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血稠(血流变)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7436041 上传时间:2018-04-1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于血稠(血流变)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对于血稠(血流变)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于血稠(血流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于血稠(血流变)(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于血稠对于血稠(血流变血流变)的认识的认识 全网发布:2011-07-26 18:13 发表者:许俊堂 (访问人次:307) 经常听到许多病友提到血稠,这其实不是一个医学术语。血稠大概指血液粘稠,易发生血栓,或者血栓发生前的一个征兆,很多情况也被理解为血脂水平增高引起。血稠可能是医学上血液流变学的概念,大该相当于高凝状态,与病人的年龄、血液成分的变化有关,表现为凝血系统的活化状态。高凝状态是血栓形成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如易栓症病人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和(或)肺栓塞。血栓的形成除与血液高凝状态有关以外,还取决于是否存在血管(组织)的损伤,取决于是否存在是血流淤积或者血流变慢的因素,如动脉粥样硬

2、化斑块破裂导致心肌梗死,房颤导致左心房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因此血栓形成与是否存在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如脑栓塞的主要危险因素是瓣膜病、房颤和换瓣术后,心肌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高血脂、和吸烟。临床血流变学检查(简称血流变)实际上是想通过体外的办法模拟体内血液流动状况,以便对血液的凝固状态作出判断和将来的血栓形成进行预测,但此法还不能如实地反映体内真实的血液凝固状况。即便能够真实反映,如前所述,血栓形成取决于多种危险因素,尤其血流变慢(淤积)和血管损伤是重要的始动因素。因此,临床不能单纯凭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来决定谁需要使用抗栓药物,而且血液流变学因素迄今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相关性较差;另外血液流变学也不是抗栓药物治疗是否有效的观测指标。另外,高脂血症与血栓虽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血脂增高不能称为血稠。对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防治,应该首先控制或者去除易引起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等,在此基础之上长期使用阿司匹林等药物抗栓。发表于:2011-07-25 18:3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