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及答案(教师版)

上传人:di****ng 文档编号:37434095 上传时间:2018-04-1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06.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及答案(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2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及答案(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2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及答案(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2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及答案(教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2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及答案(教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及答案(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及答案(教师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高级中学)真题及答案真题及答案(教师版)(教师版)试卷题量:30题 试卷总分:150分 试卷限时:120分钟 测评/引用码:138M3rn 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 1、DNA复制时,两条子链的合成方式是( )。 A、都从3到5 B、都从5到3 C、随机分配合成方向 D、一条从5到3,一条从3到5 【答案】B 【解析】【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DNA的复制方向。DNA有两条链,一条从5到3,一条从3到5,但是DNA复制 时子链的合成方向都是从5到3。2、一分子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生成的A

2、TP数量是( )。 A、12 B、24 C、38 D、60 【答案】C 【解析】【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有氧呼吸中的能量代谢。在细胞内,1too1的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以后,可使1161kJ 左右的能量存储在ATP中形成ATP的高能磷酸键需要3054kJtoo1能量,所以形成ATP的数量为:11613054=38(t001)。3、将RNA转移到硝酸纤维素膜上的技术是( )。 A、Eastern印迹法 B、Southern印迹法 C、Western印迹法 D、Northern印迹法 【答案】D 【解析】【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印迹法之间的区别。蛋白质的转移是利用Western印迹法,E

3、astern印迹法是Western印 迹法的变式。DNA的转移是Southern印迹法,RNA的转移是Northern印迹法。4、与酶活性无关的是( )。 A、底物 B、温度 C、pH值 D、抑制剂 【答案】A 【解析】【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包括:温度、pH值和酶抑制剂。5、将某动物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三种蔗糖溶液中,结果如图1所示,这三种溶液的浓度关系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物质跨膜实例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理解。当外界溶液的浓度比细胞质的浓度低云测库,互联网测评考试与人才管理平台试卷链接

4、:http:/ 为B。6、病毒、蓝藻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结构或物质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遗传物质 【答案】D 【解析】【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真核生物、原核生物与病毒的结构区别。病毒是不具备细胞结构的生物,一般外部 为蛋白质外壳,内部为核酸(DNA或RNA)作为其遗传物质;蓝藻是原核生物,细胞内有细胞质,细胞器只有核糖体(用于合成 蛋白质),没有细胞核,但具有拟核(DNA为其遗传物质);酵母菌为真核生物(真菌),真核细胞内有细胞质,有各种细胞器,有 细胞核(DNA为其遗传物质)。7、受体菌和供体菌的完整细胞互相直接接触而得到DNA片段的过程是( )。 A、转化

5、B、转导 C、接合 D、诱导 【答案】C 【解析】【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几种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定义区别。接合:供体菌和受体菌的完整细胞经直接接触 而传递大段DNA遗传信息的现象。转导:一个细胞的DNA通过病毒载体的感染转移到另一个细胞中。转化:同源或异源 的游离DNA分子(质粒和染色体DNA)被自然或人工感受态细胞摄取,并得到表达的水平方向的基因转移过程。8、研究某矿物质元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时,准确而又便宜的方法是( )。 A、土培 B、水培 C、砂培 D、蛭石培 【答案】B 【解析】【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研究植物生长所需矿质元素的方法。为确定各种矿质元素的必需性,通常利用人工

6、配制的可控制成分的营养液培养植物,可选水培法或砂培法,水培法是指在含有全部或部分营养元素的溶液中培养植物;砂培 法是指用洗净的石英砂或玻璃球、蛭石等基质固定植物根系,加入含有全部或部分营养元素的溶液培养植物。相对而言,水培 法准确且便宜的特点更突出。9、植物体中水分向上运输的主要动力是( )。 A、根压 B、表面张力 C、蒸腾压力 D、内聚力张力 【答案】C 【解析】【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植物水分运输的动力。蒸腾作用发生时,水分由叶面蒸发,形成水势梯度,促进水 分向上运输。10、下列不属于胚的结构的是( )。 A、胚轴 B、胚乳 C、胚根 D、胚芽 【答案】B 【解析】【答案】B。解析

7、:本题考查的是种子的结构。胚包括四部分:胚芽,胚轴,胚根和予叶。11、参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A、血浆 B、红细胞 C、白细胞 D、血小板 【答案】C 【解析】【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血液成分的功能。白细胞能够吞噬病原菌,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人生来就云测库,互联网测评考试与人才管理平台试卷链接:http:/ 废物等。血小板在止血和凝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也无细胞器,胞质内充满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有结合 与运输O2和CO2的功能;红细胞能供给全身组织和细胞所需的O2,带走所产生的部分CO212、吞咽食物和呼吸空气都必须经过( )。 A、咽 B、喉 C、口腔

