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波动与企业发展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7382545 上传时间:2018-04-1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波动与企业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宏观经济波动与企业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宏观经济波动与企业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宏观经济波动与企业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宏观经济波动与企业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波动与企业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波动与企业发展(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宏观经济波动与企业发展现在企业发展有很多战略,有很多方方面面的问题,都需要应对。但是市场经济是有波动的,社会会发生波动,波动会带来风险。中国企业面对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怎么具有自己的动态发展战略,怎么应对一次次的经济波动。市场经济本身规律是什么?为什么有宏观经济学?为什么需要有宏观经济政府?有人讨厌中国政府宏观经济,为什么一天调来调去?都是有道理的。我们的企业怎么在经济市场的波动中实现自己的发展,在高峰和低谷、在高涨和萧条的过程中使自己生存、发展,特别中小企业。市场经济本身是市场经济还是不是市场经济,反正这个社会充满了利益冲突。世界有很多利益,我们的社会还有其他很多利益主体,都有各自的利益追求。

2、因此我想讲的问题除了讲企业的利益在什么地方,可能着重讲的是别人还有利益,讲讲社会的利益,讲讲利益的均衡。宏观经济涉及的问题不是一个、几个企业的问题,而是众多企业的问题,不是一个企业界的问题,而是还有其他利益集团的问题。经济学者可能做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当着企业的面讲政府的利益,当着消费者的时候讲生产者的利益,当着生产者讲消费者的利益。张扬张扬别人的利益,使我们了解社会还有一定的需要,还需要均衡,这样可以使我们看问题更全面一些。下面分几个问题讲讲宏观经济和企业发展当中的问题。经济过热与否在于总供求关系是否平衡我们刚刚经历了一次宏观经济波动,1997、1998 年经济萧条,通货紧缩,那是前一轮的

3、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的结果。到了 97、98 年以后经济逐步回升,一直到22000、2001 年经济回升。2003 开始出现经济过热的趋势,2004 年最开始的时候,去年年初的时候经济到了比较热的时候,这次也不是特别热,用人体 42 度作为发高烧讲,2004 年初到了 39 度,2003 年开始讨论宏观经济过热的趋势,2004 年最初已经到了相当过热的程度。然后政府开始采取宏观调控的政策,现在经济逐步开始平稳下来,增长速度逐步平稳了。这就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我不再去着重分析去年经历的辩论的问题,包括是什么引起的过热、过热的表现是什么、怎么判断过热,我们不详细讨论这些问题。但是还是要讲几个问题,几个

4、有关经济是否过热、有关经济波动的现象、问题分析。过热不过热不在于实际经济水平高低,不在于经济增长速度本身是多高、多低。美国经济 5%已经过热了,中国经济 8%并不热,7%还要通货紧缩,问题不在这里。问题不在绝对水平的高低,而在于总供求关系是否平衡。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由于各种因素,刚刚发展,基数比较低,体制在进步,劳动力成本低等等,我们的储蓄率比较高,每年 40%的储蓄率,美国大概百分之十几,按照全社会来算百分之十几我们百分之四十几,因此我们的投资增长速度会高,整个增长速度会高一点。现在可持续增长速度、可持续不过热也不过冷的增长速度也许是 8%9%.但是问题不在于实际增长速度高低,判断经济过热不

5、过热由一系列的现象来判断,特别是供求关系是否平衡来判断。2003 年以后发生的这些情况,首先看到是供求关系失衡以后的各种表现。首先的表现就是所有原材料投资品的供给开始紧张,价值开始上涨,而且这次不是中国的价格上涨,而是全世界的价格在上涨。因为现在中国经济大了,中国的需求量大了,要想经济增长不仅仅用自己的资源,要用全世界的资源。中国仅仅靠自己的资源不可能实现增长,就像日本如果仅仅靠日本3自己的资源不可能实现增长,中国要想增长一定要利用全世界的资源,这次我们已经在朝这个方面发展。然后一系列的基础产品都开始出现短缺,2003 年大家还在辩论是不是热,2003 年全国 24 个省停电,2004 全国

6、26 个省停电,福建省有的一星期停 5 天电,浙江停 4 天,江苏停 3 天,广东停 2 天,很多地方停到了老百姓的家里,大热天不能开冰箱开空调。有人说这是电的问题,如果电供应足够的话就不会出现这些短缺的问题,电力过去政策出现了错误,这个可以讨论。我们可以假设电过去几年的增长是正常的,但是不管怎么样,到了 2003、2004 年电力生产水平构成了总供给能力的组成部分。社会的总供给结构能力总是有一定的结构,现在的生产能力就是构成了整个生活能力的一个瓶颈也好,制约条件也好,就是现在总供给的一个内容,一个组成部分。为什么出现电力短缺,为什么前两年没有生产电,为什么没有扩大电力生产能力,因为上一轮的经

