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矶产业转型对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的启示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7401243 上传时间:2018-04-1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洛杉矶产业转型对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的启示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洛杉矶产业转型对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的启示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洛杉矶产业转型对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的启示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洛杉矶产业转型对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的启示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洛杉矶产业转型对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的启示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洛杉矶产业转型对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的启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洛杉矶产业转型对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的启示(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洛杉矶产业转型对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 的启示摘 要:洛杉矶从一个制造业城市发展成为全球性城市,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端化升级是根本动力。本文总结了洛杉矶从区域性制造业城市、国家制造业中心到以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为主导的全球性经济中心的三个阶段,在分析其成功转型原因的基础上,结合国际化城市的一般性标准和深圳的实际,提出了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洛杉矶,深圳,产业转型,全球性城市,国际化城市 深圳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将深圳建设成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先锋城市的战略目标。广东省明确了深圳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国际化城市的战略定位。国际化城市有诸多发展模式,比较而言,深圳与洛杉矶有太

2、多的相似之处:都是太平洋沿岸重要的港口城市,都是各自国家的制造业中心,都有移民城市的特质,其崛起都得益于特殊的历史机遇,但都不是传统的中心城市。洛杉矶从一个远离美国经济中心的小镇在上世纪 80 年代发展成为太平洋经济圈中重要的全球性城市,较之其它城市,其成功经验更值得深圳借鉴。 一、 洛杉矶产业发展的过程 洛杉矶位于美国西海岸加州南部,包括三个不同的地域概念,即:洛杉矶市(City )、洛杉矶县(County)和洛杉矶都市区(MSA)。洛杉矶市是洛杉矶县政府所在地,辖区面积 1216 平方公里,现有人口约 400 万;洛杉矶县包括洛杉矶市、长滩市(Long Beach)等 88 个市,辖区面积

3、达 10541 平方公里,人口超过 1000 万;洛杉矶2都市区,也称为大洛杉矶地区,包括洛杉矶县、橙县(Orange)、圣贝纳迪诺县(San Bernardino)、河边县(Riverside)和温图拉县(Ventura)等 5 个县,下属 157 个市,人口 1750 多万,是仅次于纽约的全美第二大都市区。洛杉矶的产业发展经历了三次重要的转型。 1.区域性制造业城市 洛杉矶市成立于 1781 年。1850 年,在美国西进扩张战争中,洛杉矶随加州从墨西哥并入美国。1892 年,洛杉矶郊区发现了大量石油,到 1920 年,洛杉矶已成为全美主要的石油生产基地,高峰期每年保持 5000 万吨原油生

4、产能力。石油开采业的迅速发展、交通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直接促进了炼油等石化工业的发展,一些大的钢铁和橡胶业公司纷纷在此设厂,汽车、航空、造船、机械等制造业和电影工业等日渐勃兴。进出口贸易高速增长,到 1926 年,洛杉矶向国外输出的货物吨位仅次于纽约,成为西海岸的重要港口。上世纪 30 年代美国经济进入大萧条,洛杉矶经济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但由于福特、通用等大汽车制造商在洛杉矶设立了批量生产装配工厂,以及好莱坞电影业的支撑,洛杉矶保持了萧条年代的经济增长。到 1939 年,洛杉矶的工业就恢复到萧条前的水平,好莱坞电影业也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外国市场收入增加,电影业雇佣人数达到制造业的 1

5、5%。此时,洛杉矶的发展远远超过南加州其它城市,更重要的是洛杉矶形成了多元化的制造业结构,城市经济已不完全依赖石油资源。到 30 年代末,洛杉矶已成为南加州区域性中心城市。 2.国家制造业中心 3洛杉矶的现代化始于二战期间,联邦政府通过军事订货、设立军事设施和军事基地等途径向西部投入了大量资金,已拥有一定工业基础的洛杉矶成为最大的受益者。19401945 年间,洛杉矶所承担的军火生产和军事设施合同在西部 13 个大都市区中位居第一,在洛杉矶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的飞机制造业正是在这个时候发展起来的。1939 年,洛杉矶飞机制造业雇佣人数 2 万人,到 1943 年,仅洛杉矶县就高达 24 万多人。战

