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生平事迹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348520 上传时间:2018-04-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周公生平事迹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周公生平事迹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周公生平事迹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周公生平事迹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周公生平事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周公生平事迹(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周公生平事迹周公生平事迹周公姓姬名旦,亦称叔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因封地在周(今陕西岐山北),故称周公或周公旦。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被儒家尊为“元圣” ,孔子一生最崇敬的古代圣人之一。关于周公出生的具体年份。由于殷周之际尚无确切的纪年,因此,我们难以搞清周公出生的具体年份。然而,由于周公事迹的确定性,我们还是可以大致推断周公出生的年代。根据武王克殷之后曾对周公说过“自发未生于今六十年“的话,可知克殷之时武王尚不到六十岁。作为武王之弟的周公,至少比武王年岁小。那么,周公的生年大约在克殷之前五十八年。由于学术界对周克殷的具体年份的介定尚有争议,因此我们对周公生年的研究,就只能得

2、出这样一个较模糊的时间概念。纵观周公的一生,可以说他是周朝第一大功臣,他在政治、军事、文化、思想等方面均有建树,武王死后,其子成王年幼,由他摄政当国。武王死后又平定“三监”叛乱,大行封建,营建东都,制礼作乐,还政成王,在巩固和发展周王朝的统治上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一、辅助武王在罚纣灭商过程中,他协助二哥武王姬发伐纣灭商,一举剪灭了残暴的殷商王朝。在这期间,他先后参加了开战二年前观兵于孟津的诸侯盟会。在周王朝一举剪灭殷商王朝的决定性战争牧野之战中,周公为武王撰写了一篇慷慨激昂、振奋人心的誓词牧誓 ,这篇誓词极大地鼓舞了军心,对牧野之战的最终胜利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3、殷商王朝被灭掉后,周武王面临的第一大难题就是怎样处置商朝的遗留臣民,这些臣民对周王朝十分仇视,大有一触即发的可怕局面。当时姜太公认为必须斩草除根不留后患,而召公认为只杀掉不臣服的臣民就可以了,但周公洞察全局后,提出了给饭吃、有事干、团结争取、说服教育、武力监督的怀揉政策。结果顺利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使绝大部分殷商臣民归服了周王朝,稳定了周初的奴隶制政权。二、摄政成王灭掉商朝后,在建立周朝的第二年,武王便因病去逝了,武王的儿子姬诵继位,这便是周成王,因为成王当时年纪幼小,还不能执掌国家大事,周公从社稷安危方面着想,便代成王处理朝政,史称“周公摄政” 。周公在摄政期间明德慎罚,勤慎国事,求贤若渴,有

4、时候正在沐浴,突然有公务要办,他就赶快拧干头发去处理事务;有时候正在吃饭,有贤士来求见拜望,他就立即放下手中的碗筷吐出口中的食物去接见,这就是非常有名的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的历史典故。所以,三国的曹操在其招贤榜短歌行一文中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来作结尾,以表明他的勤政和对天下贤士的仰慕之心。周公在摄政期间,他的三哥管叔鲜和五弟蔡叔度,八弟霍叔处三人心术不正,想借周成王年幼之机,发动叛乱,以达到他的谋篡王位之心。因为此三人被周武王曾派到殷地去监视商王朝遗臣遗民,所以史称“三监” 。他们三人勾结纣王的儿子武庚和徐戎、淮夷及长江流域熊盈族的几十个小国,发动了一场暴乱,史称“三监之乱” 。

5、眼看着刚刚建立的西周王朝即将面临灭亡之危机,周公大义凛然,以成王的名义调动大军。亲自前去平叛,经过三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平定了这次叛乱,诛杀了纣王的儿子武庚和他的三哥管叔鲜,流放了五弟蔡叔度和八弟霍叔处。三、营建洛邑周公东征胜利后,他感到,殷商的残留势力仍然对周的江山有着不可忽视的威胁,必须把这些“殷顽民”迁移到一定的地方看管起来,切断他们同外界的联系,于是,周公便在洛邑(即现在的河南洛阳) ,修筑了宫室和房屋,称之为“王城” ,让周王朝贵族及官员住在那里管辖这些顽民,在距“王城”很远的地方修筑了一座城,起名“成周” ,用来关押那些殷顽民,再在那里驻扎一支周人的部队,叫做“成周八师” ,用来监视

6、那些“殷顽民” 。这样便彻底地解决了“殷顽民”叛乱的问题,从此东方广大领土便安定了下来。四、分封诸侯完成营建洛邑和迁殷顽民之后,周公又在武王分封诸侯的基础上进行了诸侯大分封,其目的是为了保卫周王室,让被封者代理天子去治理四方,形成了以周天子为中心势力,以姬姓诸侯为周边势力的血缘宗族关系网。五、归政成王完成了这些工作之后,随着周成王的年龄增长,周成王已能独立处理朝政,于是周公便把王位交还给了周成王。而且对成王毕恭毕敬,奏事时对答特别谨慎,显得十分敬畏,这样,使成王的威信在文武百官面前很快树立了起来,这样,在王权交接的过程中,始终使朝廷内外保持稳定的局势。六、制礼作乐周公还政于成王之后,天下已趋于太平,为了使西周的江山更加稳固,周公便考虑从政治、思想、文化、道德、礼仪诸方面制定一整套完整的典章制度,来维护周的统治。周公所制的礼仪,具体说来就是法制、法度,包括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官制、宗法、等级方面的君臣、上下、父子、兄弟、宗疏、尊卑、贵贱等方面的礼仪和制度。 “乐”就是音乐歌舞。正是这一整套周礼,他不但巩固了周的江山,而且影响了我国儒家思想长达三千多年之久,晚于周公之后五百年的孔子曾经说过“周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就是说,周的礼制借鉴了夏商两朝之后而制定出来的。所以我尊从周的礼制。因而,孔子的思想延续的是周公的思想体系,儒家尊孔子为至圣,而称周公为元圣,即第一圣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