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运输公司客运站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348531 上传时间:2018-04-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运输公司客运站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处置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汽车运输公司客运站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处置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汽车运输公司客运站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处置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汽车运输公司客运站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处置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汽车运输公司客运站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处置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运输公司客运站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运输公司客运站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志志丹丹县县汽汽车车运运输输公公司司客客运运站站 道道路路交交通通事事故故现现场场处处置置方方案案一、事故特征一、事故特征、造成交通事故的风险来源:()路面情况:冰雪路面、湿滑路面、乡村路面等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气候环境:狂风暴雨、大雾弥漫、酷暑炎热、冰寒严冬等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地理环境:高原山区、连续弯道、狭窄车道、山体滑坡等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设备因素:未及时消缺、保养不达要求、修理质量低劣等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生理因素:酒后开车、疲劳驾驶、视力欠佳、听力不济、年高迟钝等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违规运输:超载、超高、超长、装载重心偏离等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操作因素:超

2、速行驶、弯道超车、占道行驶、麻痹驾驶、判断失误等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其他因素:除上述因素以外的其他交通事故。、交通事故的影响及后果:()给驾驶员及司乘人员造成身体伤害;()给家属亲友造成心灵创伤;()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易引发次生灾害;二、应急组织及职责成立事故处置指挥部 事故救灾指挥部设在客运站调度指挥中心,负责统一指挥,协调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总 指 挥:武明智副总指挥:薛锦鹏 成 员: 李鑫 柴旭亮 高宝同 金鹏丽 赵廷龙 谢慧 刘慧妮 谷艳 刘海梅 王春丽 张海洪 髙雯 高虎子 赵连生指挥中心设在调度室总指挥负责抢险,救灾方案的决策组织,实施。副

3、总指挥协助组长研究部署方案,现场组织安排抢险救灾工作。副总指挥领导应急分队,物质供应组及车辆管理组三个小组。负责组织现场抢救工作及设设施的供应保障,车辆调度等工作。高远领导治安保卫组、医疗抢险组及善后工作三个小组,负责现范围内的治安保卫工作,设置警戒线疏散人员,组织伤员救治及有善后工作。赵连生负责救灾所有机械车俩设备的调用。各成员负责所属事故队组及各自职能范围内的工作,核实人数,报告情况并负责向组长副组长汇报。2、各救援工作组的组成与职责(1)应急救援分队的组成与职责应急救分队队长:李鑫应急分队副队长:柴旭亮成员:安全科所有成员职 责:救援小分队由分队长负责领导,组织学习灾害事故的处理措施,救

4、援原则、熟悉本站各系统、设施等,同时强化训练。事故发生后分队长要立即集合全体人员在调度指挥中心待命,听从指挥中心的安排,在救护队未到达前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抢险灾工作,救护队到达后协助救护队抢险。抢险过程中,首先负责伤员的抢救,同时负责采取措施,制止事故蔓延扩大,防止发生二次灾害,并负责保护好现场,设好警戒线,撤出灾区所有被困人员,禁止非救灾人员进入。(2)医疗救护队组成与职责队 长:髙雯成 员:谢慧 金鹏丽 高宝同职 责:医疗组负责对伤员进行现场抢救处理工作,对危重伤员及时联系救护车转送县级医院治疗,不得殆误时机,并对抢险救援队伍实行医学监护。(3)救援物资供应:高虎子赵廷龙负责物资的供应与调度

5、,第一时间向事故现场提供救援用的救援车 灭火器 医药箱 铁锨 手套 消防沙等物质(4)善后处理组的组成与职责由安全生产成员组成科 长: 薛锦鹏成 员: 高远、李鑫、柴旭亮、李浩天、金鹏丽、高文职 责: 负责接待人员家属并安排好后勤保障工作,清点统计伤亡人员人数、姓名并进行核对工作,开展伤亡事故的民事赔偿工作等。三、应急处置、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处理程序()事故发生时由现场人员或最早发现事故情况人员,立即报调度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值班人员接到险情通知后,首先问清现场情况,同时通知指挥、副总指挥,副总指挥按各自救援工作组立即召集各组负责人及成员迅速到位,同时启动本应急处置方案,在调度指挥中心成立指挥

6、部,各救援工作组按各自和分工职责投入运行,应急分队立即全副武装,准备投入抢险战斗。()治安保卫组立即封锁事故周围的道路,负责好警戒工作,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受灾现场,技术分析组经研究决定后,抢险分队立即按计划进入受灾区抢救伤员,其余各队做好准备工作待命。()应急队伍进入事故现场后,迅速开展侦察、控制、维护、救助人员等首要工作,并及时向指挥部汇报事故现场情况,指挥部根据汇报的情况及时研究,改进抢险方案,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救援人员的安全,当事故严重无法救援或有效控制时,请求上级有关部门支援。()事故发生后再小时内写出书面报告,报上级有关部门。、应急处理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前提下

