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施工技术复习题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7430038 上传时间:2018-04-1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梁施工技术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桥梁施工技术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桥梁施工技术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桥梁施工技术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桥梁施工技术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桥梁施工技术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施工技术复习题(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桥梁施工技术复习题1、桥梁施工准备工作包括:施工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技术准备、劳动组织准备、物质准备和施工 现场准备等。 2、施工现场的准备工作,主要是为工程的施工创造有利的施工条件和物 资保证,其具体内容有:1、做好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复测和加密工作 2、 做好施工现场的补充钻探 3、搞好三通一平是指路通、水通、电通和平整 场地。4、建造临时设施 5、安装调试施工机具 6、原材料的试验和储存 堆放 7、做好冬雨季施工安排。3、桥梁施工测量的主要任务是精确的测定墩台中心位置,桥轴线测量以及对构造物各细部构造的定位于放样。简述直线桥梁墩台定位的几种方法。1)直接测距法,2)任意点置镜极坐标法 3)前方

2、交会法4、锥形护坡放样的外侧量距方法。 1)双点双距图解法 2) 纵横等分图解法 3) 双园垂直投影图解法 4) 支距法5、桥梁施工的常用设备。混凝土搅拌机按搅拌原理分为:自落式搅拌机、强制式搅拌机,前者适用于搅拌塑性较好与半硬性的混凝土,后者适用于搅拌干硬性混凝土与轻质混凝土。6、怎样选择混凝土搅拌机:(1)根据工程量大小,混凝土的浇筑强度、塌落度、骨料粒径等条件而定;(2)根据搅拌机容量确定装料体积。搅拌机容量(L):出料体积(m3)1000,一般情况下,装料与出料体积比取 1:0.65,看例题!7、混凝土最短搅拌时间与那些因素有关。混凝土搅拌加料顺序有:一次投料法、二次投料法,试述一次投

3、料法的工艺。混凝土搅拌站有单阶式和双阶式两种,在现场浇筑混凝土适合采用哪种形式?混凝土最短搅拌时间随搅拌机的类型与容量、骨料的品种、粒径及对混凝 土的工作性要求等因素有关; 一 次 投 料 法 :这 是 目 前 最普 遍 采 用 的方 法。它是 将 砂、石、水 泥 和 水一起 同 时加入搅拌筒中进行搅拌。为了减少水泥的飞扬和水泥的粘罐现象,向搅 拌机上料斗中投料的。投料顺序宜先倒砂子(或石子)再倒水泥,然后倒 入石子(或砂子) ,将水泥加在砂、石之间,最后由上料斗将干物料送入 搅拌筒内,加水搅拌。在现场浇筑混凝土适合双阶式。8、混凝土振动设备有:插入式振动器、附着式振动器、平板式振动器、振动台

4、。熟悉插入式振动器的操作要点。1)作业时,要使振动棒自然沉入混凝土,不可用猛力往下推。一般应垂直插 入,并插到尚未初凝层中 50100mm,以促使上下层相互结合。 2)振捣时,要做到“快插慢拔”。快插是为了防止将表面混凝土先振实, 与下层混凝土发生分层、离析现象。慢拔是为了使混凝土能来得及填满振动棒抽出时所形成的空间。 3)振动棒各插点间距均匀,一般间距不应超过振动棒有效作用半径的 1.5 倍。 4)作业中要避免将振动棒触及钢筋、心管和预埋件等,更不得采取通过 振动棒振动钢筋的方法来促使混凝土振密。9、地基与基础的区别。桥梁的常用基础形式。基础和地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基础是结构的一部分,地基是

5、承受结构荷 载的岩体、土体。建筑上部结构的荷载通过板梁柱最终传到基础上,基础 再将荷载传到地基上。 桥梁的常用基础形式有:钻孔灌注桩,预制钢管桩,都挺常见的,还有沉 井10、旱地上基坑开挖方法选择:放坡开挖、半明开挖、有支护分层开挖、无支撑开挖(设拉杆锚锭) ,基坑开挖应注意事项。基坑开挖应注意事项: 1、开挖过程中直接影响基坑和支护结构的稳定。开挖顺序及方法必须按 施工方案确定得进行。严禁超挖,控制开挖速度,防止土体失稳或渗流破 坏。 2、土方要分层均衡开挖,不要在垂直方向上开挖深浅不一,平面上坑坑 洼洼,以至造成何在分布不均匀或局部应力集中,引起土体失稳及支护结 构受荷不均。 3、在基坑边

