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炉煤气工岗位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7423771 上传时间:2018-04-1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焦炉煤气工岗位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焦炉煤气工岗位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焦炉煤气工岗位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焦炉煤气工岗位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焦炉煤气工岗位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焦炉煤气工岗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焦炉煤气工岗位(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煤气工复习题 一、填空题(30 分) 2、炉顶空间温不得高于( 850 )3、小烟道温度不得高于( 450 )4、焦炉煤气管道因炉型不同有两种布置方式:下喷式和侧入式。5、确定集气管压力,以吸气管下部炭化室底部压力结焦末期不得低于( 5 )Pa 为原则。6、横排温度的测量在交换后( 15 分钟 )开始测温( 下降 )气流火道。7、测温时看上孔盖应随测随打开,最多不超过( 3 )个。8、看火孔压力测量在交换后( 5 )分钟开始,测量代表火道( 上升 )气流压力。9、焦饼中心温度要求达到( 100050 )10、为防止煤气中的焦油、奈等结晶,在焦炉煤气管道上设置有煤气预热器。11、立火道测温地点在

2、( 砖煤气道)和(斜道区)之间。12、燃烧室系统的压力主要根据规定的( 看火孔压力 )和( 蓄顶压力 )确定。13、小烟道温度不得超过( 450 C ) 。、我公司焦炉型号是()型,每座焦炉有炭化室()个,燃烧 室( )个,炭化室的高度是( 4300 )mm,有效高度是( 4100 ) ,炭化室宽度是 (500 )mm,机侧宽是 ( 495 )mm,焦侧宽度是( 505 )mm。炭化室锥度 是( 10 )。炭化室长度是( 14080 )mm, 、焦炉由三室两区组成,即(炭化室) 、 (燃烧室) 、 (蓄热室) 、 (斜道区) 、 (炉顶区)16、集气管严禁 负压 操作。17、氨水温度控制在 7

3、0-80 。18、焦炉系统自动调节翻板有 煤气主管压力、集气管压力、分烟道吸力。19、焦炉煤气加热系统,煤气水封有 冷凝液 安全放散 两种。 20、集气管严禁( 负压 )操作。 21、我厂焦炉是(TJL4350D)型焦炉,其结构特点是(宽蓄热室) , (双联火道) , (废气循 环) ,(下喷),(单热式)侧装煤捣固型焦炉。 22、代表火道为(7 )和( 22 ) 。 23、代表火道温度是根据(配合煤质量 )和(结焦时间)来规定的,最高温度不超过( 1450) 24、边火道温度最高不许超过(1300),最低不小于(1100) 25、交换顺序(关煤气) 、 ( 交换煤气和废气) 、 (开煤气)

4、26、我厂制定的交换时间是(30)分钟一次。 27、焦炉恢复加热时,煤气主管始终保持正压,放散时间不应短于(10 )分钟,并做 (爆炸试验)合格 28 焦炉加热设备主要包括(煤气管系) 、 (废气盘)和(交换机) 29、灭火的基本方法有(冷却) (隔离) (窒息) (抑制) 。30、盛隆公司的安全方针是(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强化措施) (综合治理) 。 31 企业新职工上岗前必须经过(公司级) (车间级) (岗位级)安全教育。 32、我国目前的安全管理体制是(企业负责) (行业管理) (国家监察) (群众监督) 。33、盛隆公司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是(法定代表人) 。 34、高空作业的安

5、全护具(安全帽) (安全带) (安全网) 。35、交换设备是改变焦炉加热系统气体流动方向的动力设备和传动机构,包括交换机和传 动拉条。 36、换向周期应根据焦炉加热制度、煤气种类、蓄热室换热能力等确定。 37、换向周期过长,格子砖吸热和放热效率降低,烟道温度升高。使热效率变差。换向周 期过短,则增加交换次数,可引起炉温波动,并不可避免的损失一些煤气。 38、为使焦炉达到稳产、高产、低耗、优质、长寿的目的,要求各碳化室的焦饼在规定的 结焦时间内沿长向和高向均匀成熟。 二、选择题(20 分) 。1、下列哪项为我车间的一级禁火范围(ABCD) 。 A、焦炉集气管 B、焦炉分烟道 C、焦炉地下室 D、

6、交换机室 2、凡距坠落高度基准面(A)米及其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称为高处作业。 A、2 米 B、5 米 C、10 米 D、30 米 3、测量横排温度在交换后( C )分钟开始测下降气流为道。A、5B 、10C 、154、 TJL4350D 型焦炉炭化室锥度为( A )毫米。A、10 B、20C、505、本厂焦炉的高向加热水平( B )毫米。A、600B、700C、8006、确定集气管压力以吸气管下部炭化室底部压力结焦末期不低于( C )为原则。A、0Pa B、-5Pa C、+5Pa7、在所有的操作条件下炭化室的压力( A )于一点相邻加热系统的压力。A、高于 B、等于 C、低于8、立

7、火道取样废气分析要求 a=( C )A、0.81.0 B、1.01.2 C、1.21.25 D、1.251.59、炭化室平均宽( A ) 。A、500mm B、480mm C、450mm10、硅砖蓄热室顶部温度不得超过多少(B ) 。A、1250 B、1320 C、145011、炭化室顶部空间温度不得超过( C ) 。A、700 B、800 C、85012、分道道温度不得超过( B ) 。A、450 B、350 C、25013、标准火道温度与标准温度不大于(C )A、10B、15 C、714、各燃烧室相对火道温度差不大于( C )A、 20 B、10 C、 1515、回炉煤气主管煤气低于( C

