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新模式-以广州市为例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7449467 上传时间:2018-04-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休闲农业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新模式-以广州市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休闲农业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新模式-以广州市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休闲农业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新模式-以广州市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休闲农业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新模式-以广州市为例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休闲农业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新模式-以广州市为例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休闲农业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新模式-以广州市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休闲农业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新模式-以广州市为例(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休闲农业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新模式休闲农业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新模式以广州市为例以广州市为例学院名称学院名称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专业名称专业名称在职农业推广专业在职农业推广专业姓名姓名岑梓健岑梓健学号学号AM20130096休闲农业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新模式休闲农业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新模式以广州市为例以广州市为例摘摘 要:要:近几年来,人们的消费观念转变以及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被以往所忽视的农村地区,开始成为了世人关注的焦点,休闲是人们缓解压力和提升生活质量的最佳方式,因为农村以农业为基础,大力发展休闲度假、休闲观光的农业。本文以广州市发展休闲农业为研究对象,从解读休闲农业入手,借助 SW

2、OT 分析法对广州市休闲农业发展的条件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广州市发展休闲农业具体对策。关键字:关键字: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广州市一、休闲农业内涵一、休闲农业内涵休闲农业起于 19 世纪 30 年代,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急剧增加,为了缓解都市生活的压力,人们渴望到农村享受暂时的悠闲与宁静,体验乡村生活。于是休闲农业逐渐在意大利、奥地利等地兴起,随后迅速在欧美国家发展起来。关于其概念,休闲农业一词来源于英文的 Agritourism / Agro. Tourism,是由农业(Agriculture)和旅游(tourism)两个词组合起来翻译的,它是一种将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型交叉型

3、产业,是利用农村设备与空间、农业生产场地、农业经营活动、自然生态、农村人文资源等,充分发挥农业与农村休闲旅游功能,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一种新型农业。发展休闲农业不能以牺牲资源为代价,应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的生存条件的共享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和理想选择,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生命力。二、广州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概况二、广州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概况(一)广州市发展休闲农业背景(一)广州市发展休闲农业背景在城市中,有限的公园绿地和风景区的人满为患,无法满足城市居民基本的休闲旅游需求;加之生活压力大的人们产生了回归大自然、向往田园之乐的强烈欲望,人们开始转向城郊、乡

4、村,寻求新的旅游空间。产生的体验型旅游、生态型旅游等项目与农业旅游项目的融合,极大丰富了农业旅游产品。人们绿色消费意识的增强,农业旅游与绿色、环保相结合,同时政府的积极关注和支持,组织编制休闲农业发展规划,制定评定标准和管理条例,使休闲农业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广阔。广州市休闲农业发展于 20 世纪末,随着广州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适应城市居民的休闲需求而产生的,广州市把休闲农业作为“现代农业”之一重点发展,广州市是历史文化名城,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依托郊区、景区、景点良好的环境条件和资源条件发展生态休闲农业,不仅为在广州市的城市居民提供短期休憩度假提供良好的选择,并且把旅游业和农

5、业发展、农村建设、农业致富紧密结合,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二)广州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二)广州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依据休闲农业资源类型划分的发展模式,有农业体验型、高科技主导型、文化特色依托型、综合休闲型。1 1、农业体验型、农业体验型传统农家体验型,跟农家乐模式相似,比如广州市周边的农村,南沙永乐农庄、增城的瑶湖农场等乡村气息浓郁的地方,积极发展休闲农业,其侧重点是注重游客的亲身体验和参与原则,除了吃农家菜、住农家房、观农家景、干农家活之外,还有如市民公园、市民农场等也都属于此种类型。这种模式最突出的特点是农业体验和农业休闲。2 2、高科技主导型、高科技主导型高科技主导型,即是以高科

6、技产品为支撑,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以较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基地为主要依托发展休闲农业的模式。在此高科技的基础上发展高新技术农产品,增加休闲农业旅游观光的科技性,使游客在休闲放松的同时欣赏到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农业旅游项目之中,极大地丰富了休闲农业产品的内容比如广州百万葵园、广州芳村花卉博览馆,主要是利用高科技,生产的大棚蔬菜,水蜜桃,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体验高科技农业的乐趣。3 3、文化特色依托型、文化特色依托型文化特色依托型,不仅要依托自然景观也要依托农村地区特有的风俗风情、人文景观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能够满足游客对新鲜、奇异的要求,突出当地的文化特色,比如具一格的民间文化和地方习俗, 以

