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法教材-实际工程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7340716 上传时间:2018-04-14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图形法教材-实际工程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图形法教材-实际工程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图形法教材-实际工程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图形法教材-实际工程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图形法教材-实际工程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图形法教材-实际工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形法教材-实际工程(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工程设置1.1 工程设置的整体介绍工程设置的整体介绍在新建工程时,需要在工程向导(工程设置)中,根据图纸说明(主要为结构设计总 说明及建筑剖面图) ,定义工程的基本情况。在这里定义的属性项目以及计算规则,将作为 工程的总体设置,对以下方面产生影响:(1)新建构件属性的默认设置(2)构件属性的批量修改(3)图元属性的批量修改(4)工程量的计算规则(5)构件法构件的默认设置报表下面,对工程设置中的各项做出说明1.1.1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如下图,此处填写工程的基本信息,编制信息,这些信息将与报表联动。 编制日期也可通过日历形式填写。1.1.2 计算规则计算规则 如下图此处进行工程计算规则以

2、及抗震等级等缺省值设置。具体为:A、规范的选择。目前绝大多数工程已选择 03G 系列图集作为设计及施工规范,软件已经 将 03G 及 00G 平法规范内置,在此软件已 03G101-1 代表 03G 系列(目前包括五本) 。一 般默认选择 03G 即可。B、抗震等级。可以在工程的“结构设计总说明”中找到依据,依工程实际选择即可。C、单个弯钩增加值和箍筋弯钩增加值。软件中默认按照现行规范规定的钢筋弯心直径计 算得出,一般不用修改,默认即可。D、根数计算规则。软件中指箍筋的根数计算规则。 “向上取整” 、 “向下取整” 、 “四舍五入” 三种方式,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E、计算参数。 只有在做

3、下料时才须考虑弯曲系数,预算不需要考虑的,软件默认选择 “不考虑” 。F、定尺长度。一般指钢材出厂时或运到现场,进行加工前的长度。定尺长度不同,直接 影响工程计算中的接头数量,进而影响钢筋的绑扎搭接数量和钢筋重量。受地区和生产厂 家等多种因素影响,一般有 8 米、9 米、12 米等几个规格。上海地区一般为 9 米。G、损耗率。因运输、加工等各种因素引起的钢筋损耗量占钢筋总重的比率即是损耗率。 全国各省市的概预算定额中规定的损耗率从 1.5%6%不等,用户可以参考当地定额中的规 定填入即可。H、箍筋的计算方法。按照平法及相应的国家规范,软件默认按照外包尺寸计算箍筋长度。 因地区不同,各地也有各种

4、不同的箍筋计算方法。比如浙江 94 定额中即要求按照构件的断面尺寸计算箍筋尺寸(同时不加箍筋弯钩增加值) 。用户按照实际需要选择。1.1.3 楼层设置楼层设置 如下图A、此处可分层、分构件定义构件的保护层、抗震等级、砼等级,以及对应钢筋的锚固 值,并可作修改。以上这些信息均可以在工程的“结构设计总说明”及各张图纸的详细说 明中找到。我们只要对号入座填入即可。B、 “楼层性质”项目可自定义楼层的附加名称,如上图。外部显示格式为“楼层名称 (楼层性质) ” 。例如上图则为:“2 层(设备层) ”C、次梁、板、基础等构件依据相应设计规范,一般均按“非抗震”设计,软件默认也 按照“非抗震” 。D、变红

5、色字体项的含义:抗震等级:与上一步计算规则设置的不同,此处单独修改过。砼等级:构件与所在楼层的设置的不同,在此单独修改过。锚固值与规范值不同,在此单独修改过。E、锚固值表格中定义的项目可楼层间复制,如下图1.1.4 计算设置计算设置 如下图1、图形法中所有构件的计算设置(12.1 版只针对图形法构件)2、计算设置中默认设置完全按照 03G 系列平法设定,如果我们实际工程中的要求与规 范不同,可根据工程具体说明在此修改,修改规则可以参看“说明”栏。3、属性的导入与导出。在进行完一个工程的属性设定后,可以在此把修改后的工程属 性导出,保存为一个属性文件,在以后做类似的工程时,可以重新把属性导入,免

6、去重新 设定规则的过程,提高工作效率。1.1.5 搭接设置搭接设置 如下图,可分构件大类、小类,按钢筋的级别与直径范围,对接头 类型作整体设置1.1.6 箍筋设置箍筋设置 如上图,总体设置多肢箍筋的内部组合形式。软件内置了“03 标法”和 “肢数标法”两种表示方法,用户按照实际选择即可。 到这里,软件的第一部分“工程设置”就完成了。软件操作的总体思路共分三步,第一步: 工程设置;第二步:交互式建模(其中包括构件法及图形法,图形法中又包括手工建模及 CAD 转化) ,第三步:汇总计算输出。下面我们先学习图形法。图形法讲解图形法讲解一、新建轴网一、新建轴网1.1.创建直线轴网:创建直线轴网:鼠标左

