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大立交桥施工方案_secret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7424001 上传时间:2018-04-16 格式:DOC 页数:134 大小:4.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燕大立交桥施工方案_secret_第1页
第1页 / 共134页
燕大立交桥施工方案_secret_第2页
第2页 / 共134页
燕大立交桥施工方案_secret_第3页
第3页 / 共134页
燕大立交桥施工方案_secret_第4页
第4页 / 共134页
燕大立交桥施工方案_secret_第5页
第5页 / 共1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燕大立交桥施工方案_secre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燕大立交桥施工方案_secret(1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燕大立交桥施工方案燕大立交桥施工方案(一)挖孔桩(一)挖孔桩1、地质情况根据桥位附近地质勘探报告,上部依次为杂填土、耕土;中部为粉质土、砂质粘性土;下部为全风化弱风化的混和花岗岩。场地地震基本烈度为 7 度,不存在可液化土层,场地土类型为中硬场地土,建筑场地类别为类。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无结晶类腐蚀、无分解类腐蚀;地下水位较低为 6-9 米,性质为裂隙水,涌水量为 1t/h。有干湿交替作用时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弱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场地不存在不良地质现象。2、工程概况桩基为 C25 钢筋混凝土。主桥各墩台桩基情况见表。 墩台桩径(cm)桩长(m)桩数持力层施工方法0#台120810

2、强风化花岗混合岩人工挖孔1#墩1502024弱风化花岗混合岩人工挖孔2#墩120188强风化花岗混合岩人工挖孔3#墩120174强风化花岗混合岩人工挖孔4#墩120168强风化花岗混合岩人工挖孔5#墩120154强风化花岗混合岩人工挖孔6#墩150192强风化花岗混合岩人工挖孔7#墩150172强风化花岗混合岩人工挖孔8#墩120154强风化花岗混合岩人工挖孔9#墩150172强风化花岗混合岩人工挖孔10#墩150162强风化花岗混合岩人工挖孔11#墩150182强风化花岗混合岩人工挖孔12#台150124强风化花岗混合岩人工挖孔全桥共有 91 根桩基,其中主桥为 76 根,引桥及步梯为 15

3、根。1 号塔墩基础为 1.5m 桩基础,桩长 20m,桩尖应嵌入弱风化花岗岩层。承台间连结预应力系梁。24 号墩为 1.2m 桩基础。0 号桥台基础采用扩大基础形式,基础底挖成一棱台,形成基底土隼,土隼内开挖之前作预压浆处理,以使台下土更为牢固。基础前端设一排 1.2m 挖孔桩,作为抗滑桩。台内基础顶面设排水坡,以将台身内水随时排除。5、8 号墩为 1.2m 群桩基础。6、7、911 号墩为 1.5m 桩柱式基础,横向连结系梁。桥台为1.5m 桩基础。3、施工方案选择根据桥基地质状况,桩长为 20m 以内,地质主要为主要为全风化弱风化的混和花岗岩岩,设计为嵌岩柱桩及摩擦桩,渗水量不大,采用人工

4、挖孔施工既可加快施工进度,又可确保桩的质量,还可大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所以选用人工挖孔是合适的。4、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及防止地下水过多影响下挖,采用群桩中间桩先开挖,并且比设计桩长挖深 3M 作为降水井进行降水,待其余桩灌注砼完毕后,最后进行灌注。为防止井壁渗水及塌方,在挖桩过程中利用钢护桶随施工进度下降,以保证施工安全及降低井壁渗水,钢护桶高度为 1 米,直径略小于桩基直径,钢板厚度为 5mm。 5、施工顺序场地平整测量放线挖第一节桩孔土方支模浇注第一节混凝土护壁在护壁上二次检测标高及校正桩位十字轴线安装辘轳挖第二节桩孔土方清理桩孔护壁、校核桩孔垂直度和直径拆上节模板、支第二节模板、浇注第二节

5、护壁混凝土重复挖土、支模、浇灌混凝土工序,循环作业直至设计深度检查、验收桩孔直径、深度、垂直度清理桩底虚土吊放钢筋笼就位浇注桩身混凝土。6、挖孔方法、挖土由人工从上到下逐层用镐、锹进行,弃土装入皮兜或帆布内提出。根据桥位地质与水文情况,开挖采用风镐,遇到硬质岩层时,用风枪或微型电钻打孔, 采用浅眼控制爆破法,施以松动爆破,以避免破坏围岩结构。炮眼深度在硬岩层不超过0.4m,软岩层不超过 0.8m。严格控制炸药用量,装药量不超过炮眼深度的三分之一。并在炮眼附近加强支护,防止震塌孔壁。孔内爆破采用电引起爆。采用混凝土护壁,壁厚 15cm。、同一承台内的桩基开挖时应错开进行,其高差控制在 9m左右。