8、 )Pa。A、 800 B、400 C、 50016、我厂焦炉立火道测温点在( A ) 。A、灯头砖与斜道口中间。B、灯头砖 C、鼻梁砖17、集气管温度控制范围是 B A、70-80 B、80-100 C、80-12018、煤气总管压力不得低于 B A、3000 B、3500 C、250019、我车间焦炉交换时间间隔 C 分钟 A、20 B、15 C、3020、停止加热半小时,按煤气班长指示仍按时交换但只交换(B)系统A 煤气 B 废气21、交换机油缸不准发生严重退缸,焦炉煤气油缸不准退(C )毫米。A、5 B、15C、1022、下列哪项为我车间的一级禁火范围(ABCD) 。A、焦炉集气管 B

9、、焦炉分烟道 C、焦炉地下室 D、交换机室 23、交换机油缸不准发生严重退缸,焦炉废气油缸不准退(C)毫米。 A、5 B、15 C、20 24、为减少焦炉煤气中焦油等杂质的沉积,要将煤气预热到( B )。A、35 -40 B、45-50 C、55-6025、 ( A )是用来调节、切断和接通煤气的。A、调节旋塞 B、交换旋塞C、孔板26、在正常生产的焦炉中,整个燃烧系统均处于( A )状态。A、正压 B、负压27、一般情况下,孔板的孔径应不大于管径的( )%A、50 B、60 C、70 D、8028、配煤水分每改变 1%,标准温度约变化( C )A、20-30 B、50-60 C、10-5 D

10、、不变29、配煤水分每改变 1%,焦饼中心温度变化( A )A、25-30 B、20-10 C、10-5 D、不变30、根据( C )确定标准温度A、结焦时间 B、配煤水分 C、焦饼中心温度 D、集气管压力31、直行温度最高不超过( B )A、1350 B、1410 C、1450 D、165032、在任何结焦时间下,立火道底部温度对硅砖焦炉在换向后 20s,温度最高不得超过(C)。A、1650 B、1350 C、1450 D、1300 33、燃烧室最高温度在距立火道底( B )m 处。A、2.0-2.5 B、1.0-1.5 C、3.0-3.5 D、0.5-1.0 34、硅砖的荷重软化点是( C

11、 )A、1500 B、1600 C、1650 D、1560 35、直行温度的测量在下降( A )分钟后开始。A、5 B、10 C、15 D、20 36、测量直行温度时,看火孔盖一次打开不得超过( C )个。A、5 B、4 C、3 D、2 37、测量( B )是为了检查沿燃烧室长向温度分布的合理性。A、直行温度 B、横排温度 C、炉头温度 D、烟道温度 38、横排温度系数规定:单排燃烧室,实测火道温度与标准线差超过( D )为不合格 火道。A、5 B、10 C、15 D、20 39、10 排横排平均温度与标准线差,超过( B )为不合格火道。A、5 B、10 C、15 D、20 40、全炉横排平

12、均温度与标准线差,超过( B )为不合格火道。A、5 B、7 C、15 D、2041、一般要求边火道温度不低于标准火道温度( )。A、 B、 C、 D、边火道温度与其平均温度差不大于( )A、 B、 C、 D、当推焦炉数减少,降低燃烧室温度时,应保持边火道温度不低于( C )。A、 B、 C、 D、对于硅砖蓄热室,蓄热室顶部温度应控制在( )以下A、 B、 C、 D、对于黏土砖蓄热室,蓄热室顶部温度应控制在( )以下A、 B、 C、 D、对于双联火道,焦炉,蓄热室顶部温度为立火道温度的( )。A、- B、- C、- D、-、 ( A )测量是为了检查蓄热室温度是否正常,并及时发现蓄热室有无局部

13、高温。下火等情况。A、蓄热室顶部温度 B、直行温度 C、横排温度 D、炉头温度、用焦炉煤气加热时测量( B )蓄热室温度。、上升 、下降、在正常结焦时间下,选择处于结焦时间( C )的碳化室进行炉顶空间温度的测量。A、/ B、初期 C、/ D、一半 、为了避免焦炉基础顶板和交换开闭器过热,当用焦炉煤气加热时,小烟道温度不应 超过( )。A、 B、 C、 D、 、为了避免焦炉基础顶板和交换开闭器过热,当用焦炉煤气加热时,分烟道温度不应 超过( )。A、 B、 C、 D、 51、集气管内各点压力是( B )A、相同的 B、不同的 52、炭化室内的气体压力,在结焦周期内的变化是很大的, ( C )最低。A、结焦初期 B、结焦中期 C、结焦末期53、集气管的压力是根据吸气管正下方炭化室底部压力在结焦末期不低于( C )Pa 来确定的。A、-5 B、0 C、5 D、1054、集气管压力在冬季和夏季应保持不同的数值,其差值( )。A、- B、- C、- D、-、在各种周转时间下,看火孔压力均应保持在( )。A、-5- B、0 C、5 D、-、废气分析取样点在废气盘( )处A、- B、- C、- D、-、废气分析要求在球胆内降温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