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版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

上传人:shuim****xiang 文档编号:37266342 上传时间:2018-04-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3.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版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5版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5版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5版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5版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版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版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5 中考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 说明:2015 年北京市中考考试说明题例中新增了课外文言文阅读。希望通 过本练习能够帮助大家在 2015 年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A 类:课内文言文阅读(含课内对比阅读) 一、阅读一、阅读出师表出师表 ,完成第,完成第 1-31-3 题。题。 (1010 分)分) 出师表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 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以塞忠谏之路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

2、,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 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 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 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 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 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 分)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秋: (2)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4 分) (1)

3、诚宜开张圣听 翻译: (2)临崩寄臣以大事 翻译: 11.书法作品会流露出作者的思想情感,下面是南宋北伐抗金的著名将领岳 飞书写的出师表 (局部) ,请结合上面的选文和岳飞其人,品评这一书法作 品。 (4 分) 答: 二、阅读二、阅读【甲甲】 【乙乙】两文,完成第两文,完成第 4-64-6 题。题。 (1010 分)分) 【甲】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 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2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

4、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 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 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 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出师表诸葛亮 文章略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诚宜开张圣听 B.皆以美于徐公 以光先帝遗德 C.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D.由此观之 恢弘志士之气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 分) (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翻译: (2)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翻译: 6.请结合文段内容,说说邹忌和诸葛亮

5、劝谏的方式有何不同,他们想要达 到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4 分) 答: 三、阅读三、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完成第,完成第 7-97-9 题。题。 (6 6 分,每小题分,每小题 2 2 分)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 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 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 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7.下面句子

6、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发动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任:责任,使命 C.人恒过然后能改 过:犯错误 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出:指在国外 8.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词语,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A.曾益其所不能 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C.入则无法家拂士 D.征于色发于 声而后喻 9.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第一自然段列举古代贤士的事例,说明有成就的人必先经历苦难的 磨练 B.选文第二自然段先提出中心论点,再论述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内忧外患将 导致灭亡 C.从选文可以看出,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是造就人才的主观因素 D.选文善用排比

7、,而且句式灵活,既增添了气势,也给人以美感 B 类:课内文言文与课外文言文对比阅读 四、阅读四、阅读【甲甲】 【乙乙】两个文段,完成第两个文段,完成第 10-1310-13 题。题。 (1212 分)分) 【甲】伯牙善鼓琴 列子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 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 钟子期必得之。3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 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 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乙】 孔子学琴 孔子学鼓

8、琴于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 ”孔子曰: “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 ”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 ”孔子 曰:“丘未得其志也。 ”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 ”孔子曰:“丘未 得其为人也。 ”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 其为人,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 曰:“师盖云文王操也。 ”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有删改 【注释】进:学习新曲。益:增加,此处与“进”同义。数:规律, 这里指演奏技巧。穆然:沉静深思的样子。望羊:即“望洋” ,向远处看的 样子,这里指目光高远。王四国:统御四方天下。 10.解释下列语

9、句中加粗词的意思。 (3 分) (1)志在登高山 志: (2)卒逢暴雨 卒: (3)孔子学鼓琴于师襄子 于: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4 分) (1)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翻译: (2)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 翻译: 12.根据【甲】 【乙】两个文段的文意填空。 (第空用自己的话回答,第 空用原文回答) (3 分)琴在古人生活中,不只是一种简单的乐器。善鼓琴者往往在琴音中寄 托 ,善听者则闻弦音而知雅意,借琴识人,是谓“知音” 。我们从 【乙】文中看到,孔子学琴经历了“得其数” 、 “得其志” 、 “ ”三 个阶段,最终达到鼓琴的最高境界;从【甲】文“ ”这句话能够看出,钟子期不愧为俞伯

