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石油价格飚升的原因、影响与对策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7382377 上传时间:2018-04-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石油价格飚升的原因、影响与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国际石油价格飚升的原因、影响与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国际石油价格飚升的原因、影响与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国际石油价格飚升的原因、影响与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国际石油价格飚升的原因、影响与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石油价格飚升的原因、影响与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石油价格飚升的原因、影响与对策(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国际石油价格飚升的原因、影响与对策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就是伴随着世界经济复苏增强,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扬,油价的剧烈上涨已经给世界经济复苏蒙上了阴影,而世界经济走势和油价上涨都制约着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国际石油价格高企原因复杂,影响深远,需给予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一、推动国际油价上涨的主要原因今年以来油价快速上涨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可以概括为原油供求关系趋紧、心理疑虑加重和投机活动猖獗三大因素,同时也是国际上争夺石油资源和控制石油市场斗争的反映。1、石油需求持续增长。世界经济在经历了几年的低迷状态之后,从 2003 年下半年开始,呈现复苏的趋势,今年更是出现了“同步

2、增长”的良好势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新任总裁罗德里戈拉托目前乐观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可望增长4.6%,为 15 年来最高增幅。从世界主要经济体看,表现都好于原来预期。今年一季度,美国经济增长 4.4%(以年率计算),高于一个月前公布的 4.2%的初步估计,表明美国经济增长势头良好。欧元区和欧盟 25 国经济环比均增长 0.6%,分别比去年四季度环比增速高出 0.2 和 0.1 个百分点。从同比来看,今年一季度欧元区和欧盟 25 国经济分别增长 1.3%和 1.6%,而去年第四季度同比增速为 0.6%和 1%。日本经济环比增长 1.4%,折合成年率为 5.6%。这是日本经济连续第八个季度出

3、现增长。数据显示,日本经济很有可能自上世纪 80 年代末地产和股市泡沫破灭后首次进入经济持续增长阶段。世界经济增速加快,国际市场原油需求持续增加。国际2能源机构(IEA)曾预测今年世界石油需求每日将增加 100 万桶,3 月 11 日把需求增加量调高到 165 万桶,而在该组织 4 月份发布的石油市场报告中,又把这个日均需求量预增加到 170 万桶,达到 8030 万桶。美国能源部情报局发表的 2004-2005 年世界石油预测报告认为,世界石油需求将大幅度增长,继 2003 年增长 1.8%之后,20042005 年的增幅可能超过 2%。石油需求的持续增长,对油价形成新的上涨压力。2、原油库

4、存下降。原油库存量高低是国际原油价格升降的一个决定因素。2003 年以来,西方国家商业石油库存不断下降,到 2003 年年底原油库存降至25.27 亿桶,比最近 5 年同期的平均水平减少 9500 万桶;今年 1 月底降到 24.94 亿桶,2 月底进一步降到 24.62 亿桶,仅相当于这些国家 52 天的原油需求量,低于IEA 要求的 90 天的标准。为此,IEA 发出警告,石油库存量进一步下降将加剧现货市场供应短缺和价格风险。如目前美国商业石油库存已经降到 1975 年以来的最低点,为了防范石油供应中断,美国一直在增加战略储备,这反过来又加剧了国际原油市场供应的紧张。据美国能源部公布的数字

5、,美国石油储备每天以 116 桶的速度增加。美国计划储备 7 亿桶石油,而目前石油战略储备为 6.392 亿桶,离 7亿桶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业内人士认为,美国政府扩充石油储备的政策使世界石油价格每桶攀升了 6 美元。3、欧佩克(OPEC)限产保价。半年多来,OPEC 两次作出减产决定:2003 年 9月 2 日减少日产量 90 万桶,尽管没有真正执行减产决定和部分成员国超限额增产,但国际油价一直呈震荡攀升走势;今年 4 月 1 日起又将原油日产量减少 100万桶,并要求成员国立即停止超配额的原油生产。OPEC 采取的限产保价政策,人为地减少国际市场原油供给,进一步加剧了全球原油供求的紧张形势

