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手、口罩、措施、制度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7258970 上传时间:2018-04-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洗手、口罩、措施、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洗手、口罩、措施、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洗手、口罩、措施、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洗手、口罩、措施、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洗手、口罩、措施、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洗手、口罩、措施、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洗手、口罩、措施、制度(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正正 确确 洗洗 手手 方方 法法 保持手部卫生是预防传染病的首要条件。用洗手液彻底洗手或用酒精搓手液消毒双手均可保持手部卫生。 一、什么时候应洗手?一、什么时候应洗手? 1. 在接触眼、鼻及口前 2. 进食及处理食物前 3. 如上厕后 4. 当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染污时,如打喷嚏及咳嗽后 5. 触摸过公共对象,例如电梯扶手、升降机按钮及门柄后 6. 为幼童或病人更换尿片后,及处理被染污的物件后 7. 探访医院及饲养场的前后 8. 接触动物或家禽后 一般情况下,当双手有明显污垢或可能被体液沾污例如如厕后或更换尿片后,打喷嚏及咳嗽后,应用洗手液(肥皂)及清水洗手。如双手没有明显污垢时,可用含 70

2、-80%酒精搓手液消毒双手。 二、正确洗手步骤二、正确洗手步骤: (一)用洗手液洗手(一)用洗手液洗手, 程序如下程序如下: 1. 开水龙头冲洗双手。 2. 加入洗手液,用手擦出泡沫。 3. 最少用二十秒时间揉擦手掌、手背、指隙、指背、拇指、指尖及手腕,揉擦时切勿冲水。 4. 洗擦后才用清水将双手彻底冲洗干净。 5. 用干净毛巾或抹手纸彻底抹干双手,或用干手机将双手吹干。 6. 双手洗干净后,不要再直接触摸水龙头,可先用抹手纸包裹着水龙头,才把水龙头关上;或泼水将水龙头冲洗干净。 注意: 1、切勿与别人共享毛巾或纸巾。 2、擦过手的纸巾用后应妥善弃置。 3、个人用的抹手毛巾应放置妥当,并应每日

3、至少彻底清洗一次,如能预备多于一条毛巾作经常替换,则更为理想。 (二)用酒精搓手液消毒双手,程序如下:(二)用酒精搓手液消毒双手,程序如下: 把足够份量的酒精搓手液倒于掌心,然后揉擦手掌、手背、指隙、指背、拇指、指尖及手腕,各处至少 20 秒直至双手干透。 正正 确确 使使 用用 口口 罩罩佩戴外科口罩要注意的事项(佩戴口罩前,以及脱下口罩前后都必须洗手):1、要让口罩紧贴面部: (1)口罩有颜色的一面向外,有金属片的一边向上; (2)系紧固定口罩的绳子,或把口罩的橡皮筋绕在耳朵上,使口罩紧贴面部; (3)口罩应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 (4)把口罩上的金属片沿鼻梁两侧按紧,使口罩紧贴面部。 2、

4、佩戴口罩后,避免触摸口罩,以防降低保护作用;若必须触摸口罩,在触摸前后都要彻底洗手。 3、脱下口罩时,应尽量避免触摸口罩向外部分,因为这部分可能已沾染病菌。4、脱下口罩后,放入胶带或纸袋内包好,再放入有盖的垃圾桶内弃置。 5、外科口罩应最少每天更换,口罩如有破损或弄污,应立即更换。 学 校 预 防 流 感 的 八 项 措 施时下是流感多发季节,学校是人群密集的场所,学生是传染病易感人群,为了保证学生身心健康,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结合我校实际,特做如下措施,请遵照执行:一、加强晨检及时就医 加强晨检工作,保证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如发现学生出现发热等流感样症状,班主任教师要做好登记

5、和上报工作,并要求学生及时就诊,暂停上课,重者进行要求在家治疗,直到病愈。二、开窗通风 注意教室等公共场所的通风换气,每天通风不少于 2 小时,保持空气新鲜、清洁;下课后,学生应到室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三、勤洗手 学生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勤洗手。感冒患者在擤鼻涕、挖鼻孔时会将病毒沾在手上,健康人若与患者握手或在公共场所接触了患者触摸过的物品,手上就会带有感冒病毒,所以勤洗手十分关键。四、劳逸结合 注意劳逸结合,每天保证至少有 8 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以增加抗病能力。五、少去公共场所在流感流行期间,应少到公共场所,尽量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减少感染几率。 六、消毒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场所

6、进行空气消毒,有效控制流感病毒的传播。教室地面每天坚持采用湿式打扫,疾病流行期间坚持对地面进行消毒。七、接种疫苗预防为降低因患季节性流感及出现并发症的风险,主动接受流感疫苗的接种。八、加强体质锻炼,增强抗病能力。学生长时间坐在教室里,要增加室外的体育运动,增强体质,增强抗病能力。皇姑庄小学皇姑庄小学预防甲型流感晨检和缺勤登记、随访制度预防甲型流感晨检和缺勤登记、随访制度为进一步落实甲型 H1N1 流感防控措施,及时掌握学校师生的身体健康,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有效地控制疫情在学校蔓延扩散,保障学校师生的身体健康,维护校园安全与稳定,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7、。 一、必须坚持晨检制度,每天对在校学生和教职工进行课前晨检, 班主任负责做好本班学生晨检工作。仔细询问是否有发热、咳嗽、咽痛等流感样症状,经目测、手测后,对异常的进行体温检测,同时填写甲型 H1N1 流感晨检登记表,并及时把检查情况汇报给学校负责人。 二、各班班主任每天上午将晨检情况报告本校疫情报告负责人,学校疫情报告负责人于上午 9:30 前将学校晨检情况报告到教育组负责人,由教育组上报体卫科。 三、晨检中一旦发现师生中有发烧(体温超过 37.2)、头痛、咳嗽或身体异常有可疑症状的学生或教职工,要立即报告学校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是学生,立即通知其家长带领其到医院就诊。是教职工,要立即按有关规

8、定,要求其进一步诊治,在此期间不得返校参加正常教学活动。四、 实行追踪随访制,由班主任分别对患病的师生进行每日追踪随访,及时了解其诊治情况。发热病人做到不上课、不外出。并及时与学校保持联系。五、晨检时间以外师生中发现有可疑症状者,全校师生人人有责任及时报告。六、要严格执行考勤制度,认真办理请假手续,对缺勤的师生逐一进行登记并查明缺勤的原因,要想办法及时了解其原因,发现缺勤师生中有流感样症状时,要及时报告校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并督促其到医院就诊。校方要及时对缺勤师生进行追踪和随访,发现有流感样症状者,立即进行隔离。对流感疑似病例,立即报告县防疫站。七、在防控工作中,对故意隐瞒不报者、工作失职者,一经发现,将对当事人进行严肃处理;由此造成严重后果的,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报国家司法机关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