6、、对桩基垂直度、直径应每段检查,发现偏差即时纠正。其检查方法为:采用自制的十字架和线锤对中,十字架应放在第一段护壁上口的控制标记上。、提升工具为自制辘轳,配备皮桶和 10 钢丝绳,每节开挖深度为 1.1m。、如遇地下滞留水,可在井内作集水井,用水泵排水。、劳动组织:采用两班倒班制,每作业班 4 人,井下 1 人,井上 3 人。7、浅眼控制爆破法该项研究是在总结国内外软岩爆破施工减振技术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模拟试验和工程实践,综合提出从控制振动发生源泉和改变振动传播途径入手找出降低爆振的措施。、选用低爆速(对软岩为 20002500m/s)的炸药,振速可比普通炸药降低 6478.7%,用 2

7、00m/s 时差雷管有序起爆,严格控制同段雷管的最大装药量,装药量确定和振速控制数值如下表。石质状况:全风化弱风化的混和花岗岩(整体性较好) 。经验计算公式:Qmax=R3(Vkp/K)3/aK 值:116.4370.4 A 值:1.722.11其中:Qmax 为最大一段雷管允许用药量(kg)R 为爆源中心至控制点的距离(m)Vkp 为振速控制标准(cm/s)K 为振波传递介质特征系数a 为爆破振动衰减指数 、采用浅孔(对软弱围岩孔深为 0.81.5m)小抵抗线(E/W0.851.0,当要求爆后周边轮廓成型率较高时取E/W0.50.7 为宜)充分利用不耦合(爆孔直径/装药直径=1.52.5)装

8、药或不连续装药的缓冲爆破。、采用爆破预裂,减压钻孔,地层断开,合理布置和改善掏槽空腔等多种途径。为改善掏槽空腔采用;a、利用大钻头打中空孔或小钻头空孔群;b、加打中浅孔,型掏槽以增大槽腔表面积; 、采用多段雷管螺栓式以便逐步扩大槽腔。 8、护壁施工工程桩基采用齿形钢筋混凝土护壁,护壁混凝土标号为C30,每节深 1.1m,搭接 0.1m,护壁最小厚度保证不小于 15cm。护壁模板采用自制定型钢模,每节分 4 块,块与块之间可栓接,模板采用 2mm 厚铁皮,内加 5cm 宽加劲肋,加劲肋为20cm20cm 的方格形状。模板的形状为园台形,倾斜角为 8 度,模板上口直径为桩径,下口直径为桩径加 30

9、.6cm,模板长度为 1.1m。护壁混凝土中的钢筋采用 8mm,100mm100mm 的单层钢筋方格网片。模板加固要牢固,采用十字撑内固定法,严防跑模。护壁混凝土的入模采用串筒,串筒直径为 20cm,每节长度1m1.2m,混凝土塌落度为 17cm19cm。第一节混凝土护壁高出地面 30cm,最后一节若地质条件好可以不护壁,浇注完毕的混凝土用钢筋棍振捣密实。护壁混凝土采用混凝土运输车输送,当上一节的护壁混凝土强度达到 80%时,即可拆除第一节模板,进行第二节的开挖。为加速混凝土的硬化,经试验室试配,并经试验人员指导,在护壁混凝土中加入促凝剂、JF1 高效减水剂。其配合比为:水泥、水、砂、石、促凝

10、剂、JF1 高效减水剂之比为1:0.42:1.59:2.60:0.04:0.075(8 小时后,混凝土强度可达到 80%以上) 。护壁混凝土浇注时,留取同条件养护试块,作为拆模的依据。因施工期间气温较低,为保证护壁砼强度应进行保温措施。9、护壁厚度计算(有地下水)tK*P*D/2*fc P=r*H*tg2(45/2)(式中 t 为护壁最小值,K 为安全系数,P 为土对护壁的最大侧压力,D 为挖孔桩直径 m,fc 为砼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N/mm2,r 为土的重度 KN/m3,H 为挖孔桩护壁深度 m, 为地基土内摩擦角)r 取 21KN/m3,K 取 1.65,H 按 25m 计算,内摩擦角取

11、35,将数字代入以上公式,则:P=2125tg2(4535/2)=142.3KN/m3用 C30 砼fc=15N/mm2D=1.5m则 t=K*P*D/(2*fc)=(1.65142.31.5)/(215)12cm护壁最小厚度为 12cm。施工护壁最小厚度 15cm 大于理论计算值 12cm,符合要求。10、钢筋笼制作与吊装、当桩孔达到设计标高后,将孔底的软土和杂物等清理干净,并请有关人员验孔,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钢筋笼采用现场加工制作,加工尺寸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进行。钢筋使用前应将表面油渍、漆皮、鳞锈等清除干净,所使用的钢筋必须是经过试验合格的钢筋。钢筋笼主筋采用对焊,主筋与加强

