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我国传统工业的信息化改造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7379133 上传时间:2018-04-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刍议我国传统工业的信息化改造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刍议我国传统工业的信息化改造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刍议我国传统工业的信息化改造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刍议我国传统工业的信息化改造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刍议我国传统工业的信息化改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刍议我国传统工业的信息化改造(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刍议我国传统工业的信息化改造摘 要 利用信息技术大力改造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实现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本文阐释了传统工业信息化的内涵与必然性,分析了我国传统工业信息化改造的路径及面临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关键词 传统工业;企业;信息化;信息技术 一、传统工业信息化的内涵与必然性 1传统工业信息化的内涵 传统工业是建立在一般技术基础上的产业部门。从我国的情况看,传统工业主要指在工业化的初级阶段和重化工业阶段发展起来的一系列产业群,主要包括:轻纺、服装、采掘、冶炼、机械制造、化工、能源和医药等工业部门。 传统工业信息化是指在传统工业的生产、供销

2、、管理、设计等各环节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对其进行改造和提升的过程。从技术层面上讲,这种改造一方面是要达到机器的智能化和自动化,从而使机器辅助、延长或部分取代人的信息功能:另一方面是将物质生产过程视为信息获取、存贮、处理、传输和控制的动态过程,从而在各生产要素之间,以数字化作为共同的语言桥梁,建立起自动化系统,人作为控制中心,逐步游离于直接劳动过程之外。伴随着技术层面的变革,催生适应这种高效、敏捷的物质生产过程的新型组织管理方式。这种组织形式必须适应信息流动,而不只是物体的置放、位移,人员的分工协作、工序工位的有效安排等管理要素的重新组合。 22传统工业信息化的必然性 我国传统工业经过半个多世纪培育

3、和发展后,其发展势头明显放缓,投资回报率也不断降低,创新能力相对减弱。而且从长远和整个国际环境来看,随着我国经济的继续快速发展和国际分工的重新调整,我国很多传统工业将逐步沦为夕阳行业,这些行业内的重大技术创新将越来越少,其革命性技术发明大都源自行业外部,主要是信息技术在传统工业领域的应用。 信息技术的广泛渗透性和快速发展,为传统工业的改造和提升准备了技术条件。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军事等各领域,并能渗透到各领域的各个层面。信息技术的广泛渗透性,使其成为连结新材料技术、能源技术、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领域和生产应用领域的核心技术。尽管传统的物质生产不可取代,但必须要与新技术结合后加以完善

4、。 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使市场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对传统产业形成压力。首先,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开拓了新的需求,挤占了传统工业产品的市场空间,削弱了传统产业的市场地位。其次,在生产与消费方面,新技术产业的开发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往往并不能有效增加对传统产业的需求。再次,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缩短了信息技术产品的生命周期,也改变着人们的消费观念,从而使顾客化产品生产渐成趋势,传统工业少品种、大批量的产品生产面临挑战。 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良性互动是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现方式。信息产业科技含量高、发展速度快、渗透力和带动力强,加快发展信息产业,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也有利于尽快培育国民经济

5、的先导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工业化水平的提升,为信息化夯实了物质基础,对信息化发展提出了应用需求,促使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化发展。因此,将工业化和信息化有机结合起来,是基于国情发3挥后发优势,实现我国工业跨越式发展的捷径。 二、我国传统工业信息化改造的途径 1信息技术极其广泛的渗透性迫使传统产业企业被动地卷入信息化 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输是企业内部管理及其与市场交流必然涉及的重要内容。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建成和发展,各种组织乃至个人都将进入高速数据通信网中,不能使自己的信息与外部交换的企业将难以生存。因此,许多传统工业企业大量投资购买信息技术设备,改进管理和生产,依托信息技术构建多功能、一体化、快

6、速反应的组织体系,不同程度地进行信息化改造。 2通过购井、多元化经营主动跨入信息技术产业 在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蓬勃发展的情况下,为了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传统工业企业在实施多元化经营时,往往会把信息产业作为重点拓展领域。那些实力雄厚的大型传统工业企业,更是不甘沦为夕阳工业,为了挽回颓势,积极以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生产方式并寻求多元化发展,购并已有相当规模、拥有成熟技术和人才的信息技术企业成为最便捷的信息化途径 3信息技术企业与传统工业企业合作,开发信息化工业产品 很多传统工业企业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和完善市场网络,资金雄厚,但投资回报率趋低,发展潜力受限。而信息技术企业发展迅速,潜力巨大,但往往面

7、临资金短缺面对着重要的需求市场传统工业,信息技术企业乐童与传统企业合作,帮助传统工业企业实施信息化,开发信息化工业产品,实现互利双赢。 三、传统工业信息化改造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41企业方面的问题 对企业信息化的认识不到位,观念落后。不少企业的决策者对企业信息化这项“一把手工程”认识不足,支持不力,致使信息化工作难以推进当企业信息化进行到一定程度,需要进行深层次变革时,长期形成的运作模式、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仍惯性作用于企业活动,牵制或阻碍企业向信息化更高水平迈进。 信息化工作缺乏总体规划,管理不规范。大部分企业的信息化改造是迫于形势,逐步推进的,因此难以进行整体规划,导致后期软件系统建设

