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斯麦与统一战争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7395426 上传时间:2018-04-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俾斯麦与统一战争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俾斯麦与统一战争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俾斯麦与统一战争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俾斯麦与统一战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俾斯麦与统一战争(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统一战争 德国统一的三大功臣 - 俾斯麦、罗恩、毛奇 主条目:普丹战争 丹麦作为德意志的北邻,经常插手德意志的事务,因此俾斯麦第一个便要解决丹麦。另一 个原因是因为在 1863 年什列斯威(石勒苏益格)在波兰革命中被纳入丹麦。而战争同时可 以观察奥国实力,为普奥战争作好准备。 在 1861 年,丹麦国王欲接管普丹边境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两地,俾斯麦立即以此制造 争端。他首先确保如果普丹开战,其他列强不会干涉,并与奥地利结盟共同攻打丹麦,最 后逼使丹麦放弃这两个州。 在 1864 年 10 月 30 日所签订的维也纳条约中,规定丹麦放弃两地。而于 1865 年 8 月 14 日普、奥两国达成加

2、斯坦因专约 ,将石勒苏益格划归普鲁士统治,荷尔斯泰因则归 属奥地利。 但是这其实是俾斯麦处心积虑的阴谋,因为奥地利所得的荷尔斯泰因不但面积狭小,而且 被普鲁士包围。这样奥地利很容易便会与普鲁士发生冲突,因此这是一条将奥地利推向与 普鲁士发生战争的导火线。 编辑普奥战争 在普丹战争后,俾斯麦决定要将奥地利赶出德意志邦联,以利于将来德国的统一。因此他 着手孤立奥地利,首先俾斯麦答允协助俄国取消黑海中立条款 。并与法皇拿破仑三世会 晤,表示普鲁士不反对把卢森堡及莱茵河区让给法国,以此确保法国在普奥战争中保持中 立。而英国当时继续实行光荣孤立的政策,因此在普奥发生冲突时会保持中立。最后,他 在 186

3、6 年 4 月 8 日,与意大利签订攻守同盟条约,规定如果普鲁士在 3 个月内与奥开战, 意大利则必须同时对奥宣战,只有在奥地利归还威尼斯予意大利的情况下,方可与奥讲和。最后,奥皇因为不满意加斯坦因专约的条款,而要求用普鲁士最富庶的工业区西里西 亚交换荷尔斯泰因,因此俾斯麦以此借口,指责奥地利毁约。结果在 1866 年 5 月,威廉一 世下令全国总动员,并于同年 6 月对奥宣战。意大利亦依据攻守同盟条约,同时对奥宣战。不久,普鲁士便征服北德的亲奥小邦,并于 1866 年 7 月 3 日以 29.1 万军力在萨多瓦与 23.8 万奥军发生大战,即萨多瓦会战,最后奥军战败。 而这时俾斯麦决定与奥讲

4、和,而不是乘胜追击,因为他明白对于普鲁士最有利的做法不是 消灭奥国,而是将奥地利逐出日耳曼联邦,并且让奥匈帝国作为抵挡俄国东进的屏障。因 此他在该年 8 月 23 日签订的布拉格条约中给予奥地利极为宽容的讲和条件,以便于保 持对奥的良好的关系。 普奥战争结束后,妨碍德国统一的就只剩下在背后控制着南德诸邦的法国了。 编辑普法战争 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的镜厅中登基为皇帝的绘画,白衣者为俾斯麦 主条目:普法战争 由于法国仍然在幕后操控著南德意志地区的各个邦国,阻碍德国统一。因此,俾斯麦以西 班牙王位继承问题制造争端,逼使法皇拿破仑三世对普宣战,而普鲁士则借此团结德意志 民族,对法国作出进攻。 普鲁

5、士很快便击退了入侵的法军,并向法国作出反攻,在阿尔萨斯会战中,普军大败法军, 拿破仑三世投降。随后普军进军至巴黎,协助巴黎新成立的国防政府消灭巴黎公社,以便 获得大量赔款。 最后,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的镜厅中登基,宣布德意志帝国成立,并从法国获得阿尔萨斯和洛林两地及 50 亿法郎的战争赔款。论俾斯麦的个性对德国统一战争的影响不可否认,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是有些历史人物的功劳也是不能磨灭的, 在德国统一的历史上,俾斯麦无疑是功绩最大的人物。笔者认为:正是俾斯麦与众不同的 个性,决定了在由他领导的德国统一战争中能够积极采取正确有效的外交战略和军事策略, 赢得战争的胜利。 一、骄傲自