12、筋采用点焊。钢筋笼自上而下每 2m 间距设一混凝土垫块,以保证保护层厚度。、为便于吊装,每个钢筋笼上应做好吊环,制作完毕的钢筋笼按照桩编号挂牌。钢筋笼加工完毕后,报请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钢筋笼的存放场地必须平整、干燥,防止钢筋笼发生变形。、钢筋笼的安设采用 16 吨吊车进行。钢筋笼起吊过程中不得使钢筋笼产生不可恢复的变形,下钢筋笼时由人工辅助对准孔位,垂直下放避免碰撞孔壁。由测量人员严格控制钢筋笼顶面标高,达到设计高程后固定吊杆。11、浇注混凝土、混凝土采用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合格的商品混凝土,由混凝土运输车运至现场。、混凝土采用一般灌注方法,灌注混凝土前,先安放串筒,串筒直径为 20cm

13、,每节长度 1m1.2m。串筒上口安放特制的混凝土漏斗。混凝土灌注时,由输送车将混凝土送至漏斗内,启动漏斗下开关,沿串筒使混凝土自由下落。、混凝土的灌注必须连续进行,距离桩顶 5m 时用插入式振捣棒分层振捣密实。由于施工期间天气温度低于 0 度,采取暖棚法保温,确保护壁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振捣工具为插入式振捣器。、混凝土灌注完毕后及时处理好吊环,灌注至设计桩顶0.5m 以上后,停止灌注。12、施工组织机构成立以项目经理牵头的施工领导小组,成员包括项目总工程师、施工队长、工班长等技术骨干和行政骨干。领导小组的任务主要是根据现场实际条件制订施工方案,从人力、财力、物力确保其到位;组织施工方案的落实

14、,检查并督促施工方案的实施和进展。组长: 赵民立副组长: 费文彬组员: 康宇、毕树兵、刘延威、陈守辉、万金龙13、施工安全措施A、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认真贯彻执行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基本标准。B、项目部设专职安全监督员,坚持全员安全教育制度,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自保意识,同时,将具体的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各职能部门,各作业班组具体人作到责任落实。C、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凡穿戴不符合安全要求者,严禁进入施工现场。D、各工种作业时,必须有专人负责,统一指挥,相互配合。所使用的各种机械(机具) ,应严格执行机械的安全操作规程。E、吊装作业设专人指挥。吊车回转半

15、径内不得站人,并设专人负责交通疏导,保证车辆和行人安全。F、为防止孔中缺氧,当孔深挖至 8m 以下时,每孔配备一台鼓风机和一套塑料套(D=3 寸)将自然风送至孔底。G、为防止孔中有 CO2、SO2 等其它有害气体,每队配备专职安全员,用专用仪表,经常测试孔中空气质量。H、为防止孔中坠物伤人,井下挖土工人必须佩带安全帽,并在井下作业工人上方 2m 处设置一半圆形 5cm 厚木质保护伞,第一节混凝土护壁高出地面 30cm。I、为防止作业人员上下井摔伤,施工人员上下井必须使用安全笼,安全笼高 1.5m,并佩带安全绳。安全绳在井架角拴牢,并设专人看管,以免发生意外时能起到保险作用。J、为防止电击伤人,

16、井下作业使用 36V 的低压照明。K、用门铃或通话器经常保持井上、井下的联络,一旦井下有异常情况,井上人员及时将井下人员提升上来。L、施工人员离开现场,井口必须盖罩,严防外人坠入。M、每孔设立专职安全员,时刻观察井内情况,监督安全工作。N、操作振捣器作业时,应穿戴好胶鞋和绝缘橡皮手套,湿手不得触动电源开关,电源线不得有破皮及露电现象。O、为确保爆破作业的顺利完成,将制定完善的爆破安全组织措施。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做起:建立爆破组织指挥机构;组织强有力的技术力量;建立严格的爆破设计审批制度;使用有丰富经验的爆破施工人员;建立严格的爆破质量检查制度;建立科学的安全检测手段;建立严格的爆炸物品管理制度;做好安民告示工作。钻眼前,检查工作面是否处于安全状态,灯光照明是否良好,检查加固操作平台。风钻钻眼前,检查设备工具,不合格的立即修理或更换。严禁在残眼中继续钻眼;严禁在工作面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