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水利工程可研评审意见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7365714 上传时间:2018-04-15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水利工程可研评审意见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XX水利工程可研评审意见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XX水利工程可研评审意见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XX水利工程可研评审意见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XX水利工程可研评审意见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水利工程可研评审意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水利工程可研评审意见(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XX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意见XX 工程是XX 省 XX 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报告确定解决 XX 东北地区灌溉用水的重要工程,也是XX 省“十一五”规划报告中确定的重点建设项目, XX 工程项目建议书业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发改农经号) 。受 XX 省委托,XX 省 XX 院(以下简称 XX院)于 2012 年 2 月编制完成XX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以下简称可研报告 ) ,XX 省以 XX 水规计号文将该可研报告上报水利部。年月日,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在 XX 省 XX 市召开会议,查勘了工程现场,对可研报告进行了审查。参加会议的有:水利部水资源司,XX 省人民政府、发展和改

2、革委、财政厅、国土厅、工业和信息化厅、住建厅、农业厅、林业厅、XX 市人民政府,XX 省 XX院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和代表。会后,XX 院根据审查会讨论意见对可研报告进行了补充、修改和完善。与会人员听取了设计单位的汇报,并分组进行了认真讨论。主要审查意见如下:一、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任务一、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任务(一)工程建设的必要性XX 位于 XX 省东北部地区,灌区范围西北以 XX 为界,西南以XX 河为界,南北长约 公里,东西宽约 公里,涉及 5 市县。灌区水资源丰富,但灌区大部分河流源短流急,径流年内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大,受地形与社会经济环境限制,难以修建控制性工程,经常发2生大面积旱灾,

3、城乡供水和农村人畜饮水供水保证程度低,对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根据土地资源现状调查统计,灌区内现有耕地面积257.2 万亩。区内现有小(1)型以上的蓄引水工程 处,设计灌溉面积 万亩,有效灌溉面积为 万亩,大部分农田无灌溉水利设施,处于“望天旱”状态。根据 XX 省农业发展规划,灌区将建成 XX 省水稻主产区,也是正在规划的 XX 省瓜菜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农业结构调整以及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区域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缺水已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XX 是在建 XX 水利枢纽工程的配套项目,是实现 XX 河流域水资源与东北部土地资源优势整合的关键工程,灌区建

4、成后可增产粮食 亿公斤,瓜菜 公斤,供水人口 万人,对解决灌区城乡居民生产生活和农田灌溉用水,促进 XX 建设和灌区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建设该工程是十分必要的。应针对本灌区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问题,进一步梳理、完善项目必要性论证的内容。(二)工程建设任务基本同意 XX 工程的建设任务是农业灌溉、城乡供水和农村人畜饮水。二、水文二、水文(一)径流1、基本同意灌区水资源量分析计算成果,灌区范围内河川径流总量为 亿立方米,其中扣除重复计算量后的地表水资源总量为 亿3立方米。2、基本同意 XX 河 XX 站和 XX 河 XX 站的径流系列及成果,根据径流系列代表性分析,同意采用 19642

5、010 年系列作为径流系列代表段。3、基本同意灌区内中小型水库及引水工程的天然径流分析计算方法及成果,应补充参与灌区水量调节计算的小(2)型水库径流量成果。(二)洪水1、基本同意运用XX 省水文图集和XX 省暴雨径流查算图表中的方法,推算灌区内河渠交叉建筑物过洪断面的天然设计洪水。2、基本同意总干渠、干渠、分干渠的渡槽及排洪涵洞等渠系建筑物过洪断面的设计洪水成果,其中对于上游有水库的情况,按考虑水库调蓄作用计算建筑物过洪断面的设计洪水。初设阶段应复核该成果。3、基本同意 XX 站的月施工分期设计洪水成果,及不同施工分期的总干渠、干渠、分干渠有关建筑物的施工设计洪水;应补充 XX站的月施工分期设

6、计洪水,检查支渠有关建筑物的施工分期设计洪水。4、应根据规划专业确定的排涝标准,完善排涝水文分析计算内容及成果。(三)基本同意总干渠、东干渠和西干渠有关渡槽过洪断面的水4位流量关系曲线计算方法和成果。初设阶段应运用其它方法复核有关断面的水位流量关系线曲线。(四)基本同意灌区水量自动测报系统站点布局及规模,中心站:遥测站的规划数量为 1147。初设阶段应根据灌区管理运行需要,优化遥测站网布局,提出灌区水量自动测报系统总体设计。三、工程地质三、工程地质(一)区域构造稳定性与地震动参数工程区位于 XX 断陷及 XX 褶皱带。据地震资料,XX 地震活动呈现北强南弱的特点,中强地震相对集中于 XX 附近

