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人才流动问题的研究及探索 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7285574 上传时间:2018-04-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州人才流动问题的研究及探索 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温州人才流动问题的研究及探索 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温州人才流动问题的研究及探索 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温州人才流动问题的研究及探索 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温州人才流动问题的研究及探索 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温州人才流动问题的研究及探索 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州人才流动问题的研究及探索 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摘要】人才是知识经济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力量。社会经济形态从大工业时代飞跃到知识经济时代,国家、地区、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从有形的物质产品的竞争转向无形的技术、信息、智能与知识的竞争,产品中的技术、知识含量成了竞争的基础和决胜的关键。因此,无论是国家、地区还是企业,都纷纷将人才的投入、获得与应用作为战略法宝,不惜一切代价争夺和开发人才。在这种背景下,人才流动成为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 【关键词】外来人才 人才流动 温州【Abstract】Talent is the knowledge economy, the decisive force.Forms of socio-econom

2、ic leap from the big industrial age to the knowledge economy, countries, regions, competition among enterprises tangible material products from the competition turned to invisible technology,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and knowledge, products, technology, knowledge content into competitive basis and t

3、he key to victory.Therefore, whether national, regional or enterprise, are turning to talent investment, acquisition and application as a strategic magic, at all costs, competi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alent.In this context, the flow of talent into the market economy inevitable phenomenon in the deve

4、lopment process. 【Key Words】 2 温州人才流动问题的研究与探索当今世界,社会发展已经由“工业革命时代”步入“知识知识时代”,人已经取代资本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核心竞争力。充分挖掘、吸纳、开发和利用人才为我所用,已成为现代企业一门重要课题。改革开放以来,温州市工业经济得到了平稳较快发展,大批企业不断上市,其中外来人才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引进高层次、高学历人才难,留用中高级人才更难,企业人才频繁流动。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吸引和留用更多更好的人才,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难题。一、外来人才成为温州工业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温州市在吸引和利用外来人才方面做了大

5、量的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外来人才在推动温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突出。有调查结果显示:2008年末,温州市745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拥有从业人员103.02万人,人才资源43.73万人,其中外来人才资源22.08万人,占全部规模企业人才资源总量的50.5%,其中外来大学生(指大专及以上学历,下同)达6.06万人,占外来人才资源的27.4%。外来人才已逐渐成为温州市工业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但外来人才资源总体层次偏低、流动性较强等特点仍是温州市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需要面临的一个现实难题。二、温州市引进外来人才的主要障碍(一)(一)综综合合环环境境对对人才吸引力不人才吸引力不强强,

6、人才引,人才引进进制制约约因素因素较较多。多。1.文教设施欠佳。温州的大学少、研究机构数量少,没有办法获得学术上或研究上的支持等因素,是被认为是一个对吸引人才利空的因素。 3 人才来温州很多情况下还是希望能够充电,而不是一直在放电。能够找到一个可以与个人同步成长的企业是很多人才最朴素的一个想法,而这个条件并不可能仅有所在企业提供,而是需要全社会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特别是教育和科技的环境。同时企业管理层也认为缺乏整体的科教文化的基础设施,不仅造成了员工培训的困难,而且对于企业的新产品开发,新工艺的推广以及新技术的实施等也会造成相当大的障碍。2.高端科技投入偏少。人才的引进需要载体,尤其是高层次的

7、专业人才更需要有适合的单位、岗位和工作条件,要有一定的创业空间。据问卷调查显示,23.7%的受访者认为当前企业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目前温州市绝大部分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科研实力单薄,科技经费投入偏少,创新能力偏弱,初步统计,2008年温州市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20.37亿元,居全省第6位,低于杭州、宁波、绍兴、嘉兴和台州等城市;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为0.84%,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居全省第9位,仅高于丽水与衢州。高端科技研发投入偏低,影响了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3.激励机制相对缺乏。激励机制是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也是鼓励人才做出成果的重要杠杆,它能够为人才创造

8、一个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满足人才自我实现的需要。相对于深圳、上海、杭州等大城市,温州市目前的人才政策、法规和制度仍然相对滞后,尤其是人才优惠政策缺乏吸引力,人才评价机制、选拔机制、引进机制、激励机制尚不健全,在分配上没有真正体现按劳取酬,绩效与薪金不挂钩。2008年企业正(副)职负责人人均年薪11万元左右,高级技术职称人员人均年薪10万元左右,高级技师人均年薪7万多元,他们认为温州市人才报酬水平与深圳、上海、杭州等地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希望温州市进一步健全人才报酬增长机制,提高人才工资待遇。 4 (二)外来人才流(二)外来人才流动频动频繁,本地人才流失繁,本地人才流失较为严较为严重。重。在当前全

9、国就业形势趋紧、企业人才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温州市企业人才流动趋向加快。与杭州、上海及江苏、广东等沿海发达省市相比,温州市人才发展环境相对较差,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外来人才重新择业,流向那些发达城市的现象。近年来温州市企业人才流出速度达30%左右,并呈逐年加快之势。在人才引进与使用方面,反映比较多的是人才流动频繁,引进人才难、留人也难。具体表现在:一是在目前的体制下,民营企业没有传统意义上的主管部门,政府相关法律、规章、政策对企业人才的保护也不健全,企业使用人才随意性太大,人才本身也少有归属感,有的对今后的出路甚至没有安全感。二是企业在用人上存在急功近利观念。温州民营企业老板虽然在用人上唯才是举,唯

