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345269 上传时间:2018-04-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声物体和不发声物体的状态,并对这一现象进行积极思考,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创设情景质疑-猜想假设-观察实验-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之中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掌握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推测结果-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等思维方法。2 在动手实验过程中,通过用看、模、画、说等方法进行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会与他人交流与倾听,体会探究声音的乐趣。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实验、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三、教学模式选择为了能够顺利完成整个探究活动,我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

2、,把它分为四个部分: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二、提出假设,实验探究;三、巩固提高,拓展延伸;四、验证猜测,总结评价。课堂上让学生通过运用看、摸、画、说多种方法观察发声物体的特点,并对发生物体与不发声物体进行观察比较,就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积极思考。在这节课教学中,我先“扶”后“放”,始终贯穿小组合作实验、观察、对比、讨论、交流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采用引出问题提出假设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科学研究方法,努力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四、媒体的使用1、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提供创设问题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思维。2、利用课件出示本节课实验记录表及探究结论,突出重点。3、利用展示平台展示各小组

3、的实验记录表,便于学生相互交流,形成正确的认识,得出科学的结论。 五、教学准备队鼓、黄豆、橡皮筋、尺子、音叉、橡胶小槌、铜锣、水槽、乒乓球、口琴、竖笛、录音机、实验记录表。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自然界中有许多美妙的声音,你听 (播放多媒体课件)小鸟欢快鸣叫、闹钟振铃、浪涛拍岸、心跳声这样的声音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那么,你知道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学生同时思考,猜猜声音是怎样产生的。2、猜测声音产生的原因,作出假设(1)提问:谁来大胆的猜一猜究竟声音是怎么产生的,你为什么会这么认为?(板书:摩擦

4、、撞击、弹拨、敲打、乐器发声、语言说话)(2)谈话:以上都是同学们的看法,是一种猜测。要知道,世界上许多伟大的发现都原于猜测。要想知道声音究竟是不是因为摩擦、撞击、弹拨、敲打、乐器发声、语言说话等原因产生的,就要通过我们今天的观察与实验才能知道。(二)探究活动1、介绍实验材料(1)谈话:请同学们看看你的实验桌,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实验物品。仔细看看都有些什么?你能想办法让它们发出声音吗?(2)由学生介绍实验材料队鼓、尺子、橡皮筋、并演示让它们发出声音。教师随机指导。(3)重点介绍并演示实验仪器:音叉这是一种用钢制成的 U 形的实验仪器,用橡胶小槌轻轻敲击它就会发出声音。注意:在使用音叉的时候,

5、手要握住音叉柄,用小槌敲击音叉的上端。2、讲解研究方法并出示实验记录表(1)谈话并提问:要想知道这些物品为什么都可以发出声音,我们就要观察研究这些物品发出声音时的共同特点。那么,你知道哪些研究的方法呢?(板书:方法) (学生回答:闻、看、摸、听、说、尝、画)同学们很爱动脑筋,提出了这么多好的研究方法,那么请大家看看屏幕,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用到哪些研究方法。(2) (课件打出)实验记录表(3)介绍演示音叉的使用方法按看、摸、画、说四个方面进行研究下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做关于音叉的实验(板书:音叉)首先进入第一个环节:“看” 。 (板书:看)我们用橡胶小槌敲击音叉,让音叉发出声音,然后将音叉迅速

6、轻轻靠近水面,或者靠近静止不动的乒乓球,仔细看看有什么现象发生?(学生回答,教师同时板书:水花四溅、有波纹、有水泡、乒乓球弹开)第二种研究方法是“摸” 。 (板书:摸)我们让音叉发出声音后,用手摸摸或将音叉轻轻贴到脸上,有什么感觉?(学生回答,教师同时板书:麻、痒)接下来是“画” (板书:画) ,画什么呢?就把你看到的,摸到的用你喜欢的符号画下来。 (学生在黑板上画一画)最后是“说” (板书:说) ,说说音叉在不发出声音时的状态和发出声音时的状态。 (学生回答,教师同时板书:音叉在不发出声音时是平静的、静止的、不动的音叉发出声音时的状态是颤动的、动态、振动)(4)小结:刚才我们用哪些研究方法一

7、起做了关于音叉的实验?(学生回答:看、摸、画、说) 下面我们就要用这些研究方法去研究队鼓、尺子、橡皮筋不发出声音时的状态和发出声音时的状态。3、学生分组实验(1)提出实验要求(课件打出)指名学生朗读实验要求(2)学生操作实验,教师巡视,指导(3)小组汇报实验发现。用实物投影仪向全班展示实验记录表重点说说实验物品在发出声音时和不发出声音时的状态(4)得出结论,总结方法学生得出结论:所有的物体在不发出声音时处于静止的状态,在发出声音时处于振动(或颤动、摆动、晃动、摇动)的状态。所以,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或颤动、摆动、晃动、摇动)产生的。 (课件打出)教师适时引导:通过实验研究,同学们发现物体发出

8、声音时的状态有的颤动、有的摆动、有的晃动你们观察得很仔细,说得也很正确,那么我们能不能用一个更加科学、更加准确的词语来代替这些词语呢?那就是振动。总结方法:刚才同学们通过实验发现了物体在不发出声音时处于静止的状态,在发出声音时处于振动的状态,大家之所以有这样的发现,可以找到声音产生的原因,是因为我们运用了看、摸、画、说的科学的研究方法。(三)巩固提高,拓展延伸1、怎样让正在发出声音的锣立刻停止发声,学生演示并说明理由。2、找寻人体发声部位(1)集体说话:我爱科学。边说边用手摸一摸自己身体哪个部位在振动。(2)谈话:对,在我们的喉咙处有个发声器官叫声带,当声带振动时,我们就可以发出声音了。所以同

