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常用词语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7321231 上传时间:2018-04-14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鉴赏常用词语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古诗鉴赏常用词语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古诗鉴赏常用词语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古诗鉴赏常用词语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古诗鉴赏常用词语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鉴赏常用词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鉴赏常用词语(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诗鉴赏常用词语古诗鉴赏常用词语诗词鉴赏中的常用术语及分类一、牢记鉴赏常用术语,准备对号入座。 1、感情基调:忧愁、伤感、惆怅、寂寞、孤独、郁闷、闲适、恬淡、喜爱、喜悦、欢乐、激愤、悲壮、慷慨激昂等。 2、思想内容:托物抒情、托物言志、忧国忧民、壮志未酬、报国无门、怀才不遇、愤世嫉俗、孤芳自赏、孤傲高洁、坚贞不屈、不流于俗,不同流合污、怀古伤今、怀古伤己、昔盛今衰、物是人非、感时伤怀、淡泊宁静、超然物外、闲适恬淡、闲情逸趣、惜花伤春、悲秋悯己、热爱自然、思乡怀亲、赠人送友、富含哲理、哀怨忧愁、激愤憎恶、欣喜欢快、离愁别恨、怀乡思亲、追古伤今、坚守节操等。 3、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2、 4、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景或借物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5、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对仗、借代、反问、设问、双关、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等 6、表现手法: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想象和联想、渲染衬托、正面和侧面、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明暗、白描、象征、用典、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意向(饱含作者思想感情的人、事物、景物) 、意境(诗人抒的情和诗中绘的景合二为一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等等。 7、语言:清新自然、平淡质朴、民歌风味、绚丽、含蓄(蕴藉) 、简洁、明快、瑰丽等。 8、风格:陶渊明,朴素自然;李白,豪放飘逸;杜甫,沉

3、郁顿挫;白居易,明白如话;高适,悲壮苍凉;王维,诗中有画,诗中有道;陆游,宏丽悲壮;柳永,雅俗杂陈直抒胸臆;李清照,清新且委婉含蓄;苏轼、辛弃疾雄阔、激昂、悲壮,辛弃疾还擅用典。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豪放、雄奇、沉郁、直率、婉约、含蓄、清新、风趣。9、体裁:古体诗(唐以前的诗,包括四言、五言、七言、杂言、乐府) 、近体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词、曲)10、意境:恬淡闲适、华美壮丽、清新自然、安谧娴静、雄伟壮阔、明快高旷、深化意境、意境深远、意境优美、幽静,宁谧,苍莽,深远,热烈,高昂,壮阔,悠远,空灵,辽阔,苍凉,幽美,朦胧,淳朴,荒芜,孤寂,冷寂,慷慨悲凉,缠绵宛转,空寂寥

4、落,萧条荒凉11、情感载体类 :杨柳惜别 圆月思念 落叶失意 春风得意 大海开阔 流水叹惜 古迹怀旧 梅花傲骨二、牢记解题方法,万变不离其宗。1、审题目,审作者,审题干。 题目往往是诗词内容的概括;作者可以让我们联想起时代背景、作家的风格;题干是回答问题的关键,问什么,答什么。另外,如果有补注,还得审注释,注释里一般有暗示。 2、整体把握。 (四问) 通读后体会,记了什么事,绘了什么景,发了什么议论,抒了什么情。记住,一切事语、景语、议语皆情语。 3、分类对号。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套用以上术语,加入自己的话,结合诗词具体内容,必能有话可说,说而中意。当然这要点儿悟性。 三、分类例证。

5、 (一) 咏物类。抓住所咏之物的形象特征,体会作者流露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的美好理想,或隐含的生活道理。喜用术语:托物抒情、托物言志(总说) ,怀才不遇、坚贞不屈、孤芳自赏、洁身自好、积极进取、孤傲高洁、不流于俗、不同流合污等等(思想内容) ,象征、比喻、拟人、对比、衬托、双关、比兴等等(表现手法) 。 例一、 读蜂 ,回答问题。“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问题:此诗采用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作者什么态度? 解析:看题即知是咏物诗,通读之后可知蜜蜂的形象乃“辛勤” ,由此可知咏物是为了写人抒怀,最后一句作者表明态度。答案应该是采用象征手法,托物抒情,借蜜蜂

