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的制度设计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7382396 上传时间:2018-04-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的制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的制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的制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的制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的制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的制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的制度设计摘 要: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日益受到全世界各国家政府重视,当前中国流动性过剩与中小企业融资难并存折射出融资制度设计的缺陷,如何充分发挥政府政策和市场机制来调节资金的余缺,实现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是中国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政府应当借鉴国际成功经验,放松金融管制,促进金融制度创新,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和银行的融资功能,这是解决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不二选择。中小企业融资需要系统化制度性的解决方案,这个解决方案重点应该在政府和市场这两个层面。关键词: 中小企业,流动性过剩,政府政策,市场机制,金融管制,金融制度创新,资本市场 当前中国流动性过剩与中小企业融资难并存折射出融资制度设计

2、的缺陷,如何充分发挥政府政策和市场机制来调节资金的余缺,实现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是中国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政府应当借鉴国际成功经验,放松金融管制,促进金融制度创新,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和银行的融资功能,这是解决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不二选择。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日益受到全世界各国家政府重视,在实际做法上,各国政府支持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倾向,主要是着眼于经济结构调整,改善工业基础,创造优秀的企业;还有一种是欧洲倾向,主要目标是解决就业问题,从就业的角度来支持中小企业。中国现在刚刚开始重视这个问题,众所周知,1996 年我国曾经提出一个口号叫“抓大放小“,我 1997 年去日本访问时

3、,2日本一些经济学家,他们对我们中央提出的“抓大放小“表示了不同的看法,说你们提出“抓大放小“这似乎不正确,我们日本不是这样的,日本是大企业和小企业订十年合同,小企业给大企业做配套的时候不断改善产品质量,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创新能力,同时锁定了大企业的订货成本。你中国为什么各项成本都在提高?就是小企业没有发展起来,配套企业没有发展起来。这些问题的根子就在于你们“抓大放小“的指导方针。但近年来,中国的决策层已经开始重视中小企业扶持问题,这个思想转变是不容易的。大家都知道,一个国家到底能发展到什么程度,主要在政府,关键在政府领导人的战略理念、文化价值观和出台的政策,在于政府主导的制度供给状况。那么,

4、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有哪些制度供给呢?我拿一个数字给大家讲一下:美国的中小企业大致是 2140 万多家,约占美国企业总数的 99%,比重非常高。在中小企业融资构成中,45%是由个人出资,即用个人储蓄的钱来办企业;13%是向亲戚朋友借款,你们可以问国内有办企业经验的人,肯定有向亲朋好友借款的。另外有 29%是各类投资公司、金融公司和风险投资基金的投资,因为美国的投资公司非常非常多,有上万家,有什么妇女投资公司、街道投资事务所,各类投资应有尽有,因为他们金融服务崇尚的是自由化,各方面管制很放松;有 4%来自证券市场融资,约有 1%的资金来自于政府直接财政补贴。我们可以计算,这些资金总共只占 92%,

5、那么其余的 8%则来自银行贷款。我们论坛昨天下午和今天上午讲的都是这 8%的事。中国中小企业融资构成中银行贷款占多少?我们现在没有一个权威统计数据,因而还无法说出它的准确比例,估计就在 10%左右,误差不会很大。举美国的例子目的在于为我们研究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提供一个轮廓:即中小企业资金都是从哪儿来的?用比较的方法,使我们通过在制度设计上和美国以及其他发达国家进行对照,从而发现我们制度的缺陷和不足,然后提出一个3系统化的解决方案。首先从政府角度,政府所做与理想目标的差距在哪里呢?中国各级政府对中小企业的直接财政补贴从数量说非常少,科技部 1999 年的时候创立了一个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受到朱镕基总

6、理的支持,每年计划拨 10 个亿(到目前余额只有 40多亿),这个基金用于支持中小企业的创新项目,最高补助为七八十万元,因为资金太少,就像做菜撒花椒面,只能起到调味作用。1998 年 2、3 月间,朱鎔基总理安排邓楠同志做一个中国风险体系设计的课题。邓楠同志当时任科技部副部长,她认真落实了此事,建立了两个课题组,同一题目搞“A、B 卷“,我是“B 卷“课题主持人和执笔人,跟科技部同志一起写文件,后来形成了几个报告,核心内容就是要为中小企业,特别是为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包括提供创业板市场、场外交易市场这类直接融资平台。这些建议在当时看很超前,因而引起不少争议。其中有人说,主板市场还没