6、应做好排水沟,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 4、基坑的变形与暴露的时间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施工时间要尽可能短, 土方开挖后须在 2 小时内浇筑垫层。开挖到坑底设计标高后即使验槽,合 格后立即进行垫层施工,对坑底进行封闭,防止浸水和暴露时间过长,并 及时进行基础施工。11、围堰的作用与分类。围堰的作用既可以防水、围水,又可以支撑基坑的坑壁。 分类:土石围堰、草土围堰、木板桩围堰、木笼围堰、钢板桩围堰、锁扣 管桩围堰、混凝土围堰。 12、基坑排水的方法,每种方法的适用土质情况。何谓流沙? 有明式排水和人工降低地下水位两种; 1集水坑排水法。除严重流沙外,一般情况下均可适用。 2井点排水法。当土质较差有严重流

7、沙现象,地下水位较高,挖基较深, 坑壁不易稳定,用普通排水方法难以解决时,可采用井点排水法。 3其他排水法。对于土质渗透性较大、挖掘较深的基坑,可采用板桩法 或沉井法,此外,视上程特点、工期及现场条件等,还可采用帐幕法,即 将基坑周围土层用硅化法、水泥灌浆法及冻结法等处理成封闭的不透水的帐幕。 流 砂 就 是 动 水压力大 于或等于土 的 饱和 重 度,此时,土粒处于悬浮状 态,土 的 抗 剪 强 度 为 零 , 土 粒 能 随 着 渗 流 的水一起流动,进入基坑,发生 流砂现象。13、基底检验内容或项目。1基底平面位置、尺寸大小和基底标高 2基底地质情况和承载力是否与设计资料相符。 3地基所

8、用材料是否达到设计标准。14、基底处理方法:基地还填处理、坑底加固处理、岩石基底处理。试举例说明还填处理中的几种方法。1.抛石挤淤 2.砂垫层或砂砾垫层 3.灰土垫层 4.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 桩) 5.插板排水固结法 6.桩基架空楼板法 7.爆破挤淤等15、桩基础按承受荷载的工作原理不同分为:摩擦桩、嵌岩桩、柱桩,按施工方法不同又分为:钻孔灌注桩、挖孔灌注桩、打入桩。16、正循环回转钻孔与反循环回转钻孔的区别。区别:采用泥浆泵将泥浆从浆池通过泥浆管直接泵送到桩尖,泥浆带 上渣从桩口往上涌出,通过泥浆沟流进泥浆池,过滤后再泵进桩尖,这是 正循环桩机的循环过程。反循环桩机相反,泥浆泵的泥浆入

9、口在桩尖, 出口在泥浆池,过滤后通过泥浆沟进入桩口。17、冲击钻孔施工工艺流程。 见下图:18、护筒作用、护筒埋置深度。护筒作用:1、定位;2、保护孔口,以及防止地面石块掉入孔内; 3、保持泥浆水位(压力) ,防止坍孔;4、桩顶标高控制依据之一;5、防 止钻孔过程中的沉渣回流。 1)旱地或浅水处,对于粘质土不小于 2.0m,对于砂类土应适当加 长护筒,同时将护筒周围 0.51.0m 范围内土挖除,回填粘质土并夯实。2)深水及河床软土、淤泥层较厚处,应尽可能深入到不透水层粘质 土内 11.5m;河床为砂类土时,护筒底埋置深度要能防止护筒内水头 降低产生的涌砂现象,避免护筒倾陷。3)有冲刷影响的河

10、床,应埋入局部冲刷线以下不小于 1.5m。19、陆地钻孔灌注桩护筒施工有那些技术参数?答:护筒内径比桩径大 0.20.4m,护筒中心与桩中心重合,平面误差 50mm,倾斜不得大于 1%。护筒底部和四周必须用黏土分层夯实。护筒高度宜高出地面不小于0.3m。一般护筒埋置深度 46 米。20、钻孔过程中的泥浆作用。泥浆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泥浆主要作用是护壁,另外还有冷却钻具、携渣等功能。 性能指标有:指比重、含砂量、粘度。21、常用清孔方法有那几种?清孔注意事项。清孔方法有:抽浆法、换浆法、掏碴法、用砂浆置换钻碴清孔法;清孔注意事项:1 不得以加深钻孔深度的方式来代替清孔。终孔后灌注砼前必须进行二

