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收益递增与经济增长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7378956 上传时间:2018-04-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化、收益递增与经济增长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城市化、收益递增与经济增长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城市化、收益递增与经济增长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城市化、收益递增与经济增长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城市化、收益递增与经济增长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化、收益递增与经济增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化、收益递增与经济增长(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城市化、收益递增与经济增长摘 要:随着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演变,经济学用收益递增来解释经济的长期增长,这也为解释城市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经济学家对于城市化的作用提出了新的认识:通过城市化,经济活动在城市地区聚集起来就会促进技术创新。依靠技术创新,依靠城市的多样性、城市在人力资本积累和生产协作方面的优势,提高生产要素的产出效率,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根本途径;城市化有利于扩展市场,提高产业协作效率,形成有利于分工的制度和文化,促进了分工的演进,从而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从社会发展来看,政策的设计应从抑制城市化和城市增长转向城市治理,发挥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关键词:城市化,技术创新,

2、劳动分工,经济增长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目前正处于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人口和产业日益向城市地区聚集,城市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也不断增强,过去在计划体制下城市化滞后的格局有了明显改变。到 20 世纪末,中国政府更是明确提出了积极稳妥推进城市化的发展战略。但是,也有学者担心中国没有能力应付城市人口快速增长的挑战,主张限制乡、城人口流动,走“没有城市化的工业化”道路,以避免许多发展中国家曾出现过的“过度城市化”(over-ur- banization)现象。显然,要理解城市化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需要深入分析城市化的根源、动力和后果,弄清城市化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和途径。然而,长期以来,诸如城市化之类

3、有关经济活动空间和区位问题的研究一直被主流经济学所忽视。传统主流经济学关注的主要是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生产什么等问题,视而不见“何地”问题。半个多世纪前经济地理学家沃尔特艾萨德(Walterlsard)为建立空间经济学做出的努力很长时间内都没有得2到主流经济学家的响应,以至权威的经济思想史学家马克布劳格(MarkBlauz)把主流经济学对空间问题的忽略看做是经济思想发展史上“重要的不解之谜”。英国著名城市经济学家巴顿则认为,城市化和城市问题的研究在经济学理论中处于边缘的地位,其原因就在于新古典微观经济分析是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基础上的,而这些假设就城市背景而言是难以成立的。由于城市经济具

4、有广泛的外部性特征,成本和收益不能在价格上完全反映出来,新古典经济学不适宜于分析城市化和城市问题。不过,最近 10 多年里,经济学理论中关于城市化和区位问题的研究文献正在日益增加,形成了新一轮研究城市经济和空间经济的浪潮。一些主流经济学家也开始致力于将空间因素纳入到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之中,经济学家克鲁格曼甚至把空间经济学研究看做是经济学研究“最后的前沿”。特别是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在“收益递增/不完全竞争”的新范式下,知识外溢、收益递增成为经济学研究的热点,而城市作为知识外溢和技术创新扩散的场地,自然也引起经济学家们的浓厚兴趣,成为实证检验新经济增长理论“天然的实验室”。一、收益

5、递增的再发现与城市化作用的新认识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源自 1928 年拉姆齐(Ram- sey)的经典论文。在拉姆齐之后,经济增长理论更重要的贡献来自索洛(Solow)和斯旺(Swan)建立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然而,长期以来,新古典经济学完全受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支配,在其经济增长模型中,收益递增、技术和制度的变迁均被排除在模型之外,并得出了经济增长速度将越来越慢,直到最终停滞这样一个与事实明显不符的推论。20 世纪 50年代,索洛为解决这个问题,引入了外生技术变迁因素。在索洛经济增长模型中,3仍然保留资本和劳动收益递减的假设,但他认为技术和知识可以推动生产力和经济增长。因此,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在

