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商业汇票的运用及风险防范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7402724 上传时间:2018-04-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议商业汇票的运用及风险防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议商业汇票的运用及风险防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议商业汇票的运用及风险防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议商业汇票的运用及风险防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议商业汇票的运用及风险防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议商业汇票的运用及风险防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商业汇票的运用及风险防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浅议商业汇票的运用及风险防范【摘要】文章主要通过对商业汇票走俏的原因及存在风险的剖析,提出了防范商业汇票风险的建议和措施。【关键词】 商业汇票;运用;风险;防范 对许多企业来说,获得银行的信贷资金支持是保持正常生产经营和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对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大,越来越快,在银行融资难的问题上,商业汇票的推广使用范围逐步扩大,参与的市场主体逐步增加。商业汇票作为一种支付结算工具对加速资金周转和商品流通,受到了银企双方的共同青睐 。 一、票据的由来和法律特征 票据发源于古罗马时代的自笔证书,到公元 12 世纪,在意大利的一些城市票据已经颇为流行。我国的汇票与支票的萌芽是唐

2、代的飞钱和帖子,南宋时的交子是本票的雏形。 票据是出票人依票据法签发的,由自已或委托他人于到期日或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一种有价证券。广义的票据是指以证明或设定权利为目的而做成的各种凭据,包括债券、股票、发票、提单、汇票、本票、支票等各种有价证券和商业凭证。狭义的票据是指发票人约定自己无条件支付或委托他人无条件支付一定的金额的有价证券。 (一)票据一般具有的法律特征 1票据是完全的有价证券。 2票据是一种要式证券。票据法律法规严格地规定票据的做成格式和记载事2项。不按票据法及相关法规的规定进行票据事项的记载,就会影响票据的效力甚至会导致票据的无效。此外,在票据上所为的一切行

3、为,如出票、背书、承兑、保证、付款、追索等,也必须严格按照票据法的程序和方式进行,否则无效。这就是票据的要式性。 3票据是一种无因证券,所谓无因是指只问票据的形式要件,成立否,不问其发生原因。 4票据是一种文义证券,即义务人只按照证券上指明的金额和条件履行义务,而不问出票人的原意。 5票据是设权证券。票据权利的产生必须首先做成证券。在票据做成之前,票据权利是不存在的。票据权利是随着票据的作成同时发生的。没有票据,就没有票据权利。这就是票据的设权性。 6票据是流通证券。票据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流通。它较民法上的一般财产权利,经背书或单纯交付即可让与他人。无须依民法有关债权让与的有关规定。一般说来,

4、无记名票据,可依单纯交付而转让;记名票据,须经背书交付才能转让。这就是票据的流通性。 (二)票据的种类 各国票据立法对票据的种类均采法定主义,由票据法对票据的种类做出明确的、封闭性的规定,不允许有法律规定以外的票据存在。根据我国票据法第条第款的规定,我国票据法上的票据,分为汇票、本票和支票三种。 近年来在人民银行有关政策措施的引导下,中小金融机构票据交易日趋活跃。商业汇票成为是票据市场的最主要工具。商业汇票按照承兑人的不同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 3二、银行承兑汇票得以广泛使用的原因 (一)银行对票据业务的宣传与推广 近年来,在央行的窗口指导下,因经济发展形势需要,银行加大了对票据业务

5、的宣传力度。银行承兑汇票的优点为更多的企业和个体工商业者所熟知,并在实践中因其便捷性而逐渐得以推广应用。 (二)银行银行承兑汇票自身所具有的安全与便捷的特性 银行承兑汇票因其由银行签发,由银行兑付,对持有者而言,具有低风险、安全的特性。再者,异地购物携带承兑汇票比现金要安全可靠许多,而且,持有者如资金紧张,可随时到银行办理贴现。高效、安全的特性是银行承兑汇票走俏的最基本原因。 (三)过高的信贷门槛和低额的信贷配给政策使得中小民营企业难以贷款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商业银行战略定位向大城市、大机构的转移,其对县域的信贷资金配给大为减少,其信贷权限大部分上收,信贷的管理更为严格,无形中加大了民营

