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利冲动下的大学更名伤害大学精神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7251236 上传时间:2018-04-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功利冲动下的大学更名伤害大学精神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功利冲动下的大学更名伤害大学精神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功利冲动下的大学更名伤害大学精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功利冲动下的大学更名伤害大学精神(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功利冲动下的大学更名伤害大学精神功利冲动下的大学更名伤害大学精神5 月 20 日,上大学网最新发布了2008 至 2013 年教育部批准更名的全国高校 名单目录,该目录显示:2008 年 3 月至今,全国共有 257 所高等院校获得教 育部批准而更名,占到目前全国高校总数的 10.35%。更改的校命中,科技、财 经、工商、文理、经济等词频繁出现在新校名中,成为被追捧的热词。高校更名,原因不一而足,但总体而言,迎合的是功利的社会需求,也追求功 利的办学目的。通过更名,学校的名字似乎好听了,可是,如果只有其形而无 其神,这样的更名无法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办学声誉,反可能伤害大学的精 神。在所有更名

2、中,有三类更名很突出,一是把学院更名为大学,办学者普遍认为, 这可以提升学校的品牌,也拓宽学校的办学空间,而为了达到把学院更名为大 学的目的,学校通常会在短期内增设学科,因为按照我国高等教育法,大 学必须有三个以上的学科门类。二是把学校更名为学院,这主要针对专升本的情况,对于专科院校,此前校名 多为专科学校,而升为本科之后,学校办学者认为这无法体现学校的地位。事 实上,就连一些专科学校,也更名为学院了。而学校更名为学院,背后的冲动 就是专升本热。三是给学校取一个时髦的名字,以“摆脱”原有的形象,就像媒体报道的,科 技、财经、工商、文理、经济等词不断出现在新更名的大学校名中,在学校办 学者看来,

3、这样的校名,可以为学校获得发展的新空间。对于大学的功利化更名,多年前舆论就提出质疑,可更名热潮依旧。原因在于, 不少学校的领导把在任期内将学校更名为学校,把学院更名为大学,摆脱原有 “陈旧”校名形象作为重要的办学业绩。而之所以更名也能成为办学业绩,是 因为在我国的教育评价体系中,大学相比学院高人一等,学院相比学校高人一等,一校校长和一院院长,会是完全不同的感觉,而且,在申报课题、申请项 目中,大学也比学院有优势。有校长就称,学校更名也是不得已。耐人寻味的是,大学这种更名,在行内认为是做形象工程,可是这种形象工程, 有时在招生、宣传中很有用。比如,有学校的校名原来的行业性质很强,新的 校名加上“

4、科技”、“文理”字样后,招生分数马上上扬。原来,有不少考生 和家长,根本就不去分析一所大学的办学定位、办学特点、办学条件,就是冲 着校名而去,盲目追逐所谓的热门专业。这不得不的说,也是高校更名的一大 诱因。大学老老实实办学,还没有花功夫在改校名上更有效。学校的师资 一样、办学条件一样,可校名一变,社会的评价就变了,这是十分畸形的社会 评价。所以,要遏制高校更名的冲动,从根本上,要改变对高校的评价体系。首先, 要淡化对高校的行政评价,避免对高校进行等级化的管理,不论是学校、学院 还是大学,都应该平等竞争,不能给大学高人一等的地位,这样才能引导每所 学校安于本位、办学自身的特色,不能在争名逐利中迷失自己。其次,对大学的社会评价,要回归教育本位。目前,我国社会舆论评价大学时, 也极为功利,比如,用大学是否是 985、211 工程学校来评价学校的办学实力; 用高校是大学、还是学院来给学校划档次,这种评价,只会加重高校的功利化。 尤其是一些民办院校、独立院校,为了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空间,就必然在 一个好校名上花功夫。我国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推进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实现“管评办”分析, 其中,对高等教育的评价,就要淡化行政评价,强调专业评价和社会评价,因 此,要引导大学在各自的办学定位上办出特色、办成一流,应该加快启动这一 改革,给大学发展良好的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