7、清远瑶族地区为代表。4 4、综合休闲型、综合休闲型综合休闲体验型,就是根据市场和游客的需求,主要以休闲和娱乐为目的,以乡村意境为核心,不仅有农家参与的功能,还有科普教育、产业带动等方面的功能。但主要是开发具有乡村氛围的综合性休闲旅游产品。这对空间地域没有限制,可以在乡村,也可以在城市。比如:广州水果世界和珠海的白腾湖农民度假村,已经建成一个集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旅游基地,设有高标准的休闲渔业垂钓基地,开展垂钓、划船、烧烤等休闲活动;利用农(林)场提供农作、垂钓、骑马、狩猎等活动;开发建设特色农庄,方便游客休闲、度假、娱乐、食宿等。三、广州市休闲农业发展的三、广州市休闲农业发展的 SWOTSW

8、OT 分析分析(一)优势分析(一)优势分析(StrengthStrength)1 1、资源十分优越、资源十分优越广州市属于南亚热带气候, 自然条件与水土资源优越。广东农业生产历史悠久,孕育了丰富的文内涵和民俗风情。灿烂的岭南文化,无论是园建筑,还是绘画与音乐、戏剧等,都有鲜明的特色。丰富多彩的区域文化成为广州市发展休闲农业的重要旅游资源。2 2、区位条件优势、区位条件优势广州市地处广东省中南部, 作为华南地区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其拥有科技、教育、和信息等多综合条件方面紧密结合发展的特点,区位优势得天独厚。3 3、客源市场广泛、客源市场广泛广州作为我国四大一线城市之一,居民生活较宽裕,消费水

9、平较高。休闲农业旅游的主要客源市场是城镇居民,是广州发展休闲农业最为基础的内部客源。同时,广州市与周边城市联系紧密,人们在交流的同时也为广州发展休闲农业提供了一个不可忽视的外部客源。(二)劣势分析(二)劣势分析(WeaknessWeakness)1 1、休闲农业产品季节性强、休闲农业产品季节性强休闲农业具有强烈的季节性,一年四季不同,有旺、淡季之分,无法连续生产。由于乡村旅游景观四季差异、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生长周期性影响,导致广州市的很多乡村景点出现产品、设施“季节性短缺”和“周期性闲置”的双重困境。2 2、没有突出当地的特色、没有突出当地的特色广州市发展休闲农业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服务设施齐

10、全的综合接待山庄,具有会议接待、住宿的综合接待功能,一种是当地的农户利用自家房屋、水塘、菜地发展农家乐,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题,吸引游客,主要的活动就是娱乐棋牌、垂钓、采摘等,没有自己的特色项目,比如没有游客体验园区,让游客自己去种植,没有科普教育园区,让游客学习等特色项目。3 3、经营模式单一,难以形成自己的品牌、经营模式单一,难以形成自己的品牌广州市发展休闲农业主要以农家乐为主,还是“吃农家饭、住农家院、赏农家景”得经营模式,农户经营的农家乐主要是自发、分散、粗放的小农、个体、私营等形式,内部的接待由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自负盈亏,旅游产品粗放,难以形成品牌。(三)

11、机遇分析(三)机遇分析(OpportunityOpportunity)1 1、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的大力支持广州市政府将休闲农业的发展归入“六种农业”之一,重点发展,相关部分制定了休闲农业旅游规范标准,推动乡村农业向规范化、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并将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2 2、城市居民对农村生活具有强烈的偏好、城市居民对农村生活具有强烈的偏好长期生活在城市的人由于受到城市环境、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很希望到农村观光,欣赏大自然的美感。据广州市调查,每年有 67.3%的家庭到郊区休闲旅游,其中有 16.9%的家庭每年到郊区旅游 3-5 次。全市有 15.3%的市民到郊区旅游 5

