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4】(安徽专用)2013版高中历史 单元评估检测11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复习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7285576 上传时间:2018-04-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考2014】(安徽专用)2013版高中历史 单元评估检测11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备考2014】(安徽专用)2013版高中历史 单元评估检测11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备考2014】(安徽专用)2013版高中历史 单元评估检测11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备考2014】(安徽专用)2013版高中历史 单元评估检测11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备考2014】(安徽专用)2013版高中历史 单元评估检测11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备考2014】(安徽专用)2013版高中历史 单元评估检测11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考2014】(安徽专用)2013版高中历史 单元评估检测11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复习(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4【2014 年备考年备考】 【人教版人教版安徽安徽】2013】2013 版高中历史全程复习方略精版高中历史全程复习方略精练精析:单元评估检测练精析:单元评估检测 1111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曲折发展(6060 分钟分钟 100100 分)分)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151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4 4 分,共分,共 6060 分分) ) 1.(2012南通模拟)“19 世纪 40 年代,国开始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大幅度关税, 并与法国等签署了关税的双边协议。这一政策也推广到欧洲以外,用武力强迫中国等

2、 东方国家关税,开放市场。 ”材料中,的部分应该填上的词是( ) A.英,降低,减免,减免 B.美,提高,商定,增加 C.英,降低,增加,减免 D.美,提高,减免,增加 2.(2012潍坊模拟)19 世纪六十年代后,日本兴起机器棉纺织业,使中国棉花出口剧增, 从 1868 年的 587 821 两激增到 1895 年 11 202 661 两,棉花从入超转成出超。材料所反映 的问题对中国近代经济的影响主要包括( ) 进一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的局面 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推动了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A. B. C. D.3.右图是中华民国为纪念轮船招商局七十五周年发行的邮票

3、。从中获 取的正确信息是( ) A.轮船招商局属于官办民用企业 B.轮船招商局的创办是实践了“实业救国”思想 C.轮船招商局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自强”的代表企业 4.李鸿章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 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 人,则我专设一科取士,士终身悬以为富贵功名之鹄,则业可成,业 可精,而才亦可集。 ”这表明李鸿章强调国家走向富强最终取决于( ) A.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B.引进西方工业设备 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D.兴办学校培养人才 5.被誉为中国近代化的发源地和近代民族工业的“摇篮”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4、简称江南 制造局)和被称作“中国第一厂”的江南造船厂,2010 年上海世博会选址于此兴建中国船 舶馆,其意义是:“延续江南精神,传承江南历史。 ”你认为“江南精神”和“江南历史” 主要包括( ) 官办洋务企业 中国近代化 爱国主义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A. B. C. D. 6.1865 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具有先进技术的“制器之器”的工厂;1899 年创办的大 生纱厂,是“设厂自救”的棉纺织企业。它们的共同点是( ) A.深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2B.属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C.属于近代洋务企业 D.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7.(2012宣城模拟)近代实业家陈启沅创办继昌隆缫丝厂时, “乡

5、间缫丝,循用旧法,闻启 沅提议创用汽机,咸非笑之。及工厂已成,果著成效,机房中有人鼓动风潮,谓此风一开 则工人失业,生计立穷。无知乡民相率附和,几欲将(继昌隆)丝厂毁拆当风潮最剧时, 亲友危之,宗族议之。(启沅)亦绝不为动。 ”对材料中的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A.资本家的沉重剥削导致了工人的反抗运动 B.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尖锐 C.新旧生产方式的冲突尖锐 D.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进一步瓦解了农村的自然经济 8.(易错题)甲午战争后“中国新式产业发展进入民营化为主阶段” ,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直 接原因是( ) A.洋务运动的诱导 B.群众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C.政府政策的调整 D.列强放松

6、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9.宋教仁在代草国民党大政见中认为:“中国今日苟欲国强,必先致富。以国内贫乏 之状况,则目前最丞之举”其中“最丞之举”应是( ) A.鼓励发展工商业 B.引进外国资金技术 C.增强军事实力 D.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10.白吉尔在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 年)中说:“这一时期是中国 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在辛亥革命后才得到蓬勃发展 的。 ”导致此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 自然经济的加速解体 民族资本家积极投资近代企业 “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推动 中华民国政府扶持民族工业A. B. C. D. 11.(2012蚌埠模拟)如果为下图选

7、择一个标题,最为贴切的是( )3A.“清王朝自救运动” B.“近代工业的起步” C.“实业救国的浪潮” D.“民族工业的春天” 12.对右图中的逐渐成长的小树正确的理解是( ) A.中国近代官营企业命运多舛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夹缝中生存发展 D.民族独立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13.下列反映出近代中国对外经济发展呈现的特征是( )中国1895 年1913 年增长货物性质进口1.7 亿5.7 亿3.3 倍生活消费品占 85%,生产资 料占 15%出口0.28 亿1.66 亿5.9 倍农产品、手工业品占 96%, 工业品占 4%A.中国民族工业两次发展都是外向型的

8、 B.民族工业发展利用了大量外资 C.帝国主义不愿中国实现工业化,而要中国永远作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D.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对中国民族工业进行压制 14.(预测题)阅读下表 1937、1942 年国民政府统治区重工业状况表年份占工厂总数比例占工业资本总额比例占工人总数比例193716%4.4%7.3%194258%78%49% 对上表解读正确的有( ) 此现象的出现是受抗日战争的影响 表明西南西北的工业有了较大发展 改变了中国经济布局不合理的格局 为争取抗战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A. B. C. D. 15.(2012六安模拟)“从通商口岸到内地穷乡僻壤,传教士们建立起大大小小的教堂