6、,推动石油3价格攀升。多数成员国认为以前的油价过低。如沙特石油部长称,纽约原油价格在 30-34 美元反映了目前投资和维护油田的成本。尼日利亚总统石油顾问称,必须找到一个新的参考区间以指引投资者,把 22 美元作为底价不现实。还有的成员国表示,升高油价是应对通货膨胀影响和美元贬值的保障措施。4、探明石油储量不足。石油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战略性商品,是非再生资源,探明储量对石油价格影响很大。从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由于世界油价长期走低,导致国际资本从石油勘探开发领域大量撤离,自此世界石油勘探再无重大进展,国际石油市场新增产能停滞不前,而原有产能却以每年 10%的速度递减。IEA 估计,现在低成本

7、的大油田基本上都已被发现,世界石油产量将在 2015 年以前达到顶峰,在石油产量递减之后,石油供不应求即会出现。目前,世界每天用油约 8000万桶,一年大体为 300 亿桶。现已探明可开采的石油储量为 1 万亿桶,预计还有未探明的、开采难度大、成本高的石油储量 1 万亿桶。未来开采新的石油资源将更加困难,70%在中东地区以外,如西非沿海的石油储量蕴藏在几千米的深海下面,开采里海的原油则要遇到几个月的冰冻期。然而石油需求量却在波动中逐年增加,据估计,到 2030 年全球石油需求量将增加 30%。原油产量和供应量能否满足不断增长的石油需求正在受到全球的关注。如果人类进入后石油时代,在石油产量递减而

8、石油生产又集中在少数国家和少数公司手里的情况下,石油有可能成为较昂贵的能源。5、心理疑虑推波助澜。当前的石油市场动荡,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心理因素导致的。一方面,近年来中东地区局势动荡不安,一些主要石油出口国局势不稳,尤其是中东伊拉克局势持续紧张和沙特阿拉伯多次遭受恐怖袭击,导致人们对原油4供应中断的日益担忧。今年,中东紧张局势进一步加剧,以色列与哈马斯的冲突及美军虐囚事件,都加重了市场对恐怖分子袭击采油、运油设备的担心,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石油开采和运输成本。有西方媒体分析说,这种担忧导致油价出现每桶 510 美元的“恐怖风险溢价”。OPEC 从去年以来一直对原油市场供大于求可能造成的油价暴跌存

9、在疑虑。代表西方石油消费国利益的国际能源机构 IEA 前不久又发表报告称,今年二季度,世界石油市场对 OPEC 原油需求量将下降 10%,每天达 2330 万桶。这些举措和判断给市场的预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伊拉克地区的不安定,也会给国际石油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带来一系列不确定性的因素,使各方面对国际石油市场的担心加剧。6、投机商借机炒作。油市背后的期货投机常常是操纵油价涨落的被忽视的因素。近年来,由于国际社会对游资进行了严格防范和约束,相当多的对冲资金开始转向国际原油期货市场,利用当前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和金融衍生工具的杠杆效应,在全球范围内的商品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进行倒买倒卖,谋取超额利润。石

10、油期货交易量目前约为现货交易的好几倍.据估计,在石油期货市场上,真正的需求方只占交易总量的三成,其余均为套利者,国际投机对每桶原油价格造成的影响大约为 8 美元。世界经济持续复苏的势头日益明显,商业原油库存的下降,以及中东地区动荡局势对人们的心理影响,再加上夏季用油高峰即将到来,这些因素都使投机商确信第二季度油价不会出现季节性回落,因而纷纷投下赌注。自2003 年 9 月起,华尔街的投机商们就开始大笔购买石油和汽油期货。同时,油价的上涨导致了汽油价格上涨,汽油价格上涨反过来又在投机商的鼓动下,拉动了原油价格上涨,从而使泡沫越吹越大。有专家认为,如果真是因为产出无法满足需求,本次油价上涨的获利者

11、首先应该是产油国或产油企业,但统计表明本次油价5上涨最大的获利者却是石油加工公司。如美国最大的石油加工企业和油商康菲公司 2004 年一季度的毛利比去年同期上升了 33%,达到了 16.2 亿美元。英国石油公司去年的获利已创下历史最高水平,今年一季度又上升了 17%。7、政治因素日益凸显。按常规分析,供求关系决定市场价格,油价最终由需求决定。可是近年来,随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生产国际化的发展,政治因素对油市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争夺石油资源和控制石油市场,已成为油市动荡和油价上涨的深层原因。伊朗石油部长纳姆达尔赞加内认为,油价居高不下不是由于供求关系基本面造成的,而是政治因素。正因为政治因素