6、信,永不服输的个性注定了统一战争必胜的结局 俾斯麦骄傲自信,永不服输的个性早在其年轻时就已凸显出来。1839 年,他向波茨 坦当局递交辞呈时说:“我的抱负是指挥别人,而不是听人指挥” 。这种自信、傲气和永不 服输的精神在他领导德国统一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850 年以来德意志各邦国要求民 族统一的呼声日益强烈,这种呼声引起了俾斯麦的关注。1862 年 9 月 30 日,俾斯麦在国 会发表了著名的“铁血演说” ,声称要用铁和血来解决当前的重大问题,并在议会强行通过 军费预算案。他对普鲁士完成德意志的统一充满信心。1863 年,丹麦议会通过新宪法,将 石勒苏益格、荷尔施泰因(两处属于德意志邦联

7、且讲德语但又与丹麦间有同盟关系的公国) 划入丹麦版图,这无疑给了普鲁士最好的借口。俾斯麦很快联合奥地利对丹麦宣战。战争 中他亲任军事指挥,普奥联军杀敌勇敢,战争很快以普奥的胜利而告终。 由于领土分配出现矛盾,刚刚做完盟友的两个邦国又很快开战。俾斯麦清楚地知道奥 地利是一个比丹麦强大的多的竞争对手,是普鲁士统一德国的最大威胁,因此他在御前会 议上坚定地说:“我拿脑袋做赌注,哪怕我上断头台,也要赌到底德意志命运的难解 之结,不能用双雄并立政策这种温和的方式解开,而只能用剑来斩开” ,他的自信和傲气再 次呈现在世人面前。1866 年 6 月 16 日普奥战争终于打响,这一次俾斯麦虽然在外交上做 足了

8、准备,但在战场上却没有必胜的把握,因为普鲁士人民并不支持他,俾斯麦唯一可以 依仗的就是出色的普鲁士军官和富有纪律的士兵。 在俾斯麦永不服输的精神的支持下,仅 仅七周后,战争就以普鲁士的胜利而结束了。 北德联邦建立后,俾斯麦很清楚法国的拿破仑三世绝不会轻易放弃对南德四邦的控制, 因为当时欧洲的国际关系是千丝万缕的,任何一个国家的行为都会牵动其他国家的神经, 因此,俾斯麦统一德国的过程,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失误。在英法俄等强国面前,俾斯麦 是绝对不肯屈服的。在俾斯麦的调动下,所有德意志邦国都为民族统一事业而团结了起来, 南德诸邦甚至动员军队与北德联邦共同组成一支 50 万人的德意志民族军。9 月 2

9、 日,在色 当决战中,法军大败,拿破仑三世被普鲁士元帅毛奇所俘。俾斯麦乘胜继续挥戈前进,直 捣巴黎,取得战争胜利。英俄两国也未再阻挠,德国统一终于完成。 二、生性多疑,狡黠善变的个性使统一战争总是能够化险为夷,左右逢缘 早在 1856 年,俾斯麦就提出了确立普鲁士在德意志的霸权地位的目标。这项政策实 施的关键是削弱奥地利并把它从德意志排除出去。因此在对丹麦战争时,俾斯麦担心奥地 利会趁机制造事端,削弱普鲁士,就把奥地利也拉入战争,同时还可以看看奥地利的军事 实力。1864 年 8 月双方签订加斯泰因协定:石勒苏益格划给普鲁士,奥地利则分得了 和自己并不相连的荷尔施泰因。这是俾斯麦故意的布局,是