7、键点击“直线轴网”的图标,弹出如图话框:左键点击“高级”选项,设置轴网的界面 2 如下图所示:总尺寸预览区点击进行切换设置角度选择主、辅 轴预览区显示直线轴网,随输入数据的改变而改变, “所见即所得”上开间、下开间图纸上方标注轴线的开间尺寸、图纸下方标注轴线的开间尺寸左进深、右进深图纸左方标注轴线的进深尺寸、图纸右方标注轴线的进深尺寸自动排轴号根据起始轴号的名称,自动排列其他轴号的名称。例如:上开间起始轴号为 s1,上开间其他轴号依次为 s2、s3轴名可以对当前的轴网进行命名,例如 zw1,zw2 等,构件会根据轴网名称自动形成构件的位置信息 主轴、辅轴主轴,对每一楼层都起作用;辅轴,只对当前

8、楼层起作用,在前层布置辅轴,其他楼层不会出现这个辅轴高级轴网布置进一步操作的相关命令。轴网旋转角度输入正直,轴网以下开间与左进深第一条轴线交点逆时针旋转;输入负直,轴网以下开间与左进深第一条轴线交点顺时针旋转;确定各个参数输入完成后可以点击确定退出直线轴网设置界面。取消取消直线轴网设置命令,退出该界面。注:注:将“自动排轴号”前面的勾去掉,软件将不会自动排列轴号名称,您可以任意定 义轴的名称。 【高级】 轴号标注:四个选项,如果不需要某一部分的标注,点击鼠标左键将其前面的 “”去掉即可。 轴号排序:可以使轴号正向或反向排序。 调用同向轴线参数:如果上下开间(左右进深)的尺寸相同,输入下开间(左

9、进深) 的尺寸后,切换到上开间(右进深),左键点击“调用同向轴线参数”,上开间(右进深) 的尺寸将拷贝下开间(左进深)的尺寸。初始化:相当于删除本次设置的轴网。执行该命令后,轴网绘制图形窗口中的内容 全部清空。 调用已有轴网:左键点击,如图所示,可以调用以前的轴网并进行编辑,如下图*浮动轴号:如果将图形放大,看不到轴网的轴号时,软件会自动出现浮动的轴号,便于识 别操作,如下图所示:*修改直线轴网:双击轴网,进入进行修改设置即可。2.2.弧形轴网弧形轴网1 创建弧形轴网:鼠标左键点击“弧形轴网”的图标,弹出如图对话框, 预览区显示弧线轴网,随输入数据的改变而改变, “所见即所得”圆心角图纸上某两

10、条轴线的夹角进深图纸上某两条轴线的距离高级轴网布置进一步操作的相关命令内圆弧半径坐标 X 与 Y 的交点 0 与从左向右遇到的第一条轴线的距离主轴、辅轴同直线轴网确定各个参数输入完成后可以点击确定退出弧线轴网设置界面取消取消弧线轴网设置命令,退出该界面【高级高级】 轴号标注:两个选项,如果不需要某一部分的标注,用鼠标左键将其前 面的“”去掉。 轴网对齐: 1轴网旋转角度,以坐标 X 与 Y 的交点 0 为中心,按起始边 A 轴旋转; 2终止轴线以 X 轴对齐,即轴与 X 轴对齐; 3终止轴线以轴对齐,即轴与轴对齐; 轴号排序:可以使轴号正向或反向排序。 初始化:使目前正在进行设置的轴网操作重新

11、开始,相当于删除本次设置的轴网。 执行该命令后,轴网绘制图形窗口中的内容全部清空。 调用已有轴网:操作步骤与直线轴网相同。 3修改弧形轴网,修改方式与直线轴网的修改方式相同。3.3.辅助轴网辅助轴网执行该命令,出现对话框,可以增加不同形式的辅助轴线。1可绘制直线、三点弧、两点弧、圆心半径夹角弧,画法参见直线、三点弧、两点弧、 圆心半径夹角弧的画法介绍,绘制完毕后输入轴线的轴号即可。预览区点击进行切换设置角度选择主、辅轴2 增加平行的辅轴:选择辅助轴网的第一点(相对的轴线),选择辅助轴网的第二 点(确定增加的轴线的方向),输入偏移距离,再输入轴号即可。4.4.直线直线1直线的作用: a 确定可以