6、引入外生的技术进步因素后,几乎能够解释一切,但仍不能很好地解释长期增长。因为在新古典增长模型里,技术进步被看成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但索洛和其他新古典经济学家发展出来的外生增长模型却无法解释是什么导致技术不断进步的。这实际上意味着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经济增长的源泉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释。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经济学领域开始了一场“收益递增/不完全竞争”的范式转换,并开始了席卷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革命:首先是新产业组织理论(New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Theory),创立不完全竞争模型;然后是新贸易理论(New Trade Theory),将规模收益递增

7、引入国际贸易分析中,建立了收益递增下的国际贸易模型,为国际贸易理论建立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第三次是新经济增长理论(New Economic Growth Theory),重新发掘了古典经济学家关于递增收益的经典思想,以收益递增解释长期的经济增长;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浪潮,就是新经济地理理论(New Economic Geography Theory),用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来解释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经济学对收益递增的再发现为解释城市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也使经济学家对城市和城市化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传统经济学理论在解释城市的存在和发展时,主要关注的是城市在减少

8、运输成本等生产成本中的作用。这样,按照传统经济学理论的这种解释,产业空间竞争(更低的地租)和劳动力竞争(更低的工资)将使城市在节约生产成本方面的优势丧失,厂商将从城市地区迁出,从而出现分散化的趋势。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交通运输成本占 GDP 的比重不断下降,城市将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但是,许多研究文献表明,城市具有的优势远远不止传统的运输成本和市场规模方面的优势。4人口和产业向城市地区聚集,不但可以缩短各个创新行为主体彼此之间的距离,可以促进创意的交流,提高交易效率,促进劳动分工的演进。而且在知识外溢效应和劳动分工效应的作用下,城市经济具有收益递增的特点,即便厂商在城市地区需要支付高工资、高地

9、租,它们仍然愿意选择布局在城市,因为城市具有更高的生产率。 在新增长理论影响下,学者们对城市化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作用的认识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在 20 世纪 7080 年代,发展经济学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持一种悲观的看法,把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看做是一个“公共地悲剧”(即过度使用公共资源)的经典例子,认为城市本身是一个资本密集的地区,城市土地的日益稀缺将鼓励企业以资本替代土地,但发展中国家剩余的是劳动力,缺乏的是资本,城市化不仅由于资本的短缺无法持续下去,而且会加剧这些国家的失业问题。如果过多的农村人口迁入城市,而城市就业机会有限,他们将不得不主要在非正规部门就业或从事犯罪、乞讨等活动。对大多数发

10、展中国家来说,城市不仅太大而且太多,发展中国家根本没有能力应付如此快速的城市人口增长。发展中国家的“过度城市化”不是发展的标志,而恰恰是经济疾病的征兆。然而,自 20 世纪 80 年代末起,经济学家对于城市化的作用提出了新的认识,认为城市化通过生产要素空间上的聚集,不仅使厂商共享基础设施,节约生产成本,获得规模经济 (Scale Economy)效益,而且更重要的是由于厂商彼此接近,可以更快捷地获取技术和市场信息,提高交易效率,减少交易成本,从而促进分工和专业化发展,获得“范围经济”(Scope Economy)效益或专业化经济(Specialization Economy)效益。正是在这些聚

11、集经济效益的作用下,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力往往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而提高,世界银行 2000 年发表的发展报告就明确提出“有活力的城市是增长的发动机”5的观点。那么,城市为何能带来高的生产率,使城市经济具有收益递增的性质?城市化为何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笔者认为技术创新和劳动分工的演进,是收益递增的源泉,也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基础,但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劳动分工的演进,都是与城市化密切相关的现象。城市化与技术创新、劳动分工以及长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二、城市化、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产出增长或经济增长可以由资本、劳动力、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而实现,也可以由这些投入要素产出效率的提高来实现。传

