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古遗址的保护与管理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7436180 上传时间:2018-04-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略谈古遗址的保护与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略谈古遗址的保护与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略谈古遗址的保护与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略谈古遗址的保护与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略谈古遗址的保护与管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略谈古遗址的保护与管理略谈古遗址的保护与管理 摘要:从广义讲,古遗址包括:聚落址、城址、窑址、寺庙遗址、及其他古代遗址等。因此,它在 古代不可移动文物中所占的数量是最多的,并且分布范围广,保护工作量也是最大的,目前存在的 问题是在生产生活中遭到人为破坏和自然现象损毁等因素。因此,保护和管理是我们当前重要的工 作任务。本人从基层管理部门的角度,依据文物保护法结合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对古遗址的保 护与管理问题试作以探讨。 关键词:古遗址保护管理一、大力宣传文物的意义,加强文物工作的领导 加强对文物工作的领导,并非完全指上级业务部门的正常领导,而是指基层的各级人民政府和行政 管理部门的直接领导。 在

2、相当程度上,基层的文物工作往往被当地一些人士认为是可有可无,无关轻重的工作。它既不影 响工业生产的产品质量和价值,也不影响农业生产的产量和收成。也就是说,文物工作不能左右工 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无碍于国计民生。因此,被认为是无关大局的,附带的一项工作,在精力、 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上,往往“挂不上号” 。这种错误的认识,固然有其一定的社会因 素,但我们的宣传工作做得不够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文物保护管理工作要做的工作很多,但最重要的是转变观念,提高文物工作的认识。只有认识提高 了,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的认识提高了,才会有一些具体措施的实施。这就要靠宣传:宣传文物在 两个文明建设中的特有作用

3、;宣传文物保护的意义;宣传文物工作的性质;宣传文物的政策法令等 等,努力提高各级领导的文物意识,积极取得他们的重视和支持。二、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健全各级保护管理机构 对古遗址实行保护,有时会被看作是影响工农业生产的“麻烦”和负担。工业生产、农田水利建设 以及城乡基本建设过程中发现古墓葬或古遗址,要停工或停产等待处理而相对的影响生产和建设的 进度。诸如此类的现象,如果处理不当,就会造成一些不可避免的矛盾,给管理工作带来障碍。我们要保护古遗址,并不是禁止人们在其范围内生产或生活。如果只讲保护而又不允许人们 科学的去利用它,人类将来就无法生存了。这就要有个原则,就是要在遵守文物保护法的有关 规定下,

4、譬如不改变其环境风貌,不破坏地上地下的文化内涵结构等,有效地去利用古遗址使其在 不被破坏的同时,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因此,正确处理好文物保护与生 产建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管理与分工负责等方面的关系,是解决文物工作与各方面存在 的矛盾和问题的重要环节。这几个方面的关系, 文物保护法中都已做了相应的规定,本来不应 该成为问题,但由于看法和作法的不同,其结果和产生的影响也就不同。这就有个协调关系,明确 责任的问题。要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明确各方面的责任,除端正文物工作的认识以外,必须有一个统一的, 由上到下的,各层次的协调机构。这个机构要有当地的主要领导和各有关部门的主要

5、负责人参加组 成,即文物管理委员会。这样,一旦出现问题和矛盾,即可通过各方面的协调使文物保护法得 以贯彻和实施。因此,建立这个机构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除县(市)级以外,各乡、镇和相当于乡镇级的农林牧渔场以及街道办事处等,也都应有类似 的机构,并根据情况经常进行调整充实,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各村、屯也要建立相应的文物 保护组织。这样,就从上到下,从省、地、市、县、到乡、镇、村、屯,都建立起保护组织,形成 一个庞大的、覆盖面广的文物保护管理网络,无论出现了什么样的矛盾和问题,都能够就地的、迅 速的得到协调和解决。这无疑是做好古遗址保护管理和开展整个文物工作的强大的组织保证。三、运用法律武器,实

6、行宏观管理 文物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宣传贯彻文物政策法令,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文物保护观念,动 员起全社会共同为保护文物做出努力。宣传工作的重点要侧重在农村。从文物古迹的分布情况看,古遗址大部分是在农村田野上。 随着城乡经济体制的改革,特别是在农村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广大农民群众和一些新兴起来 的乡镇企业掌握了大片土地的使用他们要在所承包的土地上进行生产活动,要在所辖区域内进行基 本建设,要千方百计地走致富道路,因而有些人往往只考虑经济收入而轻视政策法令。也有一些群 众不懂得什么是文物,不知道如何保护文物,更有一些乡村干部不管什么是文物,更不去爱护文物, 致使一些重要的古遗址遭到毁灭性