10、才是用,但是在使用上“只用不养”或“重用轻养”,人才教育培训投入不足,使人才的自我发展、提升空间受到限制。在待遇留人、事业留人和感情留人上做得不足,如在薪酬方面,温州的平均工资水平居全省平均水平之下,温州民营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年均薪酬也低于上海、深圳、广东等地同类人才的年均薪酬。三是户籍政策限制使企业招聘的人才大都无法入户,子女入托、上学得不到与当地户籍人员的平等待遇。四是企事业单位和人才本身都认为,温州生活成本过高,科研、创新的社会气氛不浓,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明显不足。与此同时,本地人才流失较为严重。与杭、沪等大城市相比,当前温州市大学生创业环境相对较差,并且改善速度缓慢,在大学生自主择业

11、意识日益增强的状况下,温籍大学生外流率逐年增加。有调查显示,2004年温籍大学毕业生就业外流率为26.5%,2005年为30.0%,2006年为33.1%,2007年为34.2%,2008年为36.5%,短短四年间,大学生就业外流率上升了10个百分点。2008年流失大学毕业生人数达1.4万多人,在这些 5 流失人员中,留在杭州、上海创业的大学毕业生比重分别为39.6%和24.2%,均比上年提高5.4个百分点;同时,温州市居民家庭富裕,为大学生出国深造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出国留学日益增多,并且这些留学生在学业深造后,少有回到故乡创业发展,在流失的大学生样本中,当前正在国外(港澳地区)创业的温籍

12、大学生比重为14.3%。三、温州市引进外来人才的探索(一)(一)积积极吸引外智极吸引外智为为民企民企发发展注入活力。展注入活力。近年来,温州市人事部门把引进国外智力作为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畅通引智“绿色通道”。2004年至今,共组织实施引进国外人才计划项目480多项,引进国外高层次专家和紧缺人才700多人次,执行的引智项目帮助解决技术难题300多个,填补技术空白约70个以上,解决技术难题300项以上,创直接经济效益15亿多元,新增利润2亿多元。其主要措施:1.出台政策鼓励外智引进。出台关于大力引进国外智力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在全省率先建立市级引智项目资助;出台关于鼓励民

13、营企业引进国(境)外专家来温工作的若干规定,明确职能部门在引智工作中的管理和服务内容,要求各县(市、区)建立相应引智资助匹配经费政策。五年来,温州市在获得国家、省级引智资助200多万元的基础上,对100多个引智项目的企事业单位下拔匹配资金950多万元,有力调动企业引智积极性。2.积极搭建智企对接平台。2002年开始,市人事局依托市政府承办“温州轻工博览会”的平台,连续举办六届科技项目和人才智力交流大会,先后邀请500多位国内外专家教授、博士来温与企业洽谈合作,先后签订近600多项合作协议,有力促进温州市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3.鼓励企业自主高薪聘请。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温州市至少有80多 6 家

14、单位通过各种渠道高薪聘请100多位外国专家,高薪聘请项目数占总执行项目数的14。如浙江东艺鞋业有限公司投入100万元邀请美国专家打造先进的“精益制造管理体系”;温州侨业经济开发公司以近80万元的年薪聘请台湾专家,在LCD-STN技术创新项目中,解决小批试产到大批量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工艺和技术的转化及完善,解决产品光学技术参数的标准化问题,使企业新增利润600万元以上。(二)努力(二)努力创创新引新引进进人才工作新机制。人才工作新机制。1.人才工作形成新思路。围绕适应经济转型发展的战略需要,温州市人才工作重点从过去面向机关、事业单位向民营企业倾斜转变。开展民营企业人才三支队伍调研,确立以新世纪“5

15、51人才”培养工程和“瓯江人才计划”为抓手,实施人才开发“两轮驱动”的新思路。2.招才引智工作取得新进展。2008年温州市举办各类人才招聘会126场次,组团赴有关城市开展人才招聘活动14次,户籍引进中高层次人才1693人,接收大中专毕业生13783人,柔性引进各类人才15538人,超额完成年度引才目标。组织企业参加“浙洽会”等科技智力交流活动4次,首次邀请8家外国专家组织和3家外国猎头公司考察洽谈,达成42个合作意向。组织申报国外智力项目142项,比上年增长40%,执行引进国外专家项目122项,聘请外国专家265人次,比上年增长173%。3.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得到新加强。2008年评选推荐国家

16、、省级以上专家人才93名(其中国家级6名),选拔新一轮市“新世纪551”人才培养人选187名。干部培训学校进一步拓展学位、学历教育,新招收硕士研究生158人。组织举办7期以创新为主题的省、市级学术技术高级研修班。温州市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资格1539人,中级资格3776人,5297人通过考试取得各类专业技术(执业)中、初级任职资格。此外,培养开发专业技术人才1824人,培训农村实用人才3060名,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 7 育实训9150人次。四是人才载体建设有新拓展。在全国首创成立行业协会人才工作站,首批建站12家。获批新建企业博士后工作站4家(其中国家级1家),累计建企业博士后工作站达17家。建立市级引智示范基地14家,留学人员创业园区新增入园企业7家。(三)帮助民企(三)帮助民企储备储备人才促人才促进产业转进产业转型升型升级级。 。2008年以来,温州市各级人事部门主动服务民营企业人才储备,提升企业应对经济不利形势的“免疫力”,蓄势以待下一个发展周期。其主要做法:1.政策支持助储备。筹划实施“瓯江人才计划”,突出抓好民营企业三支人才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