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基础便民”专项活动.docx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37274277 上传时间:2018-04-1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0.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县“基础便民”专项活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xx县“基础便民”专项活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xx县“基础便民”专项活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xx县“基础便民”专项活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xx县“基础便民”专项活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县“基础便民”专项活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基础便民”专项活动.docx(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X 县县“基础便民基础便民”专项活动方案专项活动方案一、工作目标以乡村规划为引领,以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目标,以实施农村改厕、改厨和改圈工程(简称“三改”工程)为重点,统筹推进农村垃圾治理、道路通行、饮水安全、村屯特色、住房安全和能源利用水平提升工程(简称“六提”工程)以及增强农村供电能力、通信能力、公共照明能力工程(简称“三增”工程),培育一批农村环境治理标准化设备生产和运营维护管理企业,建立健全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培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新风尚,增强农村基础设施便利性便捷性,方便农村居民生产生活,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到 2019 年年底,实现以下目标:实施农村厕所改造 27600

2、户,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 90以上。实施农村厨房改造 27600 户,农村清洁厨房普及率达到 60以上。实施农村畜圈改造 1295 户, “楼上住人楼下养畜”人畜混居畜圈改造完成率达到 50以上。完成全县农村垃圾专项治理两年攻坚工作,实现全县 90以上村庄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完成农村公路整治隐患里程 72 条 192.85 公里,便民桥梁 92 座 705 延米和 47 个脱贫摘帽贫困村通 20 户以上村屯道路建设项目。完成 47 个脱贫摘帽贫困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项目,完成 6 个镇级污水处理厂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完成 4 个水库移民新村建设、水库移民村道路建设 48.54

3、 公里。完成 2 个乡土特色示范建设项目和 10 个“绿色村屯”创建工作。完成 3968 户 8236 人的易地扶贫搬迁入住目标,基本完成 3400 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完成省下达的新增沼气管道化用户任务,新增社会化管理沼气集中供气用户签约率达 30?完成新建(改造)10 千伏线路 2.215 千米;新建(改造)13 个配电台区,改造低压线路 26.949 千米,更换配电变压器 14 台,容量 790 千伏安;改造一户一表 453 户,改造 1860 个配电区总表,改造 1594 户旧表。完成所有行政村宽带信息网络全覆盖。完成 15 个自然村公共照明建设试点,建设太阳能路灯覆盖公共照明示范村

4、15 个。二、主要任务“基础便民”专项活动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推进“三改、六提、三增”工程,即“363”工程建设。(一) “三改”:即实施农村改厕、改厨、改圈工程。其中,农村厕所、厨房的改造,各乡镇可按照“群众自愿、补贴基本、经济可行”的原则,由农民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基本型、舒适型或小康型的建设类型。1.改造农村厕所。以改善居住条件、预防疾病传染、提高宜居水平为目标,按照“统一标准、统一设计、统一生产”的要求,以建设和完善“两池一洗”(化粪池、便池、冲洗设备)为主要内容,对 27600 户农村厕所实施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各乡镇要引导农户因地制宜选择标准化的无害化处理设备或设施。用水条件较好的村屯,

5、倡导建设水冲式厕所,推广使用三格化粪池;不具备单户建设化粪池的农户,可以选择建设联户共用的无害化化粪池。沼气池较普及的村屯,积极开展利用旧的沼气池实施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干旱缺水的村屯,可以选择建设节水型无害化卫生厕所或者增加负压式节水冲洗装置,或者建设村屯无害化公共厕所。使用公共厕所的村屯或者乡村旅游景区景点,要组织实施公共厕所无害化改造,并将公共厕所的卫生保洁纳入日常规范管理。新建或改造无害化卫生厕所的农户,在保障“两池一洗”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农户可按舒适型或小康型改造厕所,铺装瓷砖、增加采光通风、添置卫浴设备,提高舒适程度,同时规范使用卫生厕所,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鼓励引导扶持培育三格化

