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需要教育行动纲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351895 上传时间:2018-04-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3.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殊需要教育行动纲领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特殊需要教育行动纲领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特殊需要教育行动纲领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特殊需要教育行动纲领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特殊需要教育行动纲领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特殊需要教育行动纲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殊需要教育行动纲领(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特殊需要教育行动纲领特殊需要教育行动纲领西班牙萨拉曼卡 1994.6.7-10引引 言言1此特殊需要教育行动纲领由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采用。大会由西班牙政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于 1994 年 6 月 7 日至 10 日在西班牙萨拉曼卡举行。采用这个“纲领”的目的是介绍有关政府、国际组织、国家基金会、非政府组织及其它机构贯彻落实“萨拉曼卡宣言:特殊需要教育的原则、政策与实践”(The Salamanca Statement on Principles,Policy and Practice in Special Needs Education)的政策

2、和指导行动。此“纲领”的主要依据是各成员国家的经验、联合国系统和其它政府间组织的研究结论、建议及出版物,特别是联合国的残疾人机会均等准则(注 I)。此“纲领”也充分考虑了本次世界大会前的 5 个地区性预备会上的有关提案与建议。2世界人权宣言(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中正式宣告了每一个儿童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人人受教育世界宣言(World Declaration of Education for A11)再次强凋肯定了这一权利。任何一个有残疾的入都有权力尽其可能表达对自己教育问题的愿望。家长在有关何种教育形式最适合其子女的需要、状况及志向等问题上

3、,有自然的了解、参与权力。3此“纲领”的指导原则是学校应适合于所有的儿童,而无论这些儿童处于何种身体、智力、社会、情感、语言及其它状况。这些儿童应包括残疾儿童和天才儿童,流浪儿与童工,边远地区及游牧民族的儿童,少数民族儿童及其他处境不利的儿童。这些儿童的不同状况向学校系统提出了不同程度的挑战。在此“纲领”中,“特殊教育需要”一词是针对那些因残疾或学习困难而产生特殊需要的儿童少年所言的。许多儿童都会在他们求学生涯的某个时期经历到学习困难并由此产生特殊教育需要。学校必须寻求各种方法以便成功地教育所有的儿童,包括那些有严重困难和障碍的儿童。一种新的观点已得到一致赞同,即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少年应被吸

4、收在为大多数普通儿童所设的教育机构之中。这就提出了全纳学校这一概念。全纳学校所面临的挑战是发展起一种能够成功地教育所有的儿童,包括有严重残疾和障碍的儿童,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学。这种全纳学校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为全体儿童提供保证质量的教育,它们的建立还是改变世俗歧视性态度的关键性一步,有助于创建起接纳残疾人的社区,进而发展起一个全纳性的社会。4特殊需要教育体现了一般教育学中已被确认的、全体儿童都可能从中获益的教育原则。它的假设为:人类差异是正常的,因此应使学习过程适合每个儿童的需要,而不是将儿童套入预先规定的有关学习速度和学习特点的假说。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学能使全体学生受益,其结果也必然会使社会整体

5、受益。经验表明,这种教育能从根本上减少许多教育体制下严重存在的辍学和留级现象,并保证学生平均成绩的提高。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可以避免由低质量教育及无视儿童个体间差异的教育思想所造成的资源浪费,可避免扼杀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对学校的希望。进而言之,儿童中心的学校是以人为本社会的培训基地,这种社会尊重所有人的差异与尊严。社会观念的变革势不容缓。太长时间以来,残疾人的困难和问题被一种致残性社会所加重,这种社会着眼于残疾人的缺陷,而不是其潜力。5此行动纲领包括以下部分: 关于特殊需要教育的新思考 国家级行动准则A 政策与组织B 学校因素C 教育工作人员的招收与培训D 外部支持E 优先领域F 社区展望G 资源

