齐后放入夹中卡紧。然后垂直卡在架子上准备灌胶。 (操作时要使两玻璃对齐,以免漏胶。 ) 2、配分离胶,加入 TEMED 后立即摇匀即可灌胶。灌胶时,可用 10ml 枪吸取 5ml 胶沿玻璃放出,待胶面升到绿带中间线高度时即可。然后胶上加一层水,液封后的胶凝的更快

8、。 (灌胶时开始可快一些,胶面快到所需高度时要放慢速度。操作时胶一定要沿玻璃板流下,这样胶中才不会有气泡。加水液封时要很慢,否则胶会被冲变型。 ) 3、当水和胶之间有一条折射线时,说明胶已凝了。再等 3min 使胶充分凝固就可倒去胶上层水并用吸水纸将水吸干。 3 - p6、 测完蛋白含量后,计算含 50g 蛋白的溶液体积即为上样量。取出上样样品至 0.5ml 离心管中,加入 5SDS 上样缓冲液至终浓度为 1。 (上样总体积一般不超过 20l,加样孔的最大限度可加 25l 样品。 )上样前要将样品于沸水中煮 5min 使蛋白变性。 ; Z g: / H; “ G7、加足够的电泳液后开始准备上样

9、。 (电泳液至少要漫过内测的小玻璃板。 )用微量进样器贴壁吸取样品,将样品吸出不要吸进气泡。将加样器针头插至加样孔中缓慢加入样品。 (加样太快可使样品冲出加样孔,若有气泡也可能使样品溢出。加入下一个样品时,进样器需在外槽电泳缓冲液中洗涤 3 次,以免交叉污染。 (3) 电泳 电泳时间一般 1-2 h,电压为 80 较好,也可用 100。电泳至溴酚兰刚跑出即可终止电泳,进行转膜。 - 5 X$ I2 |3 q6 b, 1 |4 L(四)转膜 9 Z( “ G! 2 X! L( Z9 h(1) 转一张膜需准备 6 张 7.08.3cm 的滤纸和 1 张 7.38.6cm 的硝酸纤维素膜。切滤纸和膜

10、时一定要戴手套,因为手上的蛋白会污染膜。将切好的硝酸纤维素膜置于水上浸 2 h 才可使用。 (用镊子捏住膜的一边轻轻置于有超纯水的平皿里,要使膜浮于水上,只有下层才与水接触。这样由于毛细管作用可使整个膜浸湿。若膜沉入水里,膜与水之间形成一层空气膜,这样会阻止膜吸水。 (2) 在加有转移液的搪瓷盘里放入转膜用的夹子、两块海绵垫、一支玻棒、滤纸和浸过的膜。 / K# b( D0 d% d# ?% i(3) 将夹子打开使黑的一面保持水平。在上面垫一张海绵垫,用玻棒来回擀几遍以擀走里面的气泡。 (一手擀另一手要压住垫子使其不能随便移动。 )在垫子上垫三层滤纸(可三张纸先叠在一起在垫于垫子上) ,一手固

11、定滤纸一手用玻棒擀去其中的气泡。 (4) 要先将玻璃板撬掉才可剥胶,撬的时候动作要轻,要在两个边上轻轻的反复撬。撬一会儿玻璃板便开始松动,直到撬去玻板。 (撬时一定要小心,玻板很易裂。 )除去小玻璃板后,将浓缩胶轻轻刮去(浓缩胶影响操作) ,要避免把分离胶刮破。小心剥下分离胶盖于滤纸上,用手调整使其与滤纸对齐,轻轻用玻棒擀去气泡。将膜盖于胶上,要盖满整个胶(膜盖下后不可再移动)并除气泡。在膜上盖 3 张滤纸并除去气泡。最后盖上另一个海绵垫,擀几下就可合起夹子。整个操作在转移液中进行,要不断的擀去气泡。膜两边的滤纸不能相互接触,接触后会发生短路。 (转移液含甲醇,操作时要戴手套,实验室要开门以使

12、空气流通。 ) (5) 将夹子放入转移槽槽中,要使夹的黑面对槽的黑面,夹的白面对槽的红面。电转移时会产热,在槽的一边放一块冰来降温。一般用 60 转移 2 h 或 40 转移 3 h。 ! b s! w7 % A+ Z9 X m(6) 转完后将膜用 1丽春红染液染 5min(于脱色摇床上摇) 。然后用水冲洗掉没染上的染液就可看到膜上的蛋白。将膜晾干备用。 (五)免疫反应 (1) 将膜用 TBS 从下向上浸湿后,移至含有封闭液的平皿中,室温下脱色摇床上摇动封闭 1h。 (2) 将一抗用 TBST 稀释至适当浓度(在 1.5ml 离心管中) ;撕下适当大小的一块儿保鲜膜铺于实验台面上,四角用水浸湿

13、以使保鲜膜保持平整;将抗体溶液加到保鲜膜上;从封闭液中取出膜,用滤纸吸去残留液后,将膜蛋白面朝下放于抗体液面上,掀动膜四角以赶出残留气泡;室温下孵育 12h 后,用 TBST 在室温下脱色摇床上洗两次,每次 10min;再用 TBS 洗一次,10min。 (3) 同上方法准备二抗稀释液并与膜接触,室温下孵育 12h 后,用 TBST 在室温下脱色摇床上洗两次,每次 10min;再用 TBS 洗一次,10min,进行化学发光反应。 (六)化学发光,显影,定影 # Y) e/ a. X; K(1) 将 A 和 B 两种试剂在保鲜膜上等体积混合;1min 后,将膜蛋白面朝下与此混合液充分接触;1mi

14、n 后,将膜移至另一保鲜膜上,去尽残液,包好,放入 X-光片夹中。 (2) 在暗室中,将 1显影液和定影液分别到入塑料盘中;在红灯下取出 X光片,用切纸刀剪裁适当大小(比膜的长和宽均需大 1cm) ;打开 X-光片夹,把 X光片放在膜上,一旦放上,便不能移动,关上 X-光片夹,开始计时;根据信号的强弱适当调整曝光时间,一般为 1min 或 5min,也可选择不同时间多次压片,以达最佳效果;曝光完成后,打开 X-光片夹,取出 X-光片,迅速浸入显影液中显影,待出现明显条带后,即刻终止显影。显影时间一般为 12min(2025) ,温度过低时(低于 16)需适当延长显影时间;显影结束后,马上把X-光片浸入定影液中,定影时间一般为 510min,以胶片透明为止;用自来水冲去残留的定影液后,室温下晾干。 . Y9 S/ V Q# F6 : m0 f应注意的是:显影和定影需移动胶片时,尽量拿胶片一角,手指甲不要划伤胶片,否则会对结果产生影响。 $ u6 u( 0 E( Z) C8 J Q(七)凝胶图象分析 ( A& K h& |2 S4 将胶片进行扫描或拍照,用凝胶图象处理系统分析目标带的分子量和净光密度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