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现代服务业实体化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37353844 上传时间:2018-04-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析现代服务业实体化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试析现代服务业实体化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试析现代服务业实体化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试析现代服务业实体化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试析现代服务业实体化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析现代服务业实体化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析现代服务业实体化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研究(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析现代服务业实体化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试析现代服务业实体化实训基地建设的实 践与研究践与研究( 作者:卜复鸣 发表时间:2014 年 11 月 ) 高职院校校内实体化实训基地的建设因其专业的产业背景不同而分为生产性、服务性、经营性等实训基地。在校内建设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的实体化实训基地,有利于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以提高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的效率,可以培养更多的现代服务业优秀人才。 现代服务业 实体化 实训基地 高职院校教学实习是职业教育技能训练的重要环节,其必须依托相应的实训设施和实训基地。高职院校大多让学生在模拟或仿真的企业环境下进行技能训练或实习操作,这种实训方式虽能提高学生技能熟练

2、程度,但实训效果却不理想:一是仿真实训内容与企业实际岗位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学生毕业后不能直接适应企业岗位需求;二是仿真实训从技术层面上能够满足企业的需要,但无法解决学生在企业环境中学会如何更好地与人交往、表达等;三是现代服务业毕业的学生对于企业的文化也缺少理性的认识,企业常需要对新员工进行再次培训。为此,让学生真正能在企业环境下进行实训和实习,做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满足企业对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这是目前高职院校加速人才培养探索的主要路径之一。 一、现代服务业实体化实训基地的内涵和特征 现代服务业已成为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内容,我国沿海发达城市也相应确立了以发展现代

3、服务业为重点的产业结构调整,如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2009-2020) 明确了把“建设高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创新型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胜地”作为江苏苏州城市发展的主要功能,苏州在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中也确立了重点以发展金融、现代物流、商务服务、软件与服务外包、科技和信息服务等产业。苏州旅游与财经高职校是一所由苏州地方政府兴办的以培养现代服务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在 2007 年投资建设了现代服务业技能开发中心,设立了物流、金融、电子商务等九大实训中心。但随着苏州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服务业的迅猛发展,对其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

4、,学校在原有实景化实训中心的基础上,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再投入适量的资金、移植企业的运作模式,实施了新一轮的以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现代商贸等为主体的实体化实训基地的建设,使学生在校内就开始实现从学习者到从业者的转变,使学生具备职业人的素养,以满足苏州现代服务业对人才的需要。纵观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在实训基地建设和教学实习模式等方面所作的探索,如强调与企业生产或工作过程相一致的、并生产出一定“产品”的生产性实训基地、以承接和完成项目为主要任务的、将生产和教学紧密结合的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等,在理论和实践上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并不乏成功经验。但是较适宜于对接“一产” “二产”岗位群的专业,以及较适宜

5、于以技术服务或开发设计的一些专业。对于一些对接以现代服务业为岗位群的专业而言,将校内实训基地打造成对外经营的现代服务业经营实体,使学生直接面对客户,并引入企业文化,着力营造真实的工作环境,引入企业管理机制,使学生提前进入工作环境,以满足现代服务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在这类实体中,学生可以在关键岗位进行实习,而传统在校外企业进行实习难以给学生在关键岗位锻炼的机会。并有利于降低实训成本,获得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现代服务业实体化实训基地建设的主要途径和功能 1.校内实体化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途径。一是由学校独立开展,独立运营,成为学校内部的教学实体;如以适应苏州国际酒店业的发展,提升传统

6、餐饮业的服务水平,以“苏帮菜”这一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在我校设立研习中心为契机,建设以对外经营的苏州旅游饭店为主体的实体化实训基地。二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合作,学校提供场地和设施,由企业进行投资,移植企业管理与运营模式,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利益共同体。如学校与苏州市文化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合作,创办学校旅行社,由学校专业教师出任经理,为导游专业学生提供实践基地。三是引企入校,企业利用学校提供的场地和设备直接在校承包经营,如学校景观园艺服务公司,利用 2400的现代化温室大棚,引入企业栽培生产蝴蝶兰、凤梨等高档花卉,学生参与管理和实习,并承接楼宇鲜花租赁业务,主动接轨

7、苏州“楼宇经济”等。通过这几个途径,学生与真实的顾客有了接触,提高了自身的交际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了服务态度和服务水平。通过这些实体化实训基地的锻炼,学生毕业后踏入企业不需要第二次培训,直接就能上岗,企业也欢迎这样的有实践经验的毕业生。 2.校内实体化实训基地的主要功能。一是以承担专业的实训教学和实习教学任务,使学生较早地在真实的经营环境中完成某个工作任务或模块,掌握其关键技能,突出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并在校内完成第一轮的短期工学交替,这为毕业前到行业企业中去顶岗实习做准备。二是利用校内实体化实训基地 ( 作者:卜复鸣 发表时间:2014 年 11 月 ) 开展职业技能鉴定