6、需求 地区与国际级行动准则 关于特殊需要教育的新思考关于特殊需要教育的新思考6过去二十年来,社会政策的趋势一直是促进融合(integtation)与参与,反对隔离(exclusion)。全纳(inclusion)与参与是体现人类尊严和享受与实施人权的基础。这一点反映在教育领域里,就是推行寻求真正机会平等的战略。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和少年的一体化,能够在面向社会全体儿童的全纳学校里得到最好的实现。只有在这种条件下,那些有特殊需要者才能达到最大程度的教育上的进步和社会上的融合。尽管全纳学校为实现残疾学生的机会平等和全面参与提供了积极的场所和条件,它们的成功却有赖于各方的协同努力,不

7、仅是教师和学校员工们的努力,也包括其他学生、广大家长及志愿工作者们的努力。全纳学校这种社会机构上的变革,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性任务,社会全体成员的支持、赞助和良好愿望才是首位的决定因素。7全纳学校的基本原则是:在一切可能的情况下,全体儿童应在一起学习,无论他们有何种困难或差异。全纳学校必须认识到和照顾到学生之间不同需要,顺应不同的学习类型和学习速度,通过适宜的课程、组织安排、教学策略、资源利用及社区合作,确保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质量。实际上,为了适应学校内不断遇到的特殊需要,应该有连续的支持与服务。8在全纳学校里,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应该得到他们可能需要的各种额外支持,以保证对他们的教育效果。全纳教

8、育是训练有特殊需要的儿童与其他儿童团结合作的最有效途径。将有关儿童送入长期性的特殊学校或一个学校里的特殊班,只能成为个别情况下的例外,只有在事实证明普通班级里的教育无法满足下个儿童的教育或社会需要时,或当这种安置有利于这个儿童及其他儿童时,才作此安置。9各国之间特殊需要教育的情形有很大的差异。例如,有些国家有针对特别残障学生而设的良好的特殊学校系统。这种特殊学校可以为全纳学校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资源。这些特殊教育机构中的工作者具备早期筛选和鉴别残疾儿童的专业能力。特殊学校也可以作为普通学校教育接受特殊教育培训的基地和他们的资源中心。最后,特殊学校可以继续为数量相对少的、普通学校无法为其提供适宜服

9、务的残疾学生提供最合适的教育。对现存特殊学校的投资应致力于发展其新的、扩展的作用,使其为普通学校提供满足学生特殊教育需要的专业支持。特殊学校的教师可为普通学校做出的一项重要贡献,就是将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与学生的个别需要相对应。10我们愿意极力建议那些没有或仅有少数特殊学校的国家,集中力量发展全纳学校和专门化服务特别是为教师们提供特殊需要教育培训及建立人员、设备资源中心,从而能够为最广大的儿童少年服务。过去的经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验)表明,由于特殊学校耗资颇高,意味着实际能从中受益的只是很少一部分学生,大部分情况下是一些大城市的条件较好者。其结果是大部分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学生

10、,根本得不到任何服务。实际上,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估计仅有不到 1的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在现有的设施中接受服务。经验还进一步显示,面向社区所有儿童服务的全纳学校,最利于促进社区支持并寻求富于想象力的、创新的途径和方法去利用现有的有限资源。11政府的教育规划应倾全力于发展面向全国所有地区、所有不同经济条件下的所有人的教育,包括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两种形式。12由于已往只有相对很少一部分残障儿童有机会受教育(这种情况在世界发展中地区尤甚)致使目前有成千上万的成年残疾人甚至缺少初级的基础教育。因此,各方面有必要共同努力,发展适宜的成人教育项目,为残疾人提供语文、数学和基本技能方面的教学。13对女性残疾人

11、的认识尤为重要,由于性别而产生的障碍加上由于残疾而产生的困难,常常会使她们处于双重不利的处境。女性和男性对教育项目的设计应有同等的影响,并有同样的机会从这些教育项目中获益。应为鼓励残疾女童和妇女参与教育项目而做出特别的努力。14此纲领试图成为特殊需要教育行动规划的总体性指导。很显然,它不能考虑到世界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各种极不相同的情况,必须根据当地的要求和情况进行相应的修订。为了充分发挥其效益,它必须有国家、地区和当地的体现了政治性和公正性的行动计划做补充,以实现人人受教育这一意愿。国家级行动准则国家级行动准则A A政策与组织政策与组织15一体化教育和社区康复代表了服务于有特殊需要者的互补性和相