6、歌颂辛勤的劳动者,而对那些不劳而获的剥削者以无情的讽刺。 例二、 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 (补注:南冠,囚徒。玄鬓影,代蝉。 ) 问题:诗中蝉的形象如何?作者的形象如何?二者如何交织在一起?表达怎样的感情? 解析:审题、审注释可知作者身陷囹圄,思绪万端。通读可知秋蝉唱,客思深,露重蝉难飞,风多蝉声沉,而作者年华易逝,一事无成,仕途坎坷,屡遭困厄,虽与蝉一样都具高洁品质,可谁能明白呢?据此回答:前者是一只处在露重风多的险恶环境中的寒蝉。后者是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下未老先衰,忧心忡忡的诗人。作者表面写蝉的哀鸣,实

7、际是为自己鸣不平,写环境乃一语双关,写高洁将所咏之蝉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直接抒发了怀才不遇,蒙冤不白的悲愤之情。 例三、 早雁(杜牧):“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 问题:1、本诗采用( )手法,托物抒情,表面句句写( ) ,实际句句写( ) ,清丽含蓄。 2、分析主人公的形象。 解析:此诗采用象征手法,表面写雁,实际写人。 “早雁”即抒情主人公自己,早雁的形象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据此,抒情主人公是遭射四散,流离失所,欲归不得的征人形象。 例四、卜算子.咏梅 (陆游):“驿外

8、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 问题:从内容和表现手法上鉴赏此词。 解析:从内容上看,此词上阕集中写梅花的艰难处境。它开在郊野的驿站外,紧靠破败的断桥,人迹稀少,寂寞荒凉,倍受冷落,偏偏这时又刮风,又下雨,但它还是开了;下阕写梅花迎春、报春却遭嫉妒,倍受摧残却芳香如故。从表现手法上看,上阕情景双绘,情景交融,咏梅实质咏自己;下阕托物言志,表现作者孤傲高洁,不同流合污,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铮铮傲骨。 (即答案) (二) 怀古咏史类。了解史实,体会作者创作意图,找到触发其感情的媒介或现实原因,从而领会感情。喜用术语:怀古伤今

9、、怀古伤己、借古讽今(总说) ,昔盛今衰、物是人非、忧国忧民、壮志未酬(思想内容) 、用典、联想、对比、衬托、扬抑、讽刺、含蓄(表现手法)等等。 例一,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 问题:此诗曾博得白居易“掉头苦吟,叹赏良久” ,请问它好在哪里? 解析:朱雀桥横跨南京秦淮河,是由市中心通向乌衣巷的必经之路。此是高门世族的聚居区,开国元勋王导和大将谢安都住在这里。昔日繁华热闹,而今长满野草、野花,变得荒凉冷落,再加上斜阳残照,更突出了日薄西山的惨淡情景。以上是环境的烘托,气氛的渲染。后两句乃千古名句,赋予燕子历史见证人的身份,引出昔盛今衰,沧海桑

10、田的无限感慨。此诗怀古伤今,对比鲜明,语言浅显而又蕴藉含蓄,读来余味无穷。 (答案在其中) 例二, 咏史:“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注释:唐代从安史乱后,朝政紊乱,国力削弱,藩镇割据,边患严重,而朝廷一味和亲,人民备受祸害。 ) 问题:词诗写法上有何特点? 解析:此诗借古讽今,写得激愤痛切,直截了当,一针见血,痛斥和亲政策,击中时政的要害。 (即答案) 例三,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王睿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

11、(注释:长庆四年,作者由夔州刺史调任和州刺史,沿长江东下,经西塞山。三国以来,金陵政治风云变幻莫测,政权更替反复。有鉴于此,诗人写下此诗。 ) 问题:“人世几回伤往事”中伤感的往事是什么?诗的主旨是什么? 解析:结合注释理解作者创作意图。解题时,宜把它放到广阔的历史背景下思考。 答案:指东吴以后的几个朝代在金陵建都,但一个个相继灭亡。反对分裂,主张统一。 例四, 金陵怀古 (晚唐.司空曙):“辇路江枫暗,宫庭野草春。伤心庾开府,老作北朝臣。 ” (注释:庾开府即庾信,梁朝著名诗人,早年在金陵做官,梁亡,被迫仕于北周。他经历了北朝几次政权的交替,又目睹南朝最后两个王朝的覆灭。 ) 问题:谈谈此诗