10、牙的知音。 12.俞伯牙、钟子期的知音故事广为流传,常常被诗人引用,成为诗歌中常 见的典故。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这一典故的一项是(只填字母) (2 分) A.摔破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 B.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 几回闻? C.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深相知。 D.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绝弦 已无声。 五、阅读五、阅读【甲甲】 【乙乙】两个文段,完成第两个文段,完成第 13-1613-16 题。题。 (1212 分)分) 【甲】出师表(选段) 诸葛亮 略 【乙】 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嚣,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 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

11、量,乃 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械,厚相结纳。及魏武帝 南征荆州,刘棕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 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权耗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雄,甚敬重之,即 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 后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4尚书事。 -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 ,有删改 【注解】解带:比喻敞开胸怀。写械:抒发诚意。举州委质:献出 整个荆州投降。众寡:人少。吴会:吴国。乘胜克捷:乘胜扩大战果。 军事将军:军事统帅。 13.下列语句中加点字字义相同的是:( ) (2 分) A.以咨

12、诹善道,察纳雅言 行道之人弗受 B.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君有疾在 腠理 C.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皆以美于徐公 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故天将降大任 于是人也 14.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2 分) A.以彰其咎 彰:表明,显扬 B.遂许先帝以驱驰 驱驰:奔走 效劳 C.后备又西取益州 西:西面 D.江南悉平 悉:全,都 1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 (4 分) (1)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翻译: (2)躬耕于野,不求闻达 翻译: 16.请从【乙】文中能表明刘备“三顾茅庐”原因的句子,并根据【甲】 【乙】两个文段谈谈你所获得的感悟。 (4 分) 句子: 感悟: 六、阅读六、阅

13、读【甲甲】 【乙乙】两文,完成第两文,完成第 17-1917-19 题。题。 (1010 分)分) 【甲】出师表诸葛亮 文章略 【乙】 温峤初为刘琨使,来过江。于时江左营建始尔,纲纪未举。温新至, 深有诸虑。既诣王丞相,陈:主上幽越,社稷焚灭,山陵夷毁之酷,有 黍离之痛。温忠慨深烈,言与泗俱;丞相亦与之对泣。叙情既毕,便深 自陈结,丞相亦厚相酬纳。既出,欢然言曰:“江左自有管夷吾,此复何忧! ” -选自世说新语言语第二 【注解】温峤:字太真,当时在刘琨手下任右司马,后累迁骠骑大将军。 刘琨:字越石,西晋末年出任并州刺史,都督并、冀、幽三州军事,有志辅 佐帝事,平定北方。江左:即今江苏江宁。王丞

14、相:王导,字茂弘,官至 太傅。主上:此指晋愍(mn)帝司马邺。山陵:皇帝的坟墓。黍离: 诗经中的篇名。管夷吾:即管仲。春秋时期齐桓公的宰相,辅助齐桓公 成为霸主。 1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 分) (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遗: (2)既诣王丞相 既: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 分) (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译文: (2)江左自有管夷吾,此复何忧 译文: 19.为方便同学们把握选段的主要内容,语文老师设计了一张学习卡,请你 将卡上信息补充完整。 (4 分) 学习卡5【甲】文【乙】文 背景先帝创业未半而中 道崩殂,今天下三分, 益州疲弊。(1)相关忧虑(2)江左营

15、建始尔,纲 纪未举。 相关措施上表劝说,陈述三 条措施。(3)共同点:(4) 七、阅读下面的资料,完成第七、阅读下面的资料,完成第 20-2220-22 题。题。 (1212 分)分) 【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 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 补阙漏,有所广益。 -出师表 【乙】尚书令蒋琬领益州刺史,上疏以让费祎及(董)允,又表“允 内侍历年,翼赞王室,宜赐爵土以褒勋劳。 ”允固辞不受。后主渐长大,爱宦 人黄皓。允常上则正色匡主,下则数责于皓。皓畏允,不敢为非。 -三国志蜀书九 【丙】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刃拟仪,仪 泣涕横集。 (费)祎常入其坐间,谏喻分别,终亮之世,各尽延、仪之用者, 祎匡救之力也。亮卒,祎为后军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