7、,输水渠道自南向北属区域构造相对稳定稳定性差地区。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01),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由总干渠的 0.05g,向北逐渐增至 0.30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 68 度。(二)渠道工程地质1、渠道线路比选的工程地质条件(1)总干渠比选的方案一和方案二工程地质条件基本相似,无本质差别,均可满足工程建设要求。方案三地形变化大,坡度陡,开挖边坡较高,边坡稳定问题突出,工程地质条件相对较差。(2)东干渠高低分灌方案一、方案二与推荐方案相比,增加了三座输水隧洞,且隧洞围岩均属稳定性差的、围岩,相对而言,推荐方案工程地质条件优于高低分灌方案一和方案二。2、基本同意对总干

8、渠、干渠及分干渠明渠的工程地质条件评价意见。总干渠、干渠及分干渠穿过山地、丘陵、剥蚀台地、熔岩堆积5台地、低海拔平原等多种地貌单元,地形起伏较大。沿线出露的主要地层岩性为花岗岩和玄武岩及少量变质岩等,岩体全、强风化带厚度大,沿线工程地质条件变化较复杂,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是傍山渠道的边坡稳定、渠道防冲和渗漏等问题,需考虑必要的工程处理措施。3、基本同意对总干渠、干渠及分干渠渡槽工程地质条件的评价意见。渡槽地基持力层选择宜根据建筑物荷载、覆盖层厚度和风化岩体的地基承载力综合确定。对荷载较大、覆盖层较厚的渡槽采用桩基,荷载较小的渡槽基础置于全风化岩体上是合适的。对于跨沟道的渡槽基础要考虑冲刷带来

9、的不利影响。4、除总干渠 1#隧洞埋深较大外,其它隧洞埋深较浅,隧洞围岩主要为全、强风化岩体,围岩类别以、为主,围岩稳定性差,需考虑必要的支护措施。5、基本同意对分水闸、暗涵、倒虹吸和交通桥等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的评价意见。6、基本同意对各支渠的工程地质条件评价意见。(三)天然建筑材料块石料和渠道填筑料可就近选取,储量和质量可基本满足要求,也可利用渠道开挖料作为渠道填方料。混凝土细骨料储量和质量满足要求,但运距较远。区内无天然砾石料,可人工轧制或外购解决。四、工程规模四、工程规模(一)灌区范围61、基本同意灌区范围为:西北以 XX 为界,西南以 XX 河为界,包括 5 个县市。灌区设计灌溉面积为

10、 万亩,其中,新增灌溉面积 万亩,改善现状灌溉面积 万亩,现状保灌面积为 万亩;供水人口 万人。2、应对灌区灌溉面积的选取进行分析说明,进一步复核灌区的设计灌溉面积,并与项目建议书阶段成果相比较,说明灌溉面积调整的原因。(二)设计水平年及设计标准1、基本同意现状基准年为 2010 年,设计水平年为 2030 年。2、基本同意农业灌溉保证率采用 80,城镇生活、工业及人畜供水保证率采用 95。(三)现状供用水分析及评价应补充完善灌区现状供用水水平分析及评价的相关内容,进一步提出灌区现状供用水存在的主要问题(四)需水预测1、基本同意灌区划分为西干渠片、东干渠上片、东干渠中片、东干渠下片,其中东干渠

11、中片又按照渠系布置分为东干直供片、XX分干片。2、基本同意灌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以及作物灌溉制度设计成果;应对灌水率设计成果进行复核。3、鉴于乡镇工业需水预测成果存在偏大的可能,可采用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法预测乡镇工业需水量,并对需水量预测成果进行复核。7(五)当地可供水量及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1、应按照灌溉分区对现有水利设施的可供水量预测成果进行复核。2、应在需水量及可供水量复核的基础上,对各灌溉分区的水资源供需分析成果进行复核,并提出设计水平年无 XX 水利枢纽供水时的各灌溉分区缺水量及过程。(六)XX 水库径流调节计算及水资源配置1、应进一步补充完善工程设置调蓄水库作用的论述内容,并对调蓄水库