8、D、食道 【答案】A 【解析】【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体的结构。咽是食物人食管和呼吸介质(水或空气)入鳃或肺的共同通路。咽介于 口腔和食管之问。既属于消化系统又属于呼吸系统。13、视觉的形成部位是( )。 A、角膜 B、视神经 C、视网膜 D、大脑皮层 【答案】D 【解析】【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感觉的形成部位。感觉的形成在大脑皮层,视觉最终形成的部位也是大脑皮层的一 定区域,即视觉中枢。14、关于激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血液中含量极少 B、是构成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 C、是内分泌腺分泌的特殊物质 D、对人体生理活动起重要调节作用 【答案】B 【解析】【答案】B。解析

9、:本题考查的是激素的特点。激素是内分泌腺分泌的特殊物质,在血液中含量很少,但是对人体生 理活动的调节发挥重要作用。15、关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生存的地点 B、生物周围的非生物因素 C、同种生物的生活环境相同 D、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答案】D 【解析】【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中环境的定义。环境既包括空气、水、土地等非生物因素,也包括动物、 植物等生物因素。同种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一定相同。16、在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 )。 A、保持相等 B、逐渐减少 C、逐渐增多 D、保持相对稳定 【答案】D 【解析】【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中

10、种群的数量变化。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 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生态平衡。17、图2表示不同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受到同等程度的外来干扰后,群体数量的变化情况,其中抵抗力稳定性最高的生态系统是 ( )。 A、 B、 C、云测库,互联网测评考试与人才管理平台试卷链接:http:/ 【答案】C 【解析】【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概念与表现。结构稳定性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表现之一,当外 来干扰发生时,系统中种群数量成周期性变化并渐趋稳定则其稳定性高。18、图3表示人生殖发育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f的性别是由父方决定的 B

11、、c的染色体可以表示为22+Y C、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了一半 D、a、b和f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答案】B 【解析】【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理解。生男孩还是女孩是由父方的精子是22+Y还是22+X决定 的,由于f是女孩,所以C的染色体可以表示为22+X。过程是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a、b和f体细胞中的染色 体数目相同,均为46条。19、用射线或药物处理种子获得农作物新品种其原理是( )。 A、改变种子的遗传物质 B、改变种子的营养成分 C、直接改变农作物的某些性状 D、淘汰农作物的某些不良性状 【答案】A 【解析】【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基因突

12、变的诱发因素。射线和药物处理种子可以改变遗传物质。这样性状才能改 变。20、在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不可能具有1:1:1:1比例关系的是( )。 A、杂种产生配子类别的比例 B、杂种自交后的性状分离比 C、杂种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 D、杂种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答案】B 【解析】【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基因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分析应用。设杂种基因型为RrYy,产生的配子类型 为RY、Ry、rY、ry。比例是1:1:1:1。杂种自交即为RrYy与RrYy杂交性状分离比为9:3:3:1。杂种测交是RrYy与rryy杂 交,后代表现型和基因型的比例均为1:1:1:1。21、在学习“植

13、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时,教师提供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实例,这体现的课程 理念是( )。 A、面向全体学生 B、倡导探究性学习 C、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D、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答案】D 【解析】【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基本理念。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有关课程基本理念的表述:注 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22、教师在进行“生殖与发育”一节的教学时,展示几幅图片:盛开的花朵、一个有鸟卵的鸟巢等,激发了学生兴趣,自然引入 正题,这种导人的方式是( )。 A、复习导入 B、设疑导入 C、直观导入云测库,互联网测评考试与人才管理平台试卷链接:ht

14、tp:/ 【答案】C 【解析】【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直观导入方法的辨别。23、学生制作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 )。 A、思想模型 B、方法模型 C、数学模型 D、物理模型 【答案】D 【解析】【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物教学模型的分类与概念。物理模型是指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 特征的模型,包括物质模型和思想模型,物质模型具体分为实物模型与模拟模型,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模拟模型。数学模 型是指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24、教师在“减数分裂”一节的教学中,常常用到下表,其作用是( )。 A、逻辑推理 B、比较异同 C、拓展延伸 D、前后呼应

15、 【答案】B 【解析】【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方法的应用。比较异同属于类比教学法。通过比较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不同 之处,让学生更加容易记忆和比较。25、高中生物教具、学具制作的研究属于( )。 A、基础理论研究 B、应用性研究 C、开发性研究 D、比较性研究【答案】C 【解析】【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科研的类型。应用性研究着重研究如何把教育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转化为教学 技能、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开发性研究涉及教具、学具制作,课程资源的选择与利用等。二、简答题二、简答题26-28据图回答(1)(3)题。 图4中甲表示洋葱根尖的不同区域,乙表示洋葱根尖处于有丝分裂各阶段细胞核中DNA和细胞质中mRNA的含量变化。 26、(1)图甲中各区细胞形态不同的原因是 _ 。要得到图乙结果,_ (能不能)利用图甲区细胞 为材料,原因是 _。(9分) (2)在a和e两个时期通过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