8、工作,如对五年制中的三年级学生实施的中级工(四级)职业资格鉴定和毕业前的高级工(三级)职业资格鉴定等,使学生毕业时同时获得学历证书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同时还能承担社会非学历教育的职业技术、技能培训和鉴定。三是校内实体化实训基地进行专业研究和技术开发以及传统技艺的传承等,如利用校内茶艺馆以苏州碧螺春名茶这一品牌,由园林技术专业的学生对茶树进行养护管理,涉外旅游专业的学生进行采茶、制茶,酒店管理专业方向的学生进行茶艺表演以及对传统茶文化的挖掘,作为文化旅游深度开发项目等。学校也将这一项目作为产学研的成果进行推广,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三、现代服务业实体化实训基地的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实施途径 1.利

9、用实体构建专业教育过程与职业工作过程的一致性模块化实训体系。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的实施途径首先是通过对行业需求、行业职业岗位(群)及综合职业能力的调查,或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然而根据本专业覆盖的岗位群所必需的职业技能,构建“专业教育过程与职业工作过程的一致性”模块化实训课程体系,并通过专业教学和实训、实习等,完成人才培养任务。实体化实训基地的运营是在由专业教师担任“总经理” ,学生担当企业员工的角色,在企业专门人员的指导和监控下,既强调学生的职业岗位或工作情境,又按专业能力进行训练。如现代物流实体化实训基地与连锁超市进行合作,学校提供场所,由企业提供装修和运作资金,企业和教师指导学生开展

10、市场调研、市场细分化、进出货物、成本核算等模块化实训,并通过电子商务,开展网上销售、配送等业务,既满足了师生购物的需要,又参与了超市的运作管理,强调了专业教育过程与职业工作过程的一致性,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养。 2.利用实体构建产学研相结合和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发挥各自优势,坚持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共育人才,建立长期、稳定、深度的合作关系是营造职业院校和企业行业共生环境的基础。由学校和苏州市物流商会牵头的多家校企参与而创立的现代物流职教集团,承担着推动成员单位之间优质资源的共享,推动物流教学改革、教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开发等,为集团成员单位之间搭建广泛的物流教学改革及学术交流平台,使专业实体与企

11、业、师生与企业员工相一致。为此,依托专业实体,经过严格的评审程序评聘了十名物流企业和职业院校的行业专家学者、人力资源专家、技术能手以及优秀师资等成立了集团专家讲师团,参与专业的课程改革和企业的技术革新,实施产学研一体,并通过举行学术报告、专业讲座等形式,把先进的理念和技术灌输到专业教育和企业员工培训中去。为创造学校专业和企业行业的共生环境,在集团成员间开展技能竞赛,把职业院校现有的技能大赛和企业的实际操作元素融入员工和学生的技能互动中。 3.利用实体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与个性化发展。专业实体化教学和传统的仿真实训教学的最大差异在于:前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12、) ,对学生今后的就业、生存、创新和发展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而后者往往只注重于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旅游业是苏州最具国际竞争能力的产业,目前苏州的旅游业已由传统单一的观光旅游向文化、商务、生态、休闲等旅游发展,其目标是要把苏州打造成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的文化旅游城市。学校建成了与现代服务业教育理念相一致的,集教学、实训、培训与考试考证一体的文化旅游实体化实训基地,根据专业特点、技能要求和职业素养,采用全英文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专业实体化中有着不同的技能岗位和技能要求,可以安排相应的生产或社会服务项目,如景观园艺服务公司有名贵花卉生产、商务楼宇花卉租赁、景观设计施工等实训和社会服务项目,学生在

13、不同的实训和服务项目中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结合职业生涯规划找到合适的创业或就业岗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4.利用实体建立健全现代服务业实训的监控评介体系。现代服务业实训基地实体化建设是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多赢的教学模式。校内实体化实训基地的建设必须符合教学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并建立相应的监控评介体系,以利健康有序地完成人才培养目标。一是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实体化实训基地的教学质量评估与企业绩效管理相一致的评价体系。建立教学质量检查、监督、保障、调控体系,并具有规范的教学过程运行管理制度,以建立职业技能、职业综合能力、职业素质有机结合的实训教学体系。二是按照实训环境、管理体制、培养目标、

14、实训基地的效益、对外培训等方面与相关部门一起制定分级评估、考核的指标体系和实施细则,并定期组织专家进行分级评估考核。三是建立完整的财务管理制度。现代服务业实体化实训基地的运营与管理离不开资金投入、成本核算和财务监控,为解决其财务管理问题,建立和完善资产管理机制。 四、结语 专业实体化实训基地的建设目的在于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校内实行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教学实践活动,有利于规范实践教育,有利于通过对专业前瞻性的思考以作出对人才培养方案的滚动修改。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等途径,采用企业独立法人的形式管理运作,以“服务课改实践、创新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水平、兼顾效益均衡”为原则,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以提高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的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