6、企业信贷准入的门槛。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开办,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这一现象。当企业资金紧张时,其可利用手中的银行承兑汇票到银行贴现,从而获取资金,相当于从银行获得了贷款。这是银行承兑汇票发展迅捷的本质原因。 (四)获利因素 在实地调查中,很多个体工商业者办理银行承兑汇票的内在动因是将其作为一种可获利的支付结算方式。从在实际的银行承兑汇票的签发中,付款人向签发银行交存一定金额的银行存款即可办理同等金额的银行承兑汇票,因汇票有半年4的承兑期,企业在付款后,在未承兑前,依然可就在银行的抵押存款收取存单利息。如果企业的业务交易频繁,交易量大,在不影响企业信誉的前提下,此种结算方式会为企业赚取一笔不小的资金

7、。 三、企业使用商业承兑汇票的优点 (一)融资作用 利用商业承兑汇票进行融资活动,主要是指债权企业用商业承兑汇票向银行贴现而取得款项。这种利用商业承兑汇票进行融资的方法,对于票据的债权企业和债务企业都可能会使用,至于它们各自的具体操作,分述如下: 1债权企业融资。为了解决临时的资金周转困难,获得足够的流动资金,票据债权企业可以将持有的应收票据向银行申请贴现,从而从银行取得一笔款项。这种活动的实质相当于用应收票据这种权属凭证作为质押物向银行取得一笔质押借款,而且这种借款的一个好处就是其利率要比正常的短期借款略低。另外,对于银行限定了贷款额度的企业,利用应收票据贴现这种途径不失为一个变相获得借款的

8、好渠道,其实质相当于企业从银行获得更多贷款额度。 2债务企业融资。在具有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的企业之间,特别是在关联企业之间,目前的一种做法就是互相开具商业承兑汇票,让债权企业用商业承兑汇票先向银行贴现,然后再将从银行取得的贴现款转划给原票据债务企业,从而达到原票据债务企业从银行融资的目的。这种融资是通过原票据债权企业而间接进行的。值得一提的是,因此时开具商业承兑汇票的目的主要是向银行融资,故这种票据金额可能是真实的交易,也可能不是真实的交易。 (二)提前抵扣进项税 5这种方法主要是票据债务人为商业企业时采用,主要存在于有良好业务合作关系的企业之间。我国税法有关条款规定,商业企业购进货物,需等到

9、所购货物的货款支付完毕以后才能够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同时又规定,商业企业在开出商业承兑汇票之后即可以抵扣进项税额。商业企业购进货物时,向销售方开具商业承兑汇票,即不在“应付账款”科目中核算,而是在“应付票据”科目中核算。因为如果在“应付账款”科目中核算,则企业不能够立即抵扣进项税额,但是如果是在“应付票据”科目中核算,那么企业就可以在当期抵扣进项税额了。 (三)避免计提坏账准备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应收账款进行全面检查,并合理地计提坏账准备。而计提坏账准备会导致管理费用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利润的金额。如果企业为了达到预定的指标而企图要增加利润,就想减少坏账准备计提

10、的金额。降低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涉及到会计估计的变更,不但要企业有关机构决议通过,而且还要说明变更的理由、计算和披露其对利润的影响,这是企业和财务人员不希望做的;减少坏账准备计提的基数即应收账款余额不涉及会计估计的变更,能保持一贯性原则,只需对有关债权进行相应处理便可。因对应收票据可不计提坏账准备,故企业可作如下处理: 1在接近会计期末时,将一部分应收账款转化为应收票据,即让欠货款的债务企业给自己开具商业承兑汇票,从而将应收账款转化为应收票据。这样应收账款的期末余额就减少了,从而按固定比例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也就随之而减少了。 2平时在与自己关系较好的购货企业发生业务时,就让对方给自己开具商业承

11、兑汇票,从而通过不在“应收账款”科目中核算而在“应收票据”科目中核算来减少应收账款的期末余额。相应地,对方企业也不在“应付账款”科目中核算而在“应6付票据”科目核算。如前面所说,如果对方购货企业刚好是商业企业,因其可以利用商业承兑汇票提前在当期抵扣进项税额,所以此时对方企业可能也很配合企业的这样做法。在商业承兑汇票到期后,企业双方可以根据当时情况的需要进行协商,将“应收票据”转入“应收账款”。对方则将“应付票据”转入“应付账款”。 四、商业汇票风险产生的原因与防范商业汇票风险的建议和措施 (一)商业汇票风险产生有内在和外在的原因 1票据法规不尽完善, 票据法和支付结算办法等有关票据的法律法规虽

