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油气二次运移路线的新方法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7255923 上传时间:2018-04-09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识别油气二次运移路线的新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识别油气二次运移路线的新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识别油气二次运移路线的新方法(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识别油气二次运移路线的新方法识别油气二次运移路线的新方法摘要:摘要:石油运移间隔的方法是为了帮助识别后期石油运移路线,这些路线在开发钻孔中交 叉分布。它预测由于用压井和浮力梯度使封闭地层下石油的部分限制而出现残余饱和油的 潜在轮廓。 石油运移间隔方法可以计算测井电缆数据,并运用渗透率和置换压力之间验证相关性来派 生出储层或载床内部交错的连续压力井。一个 pseudopermeability 井是通过用 V-shale 和孔 隙度的原生空隙数据来消除饱和水因素,由修改后的 Wyllie-Rose 方程计算出来的。 Pseudopermeability 压力从浮力梯度中减除是为了获得大致的潜在额外

2、浮力梯度,因此相对 饱和残余油取决于封闭地层下的部分限制。OMI 井可直接与探测领域或者指示识别真正的 二次运移的测油实验室进行对比。OMI 井的运算过程已经用开采油井过程中得实验或者区 域数据进行校正。 介绍介绍 识别外圈闭井眼的后期石油运移对于地区的潜在石油和可能石油的聚集是有效的指示。 但是因为较低的残余饱和度和二次石油运移路线的自然限制,开发井眼中交错的后期石油 运移路线的直接勘探对于石油地质是项挑战。不是所有的石油现象都直接归功于后期石油运移,并且需要技术来区分数据,这些来 自部分封闭原油数据中没有非正常浮力压力的属性。此文章中,我们应用 OMI 方法预测以 载体毛细现象和浮力为基础

3、的,由后期石油运输导致的大致深度。 OMI 方法是以通过多孔储层岩的二次石油运移机制为基础的。我们假定地层水中的浮 力压力是主要驱动力,载床置换压力是主要的抵抗力。没有关于润湿性和已验证数据所暗 含的假设被用来派生 pseudopermeability 压力。但是,在文中提到的方法运用砂岩中油体的 置换压力数据来实施。 实验室数据说明了碳氢化合物的运移发生在低饱和度,大约 10%,可能低至 1%甚至 更少。通过实验室的实验和电脑建模表明地表下的碳氢化合物运移被认为是在已知路线上 有效的、相对快速的过程,并且只遗留了一小部分残余碳氢化合物。 石油运移路线上的低残余油饱和度和表层的石油指示的丢失限

4、制了地形的露头研究, 在这些地方石油已经进行降解并在岩石中已沥青的形式存在。有时能在载床的交错井中找 到沥青,但这并不是任何后期运移路线的指示。普遍运用的测地表下石油方法经常估算与 石油聚集有关的高强度三位空间,与石油运移有关的低强度,或者没有响应的水域。封闭 下部分限制原油导致的浮力压力的空间模式应该由大致的石油指示所反映,但这很少给予 考虑。 结论:结论:用于探测开发中后期石油运移路线的新方法已经有所研究。通过消除运移过程中压 力梯度的置换压力获得 OMI 井,以此为了潜在的部分限制油来获得大致的残余油。大致的 情况与为了识别后期运移路线的检测石油方法进行了比较。OMI 方法计算了载床中 pseudopermeability 压力井。运用源于适井参数的井眼 Wyllie- Rose 渗透率公式中得束缚饱和水部分来代替。测井电缆数据中的孔隙度被运用于修改 Wyllie-Rose 公式来派生 pseudopermeability 井。从中,连续的 pseudodisplacement 压力井从 置换压力和空隙渗透率之间的相关验证中获得。OMI 方法已经用实验室和野外油井数据进 行校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