6、争需求也刺激了钢铁、汽车工业发展,40 年代后期形成了除美国东部外最大的汽车-玻璃-轮胎一体化汽车制造综合体。19421944 年,洛杉矶县新建工厂 479 个,扩建的工厂达到 1000 多个。二战后,由于朝鲜战争以及对前苏联的“冷战“,联邦政府的军事开支并未减少。1948 年,加州南部获得五角大楼过半的飞机合同,1955 年洛杉矶县飞机制造业就业机会达 27.5 万个, 1967 年高达 35 万个,另有 15 万个就业分布在邻近郊县,飞机制造业成为洛杉矶的支柱工业。1962 年,洛杉矶有 1/3 的工人依赖国防工业。19501960 年间,洛杉矶制造业就业增长速度超过美国平均速度的 10

7、倍。从1950 年开始,洛杉矶制造业产值超过旧金山及东部的底特律、克拉夫兰、匹兹堡、费城,成为仅次于纽约和芝加哥的全美第三大制造业城市。 3.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为主导的全球性经济中心 上世纪 60 年代末,欧洲、日本经济复苏,美国的世界经济中心地位受到了削弱,随之而来的 70 年代的“石油危机”,使美国经济出现了衰退,制造业首当其冲,洛杉矶也不例外,但洛杉矶较早地完成了产业结构调整。西海岸城市在二战及战后形成了国防工业主导的产业结构,而国防工业与高科技产业关系密切,使得西4海岸成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源地。随着太平洋沿岸经济进入繁荣期,太平洋国家取代欧洲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促进了洛杉矶生产服

8、务业迅速发展,并使之成为城市经济的重要支柱。到 80 年代,洛杉矶的金融业不仅超过旧金山成为西海岸最重要的金融中心,而且成为全美仅次于纽约的第二大银行集中地。2003年,洛杉矶都市区生产总值达到 6535 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当年生产总值的 47.6%,如按国家排名,可进入前 10 位。2004 年度洛杉矶市的生产总值为 1960 亿美元,相当于当年整个广东省的生产总值。洛杉矶雄厚的飞机制造业基础,使得宇宙飞船、导弹研究开展较早,尖端国防工业带动了通讯设备、计算机、电子仪器等产业发展。19721979 年间,洛杉矶航空和电子行业就业增长了 50%,这个势头到 80 年代仍未减退。当中西部制造业带

9、的钢铁和汽车业受到来自欧洲和日本剧烈冲击而一蹶不振时,洛杉矶的电子产品和宇航业却在亚太地区找到了广阔市场。目前,洛杉矶仍是美国最大的制造业地区,仅洛杉矶县就提供了近 50 万个就业机会。进入 21 世纪,洛杉矶成为美国西部的高科技产业和研发中心,享有“科技之都”的称号。拥有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数量位居全美第一,约 20%的人拥有大学及大学以上文凭。由于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洛杉矶得到了来自联邦政府大额的国防合同。在民用航空领域,得到了来自欧洲空客 A380 和波音 7E7 的飞机制造合同。在计算机和电子产品制造、软件开发、互联网及数据服务业、计算机系统设计及服务业等方面,其成果可以与休斯敦以及

10、加州北部的硅谷相媲美。洛杉矶跻身全美六大生物技术中心,在商业性研究设施和化验室方面占有优势,并且有全美著名的癌症、眼科等专门的医疗机构和医疗中心。在工程设计、环境技术方面处于美国和世界领先地位。洛杉矶也是全球知名的汽车、家具和家庭用品、玩具的设计中心。有 215 所高等学府和教育机构,5其中加州理工学院、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南加州大学等是全球著名的高等学府和研究中心。同时,好莱坞电影在全球的影响与日俱增,几乎集中了全美所有大型的电影制作发行公司,目前从事娱乐制作产业人数达到 24 万人,年收益达 300 亿美元。电影业作为娱乐业的火车头,带动了包括音像、电视、印刷、出版、旅游等整个娱乐业的发展

11、,不仅给洛杉矶带来丰厚的利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塑造着洛杉矶的城市形象,从事娱乐相关产业的人员达 60 万。主要的无线广播电视台如CBS、ABC、NBC 等都在洛杉矶设有制作部门,洛杉矶时报成为美国第二大报纸。环球影城、迪斯尼乐园等著名旅游景点以及蜚声全球的阳光、沙滩,每年给洛杉矶带来超过 2000 万人次的过夜停留游客,消费达到 110 亿美元。洛杉矶还拥有湖人和快船两支 NBA 球队、世界级的洛杉矶交响乐团和 2 个现代艺术博物馆等。洛杉矶的港口和机场承担了 60%的美国与太平洋国家的贸易,货物进出口数量超过了东部大港纽约和新泽西之和,成为美国第一大港以及太平洋经济圈的重要交通枢纽。洛杉矶港