7、济过热导致电力生产能力过热,前些年出现了电力生产过剩,因此导致决策是少建电厂,不管历史怎么样,反正到了 2003、2004 年电力供给是这样的,我们的用电需求突然膨胀,结果导致了供求失衡,这是总供求失衡的一个表现。有人说电力失衡,假如没有电就没有失衡,我们假设一下。假如中国的沿海地区都开足马力生产,下一个大的瓶颈是什么?下一个大的瓶颈就是各种原材料的紧张会更加剧烈,现在已经剧烈了,以后会更加剧烈,比如钢铁、铁矿。!这就是供求关系失衡的结果,当然不都是中国的问题,但是有中国经济过热的因素。这是供求关系,所谓经济过热的第一个表现,其中还有一些价格的表现。所有东西既然出现短缺,价值就开始上涨,原材料

8、价格高涨有问题,我们现在仍然在这个过程中。这些是总供求关系失衡的基本的表现,我们要从这些表现上来看经济4是否均衡,是否出现过热或者是否出去过冷。过冷是什么意思?过冷就是生产能力过剩,过热是生产能力不足,出现萧条危机。经济失衡表现为供求关系缺口自我扩大一旦经济出现失衡,就会出现波动,失衡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供求关系的缺口会自我扩大,会产生动态的恶性循环。不仅是静态的供求关系出现差口这个现象,而且这个差额本身会导致动态的进一步变化。什么变化?一旦出现通货膨胀的趋势,一旦出现需求大于供给这种经济过热的局势,需求就会进一步自动的膨胀,价格就会进一步上涨,投资就会进一步的扩大。就会向通货膨胀方向进

9、一步恶性循环,什么道理?一旦出现短缺,价格开始上涨,价格上涨利润开始上涨,利润开始上涨,诸位企业家的投资开始上涨,投资进一步上涨,投资一旦进一步上涨,总需求就进一步扩大,需求进一步扩大,价格进一步上涨,需求进一步扩大。再加上人们的心里买涨不买跌,一旦这种趋势形成就会恶性膨胀,一旦反过来,一旦经济出现过剩,出现失业,出现通货紧缩,从动态的角度看,也会恶性循环,越来越往低走。一旦出现价格下跌,越下跌,投资者的利润越下跌,利润越下跌,大家越不投资,越觉得存在过剩生产能力,越存在过剩生产能力越不投资,越不投资需求越紧缩,需求越紧缩,价格越下降,利润越降低,投资越下降,需求越不足,就越是出现通货紧缩,这

10、是前些年遇到的情况。这就是所有经济失衡之后不仅仅是静态的现象,后面是一个动态的结果,它会恶性循环。当然后面要讲宏观政策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怎么打断这个恶性循环,不让他再进一步扩大下去。这是经济失衡之后产生的第二种结果,第一种是静态失衡,第二种是动态失衡,会恶性发展。5防止经济过热要从冷的时候的开始着手经济过热或过冷,最终会走到极限,走到极限之后就会出现一系列其他的后果。经济过热的最终后果就是产生大量的过剩生产能力。因为前面大家投资,利润好、价格高,于是大家往里投。而且价格高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这就是现在讨论原材料价格什么时候能下降,什么时候能平稳,全世界都在讨论这个问题。这个问题讨论的背景就是一旦供

11、求关系形成,它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存在着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存在着供求的缺口。因为生产能力、供给能力不是在很短时间内能够调整的。你可以在现有的生产能力下加班加点做点事情,但是呢你要真正扩大生产力,就需要投资,需要开矿,需要采矿,需要运输,需要设备、投入等等,至少需要 2、3年到 3、4 年的时间,现在全球也不是说没有矿,也不是说没有资源,而是现在那些资源行业要想扩大生产能力需要两三年的时间,投资就会非常的都过热,价格都不高,就会出现过度投资。过度投资就是投资的速度超过了最终的需要速度,最终出现大量的过剩生产能力。过剩生产能力出现以后就出现生产能力过剩的经济危机,出现经济萧条,转化为通货膨胀,转化

