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消费文化的盛行及其对电视传媒的影响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7401570 上传时间:2018-04-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论消费文化的盛行及其对电视传媒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论消费文化的盛行及其对电视传媒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论消费文化的盛行及其对电视传媒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消费文化的盛行及其对电视传媒的影响(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浅论消费文化的盛行及其对电视传媒的 影响论文关键词:消费主义 消费文化 电视传媒 论文摘要:近些年来,消费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渐趋成为一种流行文化。消费文化的盛行促使电视传媒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了消费主义的倾向。 一、消费主义与消费文化 (一)消费主义的流行。消费,这是与生产相对应的一组经济学名词。生产决定消费。然而,随着经济的进步和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消费的需求和欲望越来越强烈,消费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商品变成了一种可以支配消费者消费的神奇力量并且促使人们对他的顶礼膜拜。在商品面前,消费者不再把实用价值作为衡量购买商品的唯一标准,而是越

2、来越重视他们的他们背后所代表的符号意义,于是消费主义得以产生。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媒体评论家让鲍德里亚曾经对消费主义做过深入的分析,提出了“消费主义理论”。“传统的物品只是满足人们需要的对象,并不能成为消费品,若要成为消费对象,那么物品必须成为符号,他必须外在为一个只作为意义指涉的关系,因此被消费的东西,不是物品,而是关系本身”。这种社会关系已经演变成为社会地位和身份的象征。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这种认可和尊重在大多数人的眼里可以表现在消费上。一辆名车和一辆普通的家庭汽车在大多数人的眼里代表意义相差很大。这就是消费文化盛行的现实土壤消费文化。 (二)消费文化的传播。消费文化是建立在大

3、众文化基础上的以消费为目的的文化。 “消费主义的最大特点是对物和感官享受的迷恋,消费主义主要体现为物欲2至上,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 ”在当代中国这也成为了社会生活中的流行元素。商品成为了衡量资产多少和社会地位高低的标准。消费者为了追求时尚和所谓的虚荣的符号身份而疯狂的购买商品,于是大量的无用的、虚华的符号产品进入人们的生活,并且促使人们乐此不疲的继续下去,消费文化成为大众文化,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议题。盲目的追求商品背后的符号价值使人们失去了思考和批判的能力,并且逐渐异化成为物品的奴隶,严重限制了人们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二、电视为主的大众传媒对消费文化的作用 在众多的媒体当中,电视具有生

4、动逼真的图像和色彩鲜明的影响,它对受众的眼球也最具有冲击力,于是他成为消费文化的宠儿。这些年来,电视媒体与时尚潮流的消费文化相结合成为他摆脱自身发展瓶颈的突破口。这种看似双赢的结合,加速了电视传媒传播消费文化的速度。广告是电视传媒最重要的收入来源,而广告本身也是为商品和市场来服务的。共同的利益驱使广告担当了推行消费文化的重任。他们抓住了受众的心理,把商品包装成代表上层社会和主流文化的符号,用大量的色彩和唯美的意境来渲染,赋予了产品更神秘的面纱,成为渴望追求个性的年轻群体所追逐的对象。人们在幻想中加速消费,沉迷于自我建构的虚拟世界的狂欢中。他们消费的目的不全是为了实际的需要,大多时候是炫耀自己拥

5、有代表一定身份和地位的符号产品,这样逐渐不可避免的地被卷入到商品信息的环境中。此外迫于流行的诱导和群体的示范,再加上日常生活中的意见领袖的作用和人际交往中的病毒式传播,大量的受众就会无意识的掉入消费团体的漩涡之中。 然而,渴望追求个性的消费者却忽略了电视传媒的特性。电视传媒是建立在现代高科技技术基础之上的可以在瞬间大批量的复制和生产所谓的时尚的个性的产品。然而他们在不断复制的过程中制造出了一种同质的社会产品,追求个性缺最终得3到的却是同质化的产品。 三、消费文化对电视媒体在节目运作中的特征 在消费文化盛行的传媒语境下,电视为主的大众传媒也越来越表现为消费化。 第一,电视媒体在内容制作上,青春、

6、时尚成为重要的节目定位。时尚的电视剧,既可以吸引更多的受众,还可以获取更多植入广告和插播广告的收入。第二,电视媒体会和商业集团相结合来开发节目资源。例如电视传媒和一些商家、企业一起举策划一场大型的电视节目以抽奖的方式来吸收受众短信投票。这样既可以提高收视率又可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双方达成双赢的目的,使更多的潜在消费者成为消费者。第三,电视媒体在消费主义和消费文化的影响下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解构。艺术品逐渐脱离了文化本身,并且逐渐以商品的性质参与到市场竞争,而消费者更以艺术品的非共享性作为他们炫耀的资本,认为拥有艺术品就会代表一种身份,逐渐异化成单向度的人,不再具有思辨意识。 四、消费文化的语境下加

7、强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在消费文化的语境下,广大受众受到消费符号的诱导而逐渐异化。加强对消费者的媒介素养教育,使受众意识到媒介文化的本质,呼吁他们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市场引导的同质化的时尚和消费,提高他们的思辨意识。此外,挽救我国的文化产业也成为媒体的一个重要的工作。文化产品的精神元素的逐渐丧失和物质符号的意义的逐渐提升促使大量的受众关注的是艺术品背后身份地位的符号意义而忽略了其整个的文化意义。加速我国文化产业的优化和对艺术产品的精神意义的教育也成为当前消费文化背景下的最重要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高原.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探析J.黑龙江大学.2009. 2杨涵舒.消费主义传播及其政治影响J.新闻爱好者.2007(2). 43王智军,吴卫华.消费社会中的信息生产J.江西社会科学.2005(1). 4章国锋.“文化工业”与“消费主义”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经济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