9、、会 所,用花言哄骗或钱财收买,诱惑中国人去吃教 ,皈依他们的上帝西方殖民主义者。 有些教士居然也着起了儒冠儒服,一手握圣经,一手持四书,在布道时如发现听众不愿听 基督教,则另讲以孔教。狡猾地借助孔孟之道来兜售殖民主义奴化思想。 ”从材料看出,作 者研究历史( ) 侧重意识形态 侧重文明交往 强调阶级对立 强调文化多元A. B. C. D. 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2 2 小题,第小题,第 1616 题题 2020 分,第分,第 1717 题题 2020 分,共分,共 4040 分分) ) 16.(2012蚌埠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上谕大臣又曰:“广南

10、市舶(市舶司,为掌管海外贸易征税、管理外商及收购 舶来物货的官署),利(利税、利润)入甚厚,提举官(管理市舶事务的官员)宜得人(用人得 当)而久任。庶(期望)蕃商肯来,动得百十万缗,皆宽民力(减轻人民的财力负担)也。 ” 宋代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4(1)根据材料一,概括有效的历史信息。(8 分) 材料二 一名官员在乾隆二十四年给皇帝的奏折中说:“近年以来,南北丝货腾贵,价值 较往岁增至数倍民间商贩希图重利出卖,洋艘转运,多至盈千累万,以至丝价日昂。 ” 乾隆皇帝谕旨宣布:“前因出洋丝斤过多,内地市价翔涌,是以申明限制,俾裕官民织衽。”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三 清政府在粤海关规定:(一)洋船

11、销货、装货,应该按期离开,禁止在广州过冬; (二)洋船不许同汉奸私自交易;(三)内地行商不许向洋商借贷资本;(四)洋商不许雇佣内 地仆役;(五)在洋船停泊处必须有官员与兵丁弹压、稽查。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清政府的贸易政策,分析该政策带来的影响。(5 分) 材料四 进入近代以来,特别是 19 世纪 60 年代以后,中西方交流出现了新的状况。中国 的茶叶、生丝、棉花大量输往西方,以“英国制造”为代表的西方纺织品、金属制品、机 械设备等也漂洋过海。洋人反客为主,得操丝市、茶市之权,华商之业丝茶者,反仰洋人 鼻息,厘毫不能主持。在某些地区,洋布排挤了土纱土布,使中国城乡出现生

12、产凋敝、经 济萧条的状况。 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3)依据材料四,概括中西方交流出现的新状况,并分析出现这些新状况的原因。(7 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江浙财团最早的雏形是宁波商帮。 “宁波帮”源于宁波而成于上海。鸦片战争后, 宁波人开始向上海进军,最初主要从事商业、沙船运输业和钱庄业,19 世纪晚期随着西方 经济的进一步入侵, “宁波帮”又向近代工业企业和新式银行扩展,在这一过程中, “宁波 帮”还扩展该帮成员,其联络对象由宁波籍扩大到浙江、江苏籍,甚至包括安徽籍,因此 “宁波帮”演变扩大为“大宁波帮”“江浙财团” 。至中华民国初期,江浙籍人士 控制的银行已成为上海

13、金融界最重要的力量,江浙财团至此正式崛起并达到鼎盛时期。 材料二 “江浙财团”投资人和主办人大都是民族资产阶级的上层,有些是北洋时期的军 阀官僚,出身于买办,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的产物,不少集团带有较浓厚的官 僚买办资本主义倾向,但其民族资本主义成分则是主要的。其代表人物曾表现过一定程度 的反帝、反官僚军阀政府的积极性。又表现了较强的动摇性和妥协性。特别是上海工 人武装起义的胜利,使他们感到恐惧。当蒋介石准备发动“四一二”政变时,许多人站到 了蒋介石一边。 材料三 江浙财团希望南京政府能够实现国内的统一和稳定,取消外国企业在华的经济特 权,虽然蒋介石与其有共同点,但蒋介石主政期间致力于

1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对于江 浙财团所掌握的银行业这样的命脉行业,是必定要将其纳入国家的控制下,这在很大程度 上侵犯了资产阶级的利益。三十年代随着日本入侵的威胁日益临近,国民政府对经济的统 制程度日渐加深,至 1935 年时,全国 2 566 家银行有 1 971 家被国民政府控制,江浙财团 在经济上逐渐失去主导地位,它们中许多银行和企业被兼并,逐步地沦为“四大家族”官 僚资本的附庸。这种局面的形成,标志着江浙财团开始瓦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江浙财团”在近代崛起并达到鼎盛的主要因素。(8 分) (2)请你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评“江浙财团” 。(6 分) (3)联系以上材

15、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归纳江浙财团在近代发展受阻并最后瓦解的主要因素。 从中可得到什么启示?(6 分)5答案解析答案解析1.【解析】选 A。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结合材料中的时间要求“19 世纪 40 年代” , 此时期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西方工业国家需要更加广阔的海外殖民地,迫切要求降低 关税,以利于贸易的进行,故选 A 项。 【变式备选】19 世纪 4060 年代,中国一些传统制造业,如纺织业、制针业等日益衰落, 但制茶、缫丝、酱菜、皮革加工等传统制造业却意外获得较快发展。材料中这些制造业 “意外获得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 B.洋务派大力兴办近代工业 C.清政府允许民间开设工厂 D.中国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 【解析】选 D。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注意时间 19 世纪 4060 年代。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 场。A 项中近代民族资本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