11、次清孔,宜以孔底沉淀物厚度和泥浆指标作为清孔的主要控制指标。2 第一次清孔应在起钻前基本清除沉碴,清孔结束时泥浆比重指标不得高于规范规定(1.031.1)的上限要求;3 二次清孔应持续至砼到场后结束。砼灌注前二次清孔后泥浆比重不应低于 1.03,但不得高于 1.1,孔底沉淀物厚度应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4 为提高清孔效率,清孔过程可在(反循环)泥浆回流槽内或在(正循环)泥浆泵周围用筛网拦截部分泥浆携带的细砂。22、钻孔施工常见事故及如何处理。1.坍孔或扩孔:坍 预 防 及 处 理 措 施 有3 点:、在松散砂层中钻进时严格控 制进尺速度,适当调试护壁泥浆的性能;、发生孔口坍塌时,应拔出筒 用粘土

12、回填重新埋设再钻;发生孔内坍塌,应判明其位置,用砂和粘土回 填至坍孔处以上 12m 沉积物密实后再钻;、清孔时指定专人补水, 吊放钢筋笼时对准钻孔中心竖直插入。 2.钻孔偏斜:吊住钻头上下反复摩擦直到正直了。 3.卡钻:处 理 方 法 是 如 果 能 小 排 量 循 环 泥 浆 的话, 就维 持 泥 浆小排 量 循 环, 逐 渐提 高 泥 浆 的 比 重 和 粘 度, 以提高循环泥浆的携砂能力,然 后 再 逐 渐 提 高 循 环 泥 浆 的 泵 送 排 量 , 力争把循环通路打 开 ; 若泥浆循 环失 灵,要立即停 泵放回水,使堆积压紧的层砂松一下, 立 即 上 提 钻 具,拔出后再划眼 通

13、井 。23、首批混凝土量计算。24、简答桩基础灌注混凝土注意事项。或简述 3 种以上水下砼灌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注意方法。桩基础灌注混凝土注意事项:桩基础灌注混凝土注意事项: (1) 钢筋笼和钻孔的中心要对应,定位要准确。如果是不放到孔底的钢 筋笼,要特别注意吊环、吊钩的强度及牢固性。钢筋笼吊放时要保持轴 线顺直,位置居中,严禁碰撞孔壁,以免产生坍孔。钢筋笼安放到位后应 立即安设导管。 (2) 在灌首批混凝土之前最好先配制 0. 10. 3m3 水泥砂浆放入滑阀 以上的导管和漏斗中,然后再放入混凝土,确认初灌量备足后,即可剪断 铁丝,借助混凝土重量排除导管内的水,使滑阀留在孔底,灌入首批

14、混凝 土。 (3) 注意首批混凝土量必须满足导管埋深不能小于 1. 5m ,所以漏斗 和储料斗及漏斗和输送泵的混凝土储存数量要充足。根据导管内混凝 土压力与管外水压力平衡的原则,导管内混凝土必须保持的最小高度为:Hd = Rw Hw / Rc 。而管中混凝土的体积就应为 Vd =d2Hd / 4 (d 为导管直径) 。首批混凝土若埋深不足,混凝土下灌后不能埋没导 管底口,会导致泥水从导管底口进入。如果出现这种导管入水现象应立 即将导管提出,将散落在孔底的混凝土拌合物用空气吸泥机或抓斗机清 出,然后重新下导管灌注。 (4) 首批混凝土灌注正常后,必须连续进行,不得中断。否则先灌入的 混凝土达到初

15、凝,将阻止后灌入的混凝土从导管中流出,造成断桩。同 时在灌注过程中,应经常用测锤探测混凝土面的上升高度,并适时提升、 逐级拆卸导管,保持导管的合理埋深。此时要注意,混凝土灌到孔口不 再返出泥浆时可以微向上提动导管,而如果要提升导管 0. 51m 以上 才能灌入混凝土就应该拆除部分导管。要注意观察孔口是否返出泥浆。 当混凝土接近钢筋笼时,宜使导管埋得较深。要注意正确控制导管埋深,如 果导管埋人混凝土过深,易使导管与混凝土间摩擦阻力过大,致使导管 无法拔出造成事故。而提管过程中要缓缓上提,如过猛易使导管被拉断。 所以埋管深度一般应控制在 26m ,或使用附着式震捣器,使导管周围 的混凝土不致过早的初凝。同时应注意灌注速度。 (5) 为确保桩顶质量,在桩顶设计标高以上应加灌 0. 5 0. 8m 高度, 待桩顶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 70 %时,将其凿除。在灌注将近结束 时,如出现混凝土顶升困难,可在孔内加水稀释泥浆,将部分沉淀土掏出,使 灌注工作顺利进行。在拔出最后一段长导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