12、互支持性的方法。两者均基于全纳、一体化和参与的原则,是经受了考验的、节省成本的提高有特殊教育需要者平等机会的方法,是旨在实现人人受教育这一全国性战略的组成部分。希望各国考虑以下有关其教育体系政策与组织的行动。16法律应确认残疾儿童、少年和成人有在一切可能的情况下,在一体化的机构里接受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的平等机会这一原则。17应在卫生、社会福利、职业培训及就业等领域制订平行的和补充性的法律措施,以支持和全面实施教育立法。18各级教育政策应明确保证残疾儿童就近入学,就读于这个儿童在没有任何残疾的情况下所要就读的学校。在确认只有特殊学校和机构能满足儿童的需要时,才能个别批准这一规则的例外执行。19

13、使残疾儿童“回归主流”的实践应成为实现人人受教育的国家计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即使是在特殊情况下被安置进特殊学校的儿童,其教育也不必是完全隔离式的。应鼓励安排这些儿童在部分时间去普通学校上学的做法。应制订必要的法令保证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及培训项目也吸收接纳有特殊需要的青年和成人。应特别关注残疾女童和妇女,保证她们的平等机会。20应对有重度残疾和多重残疾的儿童与少年予以特别的重视。他们与社区中的其他人一样,有权成长为最大程度上独立的成人。为此,他们应得到有利其潜能最充分发展的教育。21教育政策应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和个人情况。例如,应承认手语在聋人中充当交流中介的重要性,并制订法令以保证所有聋人都能

14、得到使用其民族语言手语的教育。由于聋人及聋盲者的特殊交流需要,应为他们提供特殊学校或普通学校内特殊班级的教育服务。22为支持有特殊教育需要者的低成本教育与培训这一全球性战略,应发展社区康复。应视社区康复为社区发展中的一个特别途径,其目的是所有残疾人的康复、机会平等与社会融合;社区康复的贯彻落实应依靠残疾人自身及其家庭与社区的共同努力,以及教育、卫生、职业培训及社会福利等方面适宜的服务。23政策财政安排两方面都应鼓励和促进全纳学校的发展。应清除各种阻碍特殊学校转向普通学校的障碍并建立起统一的管理体制。应收集有关的统计数字,包括受益于专门的特殊需要教育资源、专家及设备的学生数以及招收在普通学校中的

15、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数,从而密切地掌握全纳性发展的进程。24应加强各级教育权力机关与负责卫生和社会服务的部门的协调,以达成一致与互补。有关规划和协调工作也应充分考虑那些半公共机构和非政府组织所实际发挥的作用及其潜在作用。为促成社区对满足学生特殊教育需要的支持,需要做出特别的努力。25国家权力机关有责任监督用于特殊需要教育的外部经费的使用,并与其国际伙伴合作,确保这些经费的使用符合国家的优先发展项目及符合旨在实现人人受教育的政策。双边和多边的基金组织,在他们那一方面,应在计划与实施教育及相关领域的项目时,认真考虑有关特殊教育的国家政策。B B 学校因素学校因素26发展使广大城乡儿童都能受益的全纳

16、学校需要有明确而强制性的政策与其它有关因素的配合,包括合理的经费投入,有效的公众教育以反对和消除人们的偏见并培养起公众的积极的态度,以及深入持久的人员培训项目和有关支持性项目的规定。下列及许多其它各项学校方面的变化影响着全纳学校的成功与否,它们是:学校建筑、学校组织、课程、教学法、评估、人员、学校风气以及课外活动等方面的变革。27多数变革并非单纯地与接纳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有关。它们是一项更广范围内教育改革的组成部分,以改善教育的质量,更大地发挥教育的作用,提升所有学生的学习成就水平。人人受教育世界宣言强调了保证所有儿童学校进全纳性的发展。将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融合于全纳学校时应考虑下列准则。课程的灵活性课程的灵活性28应使课程适应儿童的需要,而不是使儿童的需要适应课程的设置。所以,学校应为不同能力和不同需要的儿童提供相宜的课程机会。29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应在普通的课程中得到额外的指导和支持,但不是使用不同的课程。指导原则应该是为所有的儿童提供同样的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