12、虚实的运用及怀古的主旨。 解析:先思考金陵、晚唐之间的联系,再想怀古的意图,结合注释,通读后就不难理解此诗,问题也就好解决了。 答案:此诗前两句实写。写眼前所见,通过辇路、宫庭与江枫、野草对比把古都金陵衰败荒凉的景象表现得具体、鲜明,其盛衰兴亡之感自然寄寓其中。后两句虚写。运用想象和联想,加入典故抒发情怀。用典自然、恰当,蕴含丰富,耐人寻味,既感伤六朝的兴亡,又借以寄寓对唐朝衰微的感叹,更包含作者的故园之思、身世之感。 (三) 山水田园类。抓住写景特点,体味情景交融的意境,领会写景中流露的思想感情。喜用术语:寄情山水、闲适恬淡、厌弃名利、热爱自然(思想内容)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比喻、拟人、

13、夸张、衬托、联想、动静、明暗(表现手法)等等。 例一, 鸟鸣涧 (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 问题:此诗的意境是什么?夜晚桂花落,作者竟然知道,为什么?后两句用了什么手法? 解析:难点是意境。先体味诗中写了什么景,作者有什么情,二者怎样交融。景是花落、月出、鸟鸣,气氛是幽静;而人有闲情,内心闲静。交融在一个“静”字上。 答案:意境是静谧。 “人闲”说明周围无人事烦扰,说明诗人内心的闲静,再加上环境的幽静,所以细微的花落下才被觉察到了。后两句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例二, 望天门山 (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

14、 问题:此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解析:难点是写法。但套一套表现手法(见上说明) ,可得启示。思想感情就好回答,想一想为什么要写山川、河流、大漠、戈壁、草原、雪山等等,自然是这些东西雄伟、壮丽、广阔,有一种撼人心魄的力量,这正是自然之美,它激发了人们对自然之爱。 答案:前两句运用衬托手法,第一句写山似被水拦腰冲断,借山势写水之汹涌,第二句写山对汹涌奔腾的楚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借水势衬山之奇险;后面则化静为动,一个“出”字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似乎它对江上来客表示欢迎。此诗写了远望所见的天门山壮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例三,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

15、见 (辛弃疾):“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 问题:此词的感情基调是什么?试作简要分析。语言有何特点? 解析:此词易懂,可对照术语对号入座。 答案:基调是“闲适” 。上片从他与邻里关系的融洽,对现在生活的满足可见其内心的宁静,淡泊的情怀;下片从他对偷梨、枣儿童的欣赏、保护态度也可体味出万事足后的闲情。语言明白如家常语,通篇无奇字,无丽句,不用典,不雕琢,至“简淡”之妙境。 例四, 竹里馆 (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 问题:诗中给我们描述的是怎样一个人物?其内心世界是怎样的

16、?诗是怎样表现“幽”这一字的? 解析:此诗用字造语平平无奇,但四句诗合起来,却境界自出,蕴含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就意境而言,它不仅给人清幽绝俗的感受,而且使人感到,这一月夜幽林之景是如此空明澄净,在其间弹琴长啸的人是如此安闲自得,尘虑皆空。 答案:从所居、所为可推断这是一个闲适恬淡的隐者。其内心是安闲自得,尘虑皆空的。诗选择了竹林与明月为对象,以月之明映衬林之暗,描述的是月夜幽林之景,再加上琴声、长啸,以动衬静,更加显得清幽澄净。 (四) 边塞征战类。此类诗多着意于绝域风物的描写,以抒写军旅之苦辛、戍卒之离思乡情或表现将士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形成“英雄气概兼儿女心肠”的创作模式,但也有例外。喜用术语:豪迈、慷慨激昂、建功立业、保家卫国、奋勇杀敌、不怕牺牲、生活凄苦、思乡思亲、报国无门、归家无望、苟且偷安、连年征战、穷兵黩武、悲愤、哀痛、愤懑等等(思想内容) ,烘托、渲染、对比、双关、讽刺等等(表现手法) 。 例一, 从军行 (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