10、俾斯麦设计的迷魂阵。之后奥 皇约瑟夫想用麻烦不断的荷尔斯泰因换取格拉茨省,被俾斯麦拒绝。很快他就把军队开进 了这一地区,双方终于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为俾斯麦提供了对奥战争的借口。 在准备对奥战争时,为换取法国中立,1865 年 10 月 4 日,俾斯麦会见拿破仑三世时 说:“一个怀有远大志向的普鲁士将把法国人的友谊看作是极端重要的。 ”为了迫使奥地利两面作战,俾斯麦向意大利提出结成军事同盟,遭到法国反对。于是,俾斯麦再次面见拿 破仑三世,对他说,普奥战争对普鲁士来说是长期而艰苦的,是消耗战,请拿破仑三世安 心,普鲁士不会对法国构成任何威胁。经过精心准备,终于赢得战争胜利。 对奥战争结束后,俾斯

11、麦深知统一全德的最后一步将是与法国开战,他先是利用法国 对南德领土的觊觎,以宽大的条约把 4 个邦国拉到自己一边,然后当法国要求吞并比利时 和卢森堡时,俾斯麦要求法国出具书面材料,并暗中将法国的野心通知英俄。于是法国的 野心开始让英国深为担忧,而俄国向来与法国在波兰和东方问题上存在矛盾,意大利也因 法国支持其境内的教皇领地而与之关系冷淡。在俾斯麦的催动下,很快法国就成了孤家寡 人。1868 年,为了制造战争导火线,俾斯麦派人到西班牙活动,使西班牙政府宣布将王位 献给普鲁士王室的一位亲王。法国大怒,要求普鲁士书面保证放弃这一王位。威廉一世急 忙给俾斯麦发电报,意欲忍让。但狡猾的俾斯麦却擅自把发给

12、法王电报中的“从长计议” 变成了“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和解的意思变成了轻蔑的拒绝。不出俾斯麦所料,缩写后的 电报在报纸上发表后,果然挑起了拿破仑三世的怒火,这个同样急于转嫁国内危机的君主 很快就正式对普鲁士宣战。三、处世方式机敏灵活,超强的人事驾驭能力保证了战争进程的顺利进行 1863 年底,正值德意志与丹麦发生领土纠纷之时,俾斯麦决定先打丹麦,然后再 收拾奥地利。为了进行战争时不 至于腹背受敌,俾斯麦灵活运用外交手腕,不断化敌为友,奇迹般地使欧洲各国 在适当的时刻保持中立,从而确保了普鲁士始终只同一个敌人作战。在德国统一的过程中, 几乎每一步都是按他精心设计的计划进行的,他超强的人事驾驭能

13、力可以说发挥到了极致。 例如,在联合奥地利对丹麦的战争结束后,故意让奥地利对领土分割产生不满,为以后对 奥战争留下伏笔。在对奥战争取胜之际,他又考虑到日后在对法战争中需要有奥地利的友 好态度,因此力排高级将领要乘胜进入维也纳的意见,与奥签定了比较宽松的和约,则表 现了其机敏灵活的处世能力。1867 年,德国成立了北德意志联邦,这是俾斯麦统一德国的 重要一步,但南德四邦受到法国控制,俾斯麦在统一南德四邦上表现出了足够的耐心,他 的策略是:决不放枪打第一个来闻诱饵的鹿,而是等到群鹿都来才放枪。果然,他在等到 西南四个邦国都加入联邦后,才跟法国交战。 1870 年,普法因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发生纠纷。

14、当时在埃姆斯温泉疗养的威廉一 世将其与法国大使会见的经过用电报通知俾斯麦,让俾斯麦对电报内容作必要的改动后发 表。俾斯麦认为这是一桩对普鲁士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它提供了刺激法国宣战的一个有利 机会。在与军方人士商议后,他当即篡改电报内容,使其带上侮辱法国的口吻,并相信这 将对“高卢牛”起到一块红布的效果。7 月 13 日电文一发表,便引起法国政府的狂怒。7 月 14 日晚,法皇决定宣战,这正是俾斯麦意料到的结果。翌日晚,普鲁士政府亦向北德意 志联邦发出动员令。由于法国的孤立和军事上的失误,普鲁士则制定了周详的作战计划, 因此开战不到一个半月,在 9 月 2 日的色当激战,普军大获全胜,法国投降。这正是俾斯 麦超强的人事驾驭能力的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