9、学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不能大喊大叫,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声带。3、游戏:“能摸到的声音” 。 (指定一名学生,先摸摸不发声的手机,并说说是什么状态。再用耳机捂住学生的耳朵,用布条蒙住眼睛,播放手机铃声,让学生触摸,谈触摸后的感觉。 )4、演示“看的见的声音” 。 (播放录音机、用粘有碎镜片的及时贴对着阳光,感受光斑的跳跃,谈谈观察后的现象。并给这个游戏起个合适的名字)(四)总结评 1、师生小结在刚刚上课时,同学们猜测声音产生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摩擦、撞击、乐器、说话等现象,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声音原来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评价在这节课上,老师发现我们班许多同学都能像科学家那样去仔细观察,认真思

10、考,积极动手操做实验。那么你认为你们小组中谁的表现最好?为什么?你觉得自己在这节课上的表现怎么样?哪个方面表现的好(或不好)?这节课上,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探究声音产生的问题,那么大家认为老师的表现怎么样?还有很多同学也很想评价自己或者评价你的小伙伴。可是,由于时间的关系,老师不能请每位同学都发言。那么,老师为每位同学都准备了一张成长卡,下课后你们可以继续评价自己或同伴,然后将这张成长卡装进你的成长记录袋中。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问题。请各小组的同学整理好实验台,将所有的实验物品包括抹布放回原位,准备下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反思通过一节课实验探究及师生间和谐的交流互动,我认

11、为本节课教学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1、由扶到放,凸现探究过程学生的认知由于年龄、知识的局限性,许多认识仅存于表象,因此其探究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艰辛的获取真知的过程。为了高效完成这一探究历程,教学中设计了由扶到放、层层推进的步骤环节,即在探究活动中分两步走,在探究音叉发声的实验中,采用师生互动,半扶半放的形式,指导学生敲击音叉,使音叉发声,将音叉轻轻放入水中或贴近静止状态的乒乓球,观察实验现象;学生继续指导学生敲击音叉,用手或脸触及音叉找感觉,用典型的音叉实验,让学生说出三项实验的共同特征,初步形成物体不发声时处于平静状态,物体发声是处于动态,初步感知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而后教师在上述实验

12、感知的基础上,仍旧运用刚才的实验方法放手让学生合作自主进行队鼓、尺子、橡皮筋及自带发声物体的实验,将探究活动引向深入。教师一番巡回指导后,学生通过类比得出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从扶到放,这一过程清晰明了,具有层次性,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2、教给方法,培养孩子们的自主意识。在本节课探究实验中,教师用课堂教学中常用的看、摸、画、说等方法积极引导学生找寻物体发声的共同特征,一看、二摸、三画、四说的探究方法贯穿了音叉、队鼓、尺子、橡皮筋等物体发声实验的始终,学生在这几种方法的引导下,认真观察,创新思维,再现了物体发声时的真实场景。 “一看”既认真的观察实验结果,音叉敲击发音后,水花四溅,泛起微波

13、,将乒乓球弹拨开来;敲击队鼓,鼓面颤动,引起鼓面上的豆子也在颤动“二摸”即用手或脸等身体部位去感知。如敲击音叉使音叉发声,用手或脸去触摸,那种又麻又痒的感觉非常明显,学生乐于在这种探究活动中实验;在歌声中触摸人体发声器官,在手机的铃声中触摸手机,让孩子们再一次验证了已学的科学知识。 “三画”即在看与摸的基础上,将物体发声时一瞬间的感觉,用孩子们喜欢的、易于接受的符号画出来,使物体发声时的动感更加直白。波浪线、闪电符号替代了物体发声时的状态,孩子们用他们独特的思维审视这一科学过程。 “四说”即通过发声物体与不发声物体的前后状态对比,找寻发声物体的共同特点,从而探寻声音产生的真正原因,在这些教学方

14、法的积极引导下,学生的学习更加投入、更加专注,学习也更为自主、高效。3、创新教学方式,突破课堂教学重难点。通过观察、实验、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为了达到突破本课教学重难点的目的,教师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又设计了巩固提高,拓展延伸这一环节,在这一环节的处理上,教师积极创新教学方式,通过怎样让发出声音的铜锣立即停止发声这一教学活动,以一种逆向思维验证了学生的探究结果,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设计独特新颖。声音一般是听得到的,本课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摸得到、看得到声音,教师又以捂住孩子的耳朵,蒙住孩子的眼睛,用有铃声的手机让孩子去触摸,

15、让听得到铃声的孩子去验证。播放音乐,利用录音机上镜片反射的光斑,感受声音在振动中产生,从而让孩子体会到了声音不仅可以听到,而且可以摸到、看到。课堂教学设计独具匠心,突破课堂教学重难点,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4、注意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实验习惯。科学课中,孩子们纷乱的分组实验一直是困惑教师的一个问题。良好的实验习惯一直是教师们追求的教学目标。本节课中,教师将学生分成九组,进行活动探究,学生以组长为核心,成员积极配合、分工、合作,教学井然有序。此外还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如在音叉发声的教学实验中,孩子们将音叉轻轻靠近水中,观察实验现象。实验完毕后,学生用抹布将音叉擦拭干净,教师在下课前留一分钟时间让孩子们整理实验桌等,这些都说明,孩子们良好的实验习惯与实验品格正在形成。说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了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的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