12、为通货紧缩,转化为失业、转化为生产能力的闲置、过剩等等问题。反过来严重的通货紧缩又会导致下一轮的经济通货膨胀。因为严重通货紧缩长期大家不投资、不扩张,结果需求慢慢恢复起来,恢复起来之后呢,由于过去经济投资不足,又产生了过度投资,这两种情况过热或过冷会相互转化。前面讲的是静态的,供求失衡,然后动态的供求失衡会扩大,第三点供求需求的各种状态会相互转化。所以去年前年讨论宏观经济是否过热的时候,有一个学者说中国经济不怕热就怕冷,这句话我非常同意,但是想想,我们为什么会出现冷?冷是怎么来的?天6下的冷是怎么来的?天下经济的萧条都是由于经济过热造成的。美国前几年 IT泡沫的崩溃,那一轮的经济萧条是因为美国

13、 IT 泡沫的出现。日本 15 年没走出低谷是因为日本前面有十几年的泡沫,经济过冷是因为经济过热造成的,而且真正要防的东西不是过热,而是过热之后的过冷!过热没有什么可怕的,过热大家的日子都好过,过热有没有无效率现象?经济的波动都是对效率的一种偏离、一种损失。太高的时候的损失就是过度利用,过度开采,加班加点。比如,公路的超载是无效率的,因为它把私人成本转加为了社会成本,过快的损耗了高速公路,产生了无效率,因此我们现在叫治超(治理超载)。为了运煤,全国停电,为了运煤,交通部门只好运煤车超载的时候可以放一马。这类过热的时候有没有无效率?有无效率,但是这些无效率比起经济危机的无效率、比起经济生产能力过

14、剩的无效率是小巫见大巫,是一个零头。真正的无效率是这些动荡过程中产生的过剩生产能力的闲置,大量的機器设备的闲置,最后甚至砸机器、倒牛奶。从小学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无政府状态经济周期,资本主义的无政府状态的缺陷所学的东西,然后人员失业,大量的生产能力闲置出现低谷,本来能够生产这些东西却生产不出来。这是经济理论上、政策上,最可怕的东西,而防热真正要防的不是热的时候的问题,而是冷的时候的问题!那有人说能不能永远热下去?那是不可能的!如果投资过度的话,早晚会遇到生产能力发展所必面对的市场需求的界限。先不举中国的例子,先举国际的例子,举市场经济最发达的国家美国的例子,IT 泡沫,宽带投资建设。IT 革命最突

15、出的就是大家上网,可以用网络。用网络就要铺宽带,而且当时宽带需求确实高涨,大家看好,大量投资包括风险投资都投宽带。就投呀、铺呀,突然大家发现,铺下的宽带一百年都用不完,后来有人论证是 50 年。7需求没有那么多,于是宽带的铺设突然停止,生产宽带的企业突然没有了订单,宽带的投资突然停止了,生产宽带投资的停止,导致为生产宽带行业提供供应部门的生产停止,整个需求迅速萎缩,出现大量生产闲置,需求迅速萎缩导致经济萧条。美国还好,IT 泡沫美国是走在前面,他为全世界生产 IT、宽带,所以他的宽带生产能力不会因为国内需求停止而停止,全世界还在铺,因此生产能力没有不萧条,一轮主要是房地产、电力,造电场,最终周

16、期里的其中一个例子,先不说钢铁、水泥的问题。有两个部门,一个是纺织,因为加入世贸组织,需求看好,而且确实订单在一个劲的增长,按照当时的订单扩大生产能力,购买设备。2003 年半年的时间纺织业总会的人告诉我投资的增长速度达到了 600%.走着走着到了年底,美国人突然对中国的一些纺织品重新实现配额制。西班牙人烧了中国的鞋,05 年取消配额,全世界限制中国的纺织品出口,什么道理?这个市场是有界限的,市场不是无限可以增长,以为总会高速度增长,于是很快我们的纺织品行业面临生产能力过剩的问题。再一个例子,汽车行业。根据前几年中国汽车增长 50%、60%安排生产,结果造成了最初有一个高涨这是特殊情况,是超常的增长,一旦当作长期的增长,大家都蜂拥而至产生过剩增长。这就是经济波动的全过程导致的后果。这个过程在中国现在发生,原因很复杂,比如刚才进的,最近中国经济这次为什么会有过热,主要是投资增长过快,有很多因素,其中有好的因素,这次是民营企业过快增长,同时也有国有企业的问题,软约束的问题也存在。这次主要的部分还是地方政府城市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区、大学城一系列的扩张计划,大家都搞城市扩张,而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经济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