6、粪池、便池、冲洗设备标准化或一体化设备生产企业,建立健全公共厕所、沼气池全托管,以及“以商(业)养公(益)”等企业化管理机制。牵头单位:县住建局、爱卫办;责任单位:县林业局(农村能源办)、移民局、扶贫开发办、旅游局、财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2.改造农村厨房。以建设干净整洁卫生、满足基本功能、管线安装规范、烟气排放良好的清洁厨房为目标,对27600 户农户厨房实施以“改灶、改台、改柜、改管、改水”为主要内容的改造,按照“五改”标准,以及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建设农村清洁厨房,整体提高农村厨房卫生整洁程度。改灶,即改用节能灶具,增加排烟装置;改台,即对厨房灶台、案台铺装瓷砖,增加通风、采光;改柜,即

7、将厨房敞开式橱柜改为密闭式橱柜;改管,即将厨房的电线、燃气管线、沼气管线等进行固定、归整;改水,即改造厨房上下水道、储水池、洗菜池等设施,做好厨房排水与化粪池或村屯排污系统的连接。对于已具备基本功能,但设施布局不当、摆放凌乱、整体较差的厨房,应参照农村清洁厨房的基本要求进行归整,达到干净、明亮、整洁的基本要求。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户要在实施“五改”的基础上,可以增加瓷砖铺装面积、选用成品厨具橱柜、提高舒适整洁程度,彻底解决黑、脏、乱问题。牵头单位:县林业局(农村能源办) ;责任单位:县财政局、移民局、扶贫开发办、各乡镇人民政府。3.改造农村畜圈。针对“楼上住人楼下养畜”的人畜混居现象进行治理,以屋

8、外建设独立畜圈为主,完善储粪房、沼气池或储液池配套设施,加强粪污处理力度和资源化利用。通过改造,基本实现人畜分离,减少蚊蝇、恶臭,降低人畜共患病风险,提高村民生活环境宜居舒适程度。到 20l8 年,完成农村小散养殖户畜圈改造 1295 户, “楼上住人楼下养畜”人畜混居畜圈改造完成率达到 50以上;到 2020 年,共完成 1349 户农村小散养殖户畜圈改造,基本消除“楼上住人楼下养畜”的人畜混居现象。牵头单位:县水产畜牧兽医局;责任单位:县财政局、移民局、扶贫开发办、各乡镇人民政府。(二) “六提”:即统筹推进农村垃圾治理、道路通行、饮水安全、村屯特色、住房安全、能源利用水平等 6 项提升工

9、程。1.农村垃圾治理水平提升工程。开展农村垃圾专项治理两年攻坚,完成 4 个乡镇片区处理中心和 10 个村级处理设施建设,实现全县 90以上村庄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农村垃圾处理长效机制不断健全;积极开展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工作和农村地区工业危险废物排查工作;开展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组织建设 1 个秸秆养分还田试点乡镇;组织建设农村垃圾户用处理沼气池 200座。牵头单位:县市政局责任单位:县乡村办、环保局、农业局、林业局(农村能源办)、水产畜牧兽医局、各乡镇人民政府。2.农村道路通行水平提升工程。以改善群众出行条件和便捷程度为目标,按照村村通硬化路的要求,加快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全

10、面改造,统筹推进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完成农村公路隐患整治 192.85 公里;完成 47 个贫困村的通屯道路建设项目,使当年脱贫摘帽贫困村中未通路的集中居住 20 户以上自然村屯全部通屯级道路,具备条件的屯级道路实施路面硬化工程;组织实施集中居住 20 户以上的水库移民村屯道路硬化工程;组织实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补助自然村的屯内道路硬化项目。牵头单位:县交通运输局、扶贫开发办;责任单位:县移民局、财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3.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重点解决 47 个脱贫摘帽贫困村的贫困人口,以及饮水保障程度低的群众饮水困难问题。因地制宜采取适当新建、升级改造、改进

11、工艺、管网延伸、联网并网等方式,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项目,有条件的村屯尽量通过整村或联村推进的方式实施集中式供水,到 2019 年年底,全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 78以上,水质达标率和供水保障程度大幅提高。实施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到 2019 年年底,完成 6 个镇级污水处理厂建设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牵头单位:县水利局、市政局、环保局;责任单位:县市政局、扶贫开发办、发改局、财政局、卫计委、住建局、各乡镇人民政府。4.村屯特色建设水平提升工程。深化乡村规划建设体制改革试点,大力开展打造乡土特色建设示范村屯、保护传统村落、整治水库移民村屯容貌以及创建“绿色村屯”等工作,推进特色村屯

