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和古诗词学生版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7450283 上传时间:2018-04-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和古诗词学生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和古诗词学生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和古诗词学生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和古诗词学生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和古诗词学生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和古诗词学生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和古诗词学生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和古诗词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和古诗词第5课世说新语两则 刘义庆 陈太丘与友期 作者:刘义庆 选自世说新语方正 原原 文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 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译 文:文:陈实和朋友预先约定好一起出行,约定在正午时分,约定的时间过了朋友却没有到,陈实便不再等候友人而离 开了。当他离去以后,他的朋友才来到。陈实的儿子陈纪当时

2、年仅七岁,正在家门外玩耍。客人问他:“你的父亲 在家吗?”陈纪回答说:“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却没有来到,已经离去了。 ”客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道德! 和人家约好一起出行,却抛弃人家自己离去。 ”陈纪说:“您与我父亲约定在正午时分见面,到了正午您却没有到, 这就是没有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这便是没有礼貌。 ” 朋友感到十分惭愧,忙下车前来拉陈纪。陈纪径直走 入家门,根本不回头看那人。 解释:解释: 期行:相约而行。期,约定。 日中:正午时分。 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 乃至:才到。乃,才。 委:丢下。 去:离开。 引:拉。 顾:回头看。 咏雪咏雪 选自世说新语 作者:刘义庆 咏雪咏雪原文原

3、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 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咏雪咏雪译文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 “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他哥哥的女儿道说:“不如比 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她就是谢太傅的长兄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本文通过写咏雪,表现了谢道韫的聪明智慧,才华出众第第10课课论语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十二章原文及

4、翻译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乎?” 学而 翻译:翻译: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 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2翻译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给 我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3.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为政 翻译:翻

5、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掌握了知识而不致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 自然规律,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出规矩” 4.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为政翻译:翻译: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这样的人是可以当老师的.“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为政 翻译: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6.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 雍也 翻译:翻译:孔子说“颜回的品德多么高尚啊,!吃的是一小

6、筐饭, 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 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德多么高尚啊!” 7.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翻译:翻译: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 8.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述而 翻译:翻译: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 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翻译:翻译

7、:孔子说:三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必定会有我的老师。拿他们的优点来自己学习,拿他们的缺点来自己改过。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翻译:翻译:孔子站在河岸上说,过去的就像这流水,白天和夜晚都在流 11、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翻译:军队可以被夺 去主帅,男子汉 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 子张 翻译:翻译:一个人心有远大理想就要有丰富的知识,要多疑问,多多深入思考。对于自己的志向不能有过多的功利干扰, 要淡薄名利,只有平静的看待这些才能更好的实现自己的理想。第第 15 课古代诗歌四首课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观沧海曹操曹

8、操原文:原文: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译文:译文: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 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秋风飒飒,海上涌 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 的。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次北固山下次北固山下王湾(唐)王湾(唐)原文:原文: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译文:译文:游客路过苍苍的北

9、固山下,船儿泛着碧绿的江水向前。春潮正涨,两岸江面显得更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 帆儿高悬。红日冲破残夜,从海上升起。江上的春天早在年底就春风拂面。寄去的家书不知何时到达,请问归雁几3时飞到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钱塘湖春行(唐唐)白居易白居易原文:原文: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译文:译文:在一个明丽的春日,我信马来到钱塘湖畔,由孤山寺的北面绕到贾公亭西。一场春雨刚过。云气同湖面上 的微波连成一片,像贴在水面似的。而湖水涨得满满的,快要跟岸齐平了。远处近处都有黄莺婉转的叫声,这些春 天的使者们,嬉

10、戏追逐,争着抢着往向阳的枝头飞。谁家新归的燕子在湖边飞上飞下,它们忙着衔泥筑巢。沿途繁 花东一簇,西一丛,快要让人眼花缭乱了。而路上的春草刚从土里钻出来,刚够遮住马蹄。春神把花挂在树上,把 草铺在地上,供人们尽情赏玩,而我最迷恋的却是湖东一带,这里绿杨成荫,白堤静静的躺在湖边,安闲,自在, 真要让人留连忘返了。 天净沙天净沙秋思秋思马致远马致远原文:原文: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译文:译文:藤缠绕的老树的枝干上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 小桥下潺潺的流水映出飘荡着炊烟的几户人家, 荒凉的古 道上,迎着萧瑟的秋风,一位骑着瘦马的游子缓缓前行。 夕阳早已往西沉

11、下, 漂泊未归的游子还远在天涯海角。第第2020课课 虽有佳肴虽有佳肴原文:原文: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 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办。 ”其此之谓乎? 注释:注释: 1.1.旨:甘美。至道,最好的道理。 2.至:达到极点。 3.困:不通,理解不了。 4.自反:反省自己。 5.自强(qing):自我勉励。强,勉励。 6.兑(yu)命:尚书中的一篇。兑,通“说” ,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 7.学(xio)学半:教人是学习的一半。第一个“学”是教的意思。 8.其此之谓乎:大概说的就是

12、这个道理吧。其,句首语气词,表示推测。 翻译:翻译: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味道的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 以学了之后才知道不足,教了之后才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知道不足,然后才能反省自己;知道自己有理解 不了的地方,然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兑命中说:“教人 是学习的一半。 ”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第第25课课河中石兽河中石兽原文注释及翻译原文注释及翻译原文原文:沧州南,一寺临河干(gn) ,山门圮(p)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 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zho)数小

13、舟,曳(y)铁钯(p),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i),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 浮,湮(y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ni)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 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4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y)断欤(y)?译文:译文:沧州的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寺

14、庙的大门倒塌在了河水里,两个石兽一起沉没了。经历十多年,和尚们 募集资金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最终没找到。和尚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流到下游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 拉着铁耙,寻找了十多里,没有任何石兽的踪迹。一位学者在寺庙里讲学,听了这件事嘲笑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 带走呢?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浮动,石兽埋没于沙上,越沉越深罢了。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疯 了吗?”大家都信服地认为他的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一个年老的河兵听说了这个观点,又嘲笑说:“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兽,都应当到河的上游寻找。因为石头的性 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浮动,水流不能冲走

15、石头,河水的反冲力,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刷沙子,形成 坑穴,越冲越深,冲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倒在坑穴里。像这样又冲击,石头又会再次转动,这样不停地 转动,于是石兽反而逆流而上。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是疯狂的;在原地深处寻找它们,不是更疯狂吗?”人们按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了石兽。既然这样,那么对于天下的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人有很多啊,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注释注释:1.临:靠近。 2.干:岸边。 3.山门:寺庙的大门。 4.圮:倒塌。 5.并:一起。 6.阅:经历。7.棹:船桨。这里作动词用,划船 8.设帐:讲学,教书。 9.究:推究。 10.

16、物理:事物的道理。11.木柿:木片。12.湮:埋没。13.颠:通“癫” ,疯狂。14.河兵:巡河、守河的士兵。15.啮:本意是“咬“这里是侵蚀、冲刷的意思。16.坎穴:坑洞。17.如:依照。18.臆断:主观判断。寓意:寓意:河中石兽是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六姑妄听之 ,主要内容是石兽掉入河里,因为水的冲力和石兽 自身重量等原因,所以寻找石兽要从它掉入处的上游去找。文章寓意:遇到问题要从实际出发,而不能主观臆断, 只有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否则就有可能出错,甚至闹笑话。七年级上册课外背诵古诗赏析龟虽寿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 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 神龟的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了的时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