12、捕捉的某些点;b 形成不同的封闭区域。 2创建直线:鼠标左键点击“直线”的图标,光标由“箭头”变为“十”字形,绘图 区相应位置左键布置;如图。 3可以连续布置直线,也可以分段布置,点击鼠标右键退出“直线”命令。 4修改直线:点击要修改的直线,出现两个控制手柄以及到参考坐标的距离。如图, 可以通过移动直线的某个控制手柄或修改到参考坐标的距离来修改直线尺寸位置。 5在布置直线的时候,也可以使用“正交”功能,使直线横平竖直,并用数字控制线 的长度。布置直线 修改直线5.5.矩形矩形1矩形的作用: a 确定可以捕捉的某些点;b 形成不同的封闭区域。 2创建矩形:鼠标左键点击“矩形”的图标,光标由“箭头

13、”变为“十”字形,绘图 区相应位置左键布置。 3矩形的定位:点击选择按钮,单击矩形,会出现两个控制手柄,如图示。确定矩形 的左上角和右下角两点,绘制一个矩形。双击矩形,输入矩形的长和宽及角度。6.6.两点、夹角弧两点、夹角弧1两点、夹角弧的作用: a 确定可以捕捉的某些点;b 形成不同的封闭区域。 确定第 1 点,第 2 点后,弹出对话框输入角度值,确定弧线,如下图。 2单击弧线,上面会出现 2 个控制手柄,如图。两个点为端点,两个数值是对圆心的 定位标注;双击弧线可以修改相应参数,如图示。3其它操作与弧线相同。二、基础的布置基础的布置* *仅在基础层可以布置基础 鼠标左键点击左边的“构件布置

14、栏”中的“基础”图标,按钮展开后具体命令包括 “独立基础”、“基础联梁”。注:可以先定义好独立基础和基础连梁的截面和配筋属性,再布置,也可以先布置图形, 再定义属性。 先定义属性,再布置图形的方法:点击-构件属性定义,进入到如图,选择独立基础:点击黑色图形,弹出如下对话框,选择相应的基础断面,点击“确定”或直接双击1 独立基础 布置独立基础的方法:直接点击“独立基础”布置命令,选择名称,点击布置在相应 的位置即可。 2 基础连梁 鼠标左键点击“构件布置栏”中的“基础连梁”按钮,点击名称,光标由“箭头”变 为“十”字形,再到绘图区内点击相应的位置,即可布置基础连梁。布置好的如图:三、剪力墙布置和

15、配筋信息的设置剪力墙布置和配筋信息的设置鼠标左键点击左边的“构件布置栏”中的“墙”图标,按钮展开后具体命令包括“连 续布墙”、“轴网变墙”、“墙洞”、“连梁布置”、“墙上暗梁”、“洞口连梁”。1 连续布墙1 鼠标左键点击“构件布置栏”中的“连续布墙”图标,光标由“箭头”变为“十”字 形,同时弹出如图中的绘图工具条,默认为“直线”状态,还可以选择“三点弧”、 “两点弧”、“圆心半径夹角弧”、直线点加绘制等绘制方式。2布置墙时,弹出输入左半边宽的浮动框,即时输入墙的左半边宽度,如上图。左半 边宽的定义如下:按绘制方向,鼠标指定点(经常是轴线上的点)与墙左边线的距离。 3.弧形墙的绘制方式:参考轴网

16、中弧线的绘制方式,可以用“三点弧”“2 点夹角弧” “圆心弧”三种方式绘制。绘制完成的弧线墙,不能重新再修改其弧线图形信息。 4.点加绘制方式:绘制墙提供“点加绘制” ,即根据方向与长度确定墙的位置,主要用 于绘制短肢剪力墙。操作方式操作方式:选择“点加绘制”绘制墙体选择墙体的第一点,确定,软件自动弹出“输入长度值”对话框,如下图分别输入“指定方向长度”和“反方向长度”的数值。确定后,软件按照用户给定的数值, 确定墙体的长度。 5.相对坐标绘制:在绘制墙时可以按住 shift,跳出对话框,确定所点位置的相对坐标, 详细操作详见本章介绍 6.垂直绘制:绘图区下方可切换垂直绘制模式,用于限定墙的方向。 7连续布墙后,如果是同类型的墙体,只有第一个布置的墙体显示配筋情况(其它构 件相同),其它墙体只会出现墙体名称,如上图。 8属性定义,参见剪力墙属性定义。可以先布置构件,也可以先定义属性。 9图形的修改、编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