12、建设,打造“美丽 XX”宜居乡村风景线。到 2019 年年底,完成 2 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保护项目、2 个村屯乡土特色示范建设;完成 4 个水库移民村屯容貌整治工程;创建 10 个 XX“绿色村屯” 。牵头单位:县住建局;责任单位:县林业局、文广新体局、民宗局、环保局、移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5.农村住房安全水平提升工程。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力度,优先解决脱贫摘帽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安全住房需求。到 2019 年年底,基本完成 3968 户 8236 人的易地扶贫搬迁入住任务;完成 3400 户的农村危房改造任务。牵头单位:县住建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局、移民局、扶贫开发办、各乡镇人民政府。6.

13、农村能源利用水平提升工程。实施农村能源利用提升改造,增加农村燃气供给,改造沼气管理模式,扩大太阳能使用范围,提高清洁能源利用水平。到 2019 年年底,扩大农村沼气社会化服务和市场化运营水平,完成省下达的新增沼气管道化用户任务,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开展“全托管”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鼓励开展光伏发电精准扶贫项目,增加贫困人口收入。牵头单位:县林业局(农村能源办)责任单位:县发改局、扶贫开发办、各乡镇人民政府。(三) “三增”:即增强农村供电、通信、公共照明能力工程。1.增强农村供电能力工程。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由县水电公司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项目建设。新建(改造)10 千伏线路 2.21 千米

14、;新建(改造)13 个配电台区,改造低压线路 26.94 千米,更换配电变压器 14 台,容量790 千伏安;改造一户一表 453 户,改造 1860 个配电区总表,改造 1594 户旧表。到 2019 年年底,完善农村配电网架,提高供电可靠率,确保满足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用电需求。牵头单位:县水电公司;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发改局、各乡镇人民政府。2.增强农村通信能力工程。实施宽带通信村村通工程,加强通信基站和网络建设,推动光缆入村入屯入户,提高宽带通信网络覆盖能力,提升宽带接入速率,加强贫困村屯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到 2019 年年底,实现行政村宽带信息网络全覆盖。牵头单位:县工信局;责任单

15、位:各基础通信运营商、各乡镇人民政府。3.增强农村公共照明能力工程。按照“简洁、实用、满足需要”的要求,在全县各行政村所在村屯实施农村公共照明试点示范。完成 15 个村屯公共照明设施建设试点,增加农村公共照明覆盖范围;结合光伏发电项目,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充分利用闲置公共空间,引入市场化机制,建设 15 个太阳能路灯覆盖公共照明示范村;推广使用新型节能照明灯具,鼓励和引导农村居民参与路灯建设。牵头单位:县林业局;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市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在推进“363”工程建设的同时,要制定土地、财税等优惠政策,扶持培育 XX 农村环境治理标准化设备生产企业和农村基础设施运营管理维护的服务企业

16、,建立健全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维护的长效机制,以及农村农民购买服务的契约机制。牵头单位:县乡村办;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工信局、财政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住建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农业局、林业局、卫计委、金融办、扶贫开发办、水产畜牧兽医局、招商局、各乡镇人民政府。三、示范建设“363”工程各子项目负责单位,要选择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不同条件、基础条件好、群众积极性高的村屯,实施整村推进,分别建设一批便于学习借鉴、适合推广应用的示范项目,打造出一批“责任落实好、管理规范好、工程质量好、环境保护好、制度建立好”的示范村屯,通过示范带动、以点带面、连线成片,形成集群效应,打造乡村建设特色风景。各乡镇在打造各类示范村屯的基础上,以自然村为单位,重点创建以下五类建设范例:(一)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范例。按照农村户厕卫生规范要求,全村所有农户家庭都有无害化卫生厕所,要求厕屋清洁无臭、粪渣定期清掏、排放干净有序、形成管理公约。(二)农村清洁厨房建设范例。按照 XX 农村清洁厨房标准要求,全村所有农户家庭厨房建设全部达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