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复习资料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7366127 上传时间:2018-04-15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复习资料(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更多电大形考作业答案、电大考试小抄、电大试题库、统考资料、请百度一下“电大天堂” http:/ http:/ 秋秋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复习资料复习资料一、简答题1.毛诗序是如何解释风雅颂的?谈谈你对这种解释的看法。答:毛诗序把风作为教化、讽谏的政治工具,并以此出发,断章取义,强作解释,以为风诗句句关涉美刺政治。如本是表达青年男女爱情的周南关雎 ,竟被曲解为:“关雎 ,后妃之德也。 ”毛诗序认为雅是专门陈述政治的利弊得失,并以政事的大小来区分大小雅,这与雅诗的内容也不尽吻合。其一, 雅中有许多诗并非是“言王政之所以兴废也” ,而抒发的却是不直接关涉政治的一己之情。如白驹写女子怀念所爱

2、之人, 隰桑写女子对爱人倾诉款曲。其二, 小雅中有天子之大政, 大雅中有诸侯之小政。这一点, 毛诗序早有察觉,其本身就前后矛盾。毛诗序认为颂是歌颂赞美的意思,颂诗是歌颂赞美统治者盛德功绩,并把这些盛德报告给神明,以祈求上天先祖的赐福。这个解释基本上反映出了颂诗内容的特征。但并没有概括出颂诗音乐上的特征;颂诗也并非全是美盛德之诗,如毛诗序说:“振鹭 ,二王之后来助祭也。 ”2.诗经为中国诗歌的创作和批评确立了什么样的艺术原则?答:诗经为中国诗歌的创作和批评确立了“风雅”和“比兴”这两条艺术创作和批评原则。 (1) “风雅”和“比兴”的内涵。 “风雅” ,要求诗歌创作具有高尚的意义和严肃的情感内容

3、。 “比兴” ,要求诗歌在艺术表现上“托物以讽” 。 (2)对古代诗歌创作产生的影响。 “风雅”和“比兴”这两条艺术创作和批评原则,给中国文人指出了如何走向从内容到形式、从思想到艺术完美结合的创作道路。它同时也培养了中国人的艺术审美观念,形成了中国古代诗歌既重内容的纯正文雅,又重形象的生动感人,以含蓄蕴藉、韵味深厚而见长的民族风格和美学特征。二、论述题1、何谓讽喻精神?讽喻精神对后世文学有什么影响?答:讽谏精神,又称讽喻精神,是从诗经以来形成的一种诗歌品格。这是由一批有良好文化教养的优秀分子,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参与意识,造就的精神品格。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忧国忧民的情怀,二是守礼

4、修德的自觉意识。比如诗经大雅十月之交中对于王室的忧心忡忡;比如诗经大雅荡中的对殷纣王因失德而亡国的告诫等,都表现出这种精神。诗经开创了讽谏精神的传统,后来在楚辞中,得到了更进一步的生发,此后的杜甫,白居易等人就是继承的这种精神。2.以鹿鸣 、 宾之初筵 、 伐木等诗为例,分析诗经燕飨诗的主要内容及其思想艺术价值。答:燕飨诗反映古代燕礼、飨礼等礼仪活动的诗,其主要内容是描写宴饮的盛况以及宾主之间的互相赞美称誉。其政治价值表现为联络情谊、巩固统治;其历史价值表现为记载了古代燕飨之礼的程序仪更多电大形考作业答案、电大考试小抄、电大试题库、统考资料、请百度一下“电大天堂” http:/ http:/

5、诗经爱情婚姻诗的情感内容。(2) 诗经爱情婚姻诗的艺术成就。(3) 诗经爱情婚姻诗的社会文化价值。讨论之后,请选取其中一个问题,将自己的观点整理成六百字左右的小文章,作为本次作业的书面材料。答:婚姻诗和爱情诗的社会文化价值,主要在于我们可以通过婚恋当事人的遭遇和命运,来透视当时社会历史的本质。这些诗篇产生的时代,初期封建社会制度已日趋形成,但原始社会的某些残余影响尚存在,故尔纵然有男女结合需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礼教,但比较宽松的社会环境,终究使男女恋情有了滋生的土壤,这也是爱情诗篇产生的必要条件。如郑风出其东门 ,是一个男子思念女子的诗篇。在众多的美女之中,他只喜欢那个穿白色素绢衣服,戴

6、绛色佩巾的女子,并说只有同她在一起才会感到幸福与快乐。 郑风叔于田 ,写一位女子对她所爱之人的歌颂。这位女子的恋人“叔”出去打猎,在整个里巷之中就再也没有她看得上的人。因为他不但能骑能饮,而且勇武英俊,有美好的品德。2、 、谈谈你对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理解。答:就乐府诗的艺术特色而言,其“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主要表现为叙事手法的娴熟巧妙以及感情抒发的质朴纯挚。(1)汉乐府的叙事成就:诗经以抒情为主,楚辞亦然,而汉乐府中的叙事诗较之前两者已有大幅度的增加,并且这些叙事诗也是乐府诗最精华的部分。汉乐府叙事手法巧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短篇的叙事诗常常就是一个生活的场景。稍长一点的诗篇则

7、是选取几个生活片段,辅以精炼表述,来传达主旨。汉乐府为我们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乐府诗善于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艺术手法刻画人物,突出人物性格。如细节描写、传神的对话、层层烘托等。(2)乐府诗感情抒发的质朴纯挚。汉代乐府诗的风格各不相同,或深婉,或率直,或悲怨,或慷慨,但它们都被统一在质朴这一总体风格之下。质朴是指乐府诗感情的抒发往往不事雕琢,平实流畅,自然道来,具有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其语言也是“质而不俚,浅而能深,进而能远” ,尤其能体现其质朴纯挚的抒情特征。3、 、结合作品分析孔雀东南飞一诗的民间文学特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古艳歌是孔雀东南飞的一个祖本或是异本, 孔雀东南飞便是来自这样

