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pk范仲淹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7449981 上传时间:2018-04-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陶渊明pk范仲淹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陶渊明pk范仲淹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陶渊明pk范仲淹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陶渊明pk范仲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陶渊明pk范仲淹(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陶渊明 PK 范仲淹初二 16.王晓晴这朵南湖中最动人的白莲,我有心一片一片抚摸它洁白的花瓣,想看看,那莲蓬中会不会有清香饱满的莲子。题记当在语文课本上不时邂逅陶渊明和范仲淹的文章,一些奇怪的想法便如同在原本寂静的湖面冒出的朵朵白莲,在脑海中绽放陶渊明范仲淹如果这两位名垂千古的人物进行一场 PK,谁会是最终的胜利者?会是谁呢?我尽力为两个人的胜出各自寻找充足的理由。如果投陶渊明一票,最充足的理由应该是传唱千年的“不为五斗米折腰” 。愤然一甩袖,转身,离开。想象当中,陶渊明就是这样演绎自己一生中的精彩。就是这样的小小举动,陶渊明竟把它塑造成了一段经典,或者说,正因这个招牌动作,陶渊明的诗和人才

2、成了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离开,这是最好的选择。也许只是为了证明他内心对于生活的初衷的眷恋。无论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还是“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无一不透露出他不恋世俗,一心归隐的思想。他的林,他的渊,他的巢,以致他选择扎根的那片土地,都不应该是尔虞我诈的黑暗世界,他眷恋被新鲜空气包围着的大自然。淳朴、淡然、与世无争。他对大自然的亲近似乎与生俱来。生命之初,他像是一朵菊,脱于尘世。也许他还毫无察觉,但,一转身,芬芳扑面而来。愤然一甩袖,转身,离开。菊开那刻,香溢南山。如果投范仲淹一票,那篇岳阳楼记便是最充足的理由。“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

3、之远则忧其君。 ”寥寥数语,就把自己那颗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表露出来。不得不令人心生敬佩。“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而乐而乐” ,范仲淹以身作则,教世人如何把“爱国”这两个字写好。他力主改革,直言敢谏,无非是希望舟能稳行于水上,水能载舟而长流。一心一意为国为民,结果却被贬青州。我以为,屡屡遭挫的他会仰天长啸,然后如屈夫子一般以死明志;或者就追随陶渊明的步伐,去寻觅桃源的踪迹。可他没有,他坚强的活着,并选择勇敢的面对现实。庙堂抛弃了他的一片赤诚,他却没有愤然离庙堂而去。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他以淡泊坦荡的君子胸怀,去面对种种不平的挫折。“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既然选择了远方,便要风雨兼程。至于能否到达彼岸,他已不顾。那些,留与后人说。用一颗坚守与坚强的心品尝,庙堂的酒,依然香甜。同样是文人,面对黑暗,一个选择隐迹田园,一个选择苦征仕途。因为追求不同,他们走向不同的人生位置。难能可贵的是,他们都找准了生命的位置,并且执着一生!一番比较之后,我突然举棋不定。谁是最终的胜利者,结果显得扑朔迷离。可能,一个人下棋,始终难以分胜负。左手是陶渊明,右手是范仲淹。或许,这是盘和棋。在硕大的莲蓬里,莲子粒粒饱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