12、 次。由此可见,城市人口增加,为发展乡村休闲农业旅游提供了巨大的客源市场。3 3、城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城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发展休闲农业提供了可靠的经济基础。以广州市为例,2004 年广州市人均 GDP 已达 3470 美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性收入已达 12638 元,人均消费支出 12200元。恩格尔系数降至 32.2%。这些城市人在满足吃、穿、住基本需求以后,其消费倾向将逐步转向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的多样化、高级化和个性化,而且这一消费群体会越来越大,成为发展乡村休闲农业旅游的主要游客。 4 4、休假制度的调整、休假制度的调整我国 1995 年就开始实施每周 5 天工

13、作制,1999 年 9 月开始实行三个“长假日”制度(五一、十一、春节),这样我国公众普遍享有国家法定假日全年 114 天(含周日)。其中,学生和教师则全年约 140 天,公务员及外企管理人员,全年约 124 天。离、退休人员绝大多数赋闲在家。这些休闲假日就为发展休闲农业提供了时间保证。(四)挑战分析(四)挑战分析(ThreatThreat)1 1、广州市周边区域的竞争、广州市周边区域的竞争随着广州市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周边区域也积极发展休闲农业,吸引了大量的广州市游客。城市居民利用周末去广州市周边自驾游,很多居民考虑到气候与路况,一定程度上会选择广州市周边地区,这对广州市休闲农业的发展形成很

14、强的竞争力。2 2、广州市农村的基础设施相对不完善、广州市农村的基础设施相对不完善越来越的多的游客到乡村旅游,使得农村的基础设施不堪重负,尤其是旅游旺季,很多乡村的农家乐、饭店、景区都是人满为患,比如增城地区,当大量的游客周末度假,没有规定的停车场,旅游车辆停靠在路边,占道,影响了居民的生活。3 3、资金短缺、资金短缺郊区的大部分经营者以当地农户或者回乡创业人员为主,筹集资金非常困难,长期的资金短缺导致了丰富的资源与有限的资金难以对应,所以广州市郊区的部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还处于粗放发展的阶段。四、广州市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四、广州市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一)整合区域资源,形成区域联动

15、式发展(一)整合区域资源,形成区域联动式发展将塑造产品个性化与推动产品多样化有机结合,不断优化农业产品结构。企业、从业者应在继续保持观光度假型的主要产品大发展的同时,策划和创造出更丰富的、个性显著的农业系列产品及相关衍生品和服务项目,给旅客更多的旅游项目选择。深厚的文化内涵也是广州休闲农业资源的特点,运用好这一特点也是着力推进文化项目发展的关键。广州的休闲农业可以重点发展农村文化与休闲体验游,可与周边城市共同发展休闲农事深度游,整合各地的旅游资源,与旅行社联系,形成包价旅游线路,使得城市居民充分感受不同区域的农村文化,当然休闲农业不仅要吸引市区居民,也要吸引农村居民,让他们去农业科技发达的区域

16、旅游考察和学习。(二)转变经营观念,革新经营管理模式(二)转变经营观念,革新经营管理模式首先相关的企业要积极设立网站,以方便游客获取信息;其次重视分工合作,强调相关地区的联合,比如广州市的番禺区、白云区、花都区、九龙镇、南沙区、增城市以及从化市等乡村地区要合作发展休闲农业,各地区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突出各自的特色,吸引游客,不要盲目的复制,桃花节、摘桃节、品桃节等,感受农村生活文化等,让游客能够有所选择,满足游客求新、求异的心里需求。(三)实现以市场化运作为机制的休闲农业(三)实现以市场化运作为机制的休闲农业实现观光、娱乐、餐饮和住宿的综合。使得广州市的乡村旅游产品经营多样化,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相结合。休闲观光农业除了提供实物产品外,还有奇观、风景、氛围和主题等“情景消费”产品。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发挥地方特色,利用农业资源的丰富性满足人们求新求变的需求,结合农村文化活动,进行民俗文化教育亲身体验,提供地道的农家食品和农庄民宿等。(四)着力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四)着力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城市游客到农村就是为了远离城市的喧嚣、污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