7、,为防止事故扩大,可以在现场指挥人员的指挥下,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如下工作:()询问情况。调度指挥中心接警时因问清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员伤亡等情况,必要时,通知上级交警、公安、等部门到现场协助救援。()到达现场后,要通过询问知情人及现场侦察和检测,确定以下方面情况遇险和被困人员数量;被困人员的受伤情况;油箱是否泄漏。()根据侦察和侦检的情况,划定警戒区设立警戒线;封锁事故路段的交通;隔离围观群众;严禁无关车辆及人员进入事故现场;()救生排险积极营救被困人员。使用液压切割、扩张等破拆工具,破拆变形的车厢外壳,积极抢救车厢内的遇险人员,并根据需要调集大型牵引起重车辆到场协助救助。破拆车体时,应使

8、用雾状水掩护,防止金属碰撞产生火花,引起油蒸汽爆炸,发生火灾。对重危急伤员进行控制休克、昏迷、出血等简单的现场急救,并快速转送医院。用喷雾水冷却事故车辆油箱,用泡沫覆盖地面流淌的燃油,消除潜在的危险,为营救被困人员创造条件。 、扩大响应 在启动各相关专项应急救援预案实救过程中仍确定事故未能有效控制时,应立即向上级政府部门提出启动上级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建议。 事故处理过程中,应每隔四小时需报一次。 必要时,由总指挥下达向上级请求协调或增援命令。 、事故报告()事故报告的基本要求和内容事故报告的基本要求: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事故地附近的人员应尽量了解或判断事故性质,地点和危害程度并迅速利用最

9、近处的电话其他方式向调度指挥中心汇报,并迅速向事故可能危及的区域发出警报,使其他工作人员尽快知道灾情,在汇报灾情时,要将看到的异常现象,听到的异常声响等如实汇报,不能凭主观想象判断事故性质,以免给领导造成错觉,影响救灾。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报告的基本内容:事故发生的单位(队组),时间、地点、类别、伤亡情况等;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初步估计;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事故发生的组织抢救,取得安全措施及事故灾区的控制情况;事故报告单位(队组)四、注意事项、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 (1)首先检查防护器是否完好,发现不合格及时调换。 (2)根据专家组的讲解,正确使用防护器具。 、

10、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 (1)首先检查抢险救援器材是否完好,发现不合格及时调换。 (2)根据专家组的讲解,正确使用抢险救援器材。 (3)使用中抢险救援器材损坏及时更换。 、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事故处理应严格按本应急预案规定程序进行操作,严禁随意改动,如确需改动,必须经专业领导同意后方可。 、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 保护好现场伤员,防止伤员二次受伤,现场有条件的立即现场进行抢救,条件不具备的立即组织送往医院救护上。了解现场情况,防止事故扩大。 、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等事项 ()认真组织。要求所有人员要统一行动,听从指挥,任何情况下都不得各行其是、盲目蛮干。()

11、沉着冷静,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临危不乱,鼓动大家树立坚定的信心,并在各环节上做好充分准备。谨慎妥善地行动。()遵循原则。要求遇险人员遵循救灾和避灾基本原则。即:及时报告灾情、积极抢救、安全撤离和妥善避灾。()随机应变。在组织抢救、撤离灾区和避灾待救时,要密切注意灾情变化,当可能出现危及人员安全时,要果断采取应变措施,避免人员伤亡。切忌图省事或存侥幸心理冒险行动。()及时联络。找整个抢险和避灾过程中,要想方设法,及时与客运站调度指挥中心取得联系,告知灾情、遇险人员位置、人数、遇到的困难情况等,争取早日获救。()医疗后勤保障组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具有临床急救经验并取得国家专业资格证书医护人员参加救助,所

12、有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防毒设备的穿戴和灭火器材及其他设备的使用方法;消防设备配备齐全;所有工作人员应爱护和保护消防设施和器材,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维修。 、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 在确定各项应急救援工作结束时,由总指挥宣布应急救援工作结束,撤除所有伤员、救护人员,清点人员后,留有专人组织巡视事故现场遗留隐患问题。 、其他需要特别警示的事项 ()及时救人是消防现场处置的主要方面,应最大限度抢救人命,并及时送往医院救治;()在遇险人员没有搜索完毕前,不得使用大型设备,如吊车、推土车等大型装备;()处置高架路(桥)交通事故时,为防途中交通堵塞,同一消防站出动的车辆不能同一方向驶向事故现场,应从不同的入口登上高架公路,相向驶向现场;()救援车辆一时无法接近事故现场时,救援人员应首先携带轻便的破拆、救生、起重等装备赶到事发现场投入救援。()事故处理完毕后,应尽快解除警戒,恢复交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