7、有搞好,风险这么大,还奢谈建什么二板市场?我们当时向邓楠同志建议,如果不搞这些融资市场,就永远产生不了面向公众的、市场化的中小企业价值评估平台,就不能产生世界级的影响,也就无法影响全社会的储蓄投资循环流程,必须建!邓楠同志说:很好,由你们给我提供思想设计,我来向领导人陈述利害,来说服他们。据说温家宝总理最近有几个讲话,提出要尽快开设创业板,因为 1998 年以来邓楠就不停向他汇报这些想法,所以温总理对此事有深刻的认识和透彻的理解。当年二板市场为什么会搁浅?主要原因是 2000 年七八月间我国领导人听信了一些人的观点:即我国当时主要矛盾不是资本市场问题,而是社保基金筹集问题,认为中国当年社保基金

8、欠费 3000 亿元,很快将超过 1 万亿元,如果处理不好会造成巨大的社会政治风险,因此要选择一些上市国有企业按照市场现价进行国有股在资本市场进行减持,所4得资金补充社保基金。国有股减持政策一出即引发了中国股市长达 5 年的漫漫熊市,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形与当年这段故事不无关系。 现在为什么中央领导人又开始考虑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原因就在于从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经过这十年快速发展,中国金融体系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系统性风险过高的问题,而是金融资源的利用效率太低而导致严重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刚才有人说我们现在资本过剩需要输出,中国要变成资本输出国家,这个判断也许不错。但我写过一篇文章,说流动性

9、过剩真正的根源是过度的金融管制。中国资金过剩并不是真正的流动性过剩或资本过剩,而是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不高所致。我们为什么要研究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就是因为它们普通资金短缺,需要的资金无法满足。目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极不完善,农村、农业都缺少资金,农民在生产资金方面嗷嗷待哺,很多农户春耕时借 2000 块钱都借不到。县域经济现在普遍低迷,主要原因是因为中农工建四大银行撤走分支机构后金融服务出现明显供给不足。我们的金融政策、金融制度亟待调整,因为一方面资金供给严重短缺,另一方面却出现严重的流动性过剩。实际上中小企业需要的资金、产业结构调整需要的资金、我们建设和谐社会需要的资金都缺乏切实的保障,原因是中国

10、还未建立一个系统的金融政策思想,没有设计出一套有效的金融制度体系。全社会的资金像什么呢?就像我国境内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水,每年 5000 多亿立方米沿着喜马拉雅南坡外流,流到印度、尼泊尔,然后一遇大雨那边严重泛滥,而我们中国整个西部地区、华北、东北和华东都严重缺水,所以有人提出朔天运河构想。我觉得现在的金融体系就缺一个金融朔天运河计划,即怎么把那些过剩资金通过一种制度管道自动引到资金不足的地方去。资金有效配置最重要,中国并不是真正的资金过剩也不是真正的资金短缺,而是缺少这个金融朔天运河,缺少开凿朔天运河的思想,这才是最主要的问题。美5国是怎么做的呢?大家都知道,美国在支持中小企业的时候,与日本、

11、欧洲不一样,日本靠政府,政府扶持力度比较大,欧洲政府扶持力度不及日本,但要比美国强一些。美国政府主要起到引导作用,靠市场发挥主要作用。刚才我举过统计数据,美国政府直接补贴只占总融资的 1%,但有其他支持融资措施,包括中小企业管理局(SBA)的担保,它可以给中小企业 75 万美元以下的贷款提供总贷款额 75%的担保,它这套担保制度,全世界最先进。我 2000 年去美国的时候,和美国创投协会负责人及中小企业管理局的官员交流,发现他们的制度设计非常科学,我们政府还没有设计出这样制度。还有政府的税收支持,我们中国存在私营企业重复征税、歧视富人、对中小企业和三农进行支持的优惠税收政策缺位等问题,这些问题