12、的原设计及有效灌面、新增灌面进行复核。2、应补充完善 XX 水库长系列调节计算、灌区水资源配置方案的设计内容,提出不同灌溉分区的水资源配置成果。(六)工程总体布局1、基本同意灌区囤蓄工程布局方案。应进一步完善囤蓄水库选择的有关内容。2、应补充完善灌区工程主要控制点的选择、位置以及高程等相关内容;补充工程布局与灌溉面积相关关系的图纸,对灌区工程布局方式进行补充论证。3、基本同意灌区田间排水方式及骨干排水工程布局设计。(七)工程规模1、应补充说明骨干工程与田间工程的划分原则。2、应结合灌水率的复核,并充分考虑各中小型水库调蓄作用以8及充蓄水库要求、进一步复核总干渠、干支渠的分段流量及各级渠道、分水

13、口门设计流量规模。3、应对囤蓄水库现有渠系供水能力进行复核,并补充囤蓄水库新增灌面渠系设计的内容。4、应补充河渠交叉建筑物的位置、设计流量、特征水位等相关设计内容。(八)工程调度运行1、应提出 XX 水库供水、灌溉调度要求。2、应提出当地水库与 XX 水库联合调度原则及要求。3、应提出渠道检修期间(或事故)主要城镇供水的保障方案。五、工程布置及建筑物五、工程布置及建筑物(一)工程等别和标准1、XX 工程根据本次设计灌溉面积应为等工程,根据规划确定的灌溉面积复核工程等别。2、基本同意总干渠渠道及渠系建筑物为 3 级;东干渠及渠系建筑物根据设计流量确定为 34 级;西干渠、XX 分干渠根据设计流量

14、及供水任务要求确定为 4 级建筑物;支渠根据设计流量确定为 5 级,承担供水任务的支渠及渠系建筑物为 4 级;高排架渡槽建筑物级别相应提高一级。3、基本同意 3 级、4 级、5 级渠道及渠系建筑物设计洪水标准分别为 30 年、20 年、10 年,跨河渠系建筑物的校核洪水标准分别为50 年、30 年、20 年。94、渠线穿公路、铁路交叉建筑物除满足本行业设计标准外,还应同时满足相关行业的设计标准。6、基本同意交通桥梁荷载设计标准为公路-级。7、基本同意主要建筑物分别按相应工程区地震基本烈度设防。本阶段应明确主要建筑物地震设防烈度及相应设计地震动参数。(二)渠线选择1、总干渠(1) 可研报告对总干

15、渠进行了两条渠线方案的比选。两方案均从渠首电站取水,沿 XX 河左岸傍山开渠,分东、西两线至总干渠终点。西线经隧洞穿越,跨越后至总干渠尾;东线经隧洞穿越,折向北至总干渠尾。东线线路较短,但建筑物规模较大,施工难度和工程投资相对较大;西线占地投资较大,工程总投资较低。经综合比选,基本同意推荐西线方案。(2)根据地形条件及建筑物布置,对跨越后的西线方案局部线路提出渠线一、渠线二两个方案,渠线一跨越后向北进入地势较为平缓的山前平地后转向东北经暗涵至总干渠尾,渠线二跨越后转向东北再向北经渡槽至总干渠尾。本阶段应复核暗涵方案的结构型式、工程占地、施工条件及工程投资,择优选取推荐线路。2、东干渠(1) 可

16、研报告对东干渠上段进行了高灌方案和高低分灌新建引水枢纽方案、加高利用现有电站方案的比较。高灌方案自总干渠分水后沿 XX 河右岸布置东干渠,其上段可控制高程较高的灌面;高低10分灌方案在总干渠末布置高干渠控制高程较高的灌面,同时分水至XX 河,利用 XX 河 40 公里左右的河道输水后自枢纽引水至东干渠下段;三个方案均在 XX 村附近进入低灌灌区。高灌方案工程占地投资优势明显,且不受 XX 河水质影响,经综合分析,基本同意推荐采用高灌方案。 (2) 可研报告对东干渠桩号、桩号及分干进行了绕线明渠和直线隧洞的局部渠线比选,绕线明渠方案工程总投资均较省,基本同意推荐绕线明渠方案,初设阶段应进一步复核。(3)初设阶段应进一步复核东干渠起始点、终点以及沿线各补水水库等控制点和节点的位置及高程、流量及水头分配等控制条件,结合考虑灌面分布、地形地质条件、支渠布置、交叉建筑物布置及施工条件等因素,优选局部渠线。3、西干渠基本同意西干渠沿剥蚀台地灌面边界的等高线自南向北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