12、统社会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投入量的增加,而现代经济增长主要归功于各种投入的质量的提高,而非投入量的增加。也就是说,依靠技术创新,提高生产要素的产出效率,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根本途径。虽然新古典经济学也一直强调技术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但新古典经济学家一直把技术进步看做是“外生的因素”,他们对于技术创新的来源分析很少,所知有限。在新古典微观经济学文献中,价格和其他一些直接相关的变量成为分析的核心部分,而技术创新则一直处在经济学分析的从属和外围地位,不属于经济分析的核心和主体。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兴起的新经济增长理论激发了经济学家对技术创新、知识外溢的研究兴趣。现在,越来越多的文献表明,

13、创新活动趋向于高度聚集在某些特定的区域(城市),城市在技术创新和扩散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领导作用,创新、增长与城市化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城市化是经济活动向城市地区聚集的过程。那么,为什么通过城市化,经济活6动在城市地区聚集起来就会促进技术创新,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呢?这主要是由城市的多样性、城市在人力资本积累和生产协作方面的优势所决定的。1.城市的多样性与创新城市是人类聚居的产物,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城市里,而这些人的兴趣、能力、需求、财富甚至口味又都千差万别,城市需要尽可能多的多样性来满足人们的需求。加上城市产业和人才的分工及专业化,进一步促进了城市的多样性环境的形成。因此,正如雅各布斯(Jan

14、e Jacobs)所指出:“多样性是大城市的天性。 ”城市的多样性为不同行业和学科领域人员之间的交流创造了机会,从而促进了新知识、新技术和新行业的产生。雅各布斯认为,在一个地区,众多产业的并存比单一专业化产业的集中更能给地区带来活力。也就是说,产业的多样化比产业的专门化的作用更重要。这是因为专门化只偏重于同一产业内企业之间的交流,而多样化则能导致产业之间的交流,从而产生更具有生产力的新思想和新组合。雅各布斯曾考察了美国的许多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得出的结论是:那些充满活力的街道和居住区,都拥有丰富的多样性,而失败的城市地区都明显地匮乏多样性。其他经济学家的研究也同样证实,多种行业组合是城市成功的主

15、要因素,越是具有多样性的城市,增长越快。 城市多样性在产品的创新阶段尤其重要。这是因为在产品创新阶段,企业家也许有一个新项目和产品,但他并不知道产品制造的每个细节,也不知,道哪些部件需要使用,需要雇佣什么样的劳动力。厂商和企业家为了找到理想的生产流程,需要不断地试错,如果一个工艺和流程不理想,他就需要尝试其他的方法。在尝试各种方法后,企业才可以确定最理想的工艺和流程。这样,在产品创新阶段,企业布局在多样性的大城市中最有利,尽管在多样性的大城市中有较高的拥挤成本,但7多样性的大城市可以使企业很便利地获得各种相关辅助产业的支持,减少试错的成本,这对于正在进行产品创新、寻求理想生产流程的厂商来说是非

16、常值得的。因此,有的经济学家把这种具有多样性的城市称作是新生企业的“育婴室)”。2.城市人力资本积累效应与创新大城市是人才荟萃之地,在人力资本外溢效应作用下,一个人生活在城市,比生活在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速度要快得多。经济学家通过对移民收入长期变动的研究表明,如果两个相同技能的工人,一个居住在农村,一个居住在城市,5 年后两个工人实际工资收入至少相差 10%以上,这种工资收益的差距主要是由于双方知识技能积累速度差异造成的。而且,由于知识的外溢效应,城市平均的高教育水平还会给城市里每个工人带来明,显的收益:两个具有相同教育水平的工人,居住在乎均教育水平高的城市的工人往往可以挣得更多的收入。大城市众多厂商的存在,使城市劳动力市场能更充分地竞争,而充分的竞争更有利于保障人们的技能水平与其所获得的工资水平也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样,人们才愿意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以提高自身的技能,获得更高的工资。相反,在孤立和分散的农村地区,往往只有少数的几家公司,公司和雇主在工资谈判上具有绝对的优势地位,有专业技能的工人也可能难以获得应有的工资,从而可能导致人力资本投资的激励不足。此外,动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经济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