12、现在都没有解决,我们现在建设和谐社会,很多人讲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收入分配严重不公,讲基尼系数升至 0.46,大家都慷慨激昂甚至义愤填膺。有的说中国经济有问题,还有一些人说我们的路线出了偏差,有些网民恨不得喊这些发牢骚者万岁,但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发牢骚不能解决中国实际问题,要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怎么根据中国国情和世界经验设计出一套好的办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从目前情况看主要是要发挥政府的作用,因为中国改革属于政府主导型的,发展中政府也发挥着主导作用。政府主导的意思不是让政府直接当投资者,参与一切,作大股东,而是要政府提供政策支持,提供制度平台,提供促进资源配置的公共服务,这点最为重要。所以,在中

13、小企业融资方面我认为中国政府需要借鉴美国经验,可以效仿美国的中小企业融资战略和制度设计。再来看我们的银行,我们有像李镇西行长这样的优秀人才,他们是先知先觉者,率先搞微贷支持小企业发展。我们许多银行来向包头商业银行学习微贷经验,更多关注的是微贷 12%至 18%的年利息率,这当然也是合乎理性的行为,但包头商6行支持小企业还有履行社会责任、业务客户忠诚度培养及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贡献力量等包含着高尚和发展远见的一面,这些更需要我们的中小银行学习。从本质意义说,银行主要解决的是企业的短期流动资金需求问题,但中国中小企业更加短缺的是永久性营运资本,这方面的需求应靠创业投资和多层次资本市场来解决。我给大家

14、介绍点数字:中国从 1998 年出现较多创业投资公司到现在,全国创业投资注册资本量号称 300 多亿,实际上投资顶多 100 多亿,好多公司拿注册资本去炒股票,所以中国现在创投业不发达。实际上从 1985 年,创业投资这个词就写进中央文件里面了,到现在 22 年了,我们创业投资还是幼稚产业,发人深思。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在战略眼光和改革执行力度上存有问题,发展 22 年没有实质突破。有同志可能觉得,我们现在生活很好,今年 GDP 增长率将超过 11%,连续三年超过 10%,大家都其乐融融,日子蛮不错嘛!其实不然,目前在新形势下中国面临的最大威胁是产业空心化问题。我们过去理解的产业空心化是指一个

15、国家制造业外移,但现在中国面临的却是一个新的产业空心化,就是我们有很多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获得一定成就之后,由于国内创业投资不发达,得不到本土资的本支持,结果国外的创业投资公司就乘虚而入,在早期将他们予以收购,变成了外国的企业,将来企业做大了中国再向外国支付知识产权费用,这种新型的产业空心化是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危险。整天做服装、玩具、集装箱等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产品出口,虽然各个产量都是世界第一,对中国长远发展和国力提升作用甚微。中国未来要成为一个体力型国家,还是脑力型国家?显然我们应该向脑力劳动、知识经济型的国家方向努力,拥有 5000 年文明的国家长期给世界打零杂、干粗活将颜面无光。我

16、们应当从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导向型中小企业的大力扶持入手,对中国经济进行结构性改造。根据美国的统计,中小企业人均创新发明7量是大企业两倍,为什么大企业不行呢?因为大企业创新的时候,都是为了跟现有的产业、产品做配套,增加一个部门、或者一个产品,完全创新不仅成本高昂,甚至会本公司现有产品造成冲击;只有那些中小企业,在生存压力下才能产生横空出世、惊骇俗的创意,比如美国的微软、英特尔等成功企业,大多都是创新思想的结晶。在知识经济时代,创造性设想最为重要。我们发现自 2000 年美国NASDAQ 市场大跌以来,新经济不再是评论的焦点,但实际上新经济是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中国必须强调新经济因素和知识经济因素,从创新型中小企业金融支持入手,以解决长久的自发性的具有可持续能力的产业结构调整问题。那么银行应该怎么做?我刚才讲了,按照美国的数据银行只做了中小企业资金需求中 8%的事,在中国则只做短期的流动资金供给,但这里面仍有很多创新的余地。很重要的创新点就是利用市场细分方法对中小企业进行分类,弄清哪些是解决就业吃饭问题的中小企业,哪些是具有创意产品,将来有可能成为伟大企业的中小企业,哪些是扶贫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经济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