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初中评价办法1125

上传人:di****ng 文档编号:37266047 上传时间:2018-04-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初中评价办法1125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5年初中评价办法1125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5年初中评价办法1125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5年初中评价办法1125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5年初中评价办法1125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初中评价办法112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初中评价办法112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巧家县 20142015 学年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质量评价奖惩方案为进一步建立规范、科学和相对公平的学业水平考试评价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反复征求各基层学校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经局务会议研究,决定对巧家县 20132014 学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质量评价奖惩方案(试行) 进行适当修改,修改后的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一、指导思想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努力方向,以构建良好的竞争激励机制为根本,建立相对公平、科学、合理的,与我县基础教育现状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及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2、,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基本原则二、基本原则一是坚持相对公平、正当竞争、均衡发展的原则。二是坚持提高质量与普及程度并重的原则。即评价办法既要有利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又要有利于巩固“普九”成果,提高“普九”水平。三是坚持以评价学校为主,评价个人为辅的原则。三、参评人数及科目三、参评人数及科目(一)参评人数及班级数:(一)参评人数及班级数:以全省学籍管理系统里面本届学生的学籍数据为依据。参评人数(当年九年级正式学生数+流失学生数+未经批准就转出省外或退学的学生数)91%;参评班级数学籍系统本届学生初一年级班级数(即不允许并班,即便因特殊原因经批准后并班的班级也要按初一班级拆开进行测算) 。

3、- 2 -(二)参评科目:(二)参评科目:以全市统一组织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为参评科目(本学年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思想品德、生物、地理、历史、信息技术和体育共 11 个学科) 。四、评价项目四、评价项目(一)对学校的考评项目及计算说明(一)对学校的考评项目及计算说明1 1、评价方式、评价方式根据各学校教学质量综合评价 Z总分数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价。2 2、评价指标、评价指标(1)Z1学业水平考试合格率。合格率B/A100%,进行 Z 值换算后得 Z1,该项权重 0.10。(2)Z2学业水平考试优秀率。优秀率C/A100%,进行 Z 值换算后得 Z2,该项权重 0.10。(3

4、)Z3高中综合录取率(含职高) 。录取率D/A100%,进行 Z值换算后得 Z3,该项权重 0.10。(4)Z4巩固率。巩固率E/F100%,进行 Z 值换算后得 Z4,该项权重 0.10。(5)Z5学业水平考试总平均分。总平均分G/A,进行 Z 值换算后得 Z5,该项权重 0.50。(6)Z6班额。班额HI,进行 Z 值换算后得 Z6,该项权重0.10。其中:A:参评人数(当年九年级正式学生数+流失学生数+未经批准就转出省外或退学的学生数)91%。B:本校九年级学生参加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总平均分达到卷面原始成绩 60% 以上的人数。C:本校九年级学生参加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总平均分达到卷面原始成绩

5、 80% 以上的人数。- 3 -D:本校九年级学生当年录取高中(职高)人数(采用四舍五入法,结果保留整数) 。录取数普高正式生录取人数1(其中全县前 200名录取到本县高中就读的学生数2)市局划定自费生录取线以上的录取人数0.8巧家职中录取人数2。E:本校实际参加本次考试的人数。F:本校本届应有学生人数。应有数当年九年级正式学生数+流失学生数+未经批准就转出省外或退学的学生数。G:本校九年级参加本次考试所有学生各科成绩的总分。H:本校实考人数的平均班额。I:全县实考人数的平均班额。3 3、评价指标的、评价指标的 Z Z 分数计算说明分数计算说明(公式一)iXXZS公式中:Xi是某个评价指标的各

6、学校的平均值;是该指标的全县平均值;S 是该项指标的全县标准差。(公式二)21ni iXX Sn 其中: n 为参评学校数Z Z总总Z Z1 10.10+Z0.10+Z2 20.10+Z0.10+Z3 30.10+Z0.10+Z4 40.10+Z0.10+Z5 50.50+Z0.50+Z6 60.100.10(二)对任课教师的评价(二)对任课教师的评价以各科目任课教师所教学生(按参评人数)考试成绩的平均分为评价依据进行全县分科目排名。五、奖惩办法五、奖惩办法(一)综合质量(一)综合质量1 1、综合质量奖惩、综合质量奖惩- 4 -以各学校当年 Z总排名为依据,设一等奖 1 名,奖学校奖牌一块,奖