12、对商业汇票做出了相关规定,但不是很详尽,使银行会计结算人员在具体操作中难以把握,贴现和再贴现业务中涉及商业汇票的法律法规相对较少。 2金融机构内控制度不严密,银行会计结算部门没有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票据风险防范等内控制度,票据在前台受理后便不再作检查,或只流于对票据金额与票据数量的核对,因而造成了潜在的票据风险隐患。 3相关业务人员业务素质低,风险防范意识差。目前,商业汇票风险是来自多方面的,有市场风险,有信用风险,还有操作风险。另外,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工作人员主观武断,个别员工识假辨假能力差,违规操作造成的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 4在银行承兑汇票结算过程中的不规范。 第一,业务操作不规范。首先是

13、对承兑申请人的资格审查和承兑申请条件审查不严。有的银行在对承兑申请人的资产状况、经营前景、支付能力等情况知之不详的情况下,签发了一些无还款保证的空头汇票,导致款项不能如期收回,银行被迫垫支。其次是担保不实。目前申请企业提供的担保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有的企业动辄以机器、厂房作抵押,不管是否重复担保和能否变现。 7第二,利用银行承兑汇票套取银行资金。在没有真实商品交易的情况下,欺骗开户银行受理其承兑申请,签发银行承兑汇票,从而套取银行信用,使银行蒙受损失。 (二)防范商业承兑汇票风险的建议和措施 1 商业承兑汇票是交易性票据,必须具有真实贸易背景。企业签发、承兑商业银行承兑、贴现商业承兑汇票,都

14、必须依法、合规,严禁签发、承兑、贴现不具有贸易背景的商业承兑汇票。各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完善承兑授权制度和承兑授信业务管理。要在出票环节严格把关,切实加强承兑业务审查,办理承兑业务时,必须审查承兑申请人与票据收款人是否具有真实的贸易关系,对不具有贸易背景的商业承兑汇票或不能确认具有贸易背景的商业承兑汇票,不得办理承兑。 2要求客户出具见票即付的商业承兑汇票,我方可以先行向票据付款人提示付款并获得对应款项,然后再向客户(其票据法上的身份是出票人或者背书人)发货。 3对于客户出具的远期商业承兑汇票,由我公司在发货前向开展相关业务的商业银行进行贴现,贴现的条件是放弃追索权。首先是加强承兑保证金管理,降低

15、银行风险。为促使企业到期能够足额付款,应建立保证金制度和担保、抵押制度,保证金不低于票面的 30%。同时监督企业根据还款计划逐步归笼销售货款,以保证到期及时承付。对企业的逾期行为按“上笔不还,下笔不办”的原则进行处理。 其次是管好银行承兑汇票空白凭证。应加强对空白银行承兑汇票的管理,专人保管,明确责任,全面实现计算机签发汇票。 4银行加贴保贴函,建立健全承兑汇票保证金制度。公司便可以先发货,再行向出具保贴函的银行进行贴现。如果未贴现,而是票据到期向付款人提示承兑或8者请求付款,则可能存在一定的资金风险。各金融机构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条件办理贴现业务。所办理的每笔票据贴现,必须要求贴现申请人提交增值税发票、贸易合同复印件等足以证明该票据具有真实贸易背景的书面材料,必要时,贴现银行要查验贴现申请人的增值税发票原件。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跟踪检查,建立健全承兑汇票保证金制度,从而最大限度地规避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1 安姝敏王建国承兑汇票如何控制风险J金融时报,2004, (6) 2杨新民 企业“妙用”商业承兑汇票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3, (7) 3 雷桃英、付锦锋银行承兑汇票为何走俏县域J中国金融报,2005, (7) 4 马晓燕、王睿经济法纲要M东方出版中心 ,2003 5 内姜正松,刘博部控制研究J金融时报, 2004,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经济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