7、的破坏。因此,必须深入贯彻文物的政策法令法规,因地制宜的, 根据对象,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采取一些容易使群众接受的宣传形式和方法,向广大干部群众进 行宣传教育,努力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文物意识。保护文物的重要意义和政策法令一旦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就会形成一个巨大的文物保护管理网。事实上有许多重要的遗址并不是文物工作者发现 的,而是当地群众提供的线索和发现后上报的。因此,宣传贯彻文物政策法令,教育广大干部群众, 是做好古遗址保护管理的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是把我国文物保护工作的方针、政策,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 成为全国人民必须遵守的准则和规范,也是文物工作的依据和准绳。文物工作的(上接

8、148 页)难 困苦。江南地区又屡遭战乱的破坏,政府不但不思救治,反而滥用民力,天怨民愁,致使农业灾情长时 间蔓延。公元 257 年(吴五凤二年),大旱,百姓饥“,其役弥岁,故旱亦竟年”ix。又如北魏时魏 书世祖纪上:“频年屡征,有事西北,运轮之役,百姓勤劳,废失农业,遭离水旱” 。不断的 劳役征发,加上惊人的旱灾,只会逼着广大百姓遂抛弃家园,使大量的农田荒芜。四、战争造成的土地荒芜和生态破坏 战争对社会的破坏是非常严重的,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其后果是导致整个社会经济的衰败, 尤以农业方面所受的打击为最重。1、战争的直接后果就是大量的人口伤亡,农事荒废。如三国时,战争纷剧,董卓之乱,曹操

9、兵坑 杀男女数万口于彭城,泗水为之不流。战祸之烈可见一斑,而且时间延续很久,史称“军兴以来,已向 百战,农人废南亩之务,女工停机杼之业”x 当时干戈遍地,百姓到处流亡“至于永嘉,丧乱弥甚。 百姓又为寇贼所杀,流尸满河,白骨蔽野。 ”而天灾、饥疫往往又会在战乱之后接连爆发。战争 和灾害交织在一起,农业生产再次遭受沉重打击,国家府库空虚,人民生活困苦,怨声载道,整个 社会陷于混乱境地。2、战争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不休,由于战争场地及战术的需要, 往往对森林植被大面积的毁坏,如火战,有火烧博望战役,又如陆逊夷陵之战,火烧刘备连营七百 里。火战的直接恶果就是破坏植被,水土流失。

10、另外还有水战,如三国志卷一记载:建安九年(公元 204 年) ,曹操攻邺, “毁土山地道,作 围堑,决漳水灌城,城中饿死者过半” 。又如梁书武帝纪记载:天监十三年(公元 514 年)梁 武帝从战争的角度出发,征集军民 20 万人,修筑浮山堰,采取“以水代兵”的战术,筑堰阻水, 以水灌淹驻寿阳的北魏军队,企图达到夺回寿阳的目的。然“次年堰成而复溃。又筑成。长九里, 下宽一百四十丈,上宽四十五丈,高二十丈。淮水涨,堰溃,漂缘淮十余万人入海。 ”水战直接演 变成水灾,不仅毁坏庄稼往往还会引发城市环境卫生的污染,导致瘟疫的流行。这些战祸极为严重 地破坏了农业生态资源及生态平衡,使得这些地区生态环境恶化

11、。战争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隐性的、长期的,虽然当时的战争技术水平还不足以媲美现代核技术 的摧毁力,但是在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植被毁坏,水土流失,河道堰塞等生态失衡往往 是需要十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来修复,所以也非常严重和恶劣。综上可以看出,自然灾害、战争及统治者的苛政对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都有一定的危害,而从 上分析可见,这些天灾人祸中人为的因素远比自然因素的影响更为深远,突出表现为战争对农业生 态环境的破坏,苛刻的剥削统治不仅削弱农业抗灾能力,而且加重农民负担。当种种不利因素共同 出现时,不仅破坏农业生产,而且影响社会安定。遗址或附近有乡镇企业如砖场,窑场等,而遗址所在地未承包给个人的,要

12、责令这些单位立即 停止动土,并建立由该场承包人和村长等负责人组成保护小组负责保护,还可以建议把遗址承包给 个人,在地表上种植农作物,既有利于遗址的保护管理,又可增加农民收入遗址地表无法利用者,可由村委会负责保护,并由村长主管,保持其现状,使其不再受到人为 的破坏。凡已确定为遗址保护人员的,县市文物管理部门要与其签订保护合同或委托书,明确保护范围 和责任,年终给予一定报酬。以上这些措施必须深入实地,分别不同情况逐个进行落实,文物工作人员也必须经常赴各遗址 进行检察,以解决出现的问题和督促工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每年召开一次遗址保护人员座谈会, 学习文物法令及文物知识,交流保护经验。对保护工作做得好的要给以奖励,对工作差的给予批评或按合同给以罚款。做到保护责任明确, 执行合同严格。贯彻文物保护法的根本原则,就是奖罚兑现。及时奖励文物保护工作中的先进人员和单位, 处理出现的问题,这样才能使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政策的严肃性和法律的威严性。只能这样,文物 政策才能深入人心,文物保护管理工作才能落到实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