7、金按实考学生数每生 50 元的标准测算;二等奖 2 名,奖学校奖牌一块,奖金按实考学生数每生 40 元的标准测算;三等奖 3 名,奖学校奖牌一块,奖金按实考学生数每生 30 元的标准测算。对全县排名居后三名的学校分别给予学校领导班子每人 800 元、600 元和 400 元的处罚。2 2、全县排名奖惩、全县排名奖惩以上年各学校 Z总排名为参照。当年 Z总排名在上年基础上上升 1名的学校奖金按实考学生数每生 40 元的标准测算,每多上升 1 名,追加奖励每生 5 元。保持名次(第一名和倒数第一名除外)和下降 1 名以内名次的学校不奖不罚;下降名次达 2 名及以上学校,罚学校领导班子每人 600

8、元,下降每增加 1 名,追加处罚学校领导班子每人 100 元。保持全县第一名的学校按上升 1 名进行测算,保持倒数第一名的学校按下降 2 名进行测算。(二)培优奖(二)培优奖为鼓励学校加大培优力度,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总分排名全县前 50 名的,每名奖励毕业学校 500 元;排名全县 51 名至 100名的,每名奖励毕业学校 400 元;排名全县 101 名至 200 名的,每名奖励毕业学校 300 元,出现并列名次追加奖励人数。(三)单科质量奖惩(三)单科质量奖惩1 1、分科目奖罚名次设置、分科目奖罚名次设置各学校要在教科中心的统一安排下,将每一位任课教师与所教学生(按参评人数)做好一

9、一对应,学生的考试成绩即为教师的个人成绩,具体计算方式是:教师个人教学成绩实考学科总分应参加考试人数+(教师任教实考学生平均班额全县本届学生实考平均班额)(全县该科平均分1)。语文、数学、英语奖励前 8 名处罚后 5 名,物理、化学、生物、思想品德、地理、历史、体育奖励前 5 名处罚后- 5 -3 名,信息技术教育奖励前 3 名处罚后 2 名。2 2、单科质量奖励办法、单科质量奖励办法按教师个人所教班级参评人数和班额以班为单位计算各科成绩平均分排名,再依据分科目奖励名次设置分别奖励任课教师第一名 2000元、第二名 1800 元、第三名 1600 元、第四名 1400 元、第五名 1200元、

10、第六名 1000 元、第七名 800 元、第八名 600 元。并颁发荣誉证书。对所教学科成绩获全县第一名的教师,如本人符合职称晋升条件,且按本校结构比例有空编的(如本校当年获得第一名人数超过空编数时由学校结合职称考评方案进行量化打分决出晋升者),由县教育局在下一年的职称评审计划指标中,直接下达职称评审名额给该教师(三年内有效)。3 3、单科质量惩罚办法、单科质量惩罚办法考试成绩位列全县倒数的任课教师,按分科目处罚名次,倒数第一名至第五名的任课教师,分别处罚 1000 元、900 元、800 元、700 元、600 元、500 元,且三年内不能晋级、评优,不能申请调动,不能参加任何形式的选调考试

11、。倒数第一名的任课教师由所在学校提供该教师的平时表现、考勤记录、师德师风等情况,连同学校意见上报县教育局,由县教育局根据实际情况,对平时表现较差、不遵守劳动纪律、师德缺失的任课教师进行逆向调动。六、相关问题及处理办法六、相关问题及处理办法(一)本方案中学校领导班子是指经县教育局正式任命的学校管理层干部及党支部书记。(二)各学校要制订相对合理的奖金分配方案,相对公平的把奖金兑现到任课教师及相关人员,没有任毕业班课程的学校领导可以参加奖金分配,但所得奖金不能超过任课教师平均奖金的三分之一。罚金必须由学校领导班子或任课教师本人自己交,不得以任何理由用公- 6 -款或其它费用支付罚金。相关学校罚金在规

12、定时限内收缴完成后,方可兑现奖金。(三)班级数和学生数以学籍系统为依据,各学校要如实将当年毕业班班级数及参评学生一一对应到每一位毕业班任课教师,为质量评价提供准确依据。该对应名册在一年内,一旦发现有作假行为,经查属实的,县教育局将收回奖金和证书,对校长及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并按相关规定从严处理。(四)经市、县教育局认定为有集体作弊行为(如雷同卷等)的,相关学校及任课教师取消评奖资格,并根据调查结果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从严处理。(五)各初中学校对非毕业班教师的评价,可以参照本方案,结合以入口成绩评价出口成绩的导向,制订切合本校实际的评价方案,与绩效工资挂钩,加大奖惩力度,让每一位教师都感觉到既有压力又有动力,引导教师遵循教育规律,扎实抓好教学常规,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六)本方案由县教育局教科中心负责解释。考评数据出来后,在所有被评价学校校园内张贴公示 15 天,有问题由学校、教科中心负责核实,公示无异议后再进行奖惩。巧家县教育局2014 年 11 月 6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