12、和长滩港是全美最繁忙的两个港口,2006 年两港集装箱吞吐量 1576 万标箱,居全球第五位。洛杉矶大都市区有 6 大机场,其中仅洛杉矶国际机场 2006 年的货邮吞吐量就居全球第 10 位,旅客吞吐量居全球第 5 位。洛杉矶还是美国三条横贯大陆铁路的起点,高速公路四通八达,都市区内高速公路全长 1050 公里,各种道路和停车场占总面积的 1/3。从上世纪 70 年代开始,洛杉矶就逐渐成为国际金融和服务中心。 19721984年间,洛杉矶服务业就业增长了 63.5%,这种增长遍及商业、旅游、娱乐、法律、建筑和会计等服务业以及私人服务部门。1990 年洛杉矶服务业就业比例已达 69%。6目前,洛

13、杉矶已成为仅次于纽约的全美第二大金融中心,36 家美国银行、108 家外国银行及许多著名的国际大财团在此设有机构。洛杉矶还有来自 76 个国家和地区的领事机构,33 个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代表办公室,35 个外国商会组织。2004 年全球 500 强有 22 家总部位于该地区,分布在各个行业。批发、零售业仅次于纽约和芝加哥。洛杉矶经济日益呈现国际化特征,与日本东京一起构成太平洋经济圈的“都中之都”。二、洛杉矶产业成功转型的原因分析 洛杉矶经历了石油资源枯竭、上世纪前半叶的大萧条、六七十年代来自日本对美国传统工业的巨大冲击,以及冷战结束后国防预算减少的打击等。与美国一些主要制造业城市就业呈兴衰波动不

14、同的是,洛杉矶更多地反映出在不同的结构转换中螺旋式上升,最终成为在太平洋经济圈有影响的全球性城市。 1.多元化的移民及移民文化 移民对美国太平洋西岸城市发展发挥了独特的不可忽视的作用。1848 年“淘金热”兴起后,大批敢于冒险、野心勃勃之士陆续加入了西进的洪流, “有决心的人”往往比“有教养的人”更易于成功。开发早期,吸引移民是城市管理者和商会的一项重要工作。人们常说由移民组成的美国是一个大熔炉(melting pot),而洛杉矶就是这种熔炉文化的代表。1965 年,美国新移民法案颁布实施,洛杉矶成为新的“艾丽斯岛”(Ellis Island),1990 年洛杉矶的人口规模已超过芝加哥,成为全

15、美第二大都市区。大量移民的进入加速了洛杉矶人力资本的积累,减低了劳动力成本,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得以提高;移民创办的小企业、商业社团和遍布全球的社会网络,促进了洛杉矶国际贸易的增长和经济的繁荣,大部分出口流向移民原来国家;最为重7要的是移民敢闯敢试的创新精神,成为洛杉矶发展的不竭动力。2.政府大力支持产业发展 美国西部城市史学者卡尔艾博特(Carl Abbott)认为:“在使美国西部城市成为全国性城市方面,最强大的推动力是联邦国防预算。 ” 正是在国防合同的刺激下,洛杉矶以航空制造业为龙头的制造业得以高速发展,最终实现了工业化。冷战结束后,联邦政府军费开支缩减,国防工业受到较大影响,钢铁、汽车和橡

16、胶等传统制造业也出现了衰退。而高科技产业投资大、风险大,私人和企业的能力有限,此时,联邦政府加大了对西部“阳光带“的科技投入和扶持,联邦研究发展基金大量流入西部的公司和大学。1977 年,洛杉矶获得的承包合同遥遥领先于其它主要大城市。洛杉矶成就“科技之都”之名,大量联邦政府采购功不可没。 美国政府还大力支持好莱坞电影产业的发展,为其减低税收、优惠外币兑换率、订购影片,甚至充当其海外商业谈判的代表。到了上世纪 60 年代,好莱坞已经在英国及拉美国家占据垄断地位。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政府一方面在国内保护企业之间的竞争,另一方面在海外支持好莱坞争取文化霸权、保护版权、扩张市场,推行文化垄断。在洛杉矶,每天都可看到很多警察为电影摄制现场组织交通、维持秩序的场面,这在交通繁忙的大都市实属不易。在发展高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的同时,洛杉矶还注重支持优势传统产业发展。据洛杉矶市政府官员介绍,去年以来,为了支持声誉良好的美国最大会员制连锁仓储超市好市多(Costco)在洛杉矶发展,市政府按每 25 万人一个分店,在全市规划并协助解决了 16 处商场用地问题。洛杉矶的服装、玩具和家具制造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经济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