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沉降监测方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429928 上传时间:2018-04-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厂房沉降监测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厂房沉降监测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厂房沉降监测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厂房沉降监测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厂房沉降监测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厂房沉降监测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厂房沉降监测方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目录一、任务由来及监测对象.3二、监测工作执行的规范、监测项目及监测精度等级.3(一)执行的相关规范:.3(二)监测项目:.3(三)监测精度等级.3三、监测工作的目的、监测年限和监测周期.4(一)监测工作的目的.4(二)监测年限和监测周期.4四、监测内容、方法.4(一) 、监测内容:.4(二) 、监测方法:.5(三) 、监测工作量布置.5五、监测工作.5(一) 、高程基准网的建立.5(二) 、变形点监测方法.6(三) 、沉降缝观测.6六、监测数据的整理及分析.7(一)监测数据的整理.7(二)成果分析.7(三)变形预报判据.82(四)信息反馈与监测报警.8七、监测人员、仪器设备配置.8八、监测

2、资料和成果的提交.83祺和服装加工厂一期厂房祺和服装加工厂一期厂房沉降监测技术方案沉降监测技术方案一、任务由来及监测对象一、任务由来及监测对象祺和服装加工厂一期厂房,其持力层为强夯填土区,基础为混凝土浅基础。根据建委质检站的意见,该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进行过程监测。受业主委托,重庆九寰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对该工程进行监测方案的设计,并根据监测手段与监测工作量进行监测费用的计算。监测对象为:祺和服装加工厂一期厂房。二、监测工作执行的规范、监测项目及监测精度等级二、监测工作执行的规范、监测项目及监测精度等级(一)执行的相关规范:(一)执行的相关规范:1、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JGJ/8-2007)

3、;2、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3、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8-2009);4、业主认可批准同意实施的本监测方案 。(二)监测项目:(二)监测项目:根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中 5.5 条建筑沉降观测的规定,以及工程施工阶段特点,将祺和服装加工厂一期厂房作为监测的对象,监测项目包括大楼的垂直位移、主体倾斜、裂缝以及日常的巡视检查等。(三)监测精度等级(三)监测精度等级依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JGJ/8-2007)及工程测量规范4(GB50026-2007)的要求,结合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和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高程基准网控制精度等级为二级,变形点按三级进行测量。

4、三、监测工作的目的、三、监测工作的目的、监测年限和监测周期监测年限和监测周期(一)监测工作的目的(一)监测工作的目的本建筑变形监测的目的是,通过对监测对象的变形监测,掌握监测对象的变形量、变形方向等趋势,以便对监测对象的稳定性进行更为全面的监测预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为可能出现的情况提供预警,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二)(二)监测年限和监测周期监测年限和监测周期监测年限和监测周期以能系统反映所测变形的变化过程且不遗漏其变形时刻为原则。该建筑物施工过程监测周期根据施工进程确定,监测年限为建筑物全施工过程及建筑物封顶后延续监测 1 年。施工期间监测周期1、基础形成后建立监测网,进行初次测量;2、建筑

5、物每上升一层后进行监测,共计 5 次;3、建筑竣工后每 3 个月监测一次,共计 4 次。若后两个观测周期的各监测点平均沉降速率小于 0.02mm/日,可以认为整体趋于稳定,可终止观测。否则,应继续每 3 个月观测一次,直至建筑物稳定为止。四、监测内容、方法四、监测内容、方法(一)、监测内容:(一)、监测内容:监测内容为祺和服装加工厂一期厂房的垂直位移监测、倾斜监测、裂缝监测及日常巡视等。监测点的布设:点位选择时应考虑布设在建筑的四角、大转角、沉降缝5处,沿外墙每 20 米处布设。(二)、监测方法(二)、监测方法: :(1)垂直位移采用几何水准;(2)倾斜测量采用差异沉降法测量;(3)裂缝采用小

6、钢卷尺量取。表 4 监测仪器主要技术指标一览表 监测方法监测仪器观测方式精度备注垂直位移监测水准仪定期观测1.5mm裂缝监测小钢卷尺定期观测0.1mm(三)、监测工作量布置(三)、监测工作量布置表 5 监测工作量统计表工程点监测工作内容工作量备注项目区域外基准点3 个水准仪项目区域一期厂房垂直位移12 个水准仪伸缩缝裂缝监测2 个小钢卷尺(1) 、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点 3 点,编号为 JZ1、JZ2、JZ3。(2) 、在祺和服装加工厂一期厂房底部,布设垂直位移变形观测点 12个,编号为 J1、J2流水编号(点位布置情况见附图) ,一期厂房沉降缝处布设裂缝观测点 2 个,编号为 L1、L2。五、监

7、测工作五、监测工作(一)、高程基准网的建立(一)、高程基准网的建立高程基准网采用 DS05 精密水准仪,配合因瓦合金标尺,按二级几何水准方法进行测量。6作业时,按固定路线进行往返两次观测,采用其技术要求及各种限差应符合以下规定:视线长度 50(m)前后视距差 2.0(m)前后视距累积差 3.0(m)视线高度 0.3(m)基辅分划读数之差 0.5(mm)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 0.7(mm)往返较差或环线闭合差 1.0n(mm)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 1.5n(mm)n 为测站数,L、R 为测段长度,以公里为单位。(二)、变形点监测方法(二)、变形点监测方法沉降点采用 DS05 精密水准仪,配合因瓦

8、合金标尺,按三级几何水准方法进行测量。作业时,按固定路线进行往测一次观测,采用其技术要求及各种限差应符合以下规定:视线长度 75(m)前后视距差 5.0(m)前后视距累积差 8.0(m)视线高度 0.2(m)基辅分划读数之差 2.0(mm)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 3.0(mm)往返较差或环线闭合差 3.0n(mm)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 4.5n(mm)n 为测站数,L、R 为测段长度,以公里为单位(三)、沉降缝观测(三)、沉降缝观测在沉降缝处和建筑物出现裂缝时,设置裂缝观测点。使用游小钢圈尺按本监测方案设计周期定期量出各条裂缝标志间距离求得裂缝变化量,裂隙、7裂缝数据量至 0.1mm,不同时间量

9、取的差值即为观测点的变化量。六、监测数据的整理及分析六、监测数据的整理及分析(一)监测数据的整理(一)监测数据的整理1、观测点高程、裂缝变化量的整理各周期的观测点测量结束后,应现场及时对观测点平高程、裂缝变化量进行检查、计算。高程、裂缝及变量取至 0.1mm。各观测点的零周期(首次)为初始值,以后观测点各周期的成果值相对于初始值之差,即为观测点各周期的变化量的大小。在现场应比较本次观测值与上次观测值、本次观测值与首次观测值之差,当高程变化值、裂缝量测变化值异常,应立即重测,确认数据正确后,应初步分析和确认变形方向、趋势、基本形态,并及时报告业主。2、各周期观测成果经检查确认后,编写并提交相应周期的监测技术报告。技术报告内容包括监测对象近期情况概述、完成监测工作量、监测数据分析、监测对象稳定状况分析、监测数据报表。3、监测点变位曲线图的绘制待观测数据的采集达到一定的基本统计数据后,在业主需要提交阶段报告时或到了提交监测年报时,根据监测数据资料,用计算机采用软件程序作出各监测点时间-变化量过程曲线图及拟合曲线图,作出各监测点的变化曲线图,直观反映出各监测点的变化趋势和规律。(二)成果分析(二)成果分析在每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