8、种类繁多,体系混乱;企业内部产品编码、管理编码等技术标准不规范,不统一,致使企业内部“信息孤岛”无处不在,信息化的效果不佳。 企业信息化投资力度小。我国企业信息化改造的资金占企业总投资的比例很低,即便是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大型企业也与国外企业有较大差距,使得传统工业的信息化改造步伐相对缓慢。 企业信息化人才匮乏。企业信息化建设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有没有系统理解与把握信息技术的人才队伍。从调查情况看,企业普遍缺乏信息化人才,特别是既懂业务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另外,近几年一些企业由于效益不好,人才激励政策不到位,致使企业信息化人才流失严重,给企业信息化建设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2环境

9、方面的问题 政府和有关管理部门支持不够。它们对企业管理落后的严重性了解不多,对利用信息技术改善企业管理的巨大作用认识不足,相关政策制定落后于企业的探索和实践;缺乏对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总体规划和政策引导;在促进技术创新、资金投5入和通讯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力度不大。 信息化公共支撑环境建设滞后于应用系统建设与开发,使企业信息化建设难以推进和成功。如电子商务推进缓慢,主要是安全认证、网上支付、物流配送等外部环境不配套造成的。 社会中介服务机构不健全。目前,以企业管理诊断和策划为特长的咨询机构不多,专业从事企业信息化工程诊断、咨询和监理的机构还没有,对企业信息化的评价认证缺乏统一标准和监理制度,致使项目

10、质量无法衡量,服务质量难以保证。 3软件供应商的问题 软件供应商规模小,经验积累不够。目前,国产管理软件功能不够完善,系统间集成能力较差,产品开发工程化的能力较弱,对企业需求的适应性有待提高。而国外管理软件则存在本地化的问题,实施难度大,效果不佳。 软件供应商缺乏服务意识软件公司的服务人员少,且流动性大,难以为企业信息化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及时服务有的软件公司一味强调标准软件的通用性,不顾企业的实际,推销软件只求一卖了之,疏于系统咨询,把企业信息化工程做成了交钥匙工程。 四、传统工业信息化改造的保障措施 1政府政策引导,为传统工业信息化提供组织保障 企业是传统工业信息化的主体。但我国传统工业企业

11、工艺落后,人员素质较低,市场意识不强,运作不规范,反应不敏捷,这就要求政府在传统工业信息化改造中积极发挥引导、服务和扶持作用,推动企业信息化推广网络体系的建设,逐步形成一个覆盖全国、面向企业的6信息化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体系,更有效地指导和帮助企业开展信息化工作,运用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 2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为传统工业信息化提供技术保障 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不仅能尽快缩小我国信息技术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能为我国传统工业信息化提供压力、动力和相应的技术环境。为此需要在财政、税收等政策上对信息产业予以适当的倾斜和保护,促进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化,以便促成传统工业信息化快速、健康地推

12、进。 3加大投资力度,为传统工业信息化提供资金保障 强化企业投资主体意识,以政策引导企业加大对信息技术应用的资金投入。发挥金融机构的作用,加大对传统工业信息化改造的贷款投入积极稳妥地发展风险投资基金,畅通股市、债市等融资渠道。政府要安排一定资金,用于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业、公益性信息资源开发和维护等项目的导向性补贴国债贴息、科技三项经费、高科技产业投资等资金也要重点向传统工业信息化改造倾斜。 4重视教育和培训,为传统工业信息化提供人才保障 高等院校和职业技术学院要积极配合传统工业信息化改造,调整学科和专业设置,加强对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满足企业和社会需要。企业也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对管理者、工程技

13、术人员和高级技工进行多种形式的信息技术培训,提高员工队伍的信息化知识水平:还要重视引进信息化人才,并营造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良好氛围。 5加强服务体系建设,为传统工业信息化提供环境保障 7充分发挥高校、科研单位、企业技术中心以及软硬件服务商等的作用,培育发展信息技术推广、咨询、培训、监理和服务的机构,建立网络化的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专业化的技术服务。加强信息化法规建设,加快电子商务技术标准和安全认证体系建设,创建社会信用体制,建立企业、个人和政府信用系统,为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创造严谨、安全的法制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 1许瑞超,杨健燕,原新凤以信息化建设促进我国传统产业的跨越式发展J经济师,2005,(1) 2龚平推进信息化建设的战略性思考J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5(1) 3路迹,李悦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传统产业改造J生产力研究,2004,(3) 4李松青传统工业信息化的路径J有色金属工业,200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经济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