12、的介入,国际石油市场才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迷雾重重,市场运行态势和发出的信息常常相互矛盾,致使不少石油界业内人士在预测油市前景和油价走势时,屡屡大跌眼镜。综合分析,国际石油价格高位运行是诸多因素互动的结果,在决定石油市场走势中,供求关系基平面已经由相互作用的多种因素所替代。从近期来看,被扭曲的石油价格经过市场的调节和各方力量的较量后将会缓慢回落,但回落的空间将十分有限,油价在高位徘徊的现状在短时间内难以缓解。从总体和长期来看,国际石油市场从供过于求变为供应偏紧,从买方市场转为卖方市场,国际油价保持在较高价位是不可避免的,低油价时代即将结束,预计油价将在每桶 2833 美元之间上下波动。二、国际油

13、价高企对世界经济及我国经济的影响较高的油价水平最终要传导到原材料和消费价格环节,并影响投资等经济活动。油价上涨必然会提高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企业效益,影响企业扩大再生产,6还将抬升物价,带来通货膨胀压力,给世界经济及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1、石油价格持续上涨使世界经济增长蒙上阴影。不久前,西方七国财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发表声明指出,高油价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隐忧。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油价在一年内若上涨 15 美元,将使世界经济增长率减少 1 个百分点,相当于损失 3000 亿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该组织的首席经济学家甚至指出,这个数字很可能被低估了,因为油价飙升还会使消费者及企业

14、信心大跌,重挫消费和投资支出,间接损失难以估量。(1)油价持续攀升对美国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已日渐明显。首先,油价过高有可能导致美国经济增速放慢。石油对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和效率有着重要影响。不少经济分析人士预计,如果今年世界原油价格保持在每桶 40 美元左右的高位,美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将降低 0.5 个百分点。其次,油价过高还导致物价上升较快,使得美国短期利率上升的压力明显加大。美国经济近两三年能够克服重重困难最终走向强劲复苏,美联储能够长期将利率保持在几十年来的最低水平,物价处于低水平是一个重要原因。分析人士预测,美国物价近来快速上升有可能迫使美联储提前采取行动紧缩货币政策。第三,油价过高还导致美

15、国国内石油制成品价格连创新高。预计今年夏季美国的汽油平均价格可能将达每加仑 1.94 美元。这将使美国消费者无形中多支出数百亿美元,进而减少用于其他方面的消费开支。第四,油价持续走高也加剧了美国的贸易不平衡,成为推动美国贸易逆差上升的因素之一。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认为,石油和天然气期货价格的大幅上涨,会对美国经济长期增长产生重大影响。7(2)油价上涨危及欧洲经济复苏。对于正处在经济复苏起步时期的欧元区来说,油价上涨来得真不是时候。由于欧元区 12 国所需的石油 70%以上依赖进口,油价高低对其经济的影响不言而喻。近年来,虽然油价呈上升趋势,但由于石油在国际市场上以美元计价,而欧元对美元汇价过去较

16、长一段时期不断走高,使欧元区企业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油价上升带来的冲击。可是,最近油价上涨过于迅猛,而欧元对美元汇价也开始回落,欧元区企业压力明显增加。油价走高直接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上升,进而造成利润下降。如果油价居高不下,将使消费者把钱包捂得更紧。这意味着欧元区的消费需求将很难有起色。油价走高还给欧元区带来了通货膨胀的压力。而通胀上扬,还可能使欧元区希望欧洲央行调低利率以刺激经济增长的愿望再次落空。(3)油价高企对亚洲经济的影响更大。目前,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区。过去十几年里,亚洲的日均原油需求量增长了约 50%,约占同期全球总需求增长量的 80%。据总部设在美国夏威夷的法克兹咨询公司上月发表的一份报告说,去年亚洲的日均原油需求量达 2160 万桶,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度升至创记录的 64%。有专家认为,只要油价维持在每桶 30 美元的水平上,亚洲经济就会受到损害。IEA 也指出,如果油价在一年内每桶上涨 10 美元,亚洲经济增长率就将下降 0.8个百分点。具体地说,高油价对亚洲经济的负面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油价上涨会增加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石油进口开支,导致贸易盈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经济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