8、的祖本或是综合诸多这样的祖本而成,这使得孔雀东南飞带有明显的民间创作的特色,富有浪漫色彩。比如:更多电大形考作业答案、电大考试小抄、电大试题库、统考资料、请百度一下“电大天堂” http:/ http:/ 孔雀东南飞却是最早的。4、结合作品分析南朝民歌和北朝民歌在题材内容与情感表达上有什么不同?答:与南朝民歌相比,北朝民歌反映的社会生活要宽广得多。北朝民歌的直率粗犷、质朴刚健与南朝民歌的柔美清丽、婉转缠绵恰相对照。北朝民歌较少修饰,也没有双关、隐喻等南朝民歌中常见的技巧,没有对景物细致精工的描绘,不追求音韵的圆转流利,纯以气势夺人,真率动人,写实感人。虽然很多民歌是翻译作品,我们仍可感受到这种

9、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正是南朝偏于柔弱的诗风所缺乏的。这位后世诗人集南北之长、开拓新境界提供了重要的条件。5、结合作品分析杜甫新题乐府诗如何“讽兴当时之事”的。答:主要体现在杜甫新题乐府诗的内容上,而杜甫创作大量的“行”体新乐府则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揭露统治者的穷兵黩武,这类诗以兵车行为代表。(2)揭露了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和对百姓的欺压。(3)揭露安史之乱对百姓的伤害,这以“三吏” 、 “三别”为代表。6、结合作品分析汉乐府和魏晋南北朝乐府在语言形式上各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对后世诗歌创作有何影响?答:汉乐府在语言形式上的特点:就其内容而言,其“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主要体现在

10、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社会下层民众真实的社会生活和个体的生命体验,尤其注重反映他们生活的艰辛与痛苦,从而揭示出社会矛盾的尖锐;就其艺术特色而言,其“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则主要表现为叙事手法的娴熟巧妙以及感情抒发的质朴纯挚。汉乐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首先,汉乐府诗绍继风 、 雅 ,直面现实,揭露社会矛盾,表现人们真实而丰富的情感世界。其次,汉乐府民歌的影响还表现在对新的诗歌形式的创造上。汉乐府民歌使用了新的诗体:杂言体和五言体,打破了诗经以来的四言传统。第三,在艺术手法上,特别是在叙事诗的写作技巧上,汉乐府民歌的影响也非常大。魏晋南北朝乐府在语言形式上的特点:在艺术上,南朝民歌体制小巧,大

11、多为五言四句,语言清新自然,不假雕饰,正如大子夜歌所说:“歌谣数百种,子夜最堪怜。慷慨吐清音,明转出天然。 ” “诗竹法歌响,假器扬清音。不知歌谣妙,声势出口心。 ”无论是吴歌还是西曲,都善于运用双关谐隐,如以“偶”谐“偶” ,以“莲”谐“怜”之类。不仅如此,南朝民歌在运用双关谐隐时还形成了严格的表达形式,即上句述其语,下句释其意。如:“怜饮好情怀,移居作乡里。桐树生门前,出入见梧子。 ” (子夜歌 )诗中的“梧子”即“吾子” ,代指情人。南朝民歌对当时的文人诗有很大的影响,鲍照、汤惠休以下,南朝诗人多有拟作,宫体诗的出现更与南朝民歌的影响直接相关。唐五代以后,许多描写男女艳情的小诗,在意境、

12、语言等方面,也受到了更多电大形考作业答案、电大考试小抄、电大试题库、统考资料、请百度一下“电大天堂” http:/ http:/ 民歌的直率粗犷、质朴刚健与南朝民歌的柔媚清丽、婉转缠绵恰相对照。北朝民歌较少修饰,也没有双关、隐喻等南朝民歌中常见的技巧,没有对景物细致精工的描绘,不追求音韵的园转流利,纯以气势夺人,真率动人,写实感人。北朝民歌篇幅也不长,大多为五言四句。7、律诗是在篇章、句式、对偶、音律上都有严密限定的一种诗体,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杜甫是诗史上第一个大力写作七律的诗人, 咏怀古迹五首、 秋兴八首 、 登高等都是杜甫的七律代表作。请认真学习教材第四章格律诗 ,并仔细研读杜甫咏怀古迹其

13、五,完成下列任务。咏怀古迹其五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一)平仄是律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请学习律诗的平仄规定,完成下列任务。(1、请标出咏怀古迹其五的平仄。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2、粘对是律诗平仄规则的一部分,请以咏怀古迹其五为例,说明何谓“粘” 、何谓“对” 。答:所谓“粘” ,是指上联的对句与下联的出句平仄必须是同一类句式,如果上联对句是仄起平收,则下联出句影视仄起仄收;如果上联对句是平起平收,则下联出句应是平起仄收。即后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须与前联对句第二字的平仄一致。所谓“对” ,是指每联出句与对句必须是相对的句式,出句为仄起仄收,则对句应为平起平收;出句为平起仄收,则对句应为仄起平收。即一联之内平仄相对。若不符合以上规则,就被称为“失粘” 、 “失对” ,是律诗写作的大忌。(3、 “拗救”是律诗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声律现象,请以咏怀古迹其五为例,说明什么是拗救?答:所谓“拗救” ,是指一句诗在该用平声字的地方用了仄声字,须在本句或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