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一道值得商榷的调考试题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89.55KB
约2页
文档ID:3738480
一道值得商榷的调考试题_第1页
1/2

52 数学通讯…2ol4年第11、12期(上半月) ·辅教导学· 一道值得商榷的调考试题 李红春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第一中学盘龙校区,430312) 立体几何中的三视图是高中数学课改后的新 增内容,也是高考的重点,近年来,频繁出现在高 考和调考试卷中,笔者最近在研究武汉市2013年 高三九月调考理科数学试题时,发现选择题第6题 是一道“问题”试题,答案值得商榷,然而不少考卷 和复习资料书上却引用此题,为了避免以讹传讹, 笔者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题目 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1所示,贝 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 ) (A)64. (B)72. (C)80. (D)112. \/ f 4 I —·}—一4————,·一 ——t———一4————— 图1 参考答案 这是一个组合体,下方是棱长为4 的正方体,上方为一个直三棱锥,如图2所示,显然其 体积为 ===4{× 1 x 4x 4×3—72,故选(B). C 图2 图3 其实,图2所示的几何体是符合题意的,但符 合题意的几何体并非唯一,原几何体的上方可能 为直四棱锥,如图3所示,此时体积为:V一4十 号x 1×(2十4)×4 X 3—76. 由三视图并不能完全确定实物图,下面再看 一个典型的例子: 如图4,某几何体的正视图、俯视图、侧视图均 为正方形,则其对应的几何体可能为正方体切去 左上角剩下的部分,如图5所示;亦可能为正方体 同时切去左上角与右下角的部分,如图6所示. 图4 图5 图6 建议今后将这道调考试题改编为如下填空题: 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1所示,则该几何体的 体积可能是 (将正确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64;②72;③76;④80;⑤112. 正确答案:②③. 另外,原题可作如下变式. 变式1 将图1侧视图中的虚线去掉,其它不 变,则原几何体如图7所示,上方为右侧面垂直于底 1 面的四棱锥,其体积为:V一4。

妄×4 ×3—8O. ·辅教导学· 数学通讯——2Ol4年第11、12期(上半月) 53 图7 图8 变式2 将侧视图虚线改为实线,其它不变, 则原几何体如图8所示,上方为有一条侧棱公共的 两个小的直三棱锥组合构成,其体积为:V一4 ‘ 1×丢×2×4×3)×2—72. 总之,三视图确定,立体几何图形并非完全确 定,所以平常命题时要格外小心.另外试题命制过 程中即使出现了一些“问题试题”,我们也不应一 弃了之,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如果能分析出 其中的错因,这必将对我们提高思维的严密性、养 成细心谨慎的习惯大有帮助! 两道选择题“流行解法 陈新伟 (山东省宁阳第一中学,271400) 2014年全国高考江西卷理科第1O题、2012全 国卷理科第12题均是选择题的最后一题,是所属 试卷中的选择题的“把关题”.因两题均为选择题, 在高考试题答案中,考试机构只给出了两题的正 确选项,并没有给出详细解答.笔者查阅了含有两 题详解的现有的出版物及各类高三复习资料,发 现题目的解答几乎如出同辙,网络上对两题的探 讨较少,给出类似详解传播也较为广泛.针对两题 流行解法,细细推敲,感觉其解法尚有值得商榷 之处. 1.2014年全国高考江西卷理科数学第lO题 流行解法的修正 题目1如下图,在长方体ABCD-A B GD1中, AB=11,AD一7,AA =12,一质点从顶点A射向点 E(4,3,12),遇长方体的面反射(反射服从光的反射原 理),将i一1次到第 次反 射点之间的线段记为L ( ==:2,3,4),L1一AE,将线 段L。

L2,L,L4竖直放置 在同一水平线上,则大致的 图形是 ( ) (收稿日期:2014—09一O9) ’’的修正 A B D 流行解法 先根据条件确定所求的截面,再 进一步根据相关图形求解相关线段的长度.由光 的反射定律,入射、反射光线及法线在同一个平面 上.如图1,设其反射点依次为F、G、H,则F、G、H 必在平面AA E内,设平面AA E与CD交于N, 与C D 交于M,如图2,则有L一AE=13,L 一 EF一13,L一FG: ,L 一GH一 .所以L 0 o —L2>L >L故选(C). 追问 反射点H必在平面AA E内的根据是 什么? 图l 8 G 4 5 F 5 N 3 图2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