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群众文化2015年1期内页(定稿)

上传人:qiuji****ngye 文档编号:37405132 上传时间:2018-04-15 格式:PDF 页数:128 大小:9.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2  群众文化2015年1期内页(定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28页
1-2  群众文化2015年1期内页(定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28页
1-2  群众文化2015年1期内页(定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28页
1-2  群众文化2015年1期内页(定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28页
1-2  群众文化2015年1期内页(定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 群众文化2015年1期内页(定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 群众文化2015年1期内页(定稿)(1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管:云南省文化厅主办:云南省文化馆云南省群众文化学会编辑委员会顾 问:黄 峻主 任:张桂芬副 主 任:刘亚平 李冰江 王丽红委 员:白玉宝 艾 华 殷海涛 陈 力 刘发有付 彬 王昱涵 鲁 颖 李湖云 蔡云峰主 编:张桂芬执行主编:白玉宝副 主 编:艾 华编 委:李丕臻 谢文丽 吴 杵封面设计:赵晓晖编辑:云南群众文化编辑部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人民西路356号邮政编码:650118电话:087168331446电子信箱:出刊日期:2015年3月25日特训专稿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 4文化论坛基层公共文化建设与发展 李友仁 12文化遗产文化价值观念的

2、差异与调适以哈尼族传统教育与当代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为样本 白晓艳 17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影像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杨 雁 27禄丰县和平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简述 吴正江 30姚安县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郭有珍小记 金朝荣 32田野考察 双柏县特色文化资源调查 李 静 34马龙县咨卡村彝族火草褂纺织技艺调查 范桂兰 39广南县者太乡壮族刺绣的保护与传承 林 颂 42巍山回族的斋月习俗 马赛云 45艺苑百家开远洞经音乐“生态性”保护刍议 何 薇 47岔河乡彝族花鼓舞的起源及其传承新探 龙绍明 51浅谈云龙白族吹吹腔戏 董春燕 54浅论书法艺术的音乐美 司大云 57文化随笔群星荟萃舞彩云 郭丽娟 6

3、0“彩云奖”舞台艺术作品的繁荣与创新 陈本仁 62读书真爽 韦世平 64写在书桌旁读书随笔三则 郭明进 66难忘露天电影 祝庆开 69浅议保护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的意义 张云红 71目录基层实践 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考 马景娣 73姚安公益文化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戴国斌 77浅谈师宗县农村文化户(联合体)的发展经验 赵祥睿 83浅谈农村文艺队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开远市乐白道办事处农村文艺队为例 杨 慈 85家乡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陆继宏 89浅析勐醒农场群众文化的发展现状及措施 宋卫忠 91文毓嵩明春满园嵩明县文化工作探究 王 鲁 94姚安县倾力打造群众文化新常态

4、 董家成 98加强社区“农家书屋”建设的思考 叶小军 100浅谈文化馆(站)免费开放 周少金 102对会泽县待补镇打造特色旅游小镇的思考 刘志波 106辅导培训 新理念践行公共文化志愿服务全国文化志愿服务培训班学习感想 谢 颖 111浅议拉丁舞的民族化编排以作品荷塘月色为案例 张琼云 113浅谈如何做好少年儿童的导读服务 闫丽芬 118资讯速递楚雄市以口夸村文化活动剪影 郎开喜 121禄丰县群众文体活动接地气 邓文富 122马关县扎实推进“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文化工作者专项工作 陶天来 124国家级非遗名录“傣族象脚鼓舞”传承培训班纪要 芒市文体广电旅游局 125双柏县举办第二套民族广场舞培训班

5、 张丽红 125红塔区老干部书画作品研和展出侧记 红塔区研和街道文化站 126元阳县举办“村村乐”文艺展演活动 李世超 126保山历史名人堂举行开馆仪式 胡炳雄 127征稿启事 本刊编辑部 128封二:云南省2014年群众文化“彩云奖”决赛掠影 段爱周 摄封三:云南省2014年群众文化“彩云奖”决赛掠影(续) 段爱周 摄 封底:梯田秋韵 张维波 摄云南群众文化 2015年第期 春季刊云南群众文化2015.1 4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下,我国公共文化建设投入稳步增长,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明显提高,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改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

6、显著成效,呈现出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但是,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与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要求相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水平仍然有待提高。在新的形势下,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有关要求,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

7、导,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基层为重点,构建体现时代发展趋势、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市场经济要求、符合文化发展规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二)基本原则。坚持正确导向。以人民为中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先进文化,创新传统文化,扶持通俗文化,引导流行文化,改造落后

8、文化,抵制有害文化,巩固基层文化阵地,促进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坚持政府主导。从基本国情出发,认真研究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指导,按照一定标准推动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促进实现社会公平。坚持社会参与。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审批项目,引入市场机制,激发各类社会主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增强发展活力,积极培育和引导群众文化消费需求。坚持共建共享。加强统筹管理,建立协同机制,明确责任,优化配置各方资源,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发挥整体优势,提升综合效益。坚持改革创新。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9、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形式,促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5特训专稿调发展。(三)主要目标。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全面覆盖、互联互通,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和手段更加丰富,服务质量显著提升,公共文化管理、运行和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格局逐步形成,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二、统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四)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10、。把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城乡规划。根据城镇化发展趋势和城乡常住人口变化,统筹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布局、服务提供、队伍建设、资金保障,均衡配置公共文化资源。整合利用闲置学校等现有城乡公共设施,依托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加强城市社区和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拓展重大文化惠民项目服务“三农”内容。加大对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扶持力度,推进“三农”出版物出版发行、广播电视涉农节目制作和农村题材文艺作品创作。完善农家书屋出版物补充更新工作。统筹推进农村地区广播电视用户接收设备配备工作,鼓励建设农村广播电视维修服务网点。大力开展流动服务和数字服务,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建

11、立公共文化服务城乡联动机制。以县级文化馆、图书馆为中心推进总分馆制建设,加强对农家书屋的统筹管理,实现农村、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整合和互联互通。推进城乡“结对子、种文化”,加强城市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帮扶,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五)推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与国家扶贫开发攻坚战略结合,编制老少边穷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根据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明确老少边穷地区服务和资源缺口,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以广播电视服务网络、数字文化服务、乡土人才培养、流动文化服务、农村留守妇女儿童文化帮扶等为重点,集中实施一批文化扶贫项目。落实对国家在贫困地区安排的公益性文化建设项目取消县以下(含县)及西部地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市地级配套资金的政策。加强边境地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促进地区对口帮扶,加大人才交流和项目支援力度。深入实施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人才文化工作者专项支持计划。支持老少边穷地区挖掘、开发、利用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充实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力争在较短时间内使老少边穷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有明显改善。(六)保障特殊群体基本文化权益。将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